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PE共混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东成 王志 +1 位作者 何慧 沈家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3-45,共3页
通过添加增容剂提高PET、PE相容性,提高PET/PE共混物性能。综述了不同结构的共聚物通过非反应性和反应性增容的PET/PE共混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PET PE 共混 增容剂 相容剂 结构 改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乙烯
下载PDF
PET/mPE-g-GMA共混体系的形态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东成 王志 +3 位作者 何慧 沈家瑞 王小波 刘锐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1,共3页
利用SEM、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方法 ,研究了茂金属聚乙烯 (mPE)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所得接枝物增韧PET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mPE接枝物通过环氧基团与PET末端羧基或羟基“就地”反应形成的共聚物改善了PET与mPE的相... 利用SEM、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方法 ,研究了茂金属聚乙烯 (mPE)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所得接枝物增韧PET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mPE接枝物通过环氧基团与PET末端羧基或羟基“就地”反应形成的共聚物改善了PET与mPE的相容性 ,显著地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茂金属聚乙类 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共混
下载PDF
含有磺酸基/羧基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东成 陈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8-783,共6页
以磺酸盐聚醚二元醇(SPPG)作为软段亲水单体,DMPA作为硬段亲水单体,聚己二酸己二醇新戊二醇酯(PH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乙胺(TEA)、哌嗪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50%以上软硬段均含亲水的聚... 以磺酸盐聚醚二元醇(SPPG)作为软段亲水单体,DMPA作为硬段亲水单体,聚己二酸己二醇新戊二醇酯(PH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乙胺(TEA)、哌嗪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50%以上软硬段均含亲水的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表明,PUD的ζ电位处于-52~-72mV之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亲水基团含量(HGC)、HDI/IPDI摩尔比的增加使胶粒平均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黏度增加;—SO3Na/—COOH摩尔比的减小,使小粒子体积分数在21%~28%,黏度显著减小。透射电镜(TEM)显示,分散体胶粒多为大小不一的球形结构,呈多元分布。DMA显示PUD胶膜具有良好的软硬段相容性和耐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聚醚二元醇 软硬段 高固含量 聚氨酯分散体
下载PDF
GMA功能化聚合物及其在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孙东成 王志 +2 位作者 沈家瑞 王小波 刘锐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通过熔融接枝、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等方法可以制得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功能化的共聚物 ,这些接枝、嵌段、核壳结构共聚物可以用作增韧剂和增容剂 ,通过“原位”反应增韧聚合物和增容聚合物共混物 ,提高聚合物的韧性和改善共... 通过熔融接枝、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等方法可以制得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功能化的共聚物 ,这些接枝、嵌段、核壳结构共聚物可以用作增韧剂和增容剂 ,通过“原位”反应增韧聚合物和增容聚合物共混物 ,提高聚合物的韧性和改善共混物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A 功能化聚合物 共混 改性 应用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 增韧剂 增容剂 共混
下载PDF
基于磺酸盐的阴/非离子型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孙东成 黄中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6-501,共6页
采用磺酸盐聚醚二元醇(SPPG)和聚乙二醇单甲醚(PEOM)为亲水单体,聚碳酸酯二醇(PCDL)、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EDA)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制备了固含量50%以上的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表明,PUD的ζ电... 采用磺酸盐聚醚二元醇(SPPG)和聚乙二醇单甲醚(PEOM)为亲水单体,聚碳酸酯二醇(PCDL)、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EDA)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制备了固含量50%以上的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表明,PUD的ζ电位处于-45^-65 mV之间,分散体稳定性优异。平均粒径处于80~140 nm之间,粒径多分布于60~200 nm范围内,磺酸盐基团的增加使胶粒平均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NCO/OH摩尔比和PCDL的增加使胶粒平均粒径趋于变大,粒径分布变宽。透射电镜(TEM)显示,分散体胶粒呈大小不一的球形结构。PUD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聚醚二元醇 聚乙二醇单甲醚 高固含量 聚氨酯分散体
下载PDF
离聚体增容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孙东成 王志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9,34,共5页
综述了离聚体在共混体系中作为增容剂的增容机理及其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离子基团与聚合物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多重离子对或离子簇在聚合物链之间形成的物理交联、离聚体基体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原位”反应形成的共聚物提高了共... 综述了离聚体在共混体系中作为增容剂的增容机理及其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离子基团与聚合物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多重离子对或离子簇在聚合物链之间形成的物理交联、离聚体基体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原位”反应形成的共聚物提高了共混体系相容性 ;适量的离聚体使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热性能、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聚体增容剂 研究进展 增容机理 形态结构 性能
下载PDF
双峰粒径分布的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东成 董德全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3,共6页
以N-(2-氨基乙基)-2-氨基乙烷磺酸钠(AAS-Na)为亲水单体,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乙二胺(EDA)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为50%双峰粒径分布的聚氨酯分散体(PUDs)并讨论了其... 以N-(2-氨基乙基)-2-氨基乙烷磺酸钠(AAS-Na)为亲水单体,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乙二胺(EDA)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为50%双峰粒径分布的聚氨酯分散体(PUDs)并讨论了其形成过程。PUDs的ζ电位处于-40~-56 mV,随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PUDs的ζ电位绝对值增加。亲水基团含量增加,胶粒的平均粒径减小,PUDs的粒径分布由单峰变双峰,小粒子增多,大粒子减少。扩链度增加,PUDs的粒径分布由双峰变单峰,小粒子增多,大粒子减少。在合适的亲水基团含量和扩链度时,可得到有双峰粒径分布的PUDs。透射电镜(TEM)显示PUD胶粒呈大小不均的球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 高固含量 聚氨酯分散体 二氨基磺酸盐
下载PDF
PEDOT/PSS的合成及在抗静电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东成 孙德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113,117,共4页
利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红外光谱证明了PEDOT/PSS的合成。研究了PSS、过硫酸铵的用量,理论固含量的大小对PEDOT/PSS的导电性能及粒径的影响。发现化学氧化法... 利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红外光谱证明了PEDOT/PSS的合成。研究了PSS、过硫酸铵的用量,理论固含量的大小对PEDOT/PSS的导电性能及粒径的影响。发现化学氧化法制备PEDOT/PSS较佳的反应条件:PSS中磺酸基与单体的摩尔比为2∶1;过硫酸铵与单体的摩尔比为1.5∶1;固含量范围为2.8%-4.2%。分析了PEDOT/PSS胶粒形成的机理。并用PEDOT/PSS配制成抗静电涂料,在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APET),聚苯乙烯(PS)基材上涂布测得表面电阻。表面电阻范围为107Ω-108Ω,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与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 导电聚合物 抗静电涂料
下载PDF
用二聚酸聚酯二元醇制备高固体物含量聚氨酯分散体 被引量:6
9
作者 孙东成 邱宇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二聚酸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三羟甲基丙烷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用预聚法合成了固体物质量分数50%以上的聚氨酯分散体(PUD)。PUD的平均粒径在90~150nm,12r/min搅拌速率下的剪切黏度绝大多数在500mPa.s以下。透射电镜... 以二聚酸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三羟甲基丙烷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用预聚法合成了固体物质量分数50%以上的聚氨酯分散体(PUD)。PUD的平均粒径在90~150nm,12r/min搅拌速率下的剪切黏度绝大多数在500mPa.s以下。透射电镜分析显示PUD呈现胶粒间大小和形状互不相同的多分散体系。动态力学分析表明试样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40~-35℃,NCO/OH(摩尔比)的增大使PUD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热重分析显示PUD胶膜在280℃开始分解,其拉伸强度为14.1~25.0MPa,扯断伸长率为508%~716%,吸水率为2.44%~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酸聚酯二元醇 高固体物含量 聚氨酯分散体 粒径 拉伸强度 吸水率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东成 王志 沈家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8,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茂金属聚乙烯 (mPE)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聚合物 共混改性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下载PDF
软段含磺酸基或羧基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东成 张松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预聚体直接分散法制备了总固物质量分数为40%的软段含磺酸基和软段含羧基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分散体(PUD),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软、硬段比例相同的软段含离子PUD和硬段含离子PUD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硬段含离子的... 采用预聚体直接分散法制备了总固物质量分数为40%的软段含磺酸基和软段含羧基的聚己内酯型聚氨酯分散体(PUD),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软、硬段比例相同的软段含离子PUD和硬段含离子PUD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硬段含离子的PUD相比,软段含离子PUD的平均粒径小,粒径分布窄,黏度大,其胶膜的拉伸强度低,邵尔A硬度大,熔点和结晶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段 磺酸基 羧基 聚氨酯分散体
下载PDF
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成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东成 张松 黎庆安 《中国胶粘剂》 CAS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出50%以上固含量的水性聚氨酯,考察了软链段分子链长及硬链段含量对聚氨酯相分离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硬链段含量、软链段链长的提高和离子基团的增加均有利于拉伸强度的提高。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相分离 结晶度
原文传递
蚜虫警戒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东成 陈家威 覃彩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8-90,共3页
啬薇长管蚜、豌豆蚜、麦二叉蚜、棉蚜和桃蚜、谷长管蚜等蚜虫的警戒素都是倍半萜类化合物(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E)βFarnesene[1,2].通过合成[3~5]并施放蚜虫警... 啬薇长管蚜、豌豆蚜、麦二叉蚜、棉蚜和桃蚜、谷长管蚜等蚜虫的警戒素都是倍半萜类化合物(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E)βFarnesene[1,2].通过合成[3~5]并施放蚜虫警戒素以扰乱蚜虫的信息传递,并集中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戒素 蚜虫警戒素 类似物 合成 有机铜化反应
下载PDF
聚烯烃及其共聚物改性PET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东成 沈家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烯烃 (PO)及其共聚物改性PET的研究进展。采用反应增容的方法 ,通过酸酐基团、离子基团、异氰酸酯基、环氧基团等与PET的端羧基和羟基在挤出共混过程中“原位”形成的增容剂可大大提高PET/PO的相容性 ,从而改善了共混物... 综述了近年来聚烯烃 (PO)及其共聚物改性PET的研究进展。采用反应增容的方法 ,通过酸酐基团、离子基团、异氰酸酯基、环氧基团等与PET的端羧基和羟基在挤出共混过程中“原位”形成的增容剂可大大提高PET/PO的相容性 ,从而改善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结晶性能。通过增容或利用不同的聚合物的相容性、反应性差异可使PET/PO之间“自组装”形成特定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烯烃 形态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扩链剂和扩链度对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及其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东成 陈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72,共4页
以磺酸盐聚醚二元醇(SPPG)作为亲水单体,分别用不同结构的扩链剂,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50%左右的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了扩链剂和扩链度对PUD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和己二胺扩链生成的PUD平均粒径较哌嗪和异佛尔酮二胺的小,... 以磺酸盐聚醚二元醇(SPPG)作为亲水单体,分别用不同结构的扩链剂,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50%左右的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了扩链剂和扩链度对PUD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和己二胺扩链生成的PUD平均粒径较哌嗪和异佛尔酮二胺的小,粒径分布多呈二元分布;PUD的ζ电位处于-42mV~-60mV之间,具有优异的稳定性;PUD胶膜的断裂伸长率大于2000%,己二胺扩链生成的PUD断裂伸长率最大,吸水率最小;动态力学分析表明哌嗪和己二胺PUD胶膜的玻璃化温度在-35℃左右,己二胺的玻璃化温度略高于哌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链剂 扩链度 高固含量 聚氨酯分散体
下载PDF
软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东成 张松 《聚氨酯工业》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简述了硬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软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差异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羧酸盐型、磺酸盐型和季铵盐型3类软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性能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应用情况,并对软段含... 简述了硬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软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差异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羧酸盐型、磺酸盐型和季铵盐型3类软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性能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应用情况,并对软段含离子的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软段 羧基 磺酸基 季铵盐 应用
下载PDF
聚合物还原剂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东成 钟建华 陈家威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0-366,共7页
综述了不同聚合物载体支载的聚合物还原剂的特点、合成方法及其还原各类有机化合物,如烯烃、卤代烃、醛、酮、酰卤、硝基化合物等方面的发展近况。
关键词 载体 还原剂 还原 高聚物
下载PDF
聚氨酯预聚体分散体胶粒的形成与扩链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东成 周伟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30,共5页
以聚丙二醇(PP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EDA)为原料合成了固含量40%的聚氨酯分散体。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预聚体分散体胶粒形成和扩链过程中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胶粒的形... 以聚丙二醇(PP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EDA)为原料合成了固含量40%的聚氨酯分散体。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预聚体分散体胶粒形成和扩链过程中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胶粒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预聚体分散体中可能存在理想胶粒、活性胶粒、可再分散胶粒,理想胶粒中的NCO处于胶粒内部,活性胶粒中的NCO处于胶粒的内部和表面;分散和扩链反应中活性胶粒之间的反应使胶粒粗化和呈双峰分布;提高预聚体nNCO/nOH、COOH%,预聚体分散体中活性胶粒增加;TEM显示聚氨酯分散体胶粒主要呈球形,部分呈不规则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聚体分散体 理想胶粒 活性胶粒 聚氨酯分散体
下载PDF
PSS-VS共聚物掺杂PEDOT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东成 张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3,92,共4页
以苯乙烯磺酸钠(SSS)和乙烯磺酸钠(SVS)的共聚物PSS-VS为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PEDOT/PSS-VS分散体,研究了PSS-VS的共聚比、分子量和用量等因素对PEDOT/PSS-VS导电性能及平均粒径的影响,分析了PEDOT/PSS-V... 以苯乙烯磺酸钠(SSS)和乙烯磺酸钠(SVS)的共聚物PSS-VS为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PEDOT/PSS-VS分散体,研究了PSS-VS的共聚比、分子量和用量等因素对PEDOT/PSS-VS导电性能及平均粒径的影响,分析了PEDOT/PSS-VS粒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SSS/SVS共聚摩尔比为5/5,单体与APS摩尔比为60时制得的PSS-VS掺杂PEDOT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分散稳定性,SO3-/EDOT=2,APS/EDOT=1.5,PEDOT/PSS-VS固含量为2.8%时制得的PEDOT/PSS-VS电导率可达11.74S/cm,分散体平均粒径为44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磺酸钠 乙烯磺酸钠 共聚物 掺杂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
原文传递
基于聚氨酯的PEDOT核壳分散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东成 张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0-162,172,共4页
通过在聚氨酯分散体中原位聚合成功制备了以聚氨酯(PU)乳胶粒子为核,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为壳的核壳分散体。改变单体EDOT与PU乳胶粒子的质量比,制备了一系列PEDOT-PU复合分散体,并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和四探针测... 通过在聚氨酯分散体中原位聚合成功制备了以聚氨酯(PU)乳胶粒子为核,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为壳的核壳分散体。改变单体EDOT与PU乳胶粒子的质量比,制备了一系列PEDOT-PU复合分散体,并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和四探针测试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核壳粒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EDOT与PU乳胶粒子质量比为1/10时,复合分散体的综合性能最佳,利用自制的复合分散体配制得到了抗静电涂料,并成功应用于PET、PVC、PP塑料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PEDOT 聚氨酯 核壳分散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