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熟剂对茭白秸秆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邬刚 俞飞飞 +7 位作者 马超 陈俊阳 袁嫚嫚 王家宝 孙志立 葛治欢 董言香 孙义祥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3期306-313,共8页
为验证不同腐熟剂对茭白秸秆堆肥的腐熟效果,通过分析秸秆外观、秸秆堆肥养分含量变化以及堆肥产物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红壤丘陵区气候条件的秸秆腐熟剂。本文将腐熟剂接种到以茭白秸秆、畜禽粪以及尿素为材料的堆肥中... 为验证不同腐熟剂对茭白秸秆堆肥的腐熟效果,通过分析秸秆外观、秸秆堆肥养分含量变化以及堆肥产物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红壤丘陵区气候条件的秸秆腐熟剂。本文将腐熟剂接种到以茭白秸秆、畜禽粪以及尿素为材料的堆肥中,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腐熟剂(CK)、添加谷霖微生物腐秆剂处理(T1)、添加沃宝秸秆腐熟剂处理(T2)、添加低量EM菌剂处理(T3)和添加高量EM菌剂处理(T4)。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腐熟剂的堆腐外观的变化程度更明显,微生物菌剂处理的C/N在堆肥的60 d降至7.8~10.8,而对照CK则为12.7。随着腐熟过程的推进,pH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水溶性铵态氮和硝态氮呈先升后降的趋势。60 d时,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为85.4%~96.5%,CK为84.6%。可见,腐熟剂能提高腐解产物的速效养分,加快茭白秸秆的腐解进程,增加秸秆的腐熟程度,降低秸秆腐熟发酵物植物毒性,其中以低量EM菌剂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熟剂 茭白秸秆 堆肥 EM菌剂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2
作者 邬刚 袁嫚嫚 +3 位作者 王家宝 刘闯 王成顺 孙义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117-119,共3页
为探索设施番茄生产中最佳的有机无机配施比例,通过田间试验,设置5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分别为全量施用化肥(CK)、有机肥替代10%化学氮肥(T_(1))、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T_(2))、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T_(3))、有机肥替代40%化学氮肥... 为探索设施番茄生产中最佳的有机无机配施比例,通过田间试验,设置5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分别为全量施用化肥(CK)、有机肥替代10%化学氮肥(T_(1))、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T_(2))、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T_(3))、有机肥替代40%化学氮肥(T_(4)),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番茄株高和单果重无显著影响,而相较于CK处理,T_(3)处理番茄的茎粗和单果数显著增加7.47%和9.40%。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增加,设施番茄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产量大小为T_(3)>T_(2)>T_(1)>CK>T_(4)。与CK相比,T_(3)和T_(4)处理番茄的可溶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8%和8.8%,T_(3)处理的番茄V C含量提高了10.7%。与CK相比,T_(2)~T_(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7%~18.5%、9.9%~13.0%和25.6%~29.2%。综上所述,适宜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从而实现设施番茄化肥减施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有机肥替代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NaCl胁迫对83种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3
作者 袁嫚嫚 邬刚 +2 位作者 王家宝 刘闯 孙义祥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3期19-21,共3页
以83种菠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去离子水处理、NaCl浓度为200mmol/L 2个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菠菜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并利用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200mmol/L NaCl处理下,菠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 以83种菠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去离子水处理、NaCl浓度为200mmol/L 2个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菠菜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并利用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200mmol/L NaCl处理下,菠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受到抑制,平均相对盐害率为38.2%。聚类分析将83个菠菜品种耐盐性分为8类,其中,第Ⅰ类综合耐盐性最高,有4个品种,第Ⅱ类耐盐性次之,有15个品种,第Ⅶ、Ⅷ类耐盐性最差,有14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种子 盐胁迫 品种
下载PDF
安徽省化肥施用现状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卜容燕 韩上 +8 位作者 余忠 宋莉 王慧 李敏 程文龙 唐杉 孙义祥 王家宝 武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明确当前安徽省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科学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安徽省不同区域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安徽省区域间(皖北、皖中、皖南)和作物间肥料... 明确当前安徽省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科学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安徽省不同区域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安徽省区域间(皖北、皖中、皖南)和作物间肥料投入总量、强度、方式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当前全省化肥施用总量和强度分别是312.8万t和342 kg/hm^(2)。虽然全省化肥施用总量逐步降低,但是区域和作物间肥料投入差异较大。皖北化肥总投入量最大,其次是皖中,皖南最小。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过量施肥较为普遍,大田粮食作物化肥施用过量与不足并存;(2)目前全省机械化施肥普及率为55.5%,但是区域间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皖北区域,皖中和皖南区域普及率较低;机械化施肥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比例较低;(3)在施肥品种方面,全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存在重视化肥投入、有机替代施用不足等问题;而在水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有机肥投入主要以商品有机肥、粪肥和饼肥为主,但是施肥水平有待提高。综上所述,当前安徽省化肥总量和施肥强度相对于2014年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这说明全省已提前实现了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但是目前全省化肥施用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合理的化肥资源区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通过总量控制、增加有机替代比例、加强机械化施肥推广等途径实现化肥减施,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现状 提高途径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成顺 孙志立 +4 位作者 邬刚 袁嫚嫚 王家宝 刘闯 孙义祥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0期64-66,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667 m^(2)基施鸡粪有机肥1100 kg+硫酸钾复合肥(17-17-17)50 kg、追施水溶性肥料(13-7-40)28 kg]相比,优化施肥2[OPT2,667 m^(2)基施商品有机肥3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667 m^(2)基施鸡粪有机肥1100 kg+硫酸钾复合肥(17-17-17)50 kg、追施水溶性肥料(13-7-40)28 kg]相比,优化施肥2[OPT2,667 m^(2)基施商品有机肥300 kg+硫酸钾复合肥(18-6-16)40 kg、追施水溶性肥料(16-6-30)28kg]的番茄茎粗、单株果数和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0.6%、11.2%和7.7%;OPT_(2)处理的番茄可溶糖和VC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7.9%和30.5%。优化施肥措施的番茄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番茄的纯收益表现为OPT2>OPT1>CK。因此,OPT_(2)可在设施番茄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施肥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应用“3414”试验建立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 被引量:178
6
作者 孙义祥 郭跃升 +6 位作者 于舜章 蒋庆功 程琳琳 崔振岭 陈新平 江荣风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7-203,共7页
以山东省冬小麦为例,对应用"3414"完全或部分实施试验结果建立磷、钾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技术环节进行探讨,并就当前建立指标体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本研究以相对产量75%、90%和95%为标准将山东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划分... 以山东省冬小麦为例,对应用"3414"完全或部分实施试验结果建立磷、钾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技术环节进行探讨,并就当前建立指标体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本研究以相对产量75%、90%和95%为标准将山东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级;并分别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肥料用量。结果表明,当山东省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低等级(Olsen-P<10 mg/kg、NH_4OAc-K<50 mg/kg)时,磷、钾肥(P_2O_5和K_2O)用量分别应为100~130和120~150 kg/hm^2;中等级(Olsen-P 10~30 mg/kg、NH_4OAc-K 50~100 mg/kg)时,磷、钾肥用量为80~100和100~120 kg/hm^2;高等级(Olsen-P 30~50 mg/kg、NH_4OAc-K 100~140 mg/kg)时,磷、钾肥用量为60~80和60~80 kg/hm^2;当土壤有效磷高于50 mg/kg,速效钾高于140 mg/kg时,无需磷钾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力分级指标 相对产量 推荐施肥
下载PDF
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7
作者 潘锦勇 孙义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143-146,共4页
针对当前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生产群体结构不好、调控措施不明的现状,采用大田裂区试验方法,以施氮量为主因素设置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肥(N_(0))、136.5 kg/hm^(2)(N_(1))、195.0 kg/hm^(2)(N_(2))、253.5 kg/hm^(2)(N_(3)),以播... 针对当前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生产群体结构不好、调控措施不明的现状,采用大田裂区试验方法,以施氮量为主因素设置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肥(N_(0))、136.5 kg/hm^(2)(N_(1))、195.0 kg/hm^(2)(N_(2))、253.5 kg/hm^(2)(N_(3)),以播种量为副因素设置3个不同播量:75.0 kg/hm^(2)(S_(1))、112.5 kg/hm^(2)(S_(2))、150.0 kg/hm^(2)(S_(3)),探讨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组合对直播稻适宜群体构建、产量、氮肥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使水稻增产46.3%,且在N_(2)水平下,水稻产量最高;在低施氮量(N_(0)、N_(1)、N_(2))条件下,S_(3)播种量水稻产量最高,在高施氮量(N_(3))条件下,S_(2)播种量水稻产量最高,N_(2)S_(3)组合水稻产量最高,达8 832.41 kg/hm^(2)。施氮及提高播种量,水稻氮素吸收量均有提升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直播稻氮素利用效率均呈降低趋势,REN、AEN和PFPN最高的处理分别为N_(2)S_(3)、N_(1)S_(2)和N_(1)S_(3),分别达42.45%、20.71 kg/kg和62.18 kg/kg。N_(2)S_(2)组合水稻经济效益最高,为12 451.7元/hm^(2)。综合分析产量、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的因素,施氮195.0 kg/hm^(2)、播种量为112.5 kg/hm^(2)(N_(2)S_(2))时,是实现直播稻高产高效的较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播种量 直播稻 产量 氮素效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辣椒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义祥 黄晓澜 +1 位作者 张祥明 武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土壤改良剂对辣椒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褐土上,3种改良剂均能提高辣椒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分供应不足造成的危害。增幅N元素为35.01%~80.62%,P为57.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土壤改良剂对辣椒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褐土上,3种改良剂均能提高辣椒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分供应不足造成的危害。增幅N元素为35.01%~80.62%,P为57.72%~95.12%,K为35.5%~86.6%。改良效果苗乐宝>健苗素>TC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土壤改良 积累量
下载PDF
玉米专用肥配方设计与效果验证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义祥 袁嫚嫚 郭熙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8期117-121,共5页
为了探索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而推荐施肥的技术途径,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根据区域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原理,设计安徽省玉米专用肥配方为17-13-15,于2011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安徽省玉米配方... 为了探索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而推荐施肥的技术途径,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根据区域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原理,设计安徽省玉米专用肥配方为17-13-15,于2011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安徽省玉米配方肥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大配方处理)比农户习惯减小玉米第一节间长9.6%,降低穗位高8.1%,从而减小了玉米倒伏的风险;根据田块测土值推荐施肥(小调整处理)的平均产量是所有处理产量最高的,达到了8471kg/hm2,大配方处理的平均产量(8244kg/hm2),与小调整处理的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农户习惯施肥的平均产量(7906kg/hm2)提高338kg/hm2。施用配方肥比农户习惯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5%,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专用肥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钙对水稻专用肥增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义祥 袁嫚嫚 邬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9期77-81,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钙对水稻专用肥增产效应的影响,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施用高浓度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钙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增加钙营养,有助于提高水稻茎蘖数,延长... 为了探讨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钙对水稻专用肥增产效应的影响,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施用高浓度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钙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增加钙营养,有助于提高水稻茎蘖数,延长分蘖时间。高肥力土壤与低肥力土壤相比,水稻前期分蘖强,后期成穗数高,施用钙肥有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的提高和千粒重的增加。低肥力土壤添加钙元素有助于水稻专用肥增产,增产幅度从6.4%到9.8%,而水稻专用肥添加钙元素在高肥力土壤上的增产幅度最高的只有2.7%。随着施钙量的增加,水稻对氮和钾的吸收量增加,施用13.5 kg/hm2钙肥能提高水稻钾素吸收量16.3%,提高水稻氮素吸收量5.8%,不同施钙处理对磷素吸收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在砀山酥梨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1
作者 魏素君 杨中 +5 位作者 孙义祥 董慧 徐为宁 杨旭 邬刚 文继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63-65,68,共4页
为验证生物有机肥在砀山酥梨上的应用效果,以生物有机肥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4个处理,研究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砀山酥梨生长发育、产量和品... 为验证生物有机肥在砀山酥梨上的应用效果,以生物有机肥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4个处理,研究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砀山酥梨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处理BOF砀山酥梨叶面积、百叶重、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较CK2分别提高21.8%、12.3%、10.0%、19.5%、13.2%、12.7%、17.3%,较处理AOF分别提高24.5%、16.1%、13.8%、24.4%、15.2%、21.1%、23.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19年,处理BOF砀山酥梨叶面积、百叶重、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较CK2分别提高20.2%、16.7%、11.2%、19.9%、10.0%、17.9%、27.5%,较处理AOF分别提高19.3%、18.3%、14.4%、25.6%、12.9%、22.5%、35.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可见,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促进砀山酥梨生长发育,提高酥梨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砀山酥梨 生物有机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棉花施用硫肥的产量、品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义祥 朱宏斌 +3 位作者 郭熙盛 陶辅元 严士贵 田文才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3,共4页
1999~2001年在沿江地区灰潮土上研究了硫磺粉、硫肥95对棉花生长发育、皮棉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提高棉花的株高、果枝数、蕾数、成桃数和茎基粗,还能提高伏桃比例,促进棉花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增加棉花产... 1999~2001年在沿江地区灰潮土上研究了硫磺粉、硫肥95对棉花生长发育、皮棉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提高棉花的株高、果枝数、蕾数、成桃数和茎基粗,还能提高伏桃比例,促进棉花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增加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硫肥的适宜用量为45~60kg/hm2。施用硫肥95的增产效果比硫磺粉的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硫肥 产量 品质 施用量
下载PDF
硫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义祥 陶辅元 +2 位作者 严士贵 田文才 郭熙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335-336,共2页
20 0 0~ 2 0 0 1年度试验表明 :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 ,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硫处理比对照处理的菜籽产量增加 75 .0 0~ 2 46.79kg/hm2 ,增幅为 4.5 4%~ 1... 20 0 0~ 2 0 0 1年度试验表明 :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 ,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硫处理比对照处理的菜籽产量增加 75 .0 0~ 2 46.79kg/hm2 ,增幅为 4.5 4%~ 14 .92 % ,施硫处理与对照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硫处理产投比为 1.46~ 4.94。施用 45kg/hm2 硫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长发育 产量 农艺性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油菜硫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义祥 陶辅元 +1 位作者 严士贵 郭熙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648-649,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 :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 ,株高、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单株生物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菜籽产量为 2 6 76 .2 kg/hm2 ,施硫处理产量增加 15 7.43~ 314.85 kg/h... 试验结果表明 :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 ,株高、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单株生物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菜籽产量为 2 6 76 .2 kg/hm2 ,施硫处理产量增加 15 7.43~ 314.85 kg/hm2 ,增幅为 5 .83%~ 11.76 % ,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硫处理产投比为 2 .31~ 6 .30。处理 3(施 S95 45 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硫肥 肥效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苞菜平衡施肥试验
15
作者 孙义祥 韩思平 马公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70-71,共2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苞菜生物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6g(N)/kg(土)范围内,随施N量的增加,苞菜生物产量逐渐增加,苞菜全N、全K含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提出了大田施氮参考用量...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苞菜生物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6g(N)/kg(土)范围内,随施N量的增加,苞菜生物产量逐渐增加,苞菜全N、全K含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提出了大田施氮参考用量为52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苞菜 产量 施肥
下载PDF
缓释尿素对两种土壤小麦氮素运转、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嫚嫚 邬刚 +3 位作者 孙义祥 张祥明 王文军 曹哲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239,共7页
为探明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例对安徽小麦花后氮素运转特征和土壤氮素盈余的影响,分别选择安徽省北方小麦产区小麦—玉米轮作和南方小麦产区小麦—水稻轮作方式,土壤类型分别为两合土和黄棕壤,设置不施氮肥处理(CK)、农民习惯处理(N... 为探明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例对安徽小麦花后氮素运转特征和土壤氮素盈余的影响,分别选择安徽省北方小麦产区小麦—玉米轮作和南方小麦产区小麦—水稻轮作方式,土壤类型分别为两合土和黄棕壤,设置不施氮肥处理(CK)、农民习惯处理(Ncon)、减少普通尿素用量的优化氮素处理(Nopt)、缓释尿素及其掺混普通尿素处理(SRU1、SRU2、SRU3)和普通尿素全部基施处理(SRU4),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在两种土壤上小麦花后氮素转运、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无机氮积累量。结果表明:与黄棕壤比较,相同施肥处理两合土上小麦产量、花后氮素积累量和氮素运转量显著增加,平均分别增加了71.8%,199.1%和25.8%,而氮素转移率和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平均分别降低16.1%和49.7%。在两种土壤上,与Ncon比较,缓释尿素及其掺混普通尿素处理小麦产量差异不大,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黄棕壤和两合土上增幅分别达43.7%~91.9%和6.6%~26.9%,以缓释尿素掺混普通尿素比例2∶1处理(SRU2)最高;与Nopt相比,仅两合土上SRU2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在小麦生育后期,农民习惯施肥处理0—30cm土壤NO_3^-—N和NH_4^+—N积累量明显高于缓释尿素处理,且土壤氮素盈余量高于其他处理。缓释尿素与尿素掺混实现了一次性简化施肥,可保障小麦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土壤氮素盈余量及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缓释尿素 氮素运转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铵态氮
下载PDF
不同水氮管理条件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 被引量:20
17
作者 邬刚 袁嫚嫚 +4 位作者 曹哲伟 张兆冬 王莉莉 王永露 孙义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1-658,共8页
基于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室连续抽取法研究不同水分和氮肥管理条件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以期为减少水稻生产中氮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基肥阶段,氨挥发量占当季损失量的52. 92%~90. 78%;氮肥管理模式显著影... 基于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室连续抽取法研究不同水分和氮肥管理条件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以期为减少水稻生产中氮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基肥阶段,氨挥发量占当季损失量的52. 92%~90. 78%;氮肥管理模式显著影响氨挥发损失,采用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配施的一次性基施能显著降低8. 27%~14. 22%的氨挥发损失。在常规施肥1〔m(基肥)∶m(分蘖肥)∶m(穗肥)=5∶2∶3,肥料种类均为普通尿素,N1〕条件下,控制灌溉处理氨挥发损失较常规灌溉处理显著降低10. 04%(P<0. 05)。各施肥处理氨挥发量与同期田面水NH4^+-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综合氨挥发排放强度分析,控制灌溉和采用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配施的一次性基施组合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稻田水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管理 氮肥管理 稻田 氨挥发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稻油轮作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47
18
作者 袁嫚嫚 邬刚 +1 位作者 胡润 孙义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5,共9页
【目的】水稻–油菜轮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因此,研究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水稻和油菜产量、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水稻和油菜产量... 【目的】水稻–油菜轮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因此,研究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水稻和油菜产量、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水稻和油菜产量,培肥土壤,推进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方法】通过水稻和油菜7年13季作物的田间定位小区试验,设置了不施氮肥不还田处理(CK)、农民习惯处理(FPP)和3个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SF1、SF2、SF3:每年水稻秸秆以3000 kg/hm^2的量还田,配施不同量氮、磷、钾肥),分析了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与不施氮肥处理比较,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农民习惯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土壤总有机碳、胡敏酸和胡敏素分别显著增加了5.62%~12.08%、9.05%~22.57%和7.93%~10.23%,而水溶性有机碳和富里酸含量差异则不明显;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6.74%~14.04%、134.67%~249.46%和40.18%~70.54%;水稻、油菜和周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8.55%~19.34%、19.06%~27.27%和10.34%~24.08%;净利润提高了1651~4905 yuan/hm^2,但总投入增加了1427~2882 yuan/hm^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中,以氮、磷、钾肥用量与运筹次数最多的SF3处理土壤各项指标、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之相比,SF2处理在水稻和油菜两季共减少肥料用量255 kg/hm^2,而作物周年产量减少不明显。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产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总氮、胡敏酸、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是水稻和油菜产量主要决定因素。【结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胡敏酸、胡敏素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土壤并提高其稳定性,促进作物增产。虽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增加了人工和肥料投入,但适宜的化肥用量配合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油菜轮作体系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碳组分 土壤养分 水稻油菜轮作 产量
下载PDF
土壤硫肥力与作物硫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录久 戚士胜 +3 位作者 孙礼胜 孙义祥 李红松 许圣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综述了我国土壤硫肥力状况与作物硫素营养研究进展 :概括了我国土壤缺硫状况 ,研究了安徽省土壤有效硫现状 ,论述了硫在作物营养平衡中的作用 ,分析了作物缺硫的原因 ,阐明了植物缺硫的症状 ,综合了各地施用硫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及农产... 综述了我国土壤硫肥力状况与作物硫素营养研究进展 :概括了我国土壤缺硫状况 ,研究了安徽省土壤有效硫现状 ,论述了硫在作物营养平衡中的作用 ,分析了作物缺硫的原因 ,阐明了植物缺硫的症状 ,综合了各地施用硫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及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硫肥力 作物硫营养 安徽 现状 缺硫症 硫肥 肥效
下载PDF
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秋延辣椒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彬 王孝忠 +5 位作者 管西林 邬刚 孙义祥 刘龙 葛承文 陈新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7,共8页
以辣椒品种好农11为试材,在安徽和县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秋延辣椒的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辣椒产量47100kg·hm^(-2),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8163kg·hm^(-2),收获指数0.70,植株干物质增加最快时期为... 以辣椒品种好农11为试材,在安徽和县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秋延辣椒的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辣椒产量47100kg·hm^(-2),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8163kg·hm^(-2),收获指数0.70,植株干物质增加最快时期为膨果期,膨果期干物质累积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3.3%;辣椒整个生育期吸收的养分钾>氮>磷,氮(N)的吸收量186kg·hm^(-2),磷(P2O5)的吸收量61.0kg·hm^(-2),钾(K2O)的吸收量313kg·hm^(-2),植株吸收的氮磷钾主要分配到果实中,氮磷钾的收获指数分别为0.59、0.78、0.58,膨果期辣椒氮磷钾的吸收量最高,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7.6%、28.5%、38.4%;钙镁硼的吸收量钙>镁>硼,钙(Ca O)的吸收量135kg·hm^(-2),镁(Mg O)的吸收量74.9kg·hm^(-2),硼(B)的吸收量0.13kg·hm^(-2),钙镁硼的收获指数分别为0.08、0.32、0.46,钙镁在叶中的累积量最高,分别占植株吸收总量的79.8%、54.1%,而硼主要分配到果实、叶中,分别占植株吸收总量的46.2%、39.2%,膨果期钙镁硼的吸收量最高,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4.6%、33.3%、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秋延辣椒 温室 养分 吸收 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