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在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培美曲塞对其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印洁 李玉枫 +4 位作者 宋勇 姚鸣 高云 孙倍成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肺癌死亡率居肿瘤相关疾病死因的首位。肿瘤组织中血管异常增生,与肿瘤的分级、转移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文中利用体内外血管生成模型评价肺癌细胞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培美曲塞对... 目的肺癌死亡率居肿瘤相关疾病死因的首位。肿瘤组织中血管异常增生,与肿瘤的分级、转移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文中利用体内外血管生成模型评价肺癌细胞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培美曲塞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划痕实验研究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培养上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Luminex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1(亦称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及磷酸化VEGFR2蛋白在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实体瘤组织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划痕实验表明,miR-21高表达的人肺癌A549(A549-21H)细胞划痕修复能力明显强于miR-21低表达的人肺癌A549(A549-21L)细胞,表现为划痕直径明显缩小。Luminex检测VEGF在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培养上清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A549-21H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显著高于A549-21L。采用IHC法检测裸鼠肺癌移植瘤中CD31、VEGFR2及磷酸化VEGFR2蛋白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A549-21H瘤体CD31表达明显高于A549-21L(P<0.01),A549-21H瘤体VEGFR2表达与A549-21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549-21H瘤体Tyr951磷酸化VEGFR2表达明显高于A549-21L(P<0.01)。结论 miR-21可能通过调节VEGF表达水平及VEGFR2磷酸化水平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培美曲塞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培美曲塞
下载PDF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三荣 王学浩 +6 位作者 李相 张峰 李国强 王科 钱晓峰 孙倍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9月成人间活体肝移植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半肝(第Ⅱ、Ⅲ、Ⅳ段,包括肝中静脉)移植3例,右半肝(第Ⅴ、Ⅵ、Ⅶ、Ⅷ段,不包括肝...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9月成人间活体肝移植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半肝(第Ⅱ、Ⅲ、Ⅳ段,包括肝中静脉)移植3例,右半肝(第Ⅴ、Ⅵ、Ⅶ、Ⅷ段,不包括肝中静脉)移植6例。结果 9例供体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6.2±1.4)h;术中出血300-1200ml;术后胆漏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随访6-12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全部于术后1-2个月恢复工作。受体手术时间5-11h;采用改良方法重建移植肝流出道、显微技术重建肝动脉、端端吻合重建胆道;术中出血800-7000ml;移植物冷缺血时间(1.9±0.5)h;无肝期时间(98±26)min;移植物重量与受体体重比为(1.20±0.26)%。受体术后并发腹腔内局限性胆漏1例;死亡1例,长期存活8例。结论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是解决供肝短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同时能相对保证供体的安全;管道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儿童及高龄边缘供肝在成年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初步经验
3
作者 黄新立 李国强 +6 位作者 母小新 秦建杰 周澍 李梦芸 潘熊熊 谈珊柏 孙倍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6,209,共5页
目的 :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与年龄相关的边缘供肝临床肝移植应用经验。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3例与年龄相关的边缘供肝应用于肝移植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供受者双方的临床资料及受者... 目的 :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与年龄相关的边缘供肝临床肝移植应用经验。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3例与年龄相关的边缘供肝应用于肝移植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供受者双方的临床资料及受者术后短期恢复情况。结果:3例供者其中2例实施中国Ⅲ类即脑-心双死亡(DBCD)器官捐献,另外1例实施中国Ⅱ类器官捐献。3例供者中1例为7岁儿童,另外2例分别为79岁老年男性和83岁老年女性。3例肝移植受者术后恢复顺利,肝功能恢复良好,其中儿童供肝肝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幻觉、幻听及被害妄想等神经精神症状,经治疗痊愈。结论: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和老年边缘供肝只要科学评估和合理应用于合适的受体一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年龄不应该成为独立的肝移植禁忌证,在做好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与年龄相关的边缘供肝应用于肝移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边缘供肝 肝移植
原文传递
勘误: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4
作者 陈云 周锋 +3 位作者 孙倍成 刘根焰 王冰 姚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74,共1页
因本文作者失误,发表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第25卷第11期第1013-1015页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论文中,图2A及图3用错了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的图像。
关键词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流式细胞术 稳定表达细胞株 荧光显微镜 A基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原文传递
大鼠肝移植技术改进及免疫排斥初步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倍成 王学浩 +2 位作者 胡建平 张浩 李相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对大鼠肝移植模型进行技术改进 ,并观察将SD大鼠肝脏移植至Wistar大鼠时免疫排斥发生的规律。方法 :将“二袖套法”肝移植技术在袖套管制作 ,受体麻醉 ,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等方面进行改进 ,行供肝取自SD大鼠... 目的 :对大鼠肝移植模型进行技术改进 ,并观察将SD大鼠肝脏移植至Wistar大鼠时免疫排斥发生的规律。方法 :将“二袖套法”肝移植技术在袖套管制作 ,受体麻醉 ,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等方面进行改进 ,行供肝取自SD大鼠的Wistar大鼠肝移植 30例 ,并随机分为环孢霉素 (CsA ,2mg/kg ,术后第 1天至第 7天皮下注射 )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移植术后免疫排斥情况。结果 :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 6 .5~ 10 .0min ,无肝期为 8.5~ 12 .0min ,93%以上的移植大鼠生存超过 7天。对照组大鼠术后 9~ 13天全部死亡 ,组织病理学提示有典型的免疫排斥 ,而CsA治疗组到目前为止生存良好。结论 :对大鼠肝移植技术进行改良后可明显提高移植大鼠的生存率 ,SD大鼠移植至Wistar大鼠的肝移植组合为高排异组合 ,是较理想的研究肝移植排斥及移植免疫耐受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同种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AK细胞及环磷酰胺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倍成 刘根寿 +1 位作者 王学浩 刘庆宏 《实用癌症杂志》 1999年第4期281-283,共3页
为研究1 种新的过继免疫化疗治疗肝癌的方法,采用肝癌细胞株H22 接种于近交系Balb/c 小鼠皮下,制成肿瘤模型。使用IL2 、肿瘤活化的杀伤细胞(AK细胞)及环磷酰胺(Cy) 进行治疗,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NK、LA... 为研究1 种新的过继免疫化疗治疗肝癌的方法,采用肝癌细胞株H22 接种于近交系Balb/c 小鼠皮下,制成肿瘤模型。使用IL2 、肿瘤活化的杀伤细胞(AK细胞)及环磷酰胺(Cy) 进行治疗,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NK、LAK及CTL 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3T4 亚群及Lyt2 亚群含量。结果表明在过继免疫化疗组小鼠LAK 及CTL活性明显高于其它治疗组(P< 0.01),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生长较IL2 组及Cy 组明显缓慢(P< 0.01),生存期也明显高于其它各治疗组(P<0 .01)。该研究表明过继免疫化疗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细胞 环磷酰胺 肝细胞癌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及预防
7
作者 孙倍成 王学浩 +5 位作者 张峰 李相 孔连宝 李国强 夏永祥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胆1道并发症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7例尸体供肝和40例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结果40例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5.0%,307例尸体供肝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胆1道并发症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7例尸体供肝和40例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结果40例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5.0%,307例尸体供肝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9%;肝内胆道狭窄和胆道铸型结石形成等严重胆道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和放置“T”管的尸肝移植未发生。结论缺血时间尤其热缺血时间是导致严重胆道并发症的最主要的原因,放置“T”管引流能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活体供肝 T管引流
下载PDF
抗IL-2Rα链单抗及AK细胞治疗对肝癌细胞致瘤性的影响
8
作者 孙倍成 刘根寿 +1 位作者 王学浩 刘庆宏 《肝胆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310-311,共2页
为研究 I L- 2 Rα链单抗(a I L- 2 Rα M Ab)及肿瘤活化的杀伤细胞( A K 细胞)治疗对肝癌细胞致瘤性的影响,将近交系 Balb/c 小鼠随机分成5 组,每组8 只,分别给予 Hanks 液, I L- 2,a I ... 为研究 I L- 2 Rα链单抗(a I L- 2 Rα M Ab)及肿瘤活化的杀伤细胞( A K 细胞)治疗对肝癌细胞致瘤性的影响,将近交系 Balb/c 小鼠随机分成5 组,每组8 只,分别给予 Hanks 液, I L- 2,a I L- 2 Rα M Ab 及 A K 细胞治疗,于治疗后第8 天将 H22肝癌细胞接种于 Balb/c 小鼠皮下,以观察肿瘤结节的发生率,肿瘤的潜伏期及肿瘤结节的体积和重量。结果发现 I L- 2+ A K+ a I L-2 Rα M Ab 组肿瘤发生率较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别( P< 0.05),肿瘤潜伏期延长,肿瘤结节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重量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01)。该研究结果表明将 I L- 2, A K 及a I L- 2 Rα M Ab 联合应用可使肝癌细胞致瘤性明显减弱,为临床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前使用该疗法以减少术后肿瘤的复发和播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肝细胞癌 致瘤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下载PDF
肝癌的肝移植治疗
9
作者 孙倍成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自从Starzl 1963年施行第一例临床肝移植以来,原发性肝癌一直是肝移植的适应证。随着近年来外科肝移植技术的发展,术前影像学定位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及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实施,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大为改观。现就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及手术前... 自从Starzl 1963年施行第一例临床肝移植以来,原发性肝癌一直是肝移植的适应证。随着近年来外科肝移植技术的发展,术前影像学定位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及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实施,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大为改观。现就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及手术前后的治疗作以下介绍: 1 肝癌肝移植的现状及适应证 肝癌的肝移植治疗一直存有争议。Ringe等一组肝癌肝移植病例报告显示,只有20%病人能获得较长时间的生存,大部分病人2年内死于肝癌的复发和转移,并证实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加速肿瘤的生长。我国于70~80年代共施行肝移植57例,其中各种肝癌占52例,3个月生存率仅为28.5%,最长者生存264天,也死于肿瘤复发。但临床上发现一些“意外肝癌”(移植前未发现肝癌而在移植中发现有早期肝癌)病人行肝移植后3年生存率可达70%,接近于非肝癌的肝移植患者。lwatsuki等报告一组“意外肝癌”,移植术后无一例肿瘤复发,术后生存4个月到13年不等。这种“意外肝癌”的良好预后提示肝癌仍然是肝移植的适应证。随着新的影像学方法如螺旋CT、血管造影CT及碘油造影CT出现,使肝癌的术前定位及对是否有转移的判断更为准确。术前对肝癌的分期进行正确评价,选择小肝癌病例进行肝移植,使预后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手术适应征 术式 辅助化疗
下载PDF
CD_(40)/CD_(40)L与移植免疫耐受
10
作者 孙倍成 《医学综述》 2001年第6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CD40/CD40L 移植免疫耐受 细胞免疫 生物学特性 体液免疫
下载PDF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11
作者 孙倍成 刘根寿 +2 位作者 邢春根 吴浩荣 李军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725-726,共2页
采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26例,术后并发胰漏、胆漏、腹腔内感染各1例,胃排空延迟6例。本文分其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对其预防进行讨论。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 PPPD 壶腹部肿瘤
下载PDF
肝癌术后减肥、抗炎防复发
12
作者 孙倍成 宫丹丹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3年第7期19-19,共1页
肝脏肿瘤即使是手术切除后,因为剩余的肝脏往往是病变的肝硬化组织,非常容易复发。据统计,小肝癌5年复发率高达60%。但是如果发现得早,复发后可以进行再次切除、再次手术,或者是进行补偿性肝移植治疗,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以有效延长。炎... 肝脏肿瘤即使是手术切除后,因为剩余的肝脏往往是病变的肝硬化组织,非常容易复发。据统计,小肝癌5年复发率高达60%。但是如果发现得早,复发后可以进行再次切除、再次手术,或者是进行补偿性肝移植治疗,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以有效延长。炎症与肿瘤发病也密切相关。如果是活动性炎症,更容易诱发肝癌发生,导致肝细胞损失,肝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复发 活动性炎症 减肥 抗炎 肝脏肿瘤 手术切除后 肝硬化组织
下载PDF
五例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后随访报告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学浩 张峰 +8 位作者 李相 钱建民 孔连宝 张浩 孙倍成 王科 陆森 胡建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9-730,共2页
目的 报告 5例活体肝移植 (LRLT)供体术后的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 1995~ 2 0 0 1年施行的 5例LRLT供体的相关资料。结果 供体的平均住院日为 10 (8~ 14)天 ,出院时肝功能均正常 ;无供体死亡 ,仅 1例术后发生供肝切取断面渗血 ,保守... 目的 报告 5例活体肝移植 (LRLT)供体术后的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 1995~ 2 0 0 1年施行的 5例LRLT供体的相关资料。结果 供体的平均住院日为 10 (8~ 14)天 ,出院时肝功能均正常 ;无供体死亡 ,仅 1例术后发生供肝切取断面渗血 ,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最初 2例供体术后随访 1年后均恢复至术前正常的体力活动。结论 对富有经验的肝脏移植外科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肝移植 供体 术后随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切除术患者肝储备功能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晓峰 李相 +6 位作者 张峰 孔连宝 孙倍成 李东华 陆森 殷爱红 王学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4-1787,共4页
目的:探讨结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82例,评估腹水并检... 目的:探讨结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82例,评估腹水并检测吲哚氰绿15 min储留率(ICGR-15)及总胆红素,探讨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建立的一个基于上述三个变量的决策树评估肝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结果:本组病例中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82例患者,严格遵照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制定的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行肝部分切除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及再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及手术后死亡,术后均安全出院。结论: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能够准确评估肝部分切除患者的肝储备功能状况,对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吲哚氰绿清除试验 肝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STAT3:慢性炎症介导肿瘤发生和进展的关键节点 被引量:54
15
作者 侯嘉杰 孙倍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8,共10页
炎症与肿瘤是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可将肿瘤细胞与其所处的肿瘤微环境编织成一个炎性网络,而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 炎症与肿瘤是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可将肿瘤细胞与其所处的肿瘤微环境编织成一个炎性网络,而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正是这一炎性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在慢性炎症介导肿瘤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STAT3的信号通路构成入手,由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两方面展开,综述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STAT3在肿瘤细胞及各种炎症/免疫细胞中的作用,以及靶向STAT3治疗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肿瘤 STAT3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在伴高滴度HBV-DNA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凌 +4 位作者 孙倍成 李国强 李相 张峰 王学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2-884,888,共4页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伴高滴度HBV-DNA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伴高滴度HBV-DNA HCC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切除,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拉米夫定(LAM)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伴高滴度HBV-DNA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伴高滴度HBV-DNA HCC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切除,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拉米夫定(LAM)100 mg/d。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无瘤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期间肿瘤复发73例(78.49%),死亡65例(69.89%)。单纯手术切除组和手术切除联合抗病毒治疗组1、3、5年的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6.74%、44.19%、13.95%和88.25%、69.78%、28.7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3)。结论:肝癌根治术后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肿瘤复发率,对术前HBV-DNA高水平复制肝癌患者,宜尽早联合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抗病毒治疗 复发
原文传递
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学浩 张峰 +5 位作者 李相 李国强 孔连宝 孙倍成 葛文刚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总结活体肝移植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75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对活体肝移植的外科技术改进、建立供体安全保障体系和受体预后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适应证为良性终末期肝病72例,恶性肿瘤3例。75例供体术后顺利康复,均未... 目的总结活体肝移植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75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对活体肝移植的外科技术改进、建立供体安全保障体系和受体预后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适应证为良性终末期肝病72例,恶性肿瘤3例。75例供体术后顺利康复,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5例(65/75)受体健在,手术死亡5例(5/75),5例死于远期并发症(5/75)。供体右半肝(不包括肝中静脉)21例,扩大右半肝(包括肝中静脉)2例,扩大左半肝(包括肝中静脉)48例,左半肝或左外叶(不包括肝中静脉)4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以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细菌及病毒感染和肺部并发症为主。结论活体肝移植具有供肝来源广泛的优点,适合我国国情,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改进活体肝移植技术,建立供体安全保障体系是改善受体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 成人
下载PDF
人Survivin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烜 梁文飚 +1 位作者 孙倍成 吴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肿瘤特异性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并对其在人肝癌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Survivin基因片段。将Survivin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MD-18T中,测序正确后亚克隆到原核表... 目的:克隆、表达肿瘤特异性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并对其在人肝癌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从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Survivin基因片段。将Survivin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MD-18T中,测序正确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2TK中。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2TK-Survivin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N端融合GST的目的蛋白,采用GST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经SDS-PAGE分析后,将所得产物用Thrombin裂解后进行Westernblot鉴定。将获得的目的蛋白包板,用ELISA法初步检测了肝癌患者血清中抗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克隆了人Survivin基因、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2ku的蛋白并进行了肝癌患者血清的检测应用。结论: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了Survivin基因和融合蛋白,为进一步探讨以Survivin为基础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基因克隆 蛋白纯化 HCC
原文传递
活体部分肝移植、全肝移植的临床研究(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学浩 张峰 +11 位作者 李相 钱建民 孔连宝 张浩 李国强 孙倍成 王科 刘军 范永刚 陆森 钱晓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总结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对10例活体部分肝移植(包括一例活体肝移植肝动脉栓塞后施行减体积肝移植)和12例全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21例,一例原位肝移植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人... 目的:总结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对10例活体部分肝移植(包括一例活体肝移植肝动脉栓塞后施行减体积肝移植)和12例全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21例,一例原位肝移植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人采用拉米夫定加小剂量HBIg治疗,10例病人术后随访1~13月,复查发现K-F环有不同程度变浅。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2例,需再次剖腹探查止血;ARDS5例;急性排斥的反应一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结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完善的手术技术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活体部分肝移植是缓解供肝短缺问题又一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部分肝移植 原位肝移植 并发症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活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国强 王学浩 +6 位作者 李相 张峰 钱建民 孔连宝 张浩 孙倍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该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完成的 15例次(13例 )活体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 13例供体术后均顺利康复 ,除 1例在手术后 1...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该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完成的 15例次(13例 )活体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 13例供体术后均顺利康复 ,除 1例在手术后 1个月因拔除T管发生胆瘘外 ,其余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受体生存率为 92 .3 % (12 /13 ) ,已健康生存 2个月~ 2年 ;移植物存活率为 86.7% (13 /15 )。 1例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于术后 72d死于不可逆转的严重排斥反应。术后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 2例 ,另 1例再次行减体积肝移植 ,1例再次行全肝移植 ,均获长期生存 ;发生严重排斥反应 1例 ,ARDS 2例 ,细菌和 (或 )病毒感染 6例 ,大量胸腔积液 7例 ,胆瘘 1例。结论 围手术期处理是活体肝移植术的关键之一 ,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肝 肝移植 急诊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