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光谱图像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马铃薯干腐病潜育期识别
1
作者 张凡 王文秀 +3 位作者 王春山 周冀 潘阳 孙剑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89,共10页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其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易被镰刀真菌侵染而产生干腐病,最终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实现马铃薯干腐病的早期快速无损检测是必要的。在样品被病原菌侵染时,经历了健康—潜育期...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其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易被镰刀真菌侵染而产生干腐病,最终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实现马铃薯干腐病的早期快速无损检测是必要的。在样品被病原菌侵染时,经历了健康—潜育期—轻度病害—重度病害的阶段,其中潜育期的样品难以识别,主要源于病害发生时间较短,表面未形成肉眼可见的病斑,与健康样品相似。为了实现马铃薯干腐病潜育期的识别,结合高光谱成像和深度学习展开马铃薯干腐病早期诊断研究。以健康和不同腐败程度马铃薯为实验对象,获取健康和不同病害等级的马铃薯高光谱图像。然后基于ENVI人工选取健康部位和不同腐败程度样品的病斑部位为感兴趣区域(ROI),并计算ROI的平均光谱值作为该样品的最终光谱信息。以光谱数据作为输入变量,病害等级作为输出变量,建立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并对其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筛选出最优网络层模型为Model_3_3。并基于此结构进行学习率的优化,得到Model_0.0001识别效果最好,其总体准确率、精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68%、99.76%、98.82%、99.54%。为了进一步突显CNN应用于马铃薯干腐病潜育期识别的优势,建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随机森林(RF)、K-近邻法(KNN)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结果显示,四种常规算法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0.77%、92.30%、93.10%和92.34%,其中对潜育期样品识别率分别为91.00%、85.58%、94.18%和90.33%。对于总体准确率,CNN模型较几种常规方法提高了6.58%~8.91%;对于潜育期样品的识别,CNN模型较常规方法提高了5.55%~14.15%。研究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CNN可以有效实现马铃薯干腐病潜育期识别,为提高马铃薯病害早期诊断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腐病 高光谱成像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潜育期
下载PDF
壳聚糖/姜黄素光动力复合涂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
2
作者 张鹏敏 王文秀 +3 位作者 孙剑锋 陈志周 马倩云 王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释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姜黄素质量浓度... 本研究采用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离子相互作用增强姜黄素光动力抑菌效果,并从形态特征、细胞膜功能、能量代谢和DNA结构等方面入手阐释该涂膜在细胞水平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壳聚糖显著提高了抑菌效果,含姜黄素质量浓度15 mg/L的涂膜溶液经波长为420 nm蓝光光照5 min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下降6.89(lg(CFU/mL)),并且姜黄素质量浓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该技术抑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光动力灭活处理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从而破坏细胞膜,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细胞内容物泄漏以及细胞皱缩的现象。同时也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上升,破坏内源酶结构,引发细菌防御系统崩溃,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被氧化分解,从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由此可见,壳聚糖/姜黄素光动力涂膜有应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灭活 姜黄素 壳聚糖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植物糖原的提取纯化、结构修饰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蕊 吕肖瑞 +4 位作者 张鹏敏 王文秀 孙剑锋 马倩云 王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植物糖原是一种从植物的含糖突变籽粒中提取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是天然的树枝状葡聚糖纳米颗粒大分子,安全性极高。植物糖原外紧内松的高度分支结构不仅赋予了其高保水性、低黏度、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抗氧化性、抗菌性和成膜性等优异性... 植物糖原是一种从植物的含糖突变籽粒中提取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是天然的树枝状葡聚糖纳米颗粒大分子,安全性极高。植物糖原外紧内松的高度分支结构不仅赋予了其高保水性、低黏度、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抗氧化性、抗菌性和成膜性等优异性能,还有优异的负载能力。因此,近年来植物糖原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鲜见关于植物糖原的提取纯化、结构分析和综合利用的报道。因此,本综述重点介绍植物糖原的结构与性质,继而探讨植物糖原的最新提取方法,并详细综述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且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扩大植物糖原的应用范围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糖原 纳米颗粒 提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倾心余事做诗人·孙剑锋
4
作者 孙剑锋 《诗词月刊》 2019年第10期44-48,共5页
原文传递
南美白对虾热风干制过程蛋白质与品质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雅 马倩云 +4 位作者 王佳荣 孙剑锋 汤轶伟 王颉 王文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0-48,共9页
为了探究对虾热风干制过程中蛋白质与品质变化的内在联系,本实验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经3%盐水煮沸2 min后利用55℃恒温鼓风干燥箱进行干制,分析干制过程中对虾微观结构和品质变化规律,系统研究蛋白质氧化降解程度及分子内价键、二级结... 为了探究对虾热风干制过程中蛋白质与品质变化的内在联系,本实验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经3%盐水煮沸2 min后利用55℃恒温鼓风干燥箱进行干制,分析干制过程中对虾微观结构和品质变化规律,系统研究蛋白质氧化降解程度及分子内价键、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解析蛋白质与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干制处理使虾的L^(*)、a^(*)和b^(*)值逐渐下降,质构特性改变,干制终点时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分别增加至344.78 N、45.01 mJ和116.50 mJ;同时,干制诱导蛋白质发生氧化变性并降解,干制至终点时样品总巯基含量降为0.36μmol/g,而羰基含量上升至2.03 nmol/mg,三氯乙酸-可溶性肽含量上升为0.91μmol/g;此外,蛋白质结构明显改变,离子键、氢键相对含量降低,疏水键与二硫键相对含量增加,二级结构由α-螺旋向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转化,色氨酸荧光强度降低,蛋白质三级结构改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变化主要与蛋白质氧化有关,蛋白质降解变性显著影响虾的质构特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升对虾干制品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热风干制 品质变化 蛋白质变性 氧化和降解
下载PDF
6个产地香椿主要活性成分及风味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剑辉 张梦琪 +6 位作者 蔡世佳 姜凯丽 马珞珞 马倩云 王颉 孙剑锋 王文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6-343,共8页
以四川、陕西、山东、山西、河北和云南6个产地的香椿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产地香椿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风味特征差异。利用感官评价对香椿的整体气味进行评价,基于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 以四川、陕西、山东、山西、河北和云南6个产地的香椿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产地香椿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风味特征差异。利用感官评价对香椿的整体气味进行评价,基于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对6个产地的香椿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不同产地香椿风味特征的差异。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云南香椿的气味浓郁宜人,陕西香椿具有刺激性气味。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6个产地香椿的芳香类、长链烷烃类含量相近,氮氧化合物和硫化物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GC-IMS技术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醇类12种、酯类10种、吡嗪类9种、酮类9种、萜类化合物8种、有机硫化物7种、醛类7种、酸类6种、酚类4种以及其他类4种。电子鼻和GC-IMS技术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香椿风味较独特,四川、陕西和山东香椿的风味类似,山西香椿与其他产地香椿存在差异,河北香椿的风味物质含量低。本研究通过电子鼻结合GC-IMS技术直观地反映了产地对香椿风味的影响,为香椿深加工原料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结合2D-COS和光谱融合技术的小麦淀粉回生特性定量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安焕炯 翟晨 +4 位作者 马倩云 张凡 王书雅 孙剑锋 王文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68,共7页
回生是淀粉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的重要理化性质,快速检测淀粉回生程度对淀粉制品的品质和保质期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二维相关光谱法(2D-COS)优选回生淀粉特征变量的可行性,研究结合2D-COS和光谱融合技术对小麦淀粉的回生特性进行定... 回生是淀粉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的重要理化性质,快速检测淀粉回生程度对淀粉制品的品质和保质期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二维相关光谱法(2D-COS)优选回生淀粉特征变量的可行性,研究结合2D-COS和光谱融合技术对小麦淀粉的回生特性进行定量表征。首先,将不同回生时间的小麦淀粉测定结晶度和回生度,从淀粉体系中晶体含量和对淀粉酶水解抗性的角度表征淀粉回生特性。然后,分别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数据,对采集的原始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平滑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预处理后,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基于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和融合光谱构建全光谱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回生天数为外部扰动,分别选取回生0,1,2,3,5,7,10,14,21和35 d的10条淀粉光谱进行2D-COS分析。通过分析同步谱和自相关谱,辨识了近红外13个和中红外11个与回生特性有关的特征波长。最后,基于这些特征波长进一步建立回生度和结晶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全光谱模型结果中,光谱融合后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晶度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RPD)值由1.2034和2.0690提高至3.9809,回生度模型的RPD值由2.5940和2.1099提高至4.5763,表明光谱融合能提高模型性能。利用2D-COS筛选特征波长后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有大幅度提高,结晶度模型的RPD值提高至8.0959,回生度模型的RPD值提高至14.1836。与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筛选特征波长建立的模型结果相比,2D-COS更能提高光谱分辨率,获得更多的化学结构信息,因此光谱融合技术结合2D-COS的模型结果更佳。研究结果表明,将2D-COS用于筛选与淀粉回生特性有关的特征波长是可行的,为融合光谱的特征变量优选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表明光谱融合技术结合2D-COS可以实现淀粉回生程度的快速检测,为淀粉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回生特性 光谱融合技术 二维相关光谱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优化提取酸枣仁醇提物及酸枣仁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世佳 马倩云 +3 位作者 张剑辉 姜凯丽 孙剑锋 王文秀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05,共9页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优化酸枣仁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最终得到一款酸枣仁提取物饮料。以预处理后的脱脂酸枣仁粉为研究对象,超声微波协同乙醇提取酸枣仁有效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试验(Plackett-Burman,PB)和响应...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优化酸枣仁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最终得到一款酸枣仁提取物饮料。以预处理后的脱脂酸枣仁粉为研究对象,超声微波协同乙醇提取酸枣仁有效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试验(Plackett-Burman,PB)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枣仁醇提物最佳提取工艺;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对优化后的酸枣仁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分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酸枣仁提取物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340 W、微波时间200 s、超声时间12 min、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60%,此时总皂苷和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2.98%、2.42%。通过LC-MS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优化后的酸枣仁醇提物中共筛选出124种化学成分,主要为总皂苷类、总黄酮类和生物碱类。酸枣仁提取物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酸枣仁提取物添加量3%、赤藓糖醇4%、柠檬酸0.02%,此配方制作饮料酸甜适中、口感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酸枣仁 总皂苷 总黄酮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饮料研制
下载PDF
高光谱和集成学习的鸭梨黑斑病潜育期快速识别方法
9
作者 张凡 王文秀 +5 位作者 张宇帆 胡泽轩 赵丹阳 马倩云 石海燕 孙剑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1-1549,共9页
鸭梨黑斑病在感染早期阶段引起感染区域外观的变化很微小,肉眼难以观察,因此对其早期识别仍然是困难的。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和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实现了鸭梨黑斑病的潜育期识别检测。首先,获取健康和不同腐败程度黑斑病鸭梨样品的原... 鸭梨黑斑病在感染早期阶段引起感染区域外观的变化很微小,肉眼难以观察,因此对其早期识别仍然是困难的。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和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实现了鸭梨黑斑病的潜育期识别检测。首先,获取健康和不同腐败程度黑斑病鸭梨样品的原始高光谱图像,基于图像选取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对提取的平均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T)及组合SNV-FD和SNV-SD预处理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法(CARS)提取特征波长的光谱信息。最后基于筛选出的特征信息分别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K最邻近法(KNN)、随机森林(RF)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分类模型。其中,预测效果最好的组合为SNV-FD-LSSVM,SNV-KNN和SNV-FD-RF,准确率分别达到94%, 88%和88%。四种算法建立的模型中,测试集准确率不低于85.00%的个数分别为5、 3、 2和0,因此优选出LS-SVM、 KNN和RF三个分类器用于后续的集成学习。为提高模型准确率,以优选出的LS-SVM、 KNN和RF三种模型作为基分类器构建Stacking学习框架,并与单一分类器建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模型的总体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8.68%,较单一分类器模型提高了4.64%,且对潜育期样品的识别率提高了11%。证实了高光谱成像结合集成学习方法识别潜育期黑斑病鸭梨样品可行;集成模型显著提高了单一模型的准确性;为鸭梨黑斑病早期检测和病害分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为深入研究集成学习算法在光谱定性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鸭梨黑斑病 Stacking集成模型 潜育期 基模型
下载PDF
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性能表征
10
作者 李利玲 吕肖瑞 +3 位作者 王文秀 孙剑锋 马倩云 王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35,共8页
该研究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柠檬酸酸解法制备含有羧基的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对制备得到的CNCs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 该研究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柠檬酸酸解法制备含有羧基的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对制备得到的CNCs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酸解条件为液料比51∶1(mL/g),反应时间3.75 h,反应温度80℃,在此条件下CNCs的羧基含量预测值为1.19 mmol/g。最佳酸解条件经过3次验证试验,所得CNCs的羧基含量实测平均值为1.18 mmol/g,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结果分析表明该条件下制备的CNCs在1735 cm^(-1)处出现C=O基团,表明柠檬酸成功接枝在MCC表面;CNCs属于纤维素I型,其结晶度(74.06%)远高于MCC(69.07%);CNCs呈短棒状,直径约为10 nm~30 nm,长度约为80 nm~200 nm,平均粒度和Zeta电位分别为358 nm和-39.8 mV;柠檬酸上的羧基与MCC的C6原子上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该研究结果可为羧基化CNCs的制备提供一种简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 纤维素纳米晶 超声 酸解 性能表征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液体食品品质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苏心悦 马艳莉 +4 位作者 翟晨 李岩磊 马倩云 孙剑锋 王文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57-2666,共10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将目标分子结合在纳米级粗糙金属表面,使拉曼信号得到显著增强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不受水分干扰、操作简单、快速、无损等优点,现已成为食品、化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液体食品(如牛奶、食用油、饮料、...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将目标分子结合在纳米级粗糙金属表面,使拉曼信号得到显著增强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不受水分干扰、操作简单、快速、无损等优点,现已成为食品、化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液体食品(如牛奶、食用油、饮料、蜂蜜、酒)是人类赖以生存、日常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食品,其品质安全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企业效益,因此对液体食品品质安全进行快速、实时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液体食品安全指标如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色素、非法添加剂等物质分子通常具有较强的拉曼活性,利用SERS技术的“指纹”特性能够对液体食品中的痕量物质进行简单、快速、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分析。与其他光谱技术相比,SERS技术不受水分干扰,对水溶液样品基质(如牛奶、饮料、酒)的检测分析更为简单,实现液体食品品质安全的在线实时检测更具潜力,是液体食品品质安全检测领域一项极具应用潜力和应用前景的前沿分析技术。文章简述了SERS技术的增强原理并对液体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相关基底研究进行了总结,聚焦于SERS技术在液体食品品质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方法、基底类型和检出限三方面对液体食品相关品质安全指标(如油脂氧化、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葡萄酒产地辨别等)方面的新近研究工作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了SERS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液体食品 抗生素 非法添加物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果蔬真菌毒素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泽轩 马倩云 +3 位作者 苏心悦 张凡 孙剑锋 王文秀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1-178,共8页
果蔬在采摘后的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中易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造成果蔬腐败变质,其中部分产毒真菌在增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真菌毒素,给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对保证果蔬品质安全至关... 果蔬在采摘后的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中易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造成果蔬腐败变质,其中部分产毒真菌在增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真菌毒素,给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对保证果蔬品质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ment Raman spectroscopy, SERS)因具有高灵敏性、快速性、无破坏性、不受水分干扰等优点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SERS概况和增强机制,对SERS检测果蔬真菌毒素领域常用的金属溶胶基底和固体复合基底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检测方法、基底制备技术、检测结果和遗留问题为切入点强调了SERS对不同果蔬食品真菌毒素痕量检测的应用,并介绍了SERS在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对现有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旨在为今后SERS应用于真菌毒素检测领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真菌毒素 果蔬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教师党支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互促互融模式
13
作者 王文秀 马倩云 +4 位作者 高洁 刘亚琼 牟建楼 孙剑锋 汤轶伟 《中国食品》 2023年第20期23-25,共3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使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工程、生命、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等。作为一门工科类专业,食...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使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工程、生命、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等。作为一门工科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性特点是实现课程思政、融入思政元素的主要障碍,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如何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教育之“汤”中成为专业教师的普遍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过程 食品工程原理 工科类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营养学
下载PDF
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与土壤有机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剑锋 杨丽芝 刘春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5-731,共7页
本文在对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 本文在对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16种之多,个别有机物含量还很高。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受到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年限及相关石油化工工业布局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浅层地下水 土壤 有机污染
下载PDF
基于频谱感知结果的认知无线电用户分簇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剑锋 高锦春 +1 位作者 刘元安 谢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2-786,共5页
认知无线电用户的分簇由于不同位置频谱环境的巨大差异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用户频谱感知结果之间相关性,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一种基于频谱感知结果相关性的分簇算法,并考察了频谱感知结果量化对该算法的性能影... 认知无线电用户的分簇由于不同位置频谱环境的巨大差异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用户频谱感知结果之间相关性,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一种基于频谱感知结果相关性的分簇算法,并考察了频谱感知结果量化对该算法的性能影响,得出增加频段数量的方式能够部分补偿量化带来的性能损失的结论。仿真显示,该文的分簇算法能够有效地对认知无线电用户进行分簇,在频谱感知结果量化的条件下,也能达到较好的分簇性能。从可靠性、准确性和自适应能力等方面,相较传统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簇方法,该文所提出的分簇算法能综合考虑频谱环境的特点,更加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分簇 相关性
下载PDF
预充等离子体密度对杆箍缩二极管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剑锋 孙江 +6 位作者 邱爱慈 张鹏飞 杨海亮 李静雅 尹佳辉 胡杨 金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7-272,共6页
在杆箍缩二极管工作前预先填充一定密度的等离子体,可以改善二极管特性,从而提高二极管出射X射线的剂量率。建立了预充等离子体的杆箍缩二极管的粒子模拟模型,通过收集轰击到阳极上的电子,诊断其轴向分布,可以给出不同时刻的束流箍缩特... 在杆箍缩二极管工作前预先填充一定密度的等离子体,可以改善二极管特性,从而提高二极管出射X射线的剂量率。建立了预充等离子体的杆箍缩二极管的粒子模拟模型,通过收集轰击到阳极上的电子,诊断其轴向分布,可以给出不同时刻的束流箍缩特性。利用"剑光一号"加速器低阻抗状态(1 MV/9Ω/40ns)开展了预充等离子体的杆箍缩二极管实验研究。预充适当密度的等离子体后,二极管阻抗降低到10Ω,X射线辐射剂量从0.76mGy提高到3.19mGy,侧向焦斑从9mm降到4mm。模拟结果和实验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充等离子体杆箍缩二极管 等离子体密度 数值模拟 电子沉积密度轴向分布 侧向焦斑
下载PDF
费-托合成蜡的性质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剑锋 毕文卓 王诗语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2884-2887,2890,共5页
结合费托合成工艺原理及现状介绍了费-托合成蜡的生产过程及性质,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费-托合成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简要介绍了费-托合成蜡的改性方式及改性后费-托合成蜡的性质。通过分析费-托合成蜡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现状,... 结合费托合成工艺原理及现状介绍了费-托合成蜡的生产过程及性质,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费-托合成蜡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简要介绍了费-托合成蜡的改性方式及改性后费-托合成蜡的性质。通过分析费-托合成蜡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现状,展望了费-托合成蜡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费-托合成蜡 性质 应用
下载PDF
多针电极高压静电场下蒸馏水蒸发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剑锋 李里特 +1 位作者 李法德 王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363-10364,10369,共3页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单针电极高压静电场的比较,探讨了两针、三针电极与平板接地电极形成的高压静电场对蒸馏水蒸发的影响。
关键词 多针电极 高压静电场 蒸发速度
下载PDF
黄油的加工方法及其物理性质和营养成分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剑锋 王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年第11期33-35,共3页
介绍了黄油的加工方法及加工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从成分、色泽、组织状态、风味等方面介绍了黄油的物理性质,并初步评价了黄油的营养价值,对黄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黄油 加工方法 物理性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一种强流脉冲电子束入射角等效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剑锋 胡杨 +3 位作者 孙江 杨海亮 张鹏飞 金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对电子束能量沉积剖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给出了由能量损失函数和能量沉积效率函数之积表示的定性的能量沉积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关于能量沉积剖面的电子束等效入射角计算方法,分析了方法所带来的影响和适用的范围,采... 对电子束能量沉积剖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给出了由能量损失函数和能量沉积效率函数之积表示的定性的能量沉积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关于能量沉积剖面的电子束等效入射角计算方法,分析了方法所带来的影响和适用的范围,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等效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方法优于入射角的算术平均,尤其在靶材浅层与混合束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沉积剖面 强流脉冲电子束 入射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