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硬镜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北望 刘衍民 +1 位作者 候东生 王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2期44-45,共2页
目的总结胆道硬镜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探查术中对肝内外胆道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胆道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91例。结果均顺利完成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胆... 目的总结胆道硬镜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探查术中对肝内外胆道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胆道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91例。结果均顺利完成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胆道硬镜肝内胆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停留T管。手术用时120-185min,平均145min,术中出血20-80mL,平均40mL。结论胆道硬镜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探查术中对肝内外胆道结石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 胆道硬镜
下载PDF
^(103)钯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北望 陈萍 +4 位作者 曾可伟 梁杰聪 陈光春 候东生 刘衍民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1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 主要探讨10 3Pd源放射粒子植入对肿瘤治疗的作用 .方法 通过手术方式把10 3Pd源放射粒子植入到肿瘤内 .结果  14例患者都顺利进行了植入 ,术后死亡两例 .讨论 目前放射粒子植入主要有两种 :12 5I和10 3Pd .对于生长较迅速的肿... 目的 主要探讨10 3Pd源放射粒子植入对肿瘤治疗的作用 .方法 通过手术方式把10 3Pd源放射粒子植入到肿瘤内 .结果  14例患者都顺利进行了植入 ,术后死亡两例 .讨论 目前放射粒子植入主要有两种 :12 5I和10 3Pd .对于生长较迅速的肿瘤 ,由于10 3Pd源放射粒子有较高的初始剂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3Pd放射粒子 近距离组织间放疗 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北望 刘衍民 +1 位作者 王平 曾可伟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7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本院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及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部分加做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21例行腹腔镜辅...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本院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及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部分加做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2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术,17例联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190min,平均(140±3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00—250ml,平均(160±52)ml。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6.2±1.2)d。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容易掌握,风险小,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叶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北望 刘衍民 +1 位作者 王平 曾可伟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7期47-47,共1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治疗经验。方法:我院于1999年--2005年共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86例,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173例。结果:一期缝合163例手术获得成功,术后胆漏19例,保守治疗后均能自行痊愈。手...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治疗经验。方法:我院于1999年--2005年共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86例,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173例。结果:一期缝合163例手术获得成功,术后胆漏19例,保守治疗后均能自行痊愈。手术用时90—205min,平均136in,术中出血20-50ml,平均35m1。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取尽结石的情况下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可行,安全的,同时胆总管下端进行常规扩张对预防胆漏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 一期缝合
下载PDF
经微型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被引量:59
5
作者 刘衍民 候东生 +2 位作者 孙北望 华沪玮 曾可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52-52,共1页
应用微型腹腔镜及微型器械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木5例,全部成功,无并发症。该方法用微型腹腔镜作指引.在体外持针缝内环,并在体外打结,完成高位结扎木。腹壁伤口极小,免缝合,手术既简单又有效,非常适合儿童患者。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结扎术 腹腔镜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患者肝胆管结石继发病理改变的术前诊断方法比较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平 孙北望 +4 位作者 黄滨源 朱灿华 叶琛 周子萱 刘衍民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201-3205,共5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继发的病理改变及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肝胆管结石继发病理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3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继发的病理改变。分析B超、ERCP、CT、MR及B超+ERCP、B超+CT、B超+MR对肝胆管结石继发胆管扩张...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继发的病理改变及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肝胆管结石继发病理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3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继发的病理改变。分析B超、ERCP、CT、MR及B超+ERCP、B超+CT、B超+MR对肝胆管结石继发胆管扩张和狭窄、肝脏病变的敏感性差异。结果 B超、ERCP、CT、MR对胆管扩张的敏感性,B超、CT、MR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和MR均高于ERCP(P<0.05);对胆管狭窄的敏感性,ERCP、MR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B超和CT(P<0.05),CT又高于B超(P<0.05);对肝脏病变的敏感性,CT、MR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B超和ERCP(P<0.05),B超又高于ERCP(P<0.05)。B超+ERCP、B超+CT、B超+MR对胆管扩张的敏感性,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管狭窄的敏感性,B超+ERCP和B超+MR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B超+CT(P<0.05);对肝脏病变的敏感性,B超+CT和B超+MR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B超+ERCP(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病术前不仅要明确结石及定位,还需要明确由结石继发的病理改变。MR对肝胆管结石病继发病理改变敏感性较高,高于或接近于B超、ERCP、CT。B超+MR是目前肝胆管结石病术前明确病理改变较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病理改变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手术路径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平 方兆山 +3 位作者 孙北望 谢嘉奋 刘衍民 叶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45-324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对照组则采取二步造瘘取石法,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的观察组在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采用二步造瘘取石法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TCSL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两种手术路径方式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但一步造瘘取石法出血量较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手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道镜碎石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鞘管在T管瘘道胆道硬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文辉清 刘衍民 +5 位作者 陈光春 曾可伟 王平 侯湘德 孙北望 欧阳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161-2162,共2页
目的:探讨鞘管在经T管瘘道胆道硬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近3年82例胆道硬镜取石手术中使用鞘管情况。观察组38例应用鞘管,对照组44例没有使用鞘管。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发生胆道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两组... 目的:探讨鞘管在经T管瘘道胆道硬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近3年82例胆道硬镜取石手术中使用鞘管情况。观察组38例应用鞘管,对照组44例没有使用鞘管。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发生胆道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操作时间、灌注液体量、灌注液体引出量、呕吐、出血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结石残留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鞘管在经T管瘘道胆道硬镜取石手术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能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加快取石速度、避免进镜的盲目性、减少灌洗液进入体内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鞘管 胆道镜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衍民 侯东生 +3 位作者 华沪玮 曾可伟 孙北望 欧阳斌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的适应症与手术技巧。方法 经腹腔镜联合其他内镜对 2 1 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进行胆总管探查手术 ,术后随访 (包括B超 ) 1个月~ 6年。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短暂胆汁渗漏 1 8例 ,均自愈。全组无手...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的适应症与手术技巧。方法 经腹腔镜联合其他内镜对 2 1 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进行胆总管探查手术 ,术后随访 (包括B超 ) 1个月~ 6年。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短暂胆汁渗漏 1 8例 ,均自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胆管结石 探查
下载PDF
硬质胆道镜经皮肝胆总管取石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昊 刘衍民 +2 位作者 文辉清 王平 孙北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的适应证与使用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27例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每例取石1~5次,平均1.8...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的适应证与使用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27例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每例取石1~5次,平均1.89次。术中出血量1~200 mL,平均15.95 mL。住院天数5~40 d,平均18.44 d。术后胆道出血3例、术中心律不齐1例。结论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肝治疗胆管结石经济方便、安全有效、损伤最小,对肝胆管手术后复发的胆总管、肝总管结石或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其优点更加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胆道镜 经皮肝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东生 刘衍民 孙北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57-57,59,共2页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8例病人,女性2例,男性36例,年龄最小的为1岁11个月,最大的为72岁,平均年龄34.4岁。2例为腹股沟直疝,其余36例为腹股沟斜疝。其中有4例为复发性斜疝。1例病人在静脉麻醉下进行...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8例病人,女性2例,男性36例,年龄最小的为1岁11个月,最大的为72岁,平均年龄34.4岁。2例为腹股沟直疝,其余36例为腹股沟斜疝。其中有4例为复发性斜疝。1例病人在静脉麻醉下进行,18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修补术 腹腔镜
下载PDF
经腹腔镜射频多极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衍民 吴开俊 +5 位作者 侯东生 曾可伟 陈光春 华沪玮 欧阳斌 孙北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多极针射频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多极针射频治疗晚期肝癌 2 1例 ,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所有手术过程顺利 ,无术后出血、气胸、脏器穿孔并发症。追踪 15个月 ,4例死亡 ,17例健在。结论 :经...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多极针射频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多极针射频治疗晚期肝癌 2 1例 ,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所有手术过程顺利 ,无术后出血、气胸、脏器穿孔并发症。追踪 15个月 ,4例死亡 ,17例健在。结论 :经腹腔镜多极针射频治疗 ,肝癌减瘤效果确切 ,可到达B型超声、CT不能到达的部位 ,肝穿刺射频创面出血容易发现并及时处理 ,比B型超声、CT下治疗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 射频治疗
下载PDF
硬质胆道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平 方兆山 +2 位作者 谢嘉奋 孙北望 刘衍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方法:选择肝胆管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硬质胆道镜组(A组)40例和纤维胆道镜组(B组)38例。A组患者行辅助硬质胆道镜碎石,对B组患者行辅助纤维胆道镜碎石,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方法:选择肝胆管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硬质胆道镜组(A组)40例和纤维胆道镜组(B组)38例。A组患者行辅助硬质胆道镜碎石,对B组患者行辅助纤维胆道镜碎石,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即刻结石残留率、最终结石残留率和胆管炎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7.8±78.7min,术中输血量为108.8±86.2ml,术中出血量为20.6±25.9ml,明显低于B组(手术时间213.2±50.9min,术中输血量195.7±205.7ml,术中出血量256.1±155.8ml),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即刻结石残留率为2.6%,最终结石残留率为5.3%,胆管炎复发率为5.1%;B组患者即刻结石残留率为18.6%,最终结石残留率为23.8%,胆管炎复发率为23.8%。两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为12.8%,B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为23.8%,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微创、有效,短期疗效优于辅助纤维胆道镜碎石组,远期疗效与纤维胆道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胆总管结石/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对比研究 @硬质胆道镜镜 @纤维胆道镜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造瘘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衍民 曾可伟 +4 位作者 孙北望 欧阳斌 文辉清 陈光春 王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9期12-13,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PCH)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RHS)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2月改良传统的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技术,参考经皮肾造瘘术(PCN)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复发的肝胆管结石17例。结果17例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PCH)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RHS)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2月改良传统的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技术,参考经皮肾造瘘术(PCN)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复发的肝胆管结石17例。结果1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出血15—100ml(平均40ml),结石取净率88.2%(15/17),术后不用止痛剂,无出血、胆漏并发症,住院时间10-59d,平均14d。结论PCH治疗RHS的优势明显,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道造瘘术 复发性肝胆管结石 微创治疗
下载PDF
内置保护性鞘管和硬质胆道镜辅助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平 方兆山 +2 位作者 孙北望 谢嘉奋 刘衍民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761-1764,共4页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在内置保护性鞘管的辅助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肝胆管结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00例、采用最新硬质胆道镜联合内...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在内置保护性鞘管的辅助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肝胆管结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00例、采用最新硬质胆道镜联合内置保护性鞘管治疗措施的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及疗效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8±38)min、对照组为(158±38)min,观察组住院时间(18.5±2.5)d、对照组为(24±3.5)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11)mL、对照组为(89±22)mL、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对照组为27%,观察组为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残留对照组为12%、观察组为8%,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质胆道镜在内置保护性鞘管的辅助下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比传统手术疗法更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更低,术中时间、出血量等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胆道镜 内置保护性鞘管 肝胆管结石
下载PDF
放射活性^(103)Pd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肿瘤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萍 魏献忠 +6 位作者 梁伟坚 刘衍民 吴开俊 孙北望 曾可伟 梁健新 陈汉章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1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研究放射活性10 3钯 ( 10 3Pd)粒子近距离照射各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  31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植入10 3Pd粒子 ,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 ;并按RTOG/EORTC急性或后期放疗副作用评分... 目的 研究放射活性10 3钯 ( 10 3Pd)粒子近距离照射各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  31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植入10 3Pd粒子 ,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 ;并按RTOG/EORTC急性或后期放疗副作用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结果 近期疗效观察理想 ,副作用小 ,安全可行 .RTOG/EORTC评分 0分有 2 8/31例 .2 /31例死亡患者在行此治疗前均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最后死于重要脏器衰竭 .结论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近距离治疗 ^103Pd粒子
下载PDF
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可伟 孙北望 +2 位作者 刘衍民 华沪玮 陈萍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6期500-500,502,共2页
目的 研究放射性粒子12 5碘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方法 在手术中直视下将放射性12 5碘粒子植入 32例恶性肿瘤组织间 .结果 治疗有效率 5 9.3% ,平均缓解期 4个月 ,中位生存期 10个月 .结论 本方法具有安全、副作用小、和简... 目的 研究放射性粒子12 5碘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方法 在手术中直视下将放射性12 5碘粒子植入 32例恶性肿瘤组织间 .结果 治疗有效率 5 9.3% ,平均缓解期 4个月 ,中位生存期 10个月 .结论 本方法具有安全、副作用小、和简便等优点 ,对一些病灶虽巳切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碘粒子 治疗 晚期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应用迷你腹腔镜技术治疗手汗症
18
作者 刘衍民 曾可伟 +2 位作者 孙北望 王平 欧阳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42-43,共2页
应用腹腔镜经胸腔行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治疗手汗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常规使用的腹腔镜与器械,手术伤口大,术后胸痛、伤口出血等并发症时有发生。我们尝试采用直径细小的迷你腹腔镜与器械和”二孔法”方法手术31例,效果更为满意。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手汗症 断治疗 胸交感神经节 手术伤口 迷你腹腔镜 术后胸痛 伤口出血 经胸腔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技巧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衍民 侯东生 +3 位作者 华沪玮 曾可伟 孙北望 欧阳斌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 探查
下载PDF
微型胸腔镜下T_2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20
作者 刘衍民 张新洽 +5 位作者 曾可伟 欧阳斌 王平 陈光春 孙北望 文辉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9-1140,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胸腔镜T2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效果。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侧卧位,二孔法5mm微镜,3mm微型电钩进入胸腔手术,行T2双侧交感神经电切断术。结果手术时间50~85min,平均(65±5)min,术后手汗消失,双手温暖,住院3~... 目的探讨微型胸腔镜T2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效果。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侧卧位,二孔法5mm微镜,3mm微型电钩进入胸腔手术,行T2双侧交感神经电切断术。结果手术时间50~85min,平均(65±5)min,术后手汗消失,双手温暖,住院3~7d,平均4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型胸腔镜T2交感神经电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安全有效。比常规胸腔镜手术伤口更小,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断术 手汗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