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高强 李筱筱 +1 位作者 孙吉超 段晨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0,411,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动力吸振器有效频带过窄的缺陷,提高其减振效果,针对一种新型自适应动力吸振器-变质量动力吸振器,研究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变质量动力吸振器与主系统振动信号的相位差判断吸振器固有频率与主系统激振... 为了克服传统动力吸振器有效频带过窄的缺陷,提高其减振效果,针对一种新型自适应动力吸振器-变质量动力吸振器,研究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变质量动力吸振器与主系统振动信号的相位差判断吸振器固有频率与主系统激振频率是否相等,在吸振器失谐时采用模糊控制规则改变吸振器质量,使吸振器固有频率能够及时跟踪主系统激振频率的变化。通过数字仿真和台架实验对该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模糊逻辑的变质量动力吸振器控制策略能够根据主系统激振频率的变化调整吸振器质量,使吸振器总是处于调谐状态,可在一个较宽的频带内明显提高吸振器减振效果,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动力吸振器 自适应动力吸振器 吸振器控制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吉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138-139,共2页
目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2.9%和78.6%,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和39.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参松养心胶囊 西药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吉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3期122-123,共2页
目的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实施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8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实施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8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7.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意识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意识障碍 纳洛酮 醒脑静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中重型商用车离合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国 李阳 +2 位作者 王磊 孙吉超 曹晓玉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离合器是车辆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箱输入的动力。文章介绍了中重型商用车常见的离合器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给出相应诊断和解决方法,为商用车维修现场服务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商用车 离合器 故障分析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