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鼠李素对人卵巢癌作用机制
1
作者 孙同同 张栋栋 +2 位作者 张堃 王海静 徐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求异鼠李素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文献检索收集异鼠李素的作用靶点,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靶点,下载疾病基因及找到药物及与疾病靶点的交集,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用Cyt...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求异鼠李素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文献检索收集异鼠李素的作用靶点,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靶点,下载疾病基因及找到药物及与疾病靶点的交集,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用Cytoscape软件得到核心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及分子对接。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0、10、25 mg/L)处理细胞,比较各组细胞抑制率,并进行AKT、p-AKT、Bcl2、BAX蛋白表达比较。结果 异鼠李素作用于卵巢癌的96个潜在靶点及14个核心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作用靶点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有关,主要富集在PI3K/AKT通路,分子对接提示异鼠李素与各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体外实验证实异鼠李素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异鼠李素处理组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可以降低p-AKT/AKT蛋白表达比率、降低Bcl2及升高BAX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 异鼠李素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卵巢癌 网络药理学 机制
下载PDF
基于“一体两翼四驱动”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朱海东 张莹茜 +1 位作者 孙同同 麻超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育新质生产力,S校不断在实践中改革,形成了“一体两翼四驱动”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育新质生产力,S校不断在实践中改革,形成了“一体两翼四驱动”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强调以培养实践导向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主体,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翼”的优质化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学科竞赛、专业实训、社会服务四轮驱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心理 专业型硕士学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花旗松素对人卵巢癌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孙同同 张栋栋 +1 位作者 张堃 徐蕾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190-194,F0003,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花旗松素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查询文献及数据库检索收集花旗松素的作用靶点,采用SuperPred数据库预测靶点,下载疾病基因,找到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获取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花旗松素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查询文献及数据库检索收集花旗松素的作用靶点,采用SuperPred数据库预测靶点,下载疾病基因,找到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获取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及分子对接;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设立空白对照组、花旗松素处理组(10、30μg/ml),比较各组细胞抑制率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p-AKT)、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AKT)表达。结果花旗松素作用于卵巢癌有79个潜在靶点和12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提示,靶点蛋白在癌细胞内异常表达,通过调节代谢等生物过程,影响酶类及蛋白质结合等功能。KEGG主要富集在PI3K/AKT通路,分子对接提示花旗松素与各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体外实验证实,花旗松素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花旗松素可降低p-AKT/AKT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花旗松素可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素 卵巢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视觉检测与跟踪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同同 孙首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1,共3页
近几年机器视觉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比较好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领域。针对机器人视觉系统进行全过程的研究,通过安装在机器人上的摄像头来采集一组图像序列,通过图像系统精确地检测出实时运动的物体并进行瞬时跟踪。研究... 近几年机器视觉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比较好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领域。针对机器人视觉系统进行全过程的研究,通过安装在机器人上的摄像头来采集一组图像序列,通过图像系统精确地检测出实时运动的物体并进行瞬时跟踪。研究几组对阈值距离不超过0.5m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进行时间差分。最后采用激光通信这种现代控制理论和最优控制算法提高目标检测与跟踪精度。结果表明,通过对比激光通信这种算法,稳定性高,精度好,耗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序列 跟踪 二值化 激光通信
下载PDF
薄膜激光损伤阈值标定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玉瑶 王菲 孙同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9-734,共6页
为了满足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客观、准确、高精度测量的要求,提出了损伤阈值标定技术。通过互换两个能量探测器位置的试验标定方法,消除分光镜的分光误差和能量探测器的测量误差,获得准确的辐照能量。再通过调整两个CCD位置获得相同光斑尺... 为了满足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客观、准确、高精度测量的要求,提出了损伤阈值标定技术。通过互换两个能量探测器位置的试验标定方法,消除分光镜的分光误差和能量探测器的测量误差,获得准确的辐照能量。再通过调整两个CCD位置获得相同光斑尺寸的测量方法标定被测样品表面与光斑面积测量面的等效,并剔除激光光斑中非平顶部分,获得准确的辐照光斑面积。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计算得到的能量密度及其对应的损伤几率进行拟合,获得损伤阈值。通过对TiO_(2)/SiO_(2)高反射膜1064nm激光辐照测量实验,得到23.0164J/cm^(2)的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结果表明,采用标定技术使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测量精度提高了9.26%,满足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此研究有助于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准确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损伤阈值 标定 激光 拟合
下载PDF
沉淀法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在水性环氧树脂中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蔡菲 杲爽 +3 位作者 孙锦涛 孙同同 司银松 傅雅琴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解决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 APP)水溶度高以及与聚合物基体相容度差的问题,在APP表面原位合成超细氢氧化铝(Aluminium hydroxide, ATH)粒子,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无水氯化铝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通过与水性环氧树... 为了解决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 APP)水溶度高以及与聚合物基体相容度差的问题,在APP表面原位合成超细氢氧化铝(Aluminium hydroxide, ATH)粒子,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无水氯化铝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通过与水性环氧树脂(Waterborne epoxy, WEP)的结合验证改性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0℃、无水氯化铝用量为2 g和反应时间为2 h时,APP的水溶度从0.95 g/(100 mL)降低到0.22 g/(100 mL),比表面积从1.24 m^(2)/g增大到15.36 m^(2)/g;SEM图显示APP表面由光滑变得粗糙,TEM图表明ATH粒子分布在APP的表面;通过FTIR、XRD测试证明包覆在APP表面的为ATH粒子,TGA测试表明ATH@APP的残炭量显著升高;将改性后的APP与WEP结合后发现,表面粗糙度的提高有效提高了APP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相容度,燃烧测试也表明改性APP/WEP样条可以产生更厚更稳定的炭化层,以抑制进一步的燃烧,证实了沉淀法改性的APP可以有效提高WEP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氢氧化铝 沉淀法改性 阻燃水性环氧树脂
原文传递
探究紫草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孙同同 张堃 +2 位作者 胡婷婷 张栋栋 徐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7-0030,共4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验证的研究方法,探求紫草作用于卵巢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下载紫草的主要成分和靶点。使用 Genecards, OMIM等数据库中查咨卵巢癌的相关靶点。获取紫草各成分作用靶点和卵巢癌靶点的交集,将交...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验证的研究方法,探求紫草作用于卵巢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下载紫草的主要成分和靶点。使用 Genecards, OMIM等数据库中查咨卵巢癌的相关靶点。获取紫草各成分作用靶点和卵巢癌靶点的交集,将交集基因进行PPI分析。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结果发现,紫草有14种药物活性成分,治疗卵巢癌的核心活性成分有紫草酸、紫草烷、去氧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紫草素、甲氧基乙酰紫草素等。药物活性成分作用于ESR1、AR、HSP90AB1等23个卵巢癌的靶点,分别为ESR1、AR、HSP90AB1、PTGS2、PGR、NCOA1、NCOA2、CDK2等8个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潜在靶点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及细胞核中,参加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生殖器结构的改变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基因主要富集在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黄体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通路。筛选出degree值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和基因进行分子对接,所有活性成分和靶点蛋白对接良好。其中对接最好的是乙酰紫草素和PTGS2。结论 紫草治疗卵巢癌主要是通过乙酰紫草素、紫草素、甲氧基乙酰紫草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ESR1、AR、HSP90AB1、PTGS2、PGR、NCOA1等关键靶点基因从而调节多条生物学功能与信号通路,最终达到卵巢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紫草 卵巢癌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Suc1的CRISPR敲除载体的构建与导入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文恺 甘泉 +6 位作者 贺伟 张新伟 周跃 吴梦雪 孙同同 江松 孟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8-216,共9页
【目的】CRISPR/Cas9是近些年报道较多的基因编辑新工具,具有简便高效、特异性强等优势。BmSuc1是从鳞翅目经济昆虫家蚕Bombyx mori体内发现的编码β-呋喃果糖苷酶(β-fructofuranosidase,β-FFase)的基因,也是首个被克隆和鉴定的动物型... 【目的】CRISPR/Cas9是近些年报道较多的基因编辑新工具,具有简便高效、特异性强等优势。BmSuc1是从鳞翅目经济昆虫家蚕Bombyx mori体内发现的编码β-呋喃果糖苷酶(β-fructofuranosidase,β-FFase)的基因,也是首个被克隆和鉴定的动物型β-FFase编码基因。β-FFase是作用于果糖基的蔗糖水解酶,BmSUC1可能与家蚕防御桑叶生物碱的生理过程有关,但目前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为了解析BmSuc1在蚕体的作用途径及其生理功能,本研究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表达双元sgRNA的CRISPR载体,用于敲除家蚕基因组中的BmSuc1基因。【方法】根据目的基因BmSuc1的ORF序列设计2条sgRNA,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插入CRISPR载体的Sal I和Nhe I酶切位点。进而利用转基因显微注射技术将该编辑载体注入G_0代蚕卵,经催青孵化饲养家蚕并自交制备G_1代蚕种。【结果】PCR验证及测序结果均表明CRISPR编辑载体构建成功。根据Ds Red2红色蛋白的荧光标记,从G_1代家蚕幼虫中成功筛选出阳性转基因个体。【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表达双元sgRNA的CRISPR载体的构建方法,所获得的阳性转基因家蚕对于下一步探讨BmSuc1在家蚕糖类营养的吸收与利用途径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有助于阐明蚕-桑相互选择和适应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sgRNA 家蚕 Β-呋喃果糖苷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