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高血糖诱导小鼠脑缺血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冷昌龙 周梅 +4 位作者 李友维 林款 孙宾莲 舒细记 柳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糖诱导的小鼠脑缺血后出血转化(H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T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2只。比较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分级评分,苏木精-伊红...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糖诱导的小鼠脑缺血后出血转化(H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T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2只。比较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分级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出血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免疫球蛋白G(IgG)、闭锁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T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评分、IgG荧光强度、IgG、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HT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评分、死亡率、HT发生率、HT评分、IgG荧光强度及IgG、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73±1.19)分vs(3.91±0.94)分,16.7%vs 41.6%,58.3%vs 91.6%,(1.00±1.04)分vs(2.58±1.13)分,(504.30±105.52)a.u vs(859.91±153.28)a.u,4.55±1.40 vs 12.06±3.73,1.87±0.41 vs 2.95±0.68,1.47±0.24 vs 2.12±0.23,P<0.05,P<0.01],ZO-1、occludin、claduin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1.55±0.20 vs 0.53±0.10,0.92±0.11 vs 0.35±0.07、0.58±0.04 vs 0.30±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抑制MMP-2、MMP-9激活,上调ZO-1、occludin、claudin5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抑制高血糖诱导的脑缺血后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小鼠 近交C57BL 模型 动物 脑缺血 脑出血 血脑屏障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方法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颖颖 施璐 +1 位作者 孙宾莲 邱文洪 《科教文汇》 202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课程思政是融合专业理论课中的德育元素与智育元素、发挥课堂协同育人作用的创新教育模式。医学生是国家未来医疗体系的栋梁之材,医学生的智育和德育素质直接关系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实现情况。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思政是融合专业理论课中的德育元素与智育元素、发挥课堂协同育人作用的创新教育模式。医学生是国家未来医疗体系的栋梁之材,医学生的智育和德育素质直接关系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实现情况。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必修课,该文基于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性、融入途径和具体方法,以期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医学免疫学 方法探究
下载PDF
SARS-CoV-2非结构蛋白Nsp2上调A549细胞泛素水平并被泛素化修饰研究
3
作者 游强 张红 +5 位作者 宗珊 汪圆松 王承海 李卫玲 孙宾莲 乔嘉璐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7-34,共8页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因其强大的感染力肆虐全球,因此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揭示SARS-CoV-2致病机制的重要途经。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方法 将SRAS-CoV-2的非结构蛋白Nsp1~Nsp16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上,并通过Western blo...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因其强大的感染力肆虐全球,因此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揭示SARS-CoV-2致病机制的重要途经。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方法 将SRAS-CoV-2的非结构蛋白Nsp1~Nsp16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上,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sp1~Nsp16重组质粒的蛋白表达情况。接着使用Western blot检测Nsp2对细胞总泛素水平的影响,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sp2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对Nsp2与泛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检测。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Nsp1~Nsp16重组质粒能够在A549细胞中正常表达;筛选发现非结构蛋白Nsp2能在细胞质中上调细胞总泛素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进一步发现Nsp2能与泛素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SARS-CoV-2非结构蛋白Nsp1~Nsp16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发现非结构蛋白Nsp2可以增加细胞总泛素表达水平并被泛素化修饰。提示Nsp2通过泛素途径参与到SARS-CoV-2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非结构蛋白 NSP2 泛素
下载PDF
基于基因芯片的TNF-α诱导骨关节炎细胞模型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袁发浒 胡松 +3 位作者 黄丽霞 黄念芳 宋文剑 孙宾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60,共8页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退行性慢性关节疾病,然而其具体的基因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通过基因芯片检测OA细胞模型的基因表达谱变化,为深入研究OA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生物学依据。方法胰酶结合胶原酶分离获得小鼠原代软...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退行性慢性关节疾病,然而其具体的基因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通过基因芯片检测OA细胞模型的基因表达谱变化,为深入研究OA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生物学依据。方法胰酶结合胶原酶分离获得小鼠原代软骨细胞,以50 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孵育原代软骨细胞24 h制备OA细胞模型。收获细胞提取总RNA用于基因芯片检测,以表达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2且P<0.01为条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差异表达结果进行基因功能分类体系(gene ontology,GO)、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原代软骨细胞经TNF-α处理后,共筛选获得8096个表达上调DEG和6413个表达下调DEG,其中有诸如基质金属蛋白酶、炎性因子、基因凋亡及成骨相关基因等已知的OA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此外,还有Olfml1等olfactomedin超家族成员、Nf1等未见报道的与OA相关的基因,尤其发现大量细胞色素超家族成员基因的异常表达,提示线粒体相关功能基因及信号途径可能与OA进程有重要关联。结论项目从转录组水平整体分析了TNF-α诱导的OA软骨细胞模型基因表达谱变化,为进一步深入探究OA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转录组 软骨细胞 基因芯片 肿瘤坏死因子Α 小鼠
下载PDF
牛初乳对轮状病毒感染乳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美霞 黄红兰 +7 位作者 郭钟贺 孙宾莲 李华 席甘 梅亚红 何位华 王帮洲 蔡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牛初乳对感染轮状病毒乳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抗原以及建立轮状病毒感染乳鼠模型,分别给予牛初乳高剂量(50g/L)、中剂量(25g/L)、低剂量(10g/L)和利巴韦林(3g/L)治疗6天,每天观察乳鼠的食欲、体重、腹泻率、... 目的探讨牛初乳对感染轮状病毒乳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抗原以及建立轮状病毒感染乳鼠模型,分别给予牛初乳高剂量(50g/L)、中剂量(25g/L)、低剂量(10g/L)和利巴韦林(3g/L)治疗6天,每天观察乳鼠的食欲、体重、腹泻率、腹泻严重程度及活动,同时观察小肠组织病变情况。结果乳鼠感染轮状病毒12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腹泻。模型组在第3-4天腹泻最严重,腹泻评分为3.5,且体重一直处于低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轻(P<0.01);牛初乳高剂量组与利巴韦林组在第3天腹泻最严重,但腹泻分数最高2.5,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体重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牛初乳高剂量组小肠黏膜无明显肿胀、充血,黏膜下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绒毛清楚;模型组的小肠黏膜变薄,黏膜肿胀、充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绒毛脱落。结论牛初乳高剂量组对肠道感染轮状病毒乳鼠模型有减轻腹泻、降低腹泻率,对小肠黏膜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感染 牛初乳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在人类病毒感染复制中的作用
6
作者 彭倩 乔嘉璐 +2 位作者 李卫玲 孙宾莲 胡康洪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真核细胞内RNA的m6A甲基化修饰通过调节基因的剪接、定位、稳定和翻译影响基因功能,其中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阅读蛋白参与甲基化修饰过程。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疾病,近年发现在病毒与宿主的博弈过程中,病毒RNA会受宿主m6A修饰系统... 真核细胞内RNA的m6A甲基化修饰通过调节基因的剪接、定位、稳定和翻译影响基因功能,其中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阅读蛋白参与甲基化修饰过程。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疾病,近年发现在病毒与宿主的博弈过程中,病毒RNA会受宿主m6A修饰系统的调控进而影响病毒复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宿主甲基化修饰相关调节因子从而影响整体修饰水平,改变细胞因子水平、干扰免疫细胞增殖和活性以及降低应激反应,以确保病毒顺利复制。本文概述了m6A甲基化修饰在甲型流感病毒(IAV)、人类I型免疫缺陷病毒(HIV-I)、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这三种典型的RNA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HBV)、Epstein-Barr病毒(EBV)、腺病毒(AdV)的DNA病毒感染复制中的作用。这些工作有助于探索靶向m6A调节因子的抑制剂,为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修饰 病毒感染 免疫应答 应激反应 抗病毒药物 综述
原文传递
黄鹌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7
作者 莫莉雅 李卫玲 +4 位作者 乔嘉璐 彭倩 叶贤胜 孙宾莲 胡康洪 《生物资源》 CAS 2023年第3期267-275,共9页
通过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HPLC等对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核磁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MTT法筛选影响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化合物,进一步利用... 通过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HPLC等对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核磁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MTT法筛选影响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化合物,进一步利用克隆形成实验,Hoechst33342/PI双染色法,Annexin V‑FITC/PI双染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候选化合物对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抑制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从黄鹌菜中分离到5个单体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鉴定为grosheimin(1),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nol‑3'‑O⁃β⁃D‑glcoside(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4),芹菜素(5)。通过活性筛选发现grosheimin能显著降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活力。明视野下观察到在不同浓度grosheimin处理下,MDA‑MB‑231和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grosheimin作用24 h后,MDA‑MB‑231和HCT‑116的IC50分别为16.86μmol/L、30.94μmol/L。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30μmol/L grosheimin的作用下,MDA‑MB‑231和HCT‑116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分别为9%、39.7%;Hoechst33342/PI双染法显示,grosheimin可诱导上述两种细胞的凋亡,且存在浓度依赖性。20μmol/L grosheimin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DA‑MB‑231和HCT‑116的凋亡率分别为45%和37.7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grosheimin处理浓度的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水平逐渐增加。以上结果表明,grosheimin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抑制MDA‑MB‑231和HCT‑116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鹌菜 化学成分 grosheimin 抗肿瘤作用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应激颗粒在冠状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汪圆松 乔嘉璐 +1 位作者 孙宾莲 胡康洪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4-1141,共8页
近年来多种冠状病毒感染后引发患者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造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暴发以来,大量研究使得人们对冠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有更多的了解,其中关于病毒感染后应激颗粒的形成和抗病毒... 近年来多种冠状病毒感染后引发患者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造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暴发以来,大量研究使得人们对冠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有更多的了解,其中关于病毒感染后应激颗粒的形成和抗病毒作用也做了大量研究。病毒的RNA和蛋白可以激活宿主细胞内蛋白激酶R(Protein kinase R,PKR)及其下游信号,刺激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的形成,进而降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所需蛋白的翻译水平,抑制病毒复制。然而冠状病毒与宿主长期博弈过程中也衍生出对抗细胞SGs的相应机制,比如利用蛋白与SGs相互作用,来抑制SGs的形成和解聚,逃逸细胞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保证病毒稳定复制,其中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SGs的诱导为抗冠状病毒可能提供一个新型治疗策略。本文对冠状病毒感染抵抗细胞应激颗粒的形成促进其解聚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蛋白激酶R(Protein kinase R PKR) 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 SGs) 病毒复制 先天免疫
原文传递
茶多酚对PM_(2.5)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熊琪 周梅 +5 位作者 田香 徐丛玥 李卫玲 孙宾莲 舒细记 茹琴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337-2345,共9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SRM 2786(PM_(2.5)标准品)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8383细胞,将其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125μg·mL^(-1)的SRM 2786染毒组)及TP干预组(43.75,87... 目的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SRM 2786(PM_(2.5)标准品)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8383细胞,将其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125μg·mL^(-1)的SRM 2786染毒组)及TP干预组(43.75,87.5,175,350μmol·L^(-1) TP+125μg·mL^(-1) SRM 2786),分别干预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氧化损伤(ROS和NO释放)、炎症因子释放(IL-6、IL-1β及TNF-α)、细胞凋亡率、线粒体损伤及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RM 2786可显著抑制NR8383细胞存活率,促进NO和ROS释放,促进3种炎症因子释放、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及caspase-3/caspase-9活性提升。而TP可显著性抑制SRM 2786诱导的NR8383细胞氧化损伤、炎性损伤、线粒体损伤,最终通过抑制caspase-3/caspase-9活性而降低细胞凋亡率,达到提高细胞存活率的目的。结论TP可通过降低细胞氧化损伤、炎性损伤和caspase-3/caspase-9活性而抑制PM_(2.5)诱导的NR8383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提高NR8383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茶多酚 肺泡巨噬细胞 氧化损伤 凋亡
原文传递
SARS-CoV-2入侵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乔嘉璐 彭倩 +2 位作者 翟莹 李卫玲 孙宾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5-421,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已蔓延全球,尽快认清病毒感染规律和致病机制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SARS-CoV-2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S)识别靶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诱导病毒与细胞的膜融合,是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第一步,也...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已蔓延全球,尽快认清病毒感染规律和致病机制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SARS-CoV-2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S)识别靶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诱导病毒与细胞的膜融合,是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第一步,也是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关键靶点。大量研究揭示了病毒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本文将主要对SARS-CoV-2入侵细胞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简要叙述以该环节为靶点的药物和疫苗研发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病毒入侵 刺突蛋白 细胞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