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体技术在寄生虫分类和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延昌 王玮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各个基因都是按一定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因此,对染色体的研究不但可以从本质上阐明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系统分类、虫种鉴定提供依据,而且通过对染色体变异、特别是人工诱变的研究,以及染色体基因图的构建,也...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各个基因都是按一定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因此,对染色体的研究不但可以从本质上阐明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系统分类、虫种鉴定提供依据,而且通过对染色体变异、特别是人工诱变的研究,以及染色体基因图的构建,也为寄生虫病的遗传防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染色体技术在寄生虫分类方面的应用 大量的研究证明,染色体的数目不仅在同一种内,甚至在同一属内都基本上是恒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基因 遗传防治 并殖吸虫 次序排列 三属 致乏库蚊 倒位 嗜人按蚊 亲缘关系 蚊种
下载PDF
改良法额颞部小切口除皱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延昌 金东浩 +1 位作者 刁志勇 张毓涛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1-262,共2页
关键词 改良法 额颞部小切口除皱术 内窥镜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中华按蚊的幼虫绿色和幼虫褐色品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延昌 胡玉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83-384,共2页
蚊虫的幼虫体色突变品系已在淡色按蚊(Anopheles albimanus)、斯氏按蚊(An.stephensi)、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等许多蚊种中被分离出来。这些遗传变异品系的发现对研究蚊虫的变异性和... 蚊虫的幼虫体色突变品系已在淡色按蚊(Anopheles albimanus)、斯氏按蚊(An.stephensi)、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等许多蚊种中被分离出来。这些遗传变异品系的发现对研究蚊虫的变异性和遗传性及蚊虫和蚊媒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种内至今未见关于体色遗传变异类型的报道。作者于1987—1988年在上海中华按蚊种群中,成功地分离出幼虫绿色和幼虫褐色两个品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蚊 幼虫绿色品系 幼虫褐色品系
下载PDF
染色体技术在医学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延昌 邓守俭 公茂庆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昆虫 染色体技术 细胞学技术
下载PDF
中国中华按蚊不同地理株间的比较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延昌 王玮 《昆虫知识》 CSCD 1993年第1期56-59,共4页
中华按蚊系1928年Wiedemann根据在中国广州采到的成虫标本命名的,因其近似赫坎按蚊,故当时定名为赫坎按蚊变种Anophe-les hyrcanus var sinensis Wiedemann。之后又由Reid及Ohtsuru等鉴定为独立的种: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 中华按蚊系1928年Wiedemann根据在中国广州采到的成虫标本命名的,因其近似赫坎按蚊,故当时定名为赫坎按蚊变种Anophe-les hyrcanus var sinensis Wiedemann。之后又由Reid及Ohtsuru等鉴定为独立的种: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从1934年以来姚永政、冯兰洲、冯鲁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地理分布 蚊科
下载PDF
中华按蚊的幼虫白纹和幼虫黑纹品系
6
作者 孙延昌 王培义 李桂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8-318,共1页
媒介蚊虫种内变异株的发现和选育,对蚊虫的遗传、生态和防治的研究有其重要价值。为今后开展蚊虫的遗传防制,选育出一些单因子遗传的形态变异标记品系非常必要。1990—1992年在山东中华按蚊室内种群中成功地分离出一个幼虫白... 媒介蚊虫种内变异株的发现和选育,对蚊虫的遗传、生态和防治的研究有其重要价值。为今后开展蚊虫的遗传防制,选育出一些单因子遗传的形态变异标记品系非常必要。1990—1992年在山东中华按蚊室内种群中成功地分离出一个幼虫白纹和一个幼虫黑纹,并通过初步的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白纹 黑纹 品系
下载PDF
医学昆虫的天然免疫性及其利用前景
7
作者 孙延昌 杨国华 邓守俭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医学昆虫的天然免疫性及其利用前景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孙延昌,杨国华,邓守俭昆虫的天然免疫性是指先天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对某些疾病的不感染性。我们知道,在昆虫纲里一个类群的昆虫对另一类的疾病往往... 医学昆虫的天然免疫性及其利用前景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孙延昌,杨国华,邓守俭昆虫的天然免疫性是指先天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对某些疾病的不感染性。我们知道,在昆虫纲里一个类群的昆虫对另一类的疾病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抗性。如按蚊很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昆虫 昆虫 天然免疫性
下载PDF
山东省25年来疟疾流行规律的初步探讨——蚊虫密度高峰与疟疾流行的关系
8
作者 孙延昌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6期370-372,共3页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25年(1959~1986)间蚊虫密度和疟疾发病率的系统年报,提出山东省水田区蚊虫密度最高峰是气温依赖性的;旱田区是雨汛依赖性的。鲁西、鲁南水田区,疟疾发病率高峰是在蚊虫密度最高峰之后,是由蚊虫密度最高峰引起的,故成... 本文分析了山东省25年(1959~1986)间蚊虫密度和疟疾发病率的系统年报,提出山东省水田区蚊虫密度最高峰是气温依赖性的;旱田区是雨汛依赖性的。鲁西、鲁南水田区,疟疾发病率高峰是在蚊虫密度最高峰之后,是由蚊虫密度最高峰引起的,故成为疟疾高发区;鲁西鲁南和鲁东旱田区蚊虫密度最高峰是雨汛依赖性的,鲁东水田区是气温依赖性的,由于出现时间晚,气温已下降,故不能导致疟发新高峰,亦即蚊虫密度最高峰在疟发高峰之后,因此.这些地区成为低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规律 蚊虫密度
下载PDF
MEDPOR耳支架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延昌 陈永霞 +1 位作者 张毓涛 陈敬红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8期574-574,共1页
目的 探索应用MEDPOR耳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方法 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后乳突区皮肤进行扩张 ,然后植入MEDPOR耳支架 ,行耳再造。结果 对 6例 7只先天性小耳畸形行全耳再造 ,术后效果良好 ,术中去除纤维包膜时 ,应避... 目的 探索应用MEDPOR耳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方法 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后乳突区皮肤进行扩张 ,然后植入MEDPOR耳支架 ,行耳再造。结果 对 6例 7只先天性小耳畸形行全耳再造 ,术后效果良好 ,术中去除纤维包膜时 ,应避免影响皮瓣血运。术后随访 6个月 ,形态稳定、不臃肿 ,初步效果满意。结论 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后 ,应用MEDPOR耳支架行全耳再造安全可靠 ;手术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POR耳支架 小耳畸形 组织扩张器 外耳再造
下载PDF
中华按蚊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
10
作者 孙延昌 邓守俭 刘伦华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4年第3期41-42,共2页
中华按蚊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孙延昌,邓守俭,刘伦华山东省莱州卫生学校为了对中华按蚊进行更有效的防制及为其预测预报提供必要的数据,作者对各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常数做了观... 中华按蚊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孙延昌,邓守俭,刘伦华山东省莱州卫生学校为了对中华按蚊进行更有效的防制及为其预测预报提供必要的数据,作者对各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常数做了观察和计算.1观察和测定方法 全部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发育 有效积温常数
下载PDF
颏部充填术切口入路的改进
11
作者 孙延昌 张毓涛 +2 位作者 陈伟华 包淑芝 刘丽华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10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颏部充填术 切口入路 纵行小切口 哈尔滨医科大学 硅胶模 硅胶膜 骨膜下剥离 隆额术 并发症 美容整形手术
下载PDF
镁合金废料的精炼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延昌 丛福官 +1 位作者 关风雷 香梅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2,20,共3页
试验了熔剂组分的不同配比对AZ91镁合金废料精炼效果的影响,通过对精炼后得到的镁合金试样的金相显微观察,判断熔剂组分的最佳配比方案。阐述了熔剂对镁合金的精炼除夹杂机制。
关键词 镁合金 废料 熔剂 精炼
下载PDF
生桑叶片剂治疗乳糜尿效果进一步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培义 刘仑华 +8 位作者 孙延昌 吕桂月 盛琦 郝秀泗 李方平 李平銮 侯立文 徐启彦 薛景秀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200-201,共2页
近年来,我们应用各种桑叶制剂治疗丝虫性肢体象皮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鉴于丝虫性乳糜尿和丝虫性象皮肿的发病机理有近似之处,故自1988年以来,我们又试用桑叶口服液和生桑叶片剂治疗乳糜尿,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其疗效... 近年来,我们应用各种桑叶制剂治疗丝虫性肢体象皮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鉴于丝虫性乳糜尿和丝虫性象皮肿的发病机理有近似之处,故自1988年以来,我们又试用桑叶口服液和生桑叶片剂治疗乳糜尿,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其疗效,于1991年,在以往所采用生桑叶片剂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用药剂量,对乳糜尿和乳糜血尿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生桑叶 片剂 疗效
下载PDF
加强眶隔前壁的睑袋整复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刁志勇 王晓丽 +2 位作者 孙延昌 尚勇 玉光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睑囊筋膜与眶隔的融合部缝合于下眶缘骨膜的弓状缘来加固眶隔进行睑袋整复术。方法: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分离,暴露眶隔。继续向下剥离,显露眶缘边缘上的厚骨膜即弓状缘后,在内侧再剥离到眶下缘下方1cm。用5-0无损伤线,把... 目的:探讨应用睑囊筋膜与眶隔的融合部缝合于下眶缘骨膜的弓状缘来加固眶隔进行睑袋整复术。方法: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分离,暴露眶隔。继续向下剥离,显露眶缘边缘上的厚骨膜即弓状缘后,在内侧再剥离到眶下缘下方1cm。用5-0无损伤线,把睑囊筋膜与眶隔的融合部连续缝合到下眶缘骨膜的弓状缘上。结果:58例患者的远期效果良好,鼻颧沟或泪槽的凹陷畸形也得到部分改善。结论:采用睑囊筋膜与眶隔的融合部缝合于弓状缘加固眶隔睑袋整复术,方法可靠、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囊筋膜 眶隔 弓状缘 睑袋整复术
下载PDF
消肿乳糜清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长兰 盛琦 +9 位作者 赵中平 邓绪礼 刘新 万功群 李登俊 李桂平 孙延昌 公茂庆 徐凤全 王洪法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63-263,共1页
70年代初我所即开始研究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的药物,近年来筛选出纯中药制剂“消肿乳糜清”,经临床应用治疗乳糜尿、象皮肿有效率在90%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乳糜尿75例、象皮肿13例,患者多数来自本... 70年代初我所即开始研究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的药物,近年来筛选出纯中药制剂“消肿乳糜清”,经临床应用治疗乳糜尿、象皮肿有效率在90%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乳糜尿75例、象皮肿13例,患者多数来自本省,部分来自河南、江西、安徽、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象皮肿 消肿乳糜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桑叶浸膏胶囊治疗下肢象皮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培义 陈敬亭 +9 位作者 孙延昌 盛琦 吕桂月 李昭俭 甄天民 卢毅 公茂庆 曹新春 侯立文 王玉强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用每粒含桑叶浸膏干粉0.3g 的胶囊,以每人每日3.6g,一个月为一疗程,不结合绑扎患肢的方法,治疗各期下肢象皮肿47例64腿,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98.44%;经7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100.00%,其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66.67%,与口服海群生组疗效... 用每粒含桑叶浸膏干粉0.3g 的胶囊,以每人每日3.6g,一个月为一疗程,不结合绑扎患肢的方法,治疗各期下肢象皮肿47例64腿,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98.44%;经7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100.00%,其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66.67%,与口服海群生组疗效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疗前1~2年内仍有淋巴管/结炎发作的病例,经治疗后,有95.74%的患者完全停止发作。初步结果显示本疗法在软化病变组织、消肿、恢复皮肤附属器官功能和控制淋巴管/结炎等各方面均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浸膏 丝虫病
下载PDF
去表皮矩形皮瓣埋置法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纵形耳垂裂 被引量:2
17
作者 刁志勇 王晓丽 孙延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去表皮矩形皮瓣埋置法联合Z字成形术在修复纵形耳垂裂方面的应用。方法:在耳垂裂隙两侧局部形成去表皮矩形皮瓣,把两去表皮矩形皮瓣分别埋置进耳垂裂的外侧部的前面及内侧部的后面皮下囊袋。耳垂裂边缘Z字成形。结果:本组8例患... 目的:探讨去表皮矩形皮瓣埋置法联合Z字成形术在修复纵形耳垂裂方面的应用。方法:在耳垂裂隙两侧局部形成去表皮矩形皮瓣,把两去表皮矩形皮瓣分别埋置进耳垂裂的外侧部的前面及内侧部的后面皮下囊袋。耳垂裂边缘Z字成形。结果:本组8例患者,患侧耳垂均形态圆滑、自然,无明显的瘢痕和切迹;并且与健侧耳垂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结论:利用去表皮矩形皮瓣埋置法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纵形耳垂裂,手术操作简单,保留了耳垂的最大组织量,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表皮 矩形皮瓣 Z字成形 耳垂裂
下载PDF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毓涛 陈伟华 +1 位作者 孙延昌 包淑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0-60,共1页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张毓涛*陈伟华*孙延昌*包淑芝*足、踝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畸形常伴有肌腱和骨外露,治疗较为困难。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此类患者共1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张毓涛*陈伟华*孙延昌*包淑芝*足、踝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畸形常伴有肌腱和骨外露,治疗较为困难。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此类患者共1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1应用解剖月国动脉外侧皮支在胫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缺损 皮瓣修复
下载PDF
感染约氏疟小鼠的保护性免疫能力及患鼠服氯喹后疟原虫感染能力的观察
19
作者 孙延昌 传红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实验用小白鼠约氏疟原虫和斯氏按蚊系统,做了小白鼠对约氏疟原虫的重复感染实验和患鼠服氯喹后原虫感染能力的观察。结果表明,大部分小白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能迅速产生保护性免疫力,由子孢子感染的24只小鼠服氯喹治愈后,再以子孢子重... 本实验用小白鼠约氏疟原虫和斯氏按蚊系统,做了小白鼠对约氏疟原虫的重复感染实验和患鼠服氯喹后原虫感染能力的观察。结果表明,大部分小白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能迅速产生保护性免疫力,由子孢子感染的24只小鼠服氯喹治愈后,再以子孢子重复感染,阳性的1只,占4.17%。由输血感染的26只小白鼠服氯喹治愈后,再以输血重复感染,阳性的3只,占11.5%,此结果显示,小白鼠以子孢子感染治愈后对于孢子的免疫力,远远超过输血感染的小白鼠。此外,约氏疟阳性小白鼠服氯喹后对斯氏按蚊感染的成功率明显低于正常阳性小鼠;服药后10h内对原虫感染能力的影响很小,20~24h后感染能力则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免疫力 氯喹 小鼠
全文增补中
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改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刁志勇 孙延昌 李丽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治疗效果 ,并对此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在皮瓣的紧邻近蒂端的中轴线上 ,设计一个矩型的辅助皮瓣 ,使其宽 2cm ,长度等于旋转点到缺损区最上方的距离 ,用于在皮瓣转移后覆盖蒂部。对于... 目的 探讨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治疗效果 ,并对此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在皮瓣的紧邻近蒂端的中轴线上 ,设计一个矩型的辅助皮瓣 ,使其宽 2cm ,长度等于旋转点到缺损区最上方的距离 ,用于在皮瓣转移后覆盖蒂部。对于较深的缺损 ,皮瓣深面带有部分腓肠肌。结果 手术 15例 ,皮瓣完全成活。随访 6~12个月 ,效果满意。结论 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缺损时 ,设计辅助皮瓣可防止蒂部受压 ,从而确保皮瓣血运。对于较深的缺损 ,皮瓣深面可以带有部分腓肠肌 ,来填充深部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浅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 足跟缺损 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