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风险模型建立
1
作者 孙延霞 王灵环 +1 位作者 王飞 张应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并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产科门诊接收的GDM孕妇196例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不良组、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孕妇发生不良...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并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产科门诊接收的GDM孕妇196例临床资料,依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不良组、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风险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风险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最终纳入的168例孕妇中出现不良新生儿结局44例、未出现124例。不良组与良好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 h PG)、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均为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风险模型,Logit(P)=-15.610+1.47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1,无=0)+0.884×抑郁症状(有=1,无=0)+1.014×孕期增重情况(孕期增重过度=2,孕期增重不足=1,孕期增重正常=0)+2.053×分娩前HbA1c(%),Hosmer-Lemeshow检验(χ^(2)=9.952,P=0.268)拟合优度良好。ROC曲线显示,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GDM孕妇发生不良新生儿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 0.707~0.877,最佳预测敏感度77.3%,预测特异度72.6%。结论:GDM孕妇不良新生儿结局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抑郁症状、孕期增重过度、分娩前HbA1c水平高,应用其建立的logistic风险模型预测效力较好,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不良结局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孙延霞 冯爱华 +1 位作者 杨传华 李晓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882例剖宫产手术病例中,以手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882例病例,144例(3.7%)...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882例剖宫产手术病例中,以手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882例病例,144例(3.7%)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10个变量中有6个与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仍保持6个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得到校正。结论:慢性高血压、糖尿病、体型肥胖、双胞胎、胎膜早破以及急症剖宫产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siRNA沉默surviv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延霞 杨绍娟 +2 位作者 高申 石张镇 卢振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siRNA沉默survivin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胃癌及survivin阳性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survivin mRNA序列设计合成编码siRNA的DNA模板,构建2个重组质粒pGCsilencerU6/GFP/survivin siRNA-1和-2... 目的:探讨siRNA沉默survivin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胃癌及survivin阳性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survivin mRNA序列设计合成编码siRNA的DNA模板,构建2个重组质粒pGCsilencerU6/GFP/survivin siRNA-1和-2;实验分为脂质体对照、空质粒转染对照及survivin siRNA重组质粒转染治疗组,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观察重组质粒对其转染的SCG-7901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量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RT-PCR结果证实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1的SCG-7901细胞survivin蛋白质及mRNA抑制率(78.25%及88.75%)均高于脂质体对照组(5%及2%)和空质粒对照组(1%及6%)(P<0.01);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2的SCG-7901细胞survivin蛋白质及mRNA抑制率(42%及77%)也均高于脂质体对照组和空质粒对照组(P<0.0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1组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64%)高于空质粒对照组(11%)(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erU6/GFP/survivin-siRNA-1组细胞凋亡率(21.20±3.21)高于脂质体对照组(0.830±0.001)和空质粒对照组(1.98±0.67)(P<0.01)。结论:重组质粒pGCsilencerU6/GFP/survivin-siRNA可抑制胃癌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NA干扰 SURVIVIN SGC-7901细胞细胞凋亡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延霞 冯爱华 +1 位作者 杨传华 李晓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切口早期感染 剖宫产术后 感染危险因素 术后切口 常见并发症 相关危险因素 剖宫产产妇 预防处理
下载PDF
双酚A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延霞 刘基芳 +3 位作者 宋祥福 杨慧 栗学军 石贵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33-35,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损害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双酚A,染毒成年小鼠5 d,饲养30 d。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物。结果... 目的观察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损害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双酚A,染毒成年小鼠5 d,饲养30 d。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物。结果BPA染毒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较对照组高,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均低于对照组,血清NO含量、NOS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一定剂量的BPA对小鼠的精子有致畸作用,并可使血清NO含量、NOS活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双酚A 精子畸形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延霞 石张镇 +1 位作者 卢振霞 张文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5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胃癌及27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胃癌及27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8%和38.7%,正常胃粘膜为0,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预后有关,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Survivin表达明显增加(P<0.05),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胃癌中Survivin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提示Survivin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URVIVIN 凋亡 预后
下载PDF
双酚A对雄性小鼠血清中NO、NOS及睾丸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延霞 刘基芳 +1 位作者 杨慧 栗学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双酚A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损害。方法腹腔注射染毒,观察双酚A对雄性小鼠睾丸的病理损伤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双酚A引起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发生分离,排列紊乱,从基底膜脱落入管腔,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核染色质凝聚... 目的探讨双酚A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损害。方法腹腔注射染毒,观察双酚A对雄性小鼠睾丸的病理损伤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双酚A引起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发生分离,排列紊乱,从基底膜脱落入管腔,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成絮状。双酚A使小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结论双酚A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有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双酚A 生殖损伤 小鼠 NO NOS
下载PDF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白介素-6水平与临床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延霞 赵国庆 +6 位作者 卢振霞 王敏 徐迎春 高晓杰 张静 张凤春 张秀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血浆 白介素-6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在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孙延霞 张凤春 +1 位作者 张秀梅 周劲松 《吉林医学》 CAS 1998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8例,多发性骨髓瘤(MM)17例等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其中初治28例,难治复发6例...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8例,多发性骨髓瘤(MM)17例等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其中初治28例,难治复发6例,完全缓解(CR)11例。发现MDR1基因在ALL、CLL及MM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7%,83.3%及9%。难治复发组明显高于初治及CR组,三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初治MDR1基因阴性表达组CR率(94.4%)显著低于MDR1基因阳性表达组(30%)(P<0.01)。其结果表明:①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中MDR1发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形式,其中MM发生率较低。②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患者MDR1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合理制定化疗方案提供有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淋巴-浆细胞系统 肿瘤
下载PDF
外阴血肿误诊为前庭大腺囊肿1例
10
作者 孙延霞 李秀红 郑金美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8X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外阴血肿 前庭大腺囊肿 误诊为 剖宫产术后 足月妊娠 胎膜早破 小便困难 青年女性 心肺听诊 外阴部
下载PDF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放化疗治疗
11
作者 孙延霞 卢振霞 +2 位作者 孙步彤 毕林涛 代恩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4期14-15,共2页
乳腺癌是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共约有乳腺癌患者100万例.近年来发病率还有迅速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不断了解,乳腺癌的治疗已由过去的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发展为目前以手术... 乳腺癌是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共约有乳腺癌患者100万例.近年来发病率还有迅速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不断了解,乳腺癌的治疗已由过去的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发展为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新药的不断开发,以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为主的内科辅助治疗在乳腺癌的整体治疗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放化疗 患者 肿瘤 发病率 整体治疗 统计 世界 发展
下载PDF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放化疗治疗
12
作者 孙延霞 卢振霞 +2 位作者 孙步彤 毕林涛 代恩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内分泌治疗 三苯氧胺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rps16基因和核基因ITS片段研究肉苁蓉属系统位置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汐 祝铭 +2 位作者 孙延霞 钟扬 李建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1-436,共6页
在前人对列当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追加了肉苁蓉属(Cistanche)的基因序列数据,运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方法探讨了其在列当科中的系统位置及列当科中属间关系。基于rps16基因序列及rps16+ITS联合序列建立了列当科系... 在前人对列当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追加了肉苁蓉属(Cistanche)的基因序列数据,运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方法探讨了其在列当科中的系统位置及列当科中属间关系。基于rps16基因序列及rps16+ITS联合序列建立了列当科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肉苁蓉属、列当属(Orobanche)以及草苁蓉属(Bos-chniakia)聚在同一进化枝内,肉苁蓉属和列当属表现出最近亲缘关系;列当科中的全寄生类群、半寄生类群和非寄生类群分属在3个不同分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当科 肉苁蓉属 rps16 ITS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的预防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冷馨 冷维春 +1 位作者 孙延霞 郭丽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55-955,共1页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感染 固定方法
下载PDF
p53和k-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振霞 孙延霞 +1 位作者 侯治富 张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 :探讨 p5 3和 k- 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PCR- SSCP方法检测 6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 p5 3和 k- ras基因。结果 :64例大肠癌患者中发生 p5 3基因突变 2 8例 ( 4 3.8% ) ,发生 k- ras基因... 目的 :探讨 p5 3和 k- 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PCR- SSCP方法检测 6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 p5 3和 k- ras基因。结果 :64例大肠癌患者中发生 p5 3基因突变 2 8例 ( 4 3.8% ) ,发生 k- ras基因突变 2 6例 ( 4 0 .6% ) ,出现 p5 3和 kras基因协同突变 1 1例 ( 1 7.2 % )。p5 3和 k- ras基因突变与病人性别、肿块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 Dukes分期无关 ;k- ras基因突变组年龄略高于非突变组 ;p5 3或 k- ras基因单一突变组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但无统计学意义 ;p5 3和 k- ras基因协同突变组淋巴结转移率 ( 1 0 /1 1、90 .9% )明显高于两者均无突变组( 7/2 1、33.3% ,P<0 .0 5 )。结论 :p5 3和 k- ras基因协同突变可能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大肠癌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P53基因 K-RAS基因 大肠癌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法
下载PDF
Logistic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在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人 石张镇 +5 位作者 张文龙 黄元平 朱晓雪 金香 刘蕊 孙延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80-3982,共3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术前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方法分析行手术切除的700例胃癌患者术前资料,对性别、发生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等10项术前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Logistic多元回...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术前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方法分析行手术切除的700例胃癌患者术前资料,对性别、发生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等10项术前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术前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模型。结果胃镜下Borrmann分型、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浸润深度4项因素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称为"危险变量",而病史时间、首发症状、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6项因素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69.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根据4项"危险变量"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1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率为70.4%,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全部术前资料建立的ANN2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率为7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结论在术前资料判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研究中,ANN诊断的准确率高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且术前资料越多,准确率越高,有望应用于临床,帮助相关科室提高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术前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Logistic多元回归
下载PDF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27
17
作者 赵方芳 孙延霞 +2 位作者 高华 杨传华 路红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5期137-138,共2页
目的分析产后患者抑郁心理,探讨针对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5月~2010年10月的2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例)和对照组(n=140例)。对两组产妇进行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分析产生抑郁的有关因素,... 目的分析产后患者抑郁心理,探讨针对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5月~2010年10月的2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例)和对照组(n=140例)。对两组产妇进行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分析产生抑郁的有关因素,同时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280例产后患者,发生产后抑郁162例,发生率57.86%;焦虑135例,发生率48.21%;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不同的生育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结论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不同的生育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而实施综合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产妇在产褥期的抑郁情绪,顺利度过情绪的脆弱阶段,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心理分析 护理措施
下载PDF
1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DS分期与ISS分期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文龙 周广宇 +2 位作者 王婉宁 孙延霞 卢振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3期445-449,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系以单克隆浆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病患生存期从数月到十余年不等。为评价疗效、判断预后,Durie[1]及Greipp[2]等人先后提出了DS分期与ISS分期,本文通过对两种分期预后指标及生存时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系以单克隆浆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病患生存期从数月到十余年不等。为评价疗效、判断预后,Durie[1]及Greipp[2]等人先后提出了DS分期与ISS分期,本文通过对两种分期预后指标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比较,探讨两分期预后价值。1资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DS ISS MYELOMA 预后指标 预后价值 细胞增殖 微球蛋白 骨髓瘤患者 钙浓度
下载PDF
6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死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步彤 刁建东 +3 位作者 卢振霞 张秀梅 孙延霞 关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9-479,488,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死因分析 患者 回顾性分析 实验室检查 死亡原因 随访资料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 卢振霞 +4 位作者 张翠香 孙延霞 孙步彤 杨华 张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4-987,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对 1980 - 1997年本院收治均经病理证实的 6 6例原发于胃肠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有无 B症状、确诊前病程、临床分...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对 1980 - 1997年本院收治均经病理证实的 6 6例原发于胃肠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有无 B症状、确诊前病程、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免疫分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和 (或 )脏器转移、骨髓浸润、原发部位、治疗措施等 13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及 Cox多因素分析 ,并采用 Kaplan- Meier法及 L og- 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统计。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确诊前病程、原发部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P>0 .0 5 ) ;无 B症状组、临床分期为 E~ E期及 E~ 1 E期组、低中度恶性组、 B细胞型、肿瘤未突破浆膜层组、瘤体直径小于 10 cm组、无淋巴结和 (或 )脏器转移组、无骨髓浸润组、行手术 +化疗组 5年生存率预后均较佳(P<0 .0 5 ) ;Cox分析表明肿瘤直径 <10 cm与≥ 10 cm组、临床分期为 E~ E期与 E~ E期组、免疫分型为B细胞与 T细胞组及手术 +化疗与单纯手术组 5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免疫分型、治疗措施为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 淋巴瘤 胃肠肿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