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不同表型菌落的基因组分析
1
作者 张静雯 田桂铭 +1 位作者 孙志宏 于洁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目的:探究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经高密度发酵后,不同表型菌落的基因组差异。方法:采用第2代测序技术,对高密度发酵的10株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揭示这10株分离株之间的差异... 目的:探究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经高密度发酵后,不同表型菌落的基因组差异。方法:采用第2代测序技术,对高密度发酵的10株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揭示这10株分离株之间的差异。结果:10株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分离株的基因组大小为2.69~2.83 Mb,GC含量为46.50%~46.64%,CDs数目为2793~3406个,不同菌落的基因组大小、GC含量存在较小差异。功能注释结果显示不同菌株编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以及参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合成和降解的基因数量及种类均存在差异。基于核心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具有相似菌落形态的菌株在同一分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表明:每两个相同菌落形态的不同分离株存在相同的突变位点,这也进一步证实菌落形态与基因型相关联。分析发现10株分离株中均存在糖基转移酶(eps J、pbp F、pon A等)及ABC蛋白家族(yhe S、bce B、bce A、pcr A和uvr A等)相关基因发生非同义突变,使菌株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存活下来。菌落PC-01-3和PC-01-4与其它菌落形态具有明显差异,lta S基因发生非同义突变。脂磷壁酸合酶(Lta S)的缺乏会导致细菌表现出细胞分裂受损和生长缺陷,这可能是导致菌落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从全基因组水平完成了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的10个分离株的比较分析,解析了同一菌株高密度发酵后不同表型菌落之间的差异,为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的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 菌落 表型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下载PDF
布料包装设备中翻折机构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2
作者 李彬 孙志宏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解决中小型染整企业需要机械设备实现布料包装的问题,利用公理化设计理论,根据用户需求解析其布料包装设备中翻折机构的功能要求和结构设计要素。通过耦合设计分析提出符合独立性公理的机构设计方案。选取右侧由曲柄滑块机构与凸轮机... 为解决中小型染整企业需要机械设备实现布料包装的问题,利用公理化设计理论,根据用户需求解析其布料包装设备中翻折机构的功能要求和结构设计要素。通过耦合设计分析提出符合独立性公理的机构设计方案。选取右侧由曲柄滑块机构与凸轮机构串联而成的六杆机构作为设计对象,利用位移矩阵法得到曲柄滑块机构尺寸,解析滑块位置与曲柄转角的关系。同时,分别选用等速运动规律和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设计推程阶段廓线和回程廓线。此外,对翻折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得到翻折板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曲线。研究表明,翻折板的运动特性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折机构 公理化设计 位移矩阵 凸轮廓线设计 运动仿真
下载PDF
6-羟多巴胺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诱发大鼠机械痛敏反应
3
作者 马宁宁 罗娜 +1 位作者 母童 孙志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研究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痛敏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6-OHDA)、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组(6-OHDA+SB2035... 目的:研究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痛敏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6-OHDA)、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组(6-OHDA+SB203580)、p38 MAPK激动剂茴香霉素(ANS)处理组(6-OHDA+ANS)。采用脑内右侧纹状体立体定向注射6-OHDA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6-OHDA+SB203580组与6-OHDA+ANS组大鼠注射6-OHDA构建PD模型后分别注射SB203580与ANS进行处理。von Frey纤维丝测痛仪测定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W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IL-6、IL-1β、TNF-α的含量;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DRG中IL-6、IL-1β、TNF-α及p38 MAPK的mRNA水平。结果:在6-OHDA诱导的PD模型大鼠DRG中,IL-6、IL-1β、TNF-α和p38 MAPK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鼠PWT显著下降(P<0.05);而应用激动剂ANS会更进一步地导致大鼠DRG中IL-6、IL-1β、TNF-α和p38 MAPK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使大鼠PWT降低;应用抑制剂SB203580后大鼠DRG中IL-6、IL-1β、TNF-α和p38 MAPK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PWT显著升高(P<0.05)。结论:6-OHDA可诱导大鼠产生机械性痛敏反应,其分子机制与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38 MAPK信号通路 神经病理性疼痛 背根神经节 6-羟多巴胺 大鼠
原文传递
滑子菇辣椒酱的制作及工艺优化
4
作者 唐必美 贺妍 +5 位作者 赵瑞华 刘广平 刘月芹 孙志宏 高瑜 贺晓龙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近年来,辣椒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食用菌行业也逐渐成为朝阳产业,其中滑子菇营养价值甚佳。本研究将二者结合,研制出一款独特的滑子菇辣椒酱。选取新鲜滑子菇和辣椒作为主要原料,以油豆腐丁、蒜蓉汁、柠檬汁、花生碎、白芝麻等为辅料... 近年来,辣椒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食用菌行业也逐渐成为朝阳产业,其中滑子菇营养价值甚佳。本研究将二者结合,研制出一款独特的滑子菇辣椒酱。选取新鲜滑子菇和辣椒作为主要原料,以油豆腐丁、蒜蓉汁、柠檬汁、花生碎、白芝麻等为辅料,采用自然发酵法制作滑子菇辣椒酱。以感官评分、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为指标,对产品进行品质分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滑子菇辣椒酱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工艺为:辣椒添加量50%、滑子菇添加量35%、白砂糖添加量2.0%、食盐添加量3.0%,此添加量下的感官评分最高为91.80分,产品酸甜微辣、味道浓郁,伴有淡淡的蒜蓉香味,各种食材香气协调、气味均衡。研究结果为滑子菇的深加工和新型辣椒酱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子菇 辣椒酱 品质分析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食品工业科技》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5
作者 孙志宏 付才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3-I0003,I0002,共2页
益生菌改善宿主健康功效已广为人知。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营养保健的重视,益生菌产业发展风头正劲,各类益生菌产品层出不穷。机构预测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460亿发展到2023年接近千亿人民币。益生菌在竞争性排斥病... 益生菌改善宿主健康功效已广为人知。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营养保健的重视,益生菌产业发展风头正劲,各类益生菌产品层出不穷。机构预测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460亿发展到2023年接近千亿人民币。益生菌在竞争性排斥病原菌、促进肠粘膜健康、缓解肠道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缓解过敏、抑制癌症与维护女性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方面都在持续深入,如:乳球菌、乳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被持续开发的益生菌均是GRAS(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ty)级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与保鲜;同时,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因化学合成类防腐剂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开发天然、绿色、安全的微生物源抗菌肽,用于食品贮藏保鲜,抑制食源性腐败致病菌生长繁殖与生物毒素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如乳酸菌抗菌肽具有抗菌活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绿色生物防腐剂。乳酸菌来源抗菌肽种类多,结构差异大,抗菌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广泛开展乳酸菌来源抗菌肽发掘,深入研究其结构特征、抗菌机制、构效关系,可为后续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总结益生菌与抗菌肽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益生菌领域发展,2022年3月,受邀担任《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益生菌与抗菌肽”专题特约主编,主持本专题的宣传、征稿、审稿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发酵 生物防腐剂 女性健康 乳酸菌 营养保健 产品开发方面
下载PDF
专栏导语
6
作者 孙志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以及疾病的影响机制逐步明确。近年来,益生菌、后生元和天然功能营养因子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益生菌筛选、健康作用评价及其机制,后生元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作用途径,天然...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以及疾病的影响机制逐步明确。近年来,益生菌、后生元和天然功能营养因子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益生菌筛选、健康作用评价及其机制,后生元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作用途径,天然功能营养因子对肠道稳态及宿主健康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等逐渐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因子 免疫作用 肠道微生物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研究热点 天然功能 研究和开发
下载PDF
自然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糖代谢特征与功能基因分析
7
作者 杜萍 孙志宏 赵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5,共7页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在发酵乳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通过对该菌种糖代谢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可为优良工业菌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27株分离自自然发酵乳的嗜热链球菌为试验菌株,利用碳水化合物鉴定生化试剂条...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在发酵乳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通过对该菌种糖代谢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可为优良工业菌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27株分离自自然发酵乳的嗜热链球菌为试验菌株,利用碳水化合物鉴定生化试剂条,来对比分离株的糖类代谢情况,并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和相关性分析,挖掘与菌株优良特性相关的基因。通过表型实验,将嗜热链球菌归纳为两组,其中一组仅可利用葡萄糖、乳糖、蔗糖,另一组还可以利用除上述糖类外的核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N-乙酰葡萄糖胺、苦杏仁苷、熊果苷、水杨苷、纤维二糖、麦芽糖、海藻糖、龙胆二糖等。两组间在多糖代谢基因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GT8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几丁质、N-乙酰葡萄糖氨基编码基因与菊粉、D-松三糖、木糖的利用显著正相关(P<0.05),淀粉的利用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家族GH13_14和CE2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通过分析嗜热链球菌中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基因,发现部分糖代谢表型与基因间差异相匹配,为发酵乳菌株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糖利用鉴定 碳水化合物 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m6A甲基化差异研究
8
作者 王丹 孙志宏 赵洁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共11页
嗜热链球菌是乳制品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发酵剂之一,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影响基因表达。本文选取2株产酸表型具有较大差异的嗜热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甲基化组学探究m6A... 嗜热链球菌是乳制品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发酵剂之一,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影响基因表达。本文选取2株产酸表型具有较大差异的嗜热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甲基化组学探究m6A甲基化与遗传表型的关系。利用PacBio SMRT测序平台对嗜热链球菌IMAU80278与嗜热链球菌IMAU20416进行基因组测序及m6A甲基化测定,比较2株嗜热链球菌功能基因及m6A甲基化差异。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IMAU80278与嗜热链球菌IMAU20416基因组相似,且功能基因均以碳水化合物代谢及氨基酸代谢为主。嗜热链球菌IMAU80278与嗜热链球菌IMAU20416限制修饰系统,m6A甲基化位点和m6A基序均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的m6A甲基化存在明显差异。推测m6A甲基化的差异可能导致嗜热链球菌IMAU80278与嗜热链球菌IMAU20416产酸表型的不同。此外,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究嗜热链球菌DNA甲基化对发酵特性的影响,为优良发酵剂的筛选及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m6A甲基化 限制修饰系统
下载PDF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泪槽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施孟冬 孟真 +6 位作者 付聪 孙志宏 霍然 王法刚 薛峰 张孟丽 高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矫正泪槽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诊治的104例泪槽畸形的患者,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评价手术效果,...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矫正泪槽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9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诊治的104例泪槽畸形的患者,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评价手术效果,记录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瘀斑、术区条索、血肿、感染、脂肪液化坏死、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泪沟改善有效率达91.35%,有3例出现肉眼可见的条索,未出现感染、脂肪液化坏死、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纠正泪槽畸形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颗粒 移植术 泪槽畸形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六字诀”呼吸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闫竹琴 孙志宏 +1 位作者 闵静亚 冯营利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4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六字诀”呼吸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六字诀”呼吸法治...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六字诀”呼吸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六字诀”呼吸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及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_(1)水平、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GR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MW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六字诀”呼吸法治疗老年COPD,临床疗效确切,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 穴位贴敷 “六字诀”呼吸法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乳酸菌抗氧化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佳 赵飞燕 +2 位作者 沈馨 高广琦 孙志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190,共9页
乳酸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特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绝大多数乳酸菌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一般适合生长于无氧或含氧量低的环境中,部分乳酸菌菌株由于自身含有高活性的抗氧化酶及氧化还原系统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作... 乳酸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特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绝大多数乳酸菌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一般适合生长于无氧或含氧量低的环境中,部分乳酸菌菌株由于自身含有高活性的抗氧化酶及氧化还原系统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作为一种常见的发酵微生物,乳酸菌在食品生产中不仅具有改善风味的作用,其抗氧化作用对于延长食品的保藏期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机体的氧化应激与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乳酸菌在缓解相关疾病方面具有益生功能。本文对乳酸菌的氧化胁迫及其应答和防御机制、提高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的技术方法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了解乳酸菌的抗氧化机制以及开发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菌株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活性氧 氧胁迫防御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蛋白含量对搅拌型发酵乳微流变和贮藏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杨淑娟 史嘉琦 +5 位作者 孙悦欣 李璟 刘俊霞 杨志辉 孙志宏 白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蛋白质含量会影响发酵乳特性,进而决定发酵乳品质。采用多频扩散波谱法分析蛋白含量分别为2.4%,2.8%和3.2%时对发酵乳发酵过程中微流变特性影响,分析贮藏期间不同蛋白含量发酵乳的质构特性和稳定性,同时做感官评价。发酵过程微流变分析... 蛋白质含量会影响发酵乳特性,进而决定发酵乳品质。采用多频扩散波谱法分析蛋白含量分别为2.4%,2.8%和3.2%时对发酵乳发酵过程中微流变特性影响,分析贮藏期间不同蛋白含量发酵乳的质构特性和稳定性,同时做感官评价。发酵过程微流变分析结果显示,蛋白含量增加形成的乳凝胶具有较高的固-液平衡值和较低的弹性因子,对流动因子虽没有影响,但到达凝胶点的时间较短,缩短了发酵时间。推测蛋白含量的增加加速了酪蛋白颗粒的聚集。发酵终点时蛋白含量2.8%组发酵乳黏度因子最高。贮藏期间,蛋白含量2.8%发酵乳的黏度、稠度、内聚性等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质构状态最佳;蛋白含量2.4%发酵乳的持水力显著低于蛋白含量2.8%组和蛋白含量3.2%组(P<0.05);pH值和滴定酸度随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变大,3组发酵乳pH值和滴定酸度值均匀变化(P>0.05),蛋白含量3.2%组的pH值始终高于另外两组,即蛋白含量越高,滴定酸度越高。感官评价结果显示,蛋白含量2.8%和3.2%的发酵乳各项指标评分接近,总体优于蛋白含量2.4%的。本研究为不同蛋白含量发酵乳的开发提供了试验数据,对多元化发酵乳产品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发酵乳 微流变学 质构
下载PDF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解析植物乳植杆菌ST的功能基因组
13
作者 杨淑娟 周金萍 +3 位作者 李海燕 曹振辉 孙志宏 林秋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6-93,共8页
解析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的功能基因组特征,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对L.plantarum ST与1株模式菌株ATCC 14197T基因组序列及NCBI中已公开的152株L.plantarum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基于154株L.pl... 解析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的功能基因组特征,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对L.plantarum ST与1株模式菌株ATCC 14197T基因组序列及NCBI中已公开的152株L.plantarum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基于154株L.plantarum的1262个核心基因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ST与肠道分离株BCC9546遗传距离最近。乳、肉制品分离株分别集中在第II分支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因来源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存在一定的聚集性。同时果蝇分离株具有明显聚集趋势。功能注释分析发现,ST基因组中包含磷酸转移酶系统糖类转运系统相关基因,还注释到了免疫调控通路相关基因,同时有较多水解或重排糖苷键的基因。ST不存在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与其他L.plantarum相比,ST携带特有的与能量转运功能有关的功能基因ecfT。此外,ST具有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黏附分子和谷胱甘肽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API 50 CHL碳水化合物代谢结果显示,L.plantarum ST能利用丰富的碳源,可代谢包括单糖类、糖苷和二糖类及多糖类等中29种碳源。本研究从基因组层面分析L.plantarum ST功能基因组特征,同时结合糖发酵表型实验结果,认为L.plantarum ST是1株安全且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益生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遗传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ST 比较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调节肠道炎症和维持肠道稳态中的作用
14
作者 史璇 张涛 +1 位作者 高广琦 孙志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共5页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参与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肠上皮细胞和肠道中活化免疫细胞表达的OPN,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Th1免疫应答和介导细胞存活的方式影响肠道相关炎症...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参与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肠上皮细胞和肠道中活化免疫细胞表达的OPN,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Th1免疫应答和介导细胞存活的方式影响肠道相关炎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另外,OPN在健康肠道中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维持肠屏障功能稳定的作用。该文综述OPN在肠道炎症、肠道稳态和婴幼儿发育的影响和机制,探讨其在食品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肠道稳态 肠道炎症疾病 免疫调节 人体健康
下载PDF
嘌吟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介导的帕金森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15
作者 燕洋洋 郭凯 孙志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讨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在帕金森(P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大鼠90只实验分为5组,每组6只大鼠,3个重复,运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向PD大鼠注射P2X7R激动剂2,3-腺苷5-三磷酸三乙铵盐(BzATP)... 目的探讨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在帕金森(P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大鼠90只实验分为5组,每组6只大鼠,3个重复,运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向PD大鼠注射P2X7R激动剂2,3-腺苷5-三磷酸三乙铵盐(BzATP)和拮抗剂考马斯亮蓝G(CBBG)检测大鼠在水迷宫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疼痛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P2X7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PD大鼠学习速度缓慢,记忆能力弱,CBBG提高了P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BzATP使P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海马组织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2X7R在海马组织中mRNA表达量最高,CBBG组P2X7R表达量下调,BzATP组P2X7R表达量上调;对P2X7R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PD组相比,BzATP组P2X7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CBBG组P2X7蛋白表达量较低。结论PD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CBBG可改善P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BzATP可抑制P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 2 3-腺苷5-三磷酸三乙铵盐受体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肠道中有益菌培养组学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玉霞 赵飞燕 孙志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65-371,共7页
肠道微生物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肠道中的有益菌。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手段仍以宏基因组等非培养技术为主,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发现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发现肠道中大多数细菌是未被培养的,其发... 肠道微生物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肠道中的有益菌。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手段仍以宏基因组等非培养技术为主,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发现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发现肠道中大多数细菌是未被培养的,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而培养组学可通过改良培养基中成分,优化培养条件,使得肠道中一些难培养的微生物被成功分离培养。培养组学在肠道微生物中的应用为研究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功能和进一步筛选肠道中的有益菌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利用培养组学技术培养出更多的肠道有益菌,并对其进行细菌表型和基因功能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肠道微生物培养组学及肠道有益菌的培养方法进行综述,为其应用于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肠道微生物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组学 肠道微生物 培养方法 乳酸菌 双歧杆菌
下载PDF
考虑错位角的人字齿星型轮系传动性能分析
17
作者 李栋梁 王淑妍 孙志宏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以传动效率超高的某涡扇发动机人字齿星型轮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含有错位角的人字齿轮模型,采用ROMAX软件研究错位角对人字齿轮副所受轴向力及其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错位角对人字齿轮副所受轴向力的影响随周节偏转变化而周期性变化... 以传动效率超高的某涡扇发动机人字齿星型轮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含有错位角的人字齿轮模型,采用ROMAX软件研究错位角对人字齿轮副所受轴向力及其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错位角对人字齿轮副所受轴向力的影响随周节偏转变化而周期性变化;在星型轮系中错位角对太阳轮和内齿圈所受轴向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对星轮所受轴向力影响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太阳轮和内齿圈与多个星轮啮合而出现多齿均化效应。尽管错位角会产生轴向力,但选择合适的错位角会减小人字齿轮啮合综合刚度的波动,从而使人字齿星型轮系动态啮合力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齿轮 错位角 涡扇发动机 轴向力 动态响应
下载PDF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被引量:27
18
作者 孙志宏 单洪波 +1 位作者 庄幼敏 高志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1期98-99,154,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东华大学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成绩。
关键词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33
19
作者 孙志宏 胡格 赵慧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介绍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穴位形态学研究的状况。方法 :从大体解剖、巨微解剖和显微解剖方面对此时期穴位形态学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结论
关键词 穴位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IFN-γ在大鼠小脑内定位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志宏 赵慧英 +4 位作者 胡格吉乐图 欧阳五庆 杨增岐 陈树林 李育良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0,共2页
应用抗鼠γ-干扰素 (IFN-γ)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染色法 ,观察了 IFN-γ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大鼠小脑的分布。结果发现 ,在大鼠小脑内浦肯野氏层细胞、顶核、间位核、齿状核等处广泛分布有 IFN- γ免疫阳性细胞。由此可见 ,IFN-... 应用抗鼠γ-干扰素 (IFN-γ)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染色法 ,观察了 IFN-γ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大鼠小脑的分布。结果发现 ,在大鼠小脑内浦肯野氏层细胞、顶核、间位核、齿状核等处广泛分布有 IFN- γ免疫阳性细胞。由此可见 ,IFN-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脑神经肽存在于小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小脑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定位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