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实践路径——以“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曙光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3年第4期34-40,94,共8页
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外语教育的一个新目标。然而,有关如何通过课程系统地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较少,具体教学案例更是匮乏。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是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之一。本文在三轮“用英语讲中国... 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外语教育的一个新目标。然而,有关如何通过课程系统地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较少,具体教学案例更是匮乏。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是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之一。本文在三轮“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课程的基础上,先提炼出课程设计流程和授课原则,再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展示该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课程设计流程包括确立“教学评思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设置“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和开发“对接目标突破难点”的教学内容。授课原则体现教学理念,包括讲授实践相互结合和评价反思贯穿始终。本文为通过课程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能力 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中国故事 课程设计 大学生
下载PDF
交叉学科门类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2
作者 孙曙光 《高等理科教育》 2023年第6期100-106,共7页
交叉学科的产生是学科发展逻辑、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首批设立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学科,是从传统半导体领域中演进产生的新兴学科。文章提出... 交叉学科的产生是学科发展逻辑、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首批设立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学科,是从传统半导体领域中演进产生的新兴学科。文章提出要以大学科观构建集成电路学科的理论体系,夯实学科建设基础,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以解决集成电路产业实际问题为方向,搭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学科定位 路径探析
下载PDF
远程同传在东京2020奥运会的应用与启示
3
作者 孙曙光 齐涛云 《体育科技》 2023年第4期41-46,共6页
东京2020奥运会和残奥会(以下简称东京奥运会)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举办期间,组委会为600余场的新闻发布会提供远程同传服务。作为远程同传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上首次大规模应用,东京奥运会在同传发展史上堪称里... 东京2020奥运会和残奥会(以下简称东京奥运会)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举办期间,组委会为600余场的新闻发布会提供远程同传服务。作为远程同传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上首次大规模应用,东京奥运会在同传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事件。本文旨在对东京奥运会的远程同传应用情况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包括远程同传工作概况、所用设备、工作流程、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理、及效果与启示。作为典型案例,东京奥运会在远程同传上取得的运作经验,对其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乃至其他较大规模的国际交流活动的远程同传应用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同传 同声传译 口译 东京奥运会 奥运会
下载PDF
基于振电信号分析与二元维纳的断路器附件机械寿命预测
4
作者 孙曙光 邵旭 +1 位作者 王景芹 魏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3-514,共12页
分闸附件作为动作触发机构,其机械性能对于万能式断路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其寿命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维纳性能退化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分闸附件的工作机制,采取振电联合分析模式。首先,利用CEEMDAN-WD与短时能熵比... 分闸附件作为动作触发机构,其机械性能对于万能式断路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其寿命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维纳性能退化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分闸附件的工作机制,采取振电联合分析模式。首先,利用CEEMDAN-WD与短时能熵比双门限法,实现分闸过程触发阶段特定动作振动事件的精准标定;然后,研究振动事件所对应的机构动作时间以及驱动能量参数作为性能退化指标;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二元维纳模型,以振电联合分析指标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最终实现剩余寿命的定量预测。通过对3台断路器的测试表明,基于振电协同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3台试品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3%、9.77%、8.46%,兼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式断路器 振电信号 性能退化 二元维纳过程 剩余寿命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振动-电流广域特征与软共享机制的断路器多故障诊断
5
作者 孙曙光 杨飞龙 +2 位作者 陈静 黄光临 王景芹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9,共14页
万能式断路器机械结构复杂,其产生的故障具有多源性,对多源故障进行失效溯源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传统的多任务诊断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任务间存在的干扰问题,导致故障识别率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动-电流广域特征与软共享... 万能式断路器机械结构复杂,其产生的故障具有多源性,对多源故障进行失效溯源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传统的多任务诊断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任务间存在的干扰问题,导致故障识别率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动-电流广域特征与软共享机制的多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TKEO与DTM,实现分合闸振动信号片段的精准分割,在此基础上分别融合触头动作关联振动信号和附件电流信号的广域特征信息合成彩色图像样本以丰富故障表征信息。然后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软共享机制构建多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自适应加权方法来自动的调整两个任务损失函数的权重比例,消除了任务间的相互干扰,进而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性能。最后分别从合闸和分闸两个过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两个任务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9.78%和99.85%,可以有效地实现万能式断路器多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式断路器 广域信息融合 多任务学习 多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
6
作者 陈林 徐永海 +2 位作者 王天泽 陈宗汉 孙曙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2,共14页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 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当计及背景谐波时,逆变器的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引入正反馈通路,将进一步恶化系统的电能质量。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计及背景谐波的多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谐振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的控制环节进行导纳划分,建立基于三分解导纳的多逆变器并网等效模型,并利用模态分析法得到逆变器数量和电网侧阻抗变化时系统的谐振特性。计及电网电压前馈和电容电流反馈环节,对加权电流控制进行改进,并通过公共耦合点并联虚拟导纳对逆变器进行阻抗重塑,以实现对弱电网下系统谐振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能极大地减小背景谐波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影响,又能有效地抑制弱电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背景谐波 分解导纳模型 多逆变器谐振 模态分析 阻抗重塑
下载PDF
基于加窗插值压缩感知的谐波/间谐波检测方法
7
作者 杜太行 梁倩伟 +1 位作者 孙曙光 王景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针对压缩感知在傅里叶变换基下,对谐波畸变信号进行变换时会产生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窗插值的压缩感知(WI-CS)算法。该算法结合二进制稀疏测量矩阵和六项五阶余弦窗,构造出一种新型窗稀疏测量(WSM)矩阵,经重构得到... 针对压缩感知在傅里叶变换基下,对谐波畸变信号进行变换时会产生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窗插值的压缩感知(WI-CS)算法。该算法结合二进制稀疏测量矩阵和六项五阶余弦窗,构造出一种新型窗稀疏测量(WSM)矩阵,经重构得到稀疏向量后,利用四谱线插值修正公式,对谐波间谐波各参数进行精确检测。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能够在较少的采样数据下,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以及一定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间谐波 窗稀疏测量 压缩感知 SACoSaMP
下载PDF
四川广元植烟土壤微塑料分布状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琳琳 王鹏 +4 位作者 孙曙光 张波 李媛媛 陈雨露 叶协锋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目的】为明确植烟土壤微塑料分布特征,解决微塑料污染的环境问题。【方法】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25个调查点的土壤样品,采用密度浮选法提取土壤微塑料,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土壤样品中微塑料丰度、面积、... 【目的】为明确植烟土壤微塑料分布特征,解决微塑料污染的环境问题。【方法】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25个调查点的土壤样品,采用密度浮选法提取土壤微塑料,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土壤样品中微塑料丰度、面积、颜色、类型和粒径。【结果】广元烟田土壤微塑料丰度范围在1.20×10^(2)~8.9×10^(2)pieces·kg^(-1),平均丰度为(4.81±3.53)×10^(2)pieces·kg^(-1),平均面积为(4.45±4.98)×10^(2)mm^(2)·kg^(-1);土壤中主要存在4种类型的微塑料,分别是薄膜、碎片、泡沫、纤维,占比最多的为薄膜类;颜色存在黑色和透明,绝大部分以透明状态存在。薄膜、碎片、泡沫、纤维类微塑料的粒径平均值分别为1.18、1.12、1.69和2.14 mm。土壤微塑料粒径为[0-0.5)、[0.5-1)、[1-2)和[2-5)mm的分别占微塑料总数的5.59%、28.28%、48.41%和17.72%;微塑料面积在[0-1)mm^(2)·piece^(-1)的面积占微塑料总面积的19.05%,该组微塑料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要显著低于其数量占微塑料总数量的比例(70.32%),土壤样品中面积小的微塑料数量占比多。【结论】广元烟田土壤微塑料粒径多位于[0.5-2)mm范围内,多以透明薄膜状态存在,且微塑料数量随其面积减小而增加,前作覆膜会提高土壤微塑料丰度。本研究揭示了广元烟田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为烟田土壤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微塑料 分布特征 四川广元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PD-L1-GFP报告基因HT29细胞株
9
作者 谢钰珍 覃鸿妮 +2 位作者 吴凡 孙曙光 孟丽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在PD-L1基因的特定位置敲入绿色荧光蛋白(GFP)序列,构建含有PD-L1-GFP报告基因的结肠癌细胞(HT29)稳定细胞株。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针对PD-L1基因终止密码子设计两对sgRNA,退火形成...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在PD-L1基因的特定位置敲入绿色荧光蛋白(GFP)序列,构建含有PD-L1-GFP报告基因的结肠癌细胞(HT29)稳定细胞株。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针对PD-L1基因终止密码子设计两对sgRNA,退火形成双链后连接至Lenti-V2空载质粒中,转化培养后提取质粒并测序验证。对于正确的Lenti-V2-sgRNA重组质粒,T7E1酶切验证其基因编辑效率。根据靶点位置设计左同源臂+GFP+右同源臂序列合成Donor片段,双酶切后连接至pUC19,重组载体转化扩增后同样进行质粒提取和测序验证。将验证成功的Lenti-V2-sgRNA和pUC19-donor-GFP共转染HT29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GFP表达情况,菌落PCR及基因测序验证GFP报告基因的靶向插入效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靶向编辑PD-L1的Cas9载体Lenti-V2-gRNA和含GFP基因的Donor质粒pUC19-donor-GFP构建成功。两个重组质粒转染HT29细胞后,显微观察、多克隆验证、单克隆筛选及鉴定结果显示,GFP成功转入HT29细胞并进行了表达,经有限稀释法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荧光均一,且与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克隆的基因组PCR均检测到特异条带,表明在PD-L1终止密码子前成功插入了GFP片段,细胞株构建成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PD-L1-GFP报告基因的HT29结肠癌细胞株,建立了一个可以直观在细胞上观察PD-L1是否表达以及表达的强弱程度的系统,为后期体内外筛选调控PD-L1的上游新靶点及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CRISPR/Cas9 报告基因 GFP
下载PDF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生物学特性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杨茜 张弘蒙 +6 位作者 杨洁 孙曙光 石刚 李志刚 吴勇 杨永霞 王鹏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为探究有机肥施用对广元植烟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以纯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施菜籽饼肥(T1)、芝麻饼肥(T2)、农家肥(T3)、高碳基肥(T4)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 为探究有机肥施用对广元植烟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以纯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施菜籽饼肥(T1)、芝麻饼肥(T2)、农家肥(T3)、高碳基肥(T4)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移栽后60d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明显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协调化学成分,以T3农家肥处理提质增产效果最显著,产量、产值分别增加214.91 kg/hm^(2)、7 225.39元/hm^(2)。不同配施处理,以T1处理菜籽饼肥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较对照提高了74.03%,T3处理农家肥对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作用明显,较对照提高42.42%;有机肥施用明显提高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且T3处理农家肥显著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44.50%、100.79%、162.45%;施用有机肥能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尤其是T3处理农家肥AWCD值、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高于其他处理,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利用率分别较对照提高49.26%、60.56%。综上,配施农家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11
作者 陆峰 廖超林 +7 位作者 周红审 肖志鹏 熊宏春 肖孟宇 孙曙光 母婷婷 单雪华 张文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83-88,109,共7页
通过盆钵模拟培养试验,分析了植烟土壤在稻草秸秆还土配施不同微生物优势菌种的腐熟剂后,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其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在烤烟收获后的变化,探讨了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稻... 通过盆钵模拟培养试验,分析了植烟土壤在稻草秸秆还土配施不同微生物优势菌种的腐熟剂后,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其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在烤烟收获后的变化,探讨了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秸秆分别配施化肥和腐熟剂均能提高>0.053 mm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重量平均直径(MWD)和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团聚体分形维数(D),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所增强且配施腐熟剂的效果更为明显;稻草秸秆配施腐熟剂能够显著提升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且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显著升高10.46%~15.20%;主成分分析显示,稻草秸秆分别配施以细菌+真菌、细菌+真菌+放线菌为优势菌种的腐熟剂,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稻草秸秆还土配施腐熟剂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腐熟剂 团聚体 有机碳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铂类耐药机制及耐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罗应洁 李才锐 孙曙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877-1887,共11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最常见于儿童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预后差。近年来,铂类化疗药物被发现对晚期和转移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最常见于儿童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预后差。近年来,铂类化疗药物被发现对晚期和转移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耐药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铂类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后治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铂类 耐药性 治疗
下载PDF
一种基于新型小波阈值去噪预处理的EEMD谐波检测方法 被引量:39
13
作者 孙曙光 庞毅 +3 位作者 王景芹 张超 杜太行 于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8,共7页
为了提升经验模态分解(EMD)用于谐波检测的效果,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消除了EMD谐波检测的模态混叠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采样信号中的噪声会对EEMD的分解产生较大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小波阈值去噪预处理的EEMD谐波检测方法。该方... 为了提升经验模态分解(EMD)用于谐波检测的效果,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消除了EMD谐波检测的模态混叠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采样信号中的噪声会对EEMD的分解产生较大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小波阈值去噪预处理的EEMD谐波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变换小波系数精确选取小波阈值,然后采取软硬阈值相结合的方式,以消除随机噪声,再将去噪后的信号进行EEMD分解。经仿真分析,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随机噪声对谐波检测的影响,提高了EEMD谐波检测的精度与适用性。同时与原有EEMD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分解速率上平均提高了大约3.8倍,有效分量与原始信号的相关度平均提升了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模态混叠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系数 阈值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低压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程度评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孙曙光 张强 +2 位作者 杜太行 王景芹 王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473-5482,共10页
目前设备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多限于定性诊断,而故障诊断中故障程度的定量评估更能有效的指导设备维护。该文提出了一种低压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程度定量评估的方法。首先对断路器工作模式进行识别,即利用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 目前设备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多限于定性诊断,而故障诊断中故障程度的定量评估更能有效的指导设备维护。该文提出了一种低压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程度定量评估的方法。首先对断路器工作模式进行识别,即利用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将采集到的分合闸振动信号自适应分解,求取主要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PF)的改进多尺度排列熵(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opy,MMPE)构成特征向量,再经过降维后,作为改进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输入量,实现断路器工作模式的识别;当断路器处于故障模式时,对采集的振动信号求取多尺度排列熵偏均值(partial mean of 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opy,PMMPE),作为故障程度定量评估指标,并参照所求得的不同故障模式的故障程度特性曲线,可实现分合闸故障程度的定量评估。经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完成断路器工作模式的有效识别,且PMMPE指标相较于峭度、能量和多尺度排列熵平均值指标,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低压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程度的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万能式断路器 局部均值分解(LMD) 改进多尺度排列熵(MMPE) 支持向量机(SVM) 多尺度排列熵偏 均值(PMMPE)故障程度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振动信号样本熵和相关向量机的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诊断 被引量:46
15
作者 孙曙光 于晗 +2 位作者 杜太行 王景芹 赵黎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30,共11页
为实现对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的非侵入式监测和诊断,以分合闸过程中所产生的包含丰富机械特性信息的振动作为信号来源,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信号互补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CEEMD)-样本熵和相关向量机(RVM)相结合的万能式断路器故障诊断... 为实现对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的非侵入式监测和诊断,以分合闸过程中所产生的包含丰富机械特性信息的振动作为信号来源,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信号互补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CEEMD)-样本熵和相关向量机(RVM)相结合的万能式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振动信号通过改进的小波包阈值去噪算法处理;其次采用CEEMD提取若干个反映断路器状态信息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依据各IMF分量的能量分布特点,选择其中前7阶进行处理,计算其样本熵形成有效的特征样本;最后通过计算不同故障类型的样本间欧氏距离来定量评价类间样本平均距离,建立基于RVM的二叉树多分类器,诊断得出万能式断路器故障类型。基于所设计的分合闸典型故障模型进行实验。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利用相对较少的故障数据样本实现对万能式断路器故障类型的识别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同时实验表明,辅以同一故障类型的样本间欧氏距离,可实现对分合闸故障中三相不同期故障严重程度的初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式断路器 分合闸故障诊断 振动信号 互补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相关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分合闸线圈电流的万能式断路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孙曙光 张强 +2 位作者 杜太行 金少华 王佳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分合闸线圈作为低压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关键部件,传统的检修方式只能发现其显性故障,而对内部隐性故障不易检测,根据线圈电流能够有效反映断路器的分合闸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线圈电流的低压万能式断路器故障诊断和程度评估方法,... 分合闸线圈作为低压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关键部件,传统的检修方式只能发现其显性故障,而对内部隐性故障不易检测,根据线圈电流能够有效反映断路器的分合闸运动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线圈电流的低压万能式断路器故障诊断和程度评估方法,其适用于出厂试验和现场检修。通过对分合闸过程中线圈电流信号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将电流信号进行关键时间、电流幅值提取作为局部特征,对电流信号经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后,提取各分量的能量矩作为全局特征;其次经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后构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权值系数的多核学习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式识别;当诊断出故障需要进行故障程度评估时,通过求取故障电流信号与正常电流信号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能量矩相对熵,并参照所求得的故障程度特性曲线,即可完成故障程度的定量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回路故障诊断效果良好,同时能够有效进行故障程度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电流 万能式断路器 故障诊断 故障程度评估 多核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基于多特征融合与改进QPSO-RVM的万能式断路器故障振声诊断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孙曙光 于晗 +2 位作者 杜太行 王景芹 赵黎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07-117,共11页
为可靠地进行万能式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在基于振动信号故障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与改进量子粒子群(QPSO)优化的相关向量机(RVM)相结合的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振声诊断方法。首先,对振声信号进行小波包软硬阈值结合去噪... 为可靠地进行万能式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在基于振动信号故障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与改进量子粒子群(QPSO)优化的相关向量机(RVM)相结合的万能式断路器分合闸故障振声诊断方法。首先,对振声信号进行小波包软硬阈值结合去噪预处理,并利用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处理后的振声信号进行分解,提取固有模态函数能量系数、样本熵、功率谱熵,并组成多特征参数;然后,通过组合核函数核主元分析对多特征参数降维,并将其特征融合组成特征向量作为RVM的输入,解决单一特征识别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的低准确率和低稳定性;最后,利用改进QPSO优化分类模型参数,建立基于RVM的次序二叉树模型对断路器故障进行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不同故障状态下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式断路器 故障诊断 振声特征融合 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改进量子粒子群相关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超高频法的典型GIS局部放电检测 被引量:47
18
作者 孙曙光 陆俭国 +2 位作者 俞慧忠 沈建位 金少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共6页
GIS局部放电检测是GIS绝缘状态监测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笔者构建了GIS实验模型以及基于超高频法的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系统,对GIS中典型的几种局部放电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相位的分析模式详细分析了不同放电类型在不同电压条件下的... GIS局部放电检测是GIS绝缘状态监测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笔者构建了GIS实验模型以及基于超高频法的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系统,对GIS中典型的几种局部放电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相位的分析模式详细分析了不同放电类型在不同电压条件下的放电特征,并结合常规局部放电测试仪,对UHF信号的放电量进行估计,为进一步进行放电类型的智能模式识别及研究超高频信号与放电量关系提供了试验依据,以提高UHF局部放电检测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局部放电 超高频 相位分析 放电量
下载PDF
基于电机电流分析的万能式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曙光 赵黎媛 +2 位作者 杜太行 于晗 王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2-960,共9页
电机电流信号常用于分析电动机本身的故障问题,但对其应用于与电机相连机构的故障分析的研究较少。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电机电流分析的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Hilbert幅值解调法和改进的小波包阈值法相结合获取交流电... 电机电流信号常用于分析电动机本身的故障问题,但对其应用于与电机相连机构的故障分析的研究较少。提出一种基于储能电机电流分析的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Hilbert幅值解调法和改进的小波包阈值法相结合获取交流电流信号的包络线,以解决随机噪声干扰造成的所提取包络线粗糙的问题;然后通过包络线提取电流信号的时间量、电流量以及峭度作为不同故障状态电流波形的特征参数;最后融合模糊聚类和量子粒子群优化的相关向量机实现对断路器正常状态、传动齿轮卡涩、储能弹簧卡涩以及脱落的4种状态的辨识。构建了基于电流分析的万能式断路器故障诊断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操作机构储能相关部件的故障特征,实现了对操作机构储能相关部件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式断路器 储能电机电流 量子粒子群 模糊聚类 相关向量机
下载PDF
改进的EEMD去噪方法及其在谐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曙光 庞毅 +2 位作者 王景芹 张超 杜太行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4,共8页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EEMD阈值去噪方法。首先利用白噪声经EEMD分解后其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中能量密度与平均周期乘积为常量的特性确定有用信号与含噪信号的分界...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EEMD阈值去噪方法。首先利用白噪声经EEMD分解后其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中能量密度与平均周期乘积为常量的特性确定有用信号与含噪信号的分界点,对含噪信号进行"粗筛";进而对粗筛出的含噪模态进行"细筛",在此过程中采用"3σ法则"对第一层噪声信号进行细节处理,从而更好地保留有用信号的细节特征,继而通过能量估算方式对其他各个含噪模态进行阈值处理;最后进行信号重构。选取信噪比与均方误差作为去噪效果评价标准,经与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达到了最佳的去噪效果,尤其在低信噪比时优势更加明显。基于以上去噪方法,本文又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二次EEMD分解的谐波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在低信噪比下的谐波检测,进一步证明了所提去噪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MD 阈值去噪 “3σ法则” 二次EEMD分解 谐波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