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1
作者 李卫星 琚晓晖 +2 位作者 陈日志 孙林兵 刘晓勤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衔接基础课和实践环节的重要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师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最新技术进展等有机结... 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衔接基础课和实践环节的重要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教师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最新技术进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艺学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新工科
下载PDF
高效铂锰合金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高丽 许雪冰 +2 位作者 胡超权 钟杰 孙林兵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以氮掺杂科琴黑(N-KB)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合成铂锰合金催化剂(Pt-Mn-N-KB)。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测定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表面组成等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在中性和碱性电解液中的氧还原... 以氮掺杂科琴黑(N-KB)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合成铂锰合金催化剂(Pt-Mn-N-KB)。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测定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表面组成等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在中性和碱性电解液中的氧还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t-Mn-N-KB催化剂上的Pt-Mn颗粒分散均匀且无团聚现象,平均粒径为1.6 nm。Pt-Mn-N-KB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的半波电位为0.884 V,起始电位接近1.01 V,在中性电解液中表现出的半波电位为0.686 V,起始电位为0.83 V,均优于商业铂碳Pt-C的。作为空气阴极应用于铝空气电池,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的超高功率密度为117.29 mW/cm^(2),在中性电解液中的为25.65 mW/cm^(2)(中性),相对于商业铂碳Pt-C的分别提高32%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铂基催化剂 铝空气电池 催化活性 功率密度
下载PDF
“双碳”形势下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姜红 陈日志 +1 位作者 孙林兵 刘晓勤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193-194,共2页
化工工艺是化学工程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面对“双碳”新形势,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教学面临新挑战。将“双碳”理念融入化工工艺的课程教学,从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和学科竞赛三方面探讨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实践的举措,优化了教学过程,... 化工工艺是化学工程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面对“双碳”新形势,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教学面临新挑战。将“双碳”理念融入化工工艺的课程教学,从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和学科竞赛三方面探讨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实践的举措,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以期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双碳”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艺 双碳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负载型KNO_3固体碱对环戊二烯甲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林兵 吴正颖 +4 位作者 寇佳慧 淳远 王英 朱建华 邹志刚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5-731,共7页
考察了负载型KNO3固体碱对环戊二烯(CPD)和甲醇的甲基化制备甲基环戊二烯(MCPD)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研究了载体的表面性质和KNO3在不同载体表面的分解情况,并用非水溶液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各固体碱的碱强... 考察了负载型KNO3固体碱对环戊二烯(CPD)和甲醇的甲基化制备甲基环戊二烯(MCPD)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研究了载体的表面性质和KNO3在不同载体表面的分解情况,并用非水溶液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各固体碱的碱强度.结果表明,KNO3负载在不同的氧化物载体上后其碱强度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负载在ZrO2,-γAl2O3,水滑石(HT)和MgO上能检测到H-为27.0的碱强度,这些碱性位可视为固体超强碱;而负载在SiO2和TiO2上仅检测到了H-为9.3的碱强度,这与载体本身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碱强度较低的KNO3/SiO2和KNO3/TiO2以及氧化物载体本身在CPD甲基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差的活性,说明催化剂应具有一定的碱强度,但是催化剂的酸性和比表面积也会对其催化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所考察的催化剂中,KNO3/-γAl2O3和KNO3/HT的催化性能最好,在450℃时就能催化转化约32%的CPD,MCPD的选择性可达86%左右,高于传统固体碱MgO在500℃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碱 硝酸钾 负载型催化剂 碱强度 环戊二烯 甲基化 甲基环戊二烯
下载PDF
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林兵 倪中海 +2 位作者 张丽芳 宗志敏 魏贤勇 《洁净煤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综述了煤中氮、硫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其在煤热解过程中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温度、压力和煤阶等因素对氮、硫在热解产物中赋存形态的影响 ,同时给出了一些含氮、硫化合物的可能生成途径。指出应大力加强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 综述了煤中氮、硫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其在煤热解过程中析出形态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温度、压力和煤阶等因素对氮、硫在热解产物中赋存形态的影响 ,同时给出了一些含氮、硫化合物的可能生成途径。指出应大力加强煤热解过程中氮、硫析出形态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氮形态 硫形态 温度 压力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铁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林兵 倪中海 +2 位作者 张丽芳 宗志敏 魏贤勇 《煤炭技术》 CAS 2002年第11期65-67,共3页
综述了煤直接液化铁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分析方法用于研究铁基催化剂 (包括对比表面积、粒度和组成等参数的测定 )所取得的进展 ,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铁基催化剂 地表面积 粒度 BET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下载PDF
煤的CS_2/NMP混合溶剂抽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林兵 张丽芳 +2 位作者 秦志宏 宗志敏 魏贤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综述了 CS2 /NMP混合溶剂用于煤抽提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煤阶、煤岩组分、添加物和各种辅助手段对抽提率的影响 ,并对添加物的增溶机理、混合溶剂的抽提机理、抽提动力学以及抽提物的表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高抽提率的溶剂抽...  综述了 CS2 /NMP混合溶剂用于煤抽提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煤阶、煤岩组分、添加物和各种辅助手段对抽提率的影响 ,并对添加物的增溶机理、混合溶剂的抽提机理、抽提动力学以及抽提物的表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高抽提率的溶剂抽提不仅对于煤结构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2/NMP混合溶剂 抽提 研究进展 煤结构
下载PDF
面向“卓越计划”的化学工艺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林兵 刘晓勤 +3 位作者 陈日志 林陵 李卫星 范益群 《化工高等教育》 2016年第3期24-26,43,共4页
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直接目的。作为首批"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致力于培养一批化工行业急需的... 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直接目的。作为首批"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致力于培养一批化工行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化学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结合化学工艺学教学经验,从编写工程应用型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以期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化学工艺学 教材编写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金属催化脱除大同煤中的有机氮
9
作者 孙林兵 寇佳慧 +2 位作者 倪中海 宗志敏 魏贤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用溶剂对大同煤进行预处理得四氢呋喃 甲醇不溶物(残煤),以萃取所得残煤作为反应物在Fe、Ni和Pd C的催化作用下进行温和加氢热处理,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分析了反应产物中石油醚可溶成分。结果表明,金属尤其是Ni和Pd C的添加... 用溶剂对大同煤进行预处理得四氢呋喃 甲醇不溶物(残煤),以萃取所得残煤作为反应物在Fe、Ni和Pd C的催化作用下进行温和加氢热处理,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分析了反应产物中石油醚可溶成分。结果表明,金属尤其是Ni和Pd C的添加促进了煤中有机氮的脱除。检测到的有机氮以苯胺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热处理 金属 有机氮 金属催化 脱氮
下载PDF
重质碳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26
10
作者 魏贤勇 宗志敏 +2 位作者 孙林兵 秦志宏 赵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34-1142,共9页
介绍了重质碳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资源,其高效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制约重质碳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是人们迄今缺乏对其中有机质大分子组成结构的了解。评述了以分子煤化学理论作为指导,利用可分离和非破坏或... 介绍了重质碳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资源,其高效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制约重质碳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是人们迄今缺乏对其中有机质大分子组成结构的了解。评述了以分子煤化学理论作为指导,利用可分离和非破坏或轻度破坏性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重质碳资源中可溶有机质,特别是有机大分子成分的组成结构及研究进展,可以为开发从重质碳资源中直接分离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定向转化重质碳资源为洁净和高热值燃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新工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碳资源 分子煤化学 有机大分子 高附加值利用
下载PDF
以松木为模板研制高比表面积MgO固体强碱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瑞琴 周徐 +3 位作者 孙林兵 吴昊 淳远 须沁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33-2337,共5页
以松木为模板,乙酸镁为前驱物,通过外模板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O固体碱材料,并用XRD、SEM、正己烷吸附、低温液氮吸附、Hammett指示剂法、ICP、IR和TG-DSC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MgO样品具有松木的生物形态,由... 以松木为模板,乙酸镁为前驱物,通过外模板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O固体碱材料,并用XRD、SEM、正己烷吸附、低温液氮吸附、Hammett指示剂法、ICP、IR和TG-DSC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MgO样品具有松木的生物形态,由横截面积比较均一的棒状纳米颗粒构成,不同于乙酸镁直接焙烧得到的MgO样品.松木模板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形成MgO样品的晶粒直径并明显提高了其比表面积,与此同时,这些具有生物形态的MgO样品仍保持了较高的碱强度,可望用作优良的碱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模板 MGO 高比表面积 纳米材料 固体碱
下载PDF
两种萃余煤的温和氧化产物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虹 郁桂云 +4 位作者 张佳伟 孙林兵 寇佳慧 宗志敏 魏贤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1,共3页
分别用二硫化碳 ( CS2 ) /四氢呋喃 (体积比 1∶ 2 )混合溶剂和环己酮对义马煤和美国Pocahontas No.3( P3)标准煤样进行了彻底萃取 ,在 60℃下用 30 %双氧水溶液分别氧化了所得的两种萃余煤 ,用 GC/MS对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溶液的苯可溶物... 分别用二硫化碳 ( CS2 ) /四氢呋喃 (体积比 1∶ 2 )混合溶剂和环己酮对义马煤和美国Pocahontas No.3( P3)标准煤样进行了彻底萃取 ,在 60℃下用 30 %双氧水溶液分别氧化了所得的两种萃余煤 ,用 GC/MS对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溶液的苯可溶物和水不溶物的 CS2 可溶物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所得水溶液的苯可溶物中都检测出苯酚 ;在由义马萃余煤氧化所得的水不溶物的CS2 可溶物中检测出多种含氧有机化合物和长链烷烃 ,而在 P3萃余煤氧化所得的水不溶物的 CS2可溶物中只检测到一系列长链烷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余煤 双氧水 氧化 萃取 GC/MS分析
下载PDF
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寇佳慧 孙林兵 +4 位作者 郁桂云 陈虹 宗志敏 魏贤勇 李哲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3-535,共3页
在微波辐射下,使用醋酸铁作为催化剂,冰醋酸作为溶剂,考察了过氧化氢氧化二苯甲烷的反应.研究表明用醋酸铁作催化剂不仅可以使二苯甲烷的转化率增加,而且可使反应速度加快.相比而言,当醋酸铁用量为0.4mmol时二苯甲酮的收率最高.另外,溶... 在微波辐射下,使用醋酸铁作为催化剂,冰醋酸作为溶剂,考察了过氧化氢氧化二苯甲烷的反应.研究表明用醋酸铁作催化剂不仅可以使二苯甲烷的转化率增加,而且可使反应速度加快.相比而言,当醋酸铁用量为0.4mmol时二苯甲酮的收率最高.另外,溶剂冰醋酸在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不使用冰醋酸时,反应不能进行.在微波功率为365W,w(H2O2)为30%和冰醋酸的用量分别为5和10mL时,用0.4mmol的醋酸铁作为催化剂,反应20min二苯甲酮的收率可达87.7%.此合成方法所用氧化剂清洁无污染,反应时间短且后处理简单,提供了一种绿色合成二苯甲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过氧化氢 绿色合成 二苯甲烷 二苯甲酮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MCM-48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晓亮 赵兴祥 +2 位作者 蒋文娟 孙林兵 刘晓勤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69-473,共5页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氨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介孔分子筛MCM-48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低温N2吸附/脱附和热重分析法等手段考察了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特征以及热稳定性,并采用静态体积法考察了298K和348K下CO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经...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氨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介孔分子筛MCM-48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低温N2吸附/脱附和热重分析法等手段考察了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特征以及热稳定性,并采用静态体积法考察了298K和348K下CO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经过PEI改性后,MCM-48样品的结构特征得到了很好地保持,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着PEI负载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348K下,PEI改性MCM-48样品对CO2吸附量随着PEI负载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PEI负载量达到60%(w)时,所得吸附剂在348K和105Pa下对CO2的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36mmol/g提高到3.13mmol/g。稳定性实验表明,PEI改性介孔MCM-48材料重复使用6次,对CO2吸附容量无明显下降。表明PEI改性MCM-48材料作为CO2吸附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MCM-48 聚乙烯亚胺 CO2 改性
下载PDF
CO_2、CH_4和N_2在不同硅/铝比β沸石上的吸附分离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晓亮 赵兴祥 +1 位作者 孙林兵 刘晓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16-2121,共6页
采用体积法在273K和303K温度下对CO2、CH4和N2在不同硅/铝比的β沸石上的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吸附实验数据;同一样品上,CO2的吸附量要大于CH4和N2的吸附量;随着硅铝比的减小CO... 采用体积法在273K和303K温度下对CO2、CH4和N2在不同硅/铝比的β沸石上的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吸附实验数据;同一样品上,CO2的吸附量要大于CH4和N2的吸附量;随着硅铝比的减小CO2的吸附量增加,而硅/铝比对CH4和N2的吸附量的影响较小。通过结合Virial方程计算CO2、CH4和N2在不同硅/铝比β沸石上的亨利定律常数和吸附选择性,发现所研究样品对CO2/CH4和CO2/N2均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随着样品硅/铝比的减小,CO2/CH4和CO2/N2的吸附选择性显著增加,说明较低硅/铝比β沸石有利于分离CO2。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求得CO2、CH4和N2在不同硅/铝比的β沸石上的吸附热与吸附量无关,表明β沸石是一种表面势场均匀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Β沸石 硅/铝比 吸附 分离
下载PDF
CH_4/CO_2混合组分在13X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及分离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江园 刘伟 +1 位作者 孙林兵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高精度智能重量分析仪IGA-100对13X分子筛进行CH4、CO2的吸附分离实验。于298、310、326 K温度下,分别测定了CH4、CO2纯组分及混合组分的吸附等温线。纯组分吸附等温线用DL(Double-Langmuir)模型拟合,并通过DL-IAST(Ideal Adsorbed ... 采用高精度智能重量分析仪IGA-100对13X分子筛进行CH4、CO2的吸附分离实验。于298、310、326 K温度下,分别测定了CH4、CO2纯组分及混合组分的吸附等温线。纯组分吸附等温线用DL(Double-Langmuir)模型拟合,并通过DL-IAST(Ideal Adsorbed Solution Theory,IAST)模型与实验测定值进行比较。利用该模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混合气中各组分的吸附量,得到了CO2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DL-IAST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H4、CO2在13X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在298 K时,随着压力的增加,CO2的吸附选择性增加,最后稳定在80左右;当温度一定时,CO2吸附选择性随着混合物中CO2浓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 吸附选择性
下载PDF
基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化工工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日志 林陵 +3 位作者 李卫星 孙林兵 刘晓勤 范益群 《化工高等教育》 2015年第3期45-47,92,共4页
化工工艺作为化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是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桥梁,在化工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段、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尝试开放式教学等三个方面对化工工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 化工工艺作为化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是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桥梁,在化工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段、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尝试开放式教学等三个方面对化工工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业 化工工艺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下载PDF
C_2H_4/CO_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吸附的实验与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伟 孙林兵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DL-IAST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和CO2纯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同摩尔分数下,C2H4/CO2混合体系的DL-IAST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C2H4摩尔分数越大,模型的相对偏差就越小;随着压力的增加,C2H4的吸附选择性减小,C2H4摩尔分数越大,C2H4的吸附选择性也减小。DL-IAST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CO2混合体系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推算出C2H4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二氧化碳 吸附等温线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 双Langmuir模型(DL)
下载PDF
Ce改性介孔γ-Al_2O_3的一步水热合成及其对噻吩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单佳慧 刘晓勤 孙林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5-108,共4页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以硝酸铝为铝源,P123为模板剂,NaOH、Na2CO3和K2CO3分别为沉淀剂,硝酸铈为铈源,制备出负载Ce的金属有序介孔γ-Al2O3,并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和XRD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验证了Ce改性的介孔γ-Al2O3对模型燃油... 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以硝酸铝为铝源,P123为模板剂,NaOH、Na2CO3和K2CO3分别为沉淀剂,硝酸铈为铈源,制备出负载Ce的金属有序介孔γ-Al2O3,并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和XRD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验证了Ce改性的介孔γ-Al2O3对模型燃油中的噻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这3种沉淀剂都能制备出比表面积大(>214 m2/g),孔径分布窄的负载Ce的介孔γ-Al2O3,且样品都保持了较好的介孔结构。样品对模型燃油中噻吩的吸附脱硫性能表明:用NaOH作为沉淀剂制备的样品对噻吩的吸附性能要优于用Na2CO3或K2CO3作为沉淀剂的样品;对于同一种沉淀剂制备的介孔γ-Al2O3样品,添加Ce后,样品对噻吩的吸附量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油 脱硫 吸附剂 噻吩 介孔γ-Al2O3
原文传递
洁净煤技术在防治燃煤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向前 孙林兵 +1 位作者 张敏 刘炯天 《煤炭技术》 CAS 2003年第8期2-4,共3页
论述了我国燃煤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 ,详细说明了什么是洁净煤技术及其在防治燃煤污染中的应用。
关键词 洁净煤技术 燃煤污染 应用 大气污染 煤炭加工 煤炭转化 洁净燃烧 污染排放控制 废弃物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