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及间作模式下玉米(Zea may L.)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差异。[方法]两种栽培模式分别为: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二比空栽培模式与矮秆作物大豆间作相结合的一种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和常规玉米栽培模式(CK)。[结果]二比...[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及间作模式下玉米(Zea may L.)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差异。[方法]两种栽培模式分别为: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二比空栽培模式与矮秆作物大豆间作相结合的一种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和常规玉米栽培模式(CK)。[结果]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可改善玉米的通风透光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叶向值、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和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玉米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分别比单作玉米模式提高16.3%和24.1%。[结论]该研究揭示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的高产机制,可为玉米高产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该地区的玉米产量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 cm土层较高,平均1.51 g ·cm...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 cm土层较高,平均1.51 g ·cm^-3;不同耕作方式,0~40 cm土层拔节期前 NT<DT<ST;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NT容重增加;成熟期0~30 cm土层,深翻(1.45 g ·cm^-3 )与浅翻(1.44 g ·cm^-3 )无差异,30~ 50 cm 土层,深翻容重(1.48 g ·cm^-3 )略有增加;免耕秸秆覆盖,0~50 cm土层平均容重(1.42 g ·cm^-3 ),比DT-S和ST-S减少0.03~0.05 g ·cm^-3;0~30 cm土层,ST-S比>DT-S增加0.05 g ·cm^-3 ,30~50 cm土层,趋势相反。浅翻会造成犁底层上移,0~30 cm容重增加,而深翻增加了40~50 cm土层容重。10~20 cm质地为粉砂质粘土,40~50 cm为粘土,其余土层为壤质粘土;免耕与耕作前土壤团聚体分布更接近,均在>1 mm粒级处出现高峰,而ST与DT处理的波动性变化比较接近,NT处理在40~50 cm土层的0.5~1.0和3.0~ 5.0 mm 粒径土粒含量明显高于ST与DT处理。横向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团聚体分布不同;纵向比较,同一耕作方式,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波动性变化趋势一致。综合可知,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大,短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虽受年季间的影响发生变化。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及间作模式下玉米(Zea may L.)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差异。[方法]两种栽培模式分别为: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二比空栽培模式与矮秆作物大豆间作相结合的一种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和常规玉米栽培模式(CK)。[结果]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可改善玉米的通风透光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叶向值、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和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玉米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分别比单作玉米模式提高16.3%和24.1%。[结论]该研究揭示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的高产机制,可为玉米高产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该地区的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文摘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 cm土层较高,平均1.51 g ·cm^-3;不同耕作方式,0~40 cm土层拔节期前 NT<DT<ST;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NT容重增加;成熟期0~30 cm土层,深翻(1.45 g ·cm^-3 )与浅翻(1.44 g ·cm^-3 )无差异,30~ 50 cm 土层,深翻容重(1.48 g ·cm^-3 )略有增加;免耕秸秆覆盖,0~50 cm土层平均容重(1.42 g ·cm^-3 ),比DT-S和ST-S减少0.03~0.05 g ·cm^-3;0~30 cm土层,ST-S比>DT-S增加0.05 g ·cm^-3 ,30~50 cm土层,趋势相反。浅翻会造成犁底层上移,0~30 cm容重增加,而深翻增加了40~50 cm土层容重。10~20 cm质地为粉砂质粘土,40~50 cm为粘土,其余土层为壤质粘土;免耕与耕作前土壤团聚体分布更接近,均在>1 mm粒级处出现高峰,而ST与DT处理的波动性变化比较接近,NT处理在40~50 cm土层的0.5~1.0和3.0~ 5.0 mm 粒径土粒含量明显高于ST与DT处理。横向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团聚体分布不同;纵向比较,同一耕作方式,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波动性变化趋势一致。综合可知,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大,短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虽受年季间的影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