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收玉米新品种牡单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庆娜 姜军 +3 位作者 邵广忠 孙殷会 程娟 傅迎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18-122,共5页
为了促进机收玉米杂交种牡单27高产栽培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介绍了牡单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牡单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玉米自交系My313为母本,以玉米自交系gl28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适合... 为了促进机收玉米杂交种牡单27高产栽培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介绍了牡单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牡单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玉米自交系My313为母本,以玉米自交系gl28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适合籽粒机械收获的玉米新品种。202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机收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437.4 kg·hm^(-2),较对照品种益农玉10号增产2.9%;于2022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机收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3158.2 kg·hm^(-2),较对照品种益农玉10号增产7.9%。2023年牡单27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30044)。该品种具有耐密、优质、脱水快等特点,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在黑龙江省春播生育期为120 d,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需≥10℃积温2700℃及其他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牡单27 机械收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伏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庆娜 邵广忠 +5 位作者 孙殷会 程娟 傅迎军 孟祥海 胡颖慧 王佰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6,共6页
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密植高产抗倒伏栽培,充分挖掘其高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以牡丹江地区10个市场上主栽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合328、P5697... 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密植高产抗倒伏栽培,充分挖掘其高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以牡丹江地区10个市场上主栽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合328、P5697、益农玉10号、富尔116和德美亚3号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2567.0,12457.0,13254.9,13204.9和12624.4 kg·hm^(-2),最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适宜密植;牡单19、绿单4号、吉农大935和牡单27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2986.8,12687.3,13605.3和12765.5 kg·hm^(-2),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中等耐密;和育187的最高产量为13686.2 kg·hm^(-2),最佳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种植不宜过密。参试玉米品种茎秆针刺强度和压碎强度都随着密度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总体表现为随着节位上升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间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种植密度下,益农玉10号在第3节、第4节、第5节承受针刺强度和茎秆压碎强度都是最强的。参试玉米品种整体上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降低,秃尖变长,穗粗变细,百粒重降低,穗长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茎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孙殷会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10期66-,86,共2页
利用17个玉米杂交组合的六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抽丝至成熟的天数、百粒重、穗长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抽丝至成熟的天数、出籽率、穗长对产量贡献较大。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大双覆机械化栽培技术在玉米制种田中的应用
4
作者 孙殷会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机械化栽培技术 玉米制种田 应用 大垄双行覆膜 大双覆 中晚熟品种 边际效应 机械种植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牡豆8号”的选育 被引量:7
5
作者 任海祥 邵广忠 +9 位作者 宗春美 王红华 黄艳胜 马启慧 王燕平 孙晓环 齐玉鑫 孙殷会 岳岩磊 杜维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1-862,共2页
"牡豆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02年以垦农19为母本,滴200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需≥10℃积温2 450℃左右,在适应区域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 d左右,2009~2011年在各级产量... "牡豆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02年以垦农19为母本,滴200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需≥10℃积温2 450℃左右,在适应区域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 d左右,2009~201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优点,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相同条件的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4~3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牡豆8号 品种选育
原文传递
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对耐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晓梅 傅迎军 +4 位作者 王燕平 孙殷会 王晓东 白艳凤 张庆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568-2570,257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及间作模式下玉米(Zea may L.)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差异。[方法]两种栽培模式分别为: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二比空栽培模式与矮秆作物大豆间作相结合的一种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和常规玉米栽培模式(CK)。[结果]二比... [目的]比较不同栽培及间作模式下玉米(Zea may L.)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差异。[方法]两种栽培模式分别为: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二比空栽培模式与矮秆作物大豆间作相结合的一种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和常规玉米栽培模式(CK)。[结果]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可改善玉米的通风透光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叶向值、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充分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和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玉米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分别比单作玉米模式提高16.3%和24.1%。[结论]该研究揭示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的高产机制,可为玉米高产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该地区的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二比空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低温腐熟土著菌对土壤肥力及秸秆腐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孟祥海 王佰成 +8 位作者 王延锋 王金贺 邵广忠 王立柱 李玉梅 王根林 孙殷会 张庆娜 程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72-75,79,共5页
为了明确玉米秸秆还田下低温秸秆腐熟土著菌剂(菌剂A)田间秸秆促腐应用效果,采取小区定位试验和网袋翻埋研究方法,于上茬玉米秋季收获后,原田表面喷施清水(CK)、低温秸秆腐熟菌(菌剂A)和对照腐熟菌剂(菌剂B、菌剂C),采用3种秸秆还田深度... 为了明确玉米秸秆还田下低温秸秆腐熟土著菌剂(菌剂A)田间秸秆促腐应用效果,采取小区定位试验和网袋翻埋研究方法,于上茬玉米秋季收获后,原田表面喷施清水(CK)、低温秸秆腐熟菌(菌剂A)和对照腐熟菌剂(菌剂B、菌剂C),采用3种秸秆还田深度(10、20、30 cm),针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土壤肥力、秸秆腐解率及秸秆残余物组分含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在秸秆还田10 cm可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菌剂A效果最佳,分别较菌剂B、菌剂C增加2.72%、2.21%,深层还田20、30 cm土壤肥力各项指标增加不显著,菌剂对土壤肥力优化效果呈现菌剂A>菌剂C>菌剂B,菌剂A和菌剂C能够较好地释放秸秆中的养分,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菌剂A秸秆促腐熟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秸秆降解率提高比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以8月份降解率增幅最大;菌处秸秆残余物的粗纤维、半纤维素、全磷和全钾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是6.81%~15.35%、3.53%~23.55%、7.06%~37.04%和21.93%~3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低温腐熟 土著菌 土壤肥力 腐熟效果
下载PDF
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生育特性及开发潜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东 傅迎军 +3 位作者 孙殷会 白艳凤 张庆娜 王晓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4-290,共7页
以当地糯玉米主栽品种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为对照,在5个种植密度下对沈糯9号及两个当地对照品种的鲜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穗部性状、植株性状及熟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三个品种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密度下鲜穗产量、穗长... 以当地糯玉米主栽品种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为对照,在5个种植密度下对沈糯9号及两个当地对照品种的鲜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穗部性状、植株性状及熟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三个品种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密度下鲜穗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均显著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籽粒深度、行粒数、百粒重及株高与京科糯2000相当,显著高于垦粘1号,但穗位显著低于京科糯2000;沈糯9号熟期较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分别晚6 d和早9 d。综上所述,沈糯9号在产量、穗部性状及田间长势均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且填补了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之间的熟期空白,因此,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乃至全省的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沈糯9号 产量 农艺性状 生育特性
下载PDF
秸秆深翻和免耕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颖慧 时新瑞 +4 位作者 李玉梅 邵广忠 孟祥海 孙殷会 张庆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60-63,共4页
为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深翻和免秸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发生;丝黑穗病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较秸秆深翻减轻丝黑穗病危害;玉米螟的危害随还田年限... 为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深翻和免秸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发生;丝黑穗病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较秸秆深翻减轻丝黑穗病危害;玉米螟的危害随还田年限增加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增加玉米产量,但在病虫害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出现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翻 免耕秸秆覆盖 土传病虫害 产量
下载PDF
有机硒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祥海 王根林 +5 位作者 李玉梅 王佰成 邵广忠 胡颖慧 孙殷会 张庆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筛选马铃薯喷施有机硒最佳用量,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有机硒喷施量下,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硒用量为6.0 L·hm-2时,马铃薯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0.63μg·g-1)、SOD(142.62 U·... 为筛选马铃薯喷施有机硒最佳用量,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有机硒喷施量下,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硒用量为6.0 L·hm-2时,马铃薯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0.63μg·g-1)、SOD(142.62 U·mg-1)、POD(123.03 U·mg-1)、CAT均达到最高值,丙二醛(MDA)含量达到最小,低于对照30.95%,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块茎中淀粉含量与薯块蛋白也显著高于对照。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随着有机硒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喷施有机硒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以及薯块蛋白含量。有机硒喷施量为6.0 L·hm-2的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经方程后拟合有机硒营养液喷施浓度为5.62 L·hm-2时理论产量最高。薯块硒含量随喷施量增加而升高,富硒效果显著。综合来看,当有机硒用量为6.0 L·hm-2时,可有效促进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 马铃薯 生理生化 品质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及加倍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晓梅 傅迎军 +2 位作者 孙殷会 王晓东 张庆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151-155,共5页
单倍体育种是建立在遗传标记技术上的一种新兴的玉米育种技术,具有缩短育种周期,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合成育种新材料等优点。为更好地进行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简要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概况及特点,重点阐述了... 单倍体育种是建立在遗传标记技术上的一种新兴的玉米育种技术,具有缩短育种周期,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合成育种新材料等优点。为更好地进行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简要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概况及特点,重点阐述了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及加倍率在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播期、不同遗传背景等因素下的变化并就其在玉米育种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诱导率 加倍率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深度及腐熟菌对虫害的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祥海 李玉梅 +5 位作者 邵广忠 王佰成 孙殷会 张庆娜 王金贺 刘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研究秸秆促腐熟制剂的应用效果,采取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不同秸秆还田深度(10,20和30 cm)下,开展不同腐熟菌剂(A、B、C)喷施玉米秸秆还田后的虫害发生规律研究,比较不同菌剂对玉米虫害防控效果的差异性,筛选出最... 为研究秸秆促腐熟制剂的应用效果,采取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不同秸秆还田深度(10,20和30 cm)下,开展不同腐熟菌剂(A、B、C)喷施玉米秸秆还田后的虫害发生规律研究,比较不同菌剂对玉米虫害防控效果的差异性,筛选出最佳防治玉米虫害的腐解菌剂喷施秸秆后的还田深度。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深度的各处理之间食叶害虫为害程度差异显著(P<0.05),同一深度不同菌剂之间的食叶害虫为害程度差异显著(P<0.05)。秸秆还田10 cm菌剂A与对照1相比没有达到降低平均虫害指数的效果,秸秆还田20 cm喷施菌剂C处理的平均虫害指数最低为17.08,较对照2降低了28.92%。菌剂B在秸秆还田10 cm时具有降低平均虫害指数的效果。秸秆覆盖还田可以增加玉米螟越冬基数,秸秆深翻还田20和30 cm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螟为害程度,百株虫量较对照(秸秆焚烧处理)显著性降低(P<0.05)。不同菌剂喷施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螟的发生数量,但减少玉米螟数量的效果不明显。秸秆深翻还田20~30 cm是有效抑制虫害发生的相对较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腐熟菌 虫害 防控 效果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草甸土结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祥海 李玉梅 +5 位作者 王根林 王立柱 邵广忠 胡颖慧 孙殷会 张庆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4-11,共8页
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 cm土层较高,平均1.51 g ·cm... 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 cm土层较高,平均1.51 g ·cm^-3;不同耕作方式,0~40 cm土层拔节期前 NT<DT<ST;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NT容重增加;成熟期0~30 cm土层,深翻(1.45 g ·cm^-3 )与浅翻(1.44 g ·cm^-3 )无差异,30~ 50 cm 土层,深翻容重(1.48 g ·cm^-3 )略有增加;免耕秸秆覆盖,0~50 cm土层平均容重(1.42 g ·cm^-3 ),比DT-S和ST-S减少0.03~0.05 g ·cm^-3;0~30 cm土层,ST-S比>DT-S增加0.05 g ·cm^-3 ,30~50 cm土层,趋势相反。浅翻会造成犁底层上移,0~30 cm容重增加,而深翻增加了40~50 cm土层容重。10~20 cm质地为粉砂质粘土,40~50 cm为粘土,其余土层为壤质粘土;免耕与耕作前土壤团聚体分布更接近,均在>1 mm粒级处出现高峰,而ST与DT处理的波动性变化比较接近,NT处理在40~50 cm土层的0.5~1.0和3.0~ 5.0 mm 粒径土粒含量明显高于ST与DT处理。横向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团聚体分布不同;纵向比较,同一耕作方式,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波动性变化趋势一致。综合可知,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大,短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虽受年季间的影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土 耕作方式 土壤结构
下载PDF
播期对糯玉米新组合牡糯311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东 傅迎军 +6 位作者 孙殷会 张庆娜 王晓梅 侯国强 徐德海 史振声 李凤海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1期49-51,共3页
黑龙江省东南部区域不同播期玉米生态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对玉米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以糯玉米新组合牡糯311为试材,研究了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气候条件下7个不同播期对其产量、穗部性状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产量呈先增加... 黑龙江省东南部区域不同播期玉米生态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对玉米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以糯玉米新组合牡糯311为试材,研究了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气候条件下7个不同播期对其产量、穗部性状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果穗变短、变细,秃尖程度增加,百粒重降低。以5月11-25日产量较为接近并处于较高水平,此期间播种果穗各性状较优,说明5月中下旬为黑龙江省东南部糯玉米较适宜的播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播期 产量 穗部性状 影响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庆娜 傅迎军 +4 位作者 孙殷会 邵广忠 王佰成 孟祥海 程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144-146,共3页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应用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牡单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14年以自选系20y112为母本、20y19-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成的适合机收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应用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牡单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14年以自选系20y112为母本、20y19-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成的适合机收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玉20200044)。该品种属第一积温带机收类型,全生育期需≥10℃积温2700℃,具有耐密、优质、脱水快等特点,在黑龙江省春播生育期为122 d,比对照益农玉10号早2 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上限及其他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牡单19 机收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专用型笋玉米的引进与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庆娜 傅迎军 +2 位作者 孙殷会 王晓东 王晓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地区栽培的笋玉米材料,根据NY/N690-2003指标对18份笋玉米材料进行了外观评价,口感品尝,生物性状调查及室内考种等。2014和2015年两个年度的结果表明:P011-2、黄笋玉3号和甜笋笋玉米外观和口感均达到1级;单株结... 为了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地区栽培的笋玉米材料,根据NY/N690-2003指标对18份笋玉米材料进行了外观评价,口感品尝,生物性状调查及室内考种等。2014和2015年两个年度的结果表明:P011-2、黄笋玉3号和甜笋笋玉米外观和口感均达到1级;单株结穗一般在2~3个,个别达4个以上,其余17份都是硬粒型笋玉米;除玉米笋笋长最长,达到103.0mm外,其它笋长均达到中等指标,笋直径都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笋玉米 单株结穗 甜质型 硬粒型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子纯度的SSR分子标记与盐溶蛋白检测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梅 傅迎军 +8 位作者 王燕平 王晓东 孙殷会 张庆娜 白艳凤 徐德海 温义昌 李贵全 索修改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2期4-8,共5页
以我国推广面积较大的9个玉米杂交种为试材,利用盐溶蛋白电泳法与SSR分子标记鉴定法对试验材料进行了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盐溶蛋白电泳法可以很好地鉴定出8个组合,且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稳定和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 以我国推广面积较大的9个玉米杂交种为试材,利用盐溶蛋白电泳法与SSR分子标记鉴定法对试验材料进行了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盐溶蛋白电泳法可以很好地鉴定出8个组合,且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稳定和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大批量检测。但因一些种子蛋白质水平差异较小,有1个组合难以鉴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SSR分子标记法经过40对引物的重复筛选,仅用3个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能鉴定出所有的组合,具有更好的精确性。但因实验条件要求高,成本相对较高,不宜用于大批量检测。因此,可将盐溶蛋白电泳法作为首选大批量种子纯度的检测方法,而对难以鉴定的品种可采用SSR分子标记法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纯度 盐溶蛋白电泳 SSR分子标记
下载PDF
典型草甸土玉米秸秆还田与种植技术
18
作者 孟祥海 李玉梅 +5 位作者 王根林 王立柱 邵广忠 王佰成 孙殷会 张庆娜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1期33-35,40,共4页
根据黑龙江省草甸土地理特点,经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提出草甸土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种植技术,可更好的优化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达到了优化耕层结构,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积极采用秸秆还田技... 根据黑龙江省草甸土地理特点,经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提出草甸土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种植技术,可更好的优化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达到了优化耕层结构,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积极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周边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土 玉米秸秆 还田 技术
下载PDF
糖液预处理对提高玉米花培诱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付迎军 任海祥 +5 位作者 白艳凤 王延峰 孙殷会 黄艳胜 邵广忠 孙广权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对不同材料用蔗糖溶液预处理花药,使之产生质壁分离,再接种于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探讨了玉米花药胚状体(愈伤组织)产生情况,指出胚状体(愈伤组织)与基因型关系很大,用25%浓度蔗糖预处理花药6~7min及培养基中加15%浓度蔗糖诱导频... 对不同材料用蔗糖溶液预处理花药,使之产生质壁分离,再接种于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探讨了玉米花药胚状体(愈伤组织)产生情况,指出胚状体(愈伤组织)与基因型关系很大,用25%浓度蔗糖预处理花药6~7min及培养基中加15%浓度蔗糖诱导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预处理 玉米 花药培养 诱导率 花药胚状体 基因型 诱导频率
下载PDF
玉米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迎军 任海祥 +5 位作者 白艳凤 王延峰 孙殷会 黄艳胜 邵广忠 孙广权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5,38,共4页
探讨了不同材料、不同培养基对玉米未授粉子房的影响。确定了未授粉子房最佳培养时期,筛选出一批用于玉米未授粉子房诱导频率高的培养材料。
关键词 玉米 子房 培养基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