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系祖细胞在造血缺陷斑马鱼体内的移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操 黄波 +5 位作者 向文碧 孙琮杰 吴西军 周艳华 何志旭 舒莉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9,共6页
目的评估红系祖细胞在先天原始造血缺陷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体内的移植效果。方法收集绿色荧光标记红系祖细胞的转基因系zTg(gata1:EGFP)斑马鱼胚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利用显微注射... 目的评估红系祖细胞在先天原始造血缺陷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体内的移植效果。方法收集绿色荧光标记红系祖细胞的转基因系zTg(gata1:EGFP)斑马鱼胚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gata1^+细胞移植到42hpf的cloche^(-/-)突变体斑马鱼心脏中,采用体视荧光显微镜追踪观察移植后的红系祖细胞在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并在移植后2 h可观察到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逐渐增殖扩散且16 h持续有绿色荧光表达。结论红系祖细胞有重建造血的潜力,为进一步研究红系祖细胞移植后的功能鉴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系祖细胞 斑马鱼 移植 cloche^-/-突变
下载PDF
FLASH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早期表达以及与HoxB4基因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金璐 丁可军 +4 位作者 孙琮杰 陈露 周艳华 舒莉萍 何志旭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78-1182,1191,共6页
目的:观测FLASH基因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早期的表达及与Hox B4基因的关系。方法:以Hox B4转基因斑马鱼系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为Hox B4转基因斑马鱼系与Cre鱼系交配所得的过表达Hox B4的带有E... 目的:观测FLASH基因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早期的表达及与Hox B4基因的关系。方法:以Hox B4转基因斑马鱼系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为Hox B4转基因斑马鱼系与Cre鱼系交配所得的过表达Hox B4的带有EGFP荧光的胚胎(Tg:Lmo2-Cre,Lmo2-LDEL-Hoxb4-EGFP),实验对照组为EGFP转基因斑马鱼系与Cre鱼系交配所得的表达EGFP荧光的胚胎(Tg:Lmo2-Cre,Lmo2-LDEL-EGFP),空白对照组为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的胚胎;采用FLASH反义mRNA探针做原位杂交并观察其表达。结果:观察到Tuebingen组中3. 7、9~24 hpf的神经外侧板、头部和脊索及18~30 hpf的原肾管可见黑色的阳性杂交信号,36 hpf后未见; 18~72 hpf的空白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间FLASH表达水平无差异,实验组18~30 hpf神经系统、造血系统FLASH的表达下调。结论:FLASH基因可能是Hox B4基因的下游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HoxB4基因 FLASH基因 转基因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长春碱增加班马鱼肿瘤耐药基因abcb4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胡荣英 孙琮杰 +4 位作者 金璐 何思佳 周艳华 舒莉萍 何志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6期758-76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长春碱(VBL)对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abcb4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建立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筛选的斑马鱼模型奠定重要的实验基础。方法将长春碱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在受精后0.5~1.5 h的斑马鱼胚胎上完成药物... 目的通过研究长春碱(VBL)对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abcb4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建立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筛选的斑马鱼模型奠定重要的实验基础。方法将长春碱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在受精后0.5~1.5 h的斑马鱼胚胎上完成药物暴露实验,计算出长春碱IC_(50)的数值。设置长春碱为实验组,胚胎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受精后0.5~1.5 h的斑马鱼胚胎,观察受精后24~120 h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情况,记录死亡、孵化及畸形的胚胎数目;收集不同组别的斑马鱼胚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斑马鱼胚胎中abcb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计算出长春碱在斑马鱼胚胎中的IC_(50)为3.08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斑马鱼胚胎abcb4基因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在受精后120 h斑马鱼胚胎的小肠部位发现有abcb4基因阳性杂交信号,且实验组斑马鱼胚胎在脑和心脏部位发现abcb4基因阳性杂交信号。结论长春碱能明显增加斑马鱼早期胚胎中abcb4肿瘤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提示使用斑马鱼可以复制肿瘤耐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长春碱 abcb4 多药耐药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化疗药物诱导的转基因斑马鱼abcb4基因的表达和耐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露 向文碧 +4 位作者 莫晶 孙琮杰 周艳华 吴西军 何志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斑马鱼耐药基因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4(ABCB4)与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取野生型斑马鱼和转基因斑马鱼均设置空白对照组、阿霉素处理组、长春碱处理组、吉非替尼处理组、阿霉素联合吉非替尼处理组、长春... 目的探讨斑马鱼耐药基因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4(ABCB4)与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取野生型斑马鱼和转基因斑马鱼均设置空白对照组、阿霉素处理组、长春碱处理组、吉非替尼处理组、阿霉素联合吉非替尼处理组、长春碱联合吉非替尼处理组。每组100枚胚胎分别进行药物处理至第5天,每组取第5天斑马鱼幼鱼50枚进行实验。采用罗丹明123实验检测野生型斑马鱼耐药程度,酶标仪检测转基因的斑马鱼荧光强度,活细胞工作站检测荧光分布位置。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基因的斑马鱼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 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4(ABCB4)、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蛋白水平。结果罗丹明123实验证实经阿霉素和长春碱药物暴露后的斑马鱼体内产生耐药, EGFP荧光强度检测结果表明经阿霉素和长春碱药物暴露后的转基因斑马鱼荧光强度高,经阿霉素和长春碱药物暴露后的转基因斑马鱼体内β-catenin的累积升高伴随着EGFP和ABCB4蛋白的增加。结论斑马鱼体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斑马鱼abcb4基因的激活与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4(ABCB4) 耐药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5
作者 夏文 张景荣 +3 位作者 孙琮杰 詹曌熙 黄美玲 王彩丽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D)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并规范治疗的75例AL患儿的临床资料。75例患儿发生48例次IFD,其中确诊4例,临床诊断19例...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D)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并规范治疗的75例AL患儿的临床资料。75例患儿发生48例次IFD,其中确诊4例,临床诊断19例,拟诊25例。对48例IFD的感染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75例AL患儿在化疗中发生235例次感染,其中191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者有38例次患儿发生IFD,发生率为19.9%;44例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患儿中发生10例次IFD,发生率为22.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IF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次IFD感染部位最多的为呼吸道。48例次IFD中,G实验阳性率为35.4%,GM实验阳性率为8.3%,以念珠菌分离率最高。结论:IFD是AL治疗中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导致IFD主要的感染因素有严重粒细胞缺乏、持续粒细胞缺乏,C反应蛋白升高。IFD的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胃肠道感染次之。IFD疗效的提升需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及合理联用激素,可明显地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白血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阿霉素对模式生物斑马鱼中abcb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琮杰 何志旭 +2 位作者 舒莉萍 胡荣英 何思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 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研究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其abcb4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abcb4基因在斑马鱼多药耐药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2mL/L二甲基亚砜(DMSO),10μmol/L DOX及含2mL/L DMSO的10μmol/L DOX对斑... 目的 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研究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其abcb4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abcb4基因在斑马鱼多药耐药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2mL/L二甲基亚砜(DMSO),10μmol/L DOX及含2mL/L DMSO的10μmol/L DOX对斑马鱼胚胎进行药物处理,另以Eggwater处理的胚胎作为对照组。将正常发育的4-16个细胞期斑马鱼胚胎,随机分入以上各组中,药物处理至120hpf。收集药物处理下的斑马鱼不同时期胚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胚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abcb4基因在斑马鱼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药物处理的斑马鱼胚胎abcb4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abcb5基因mRNA表达情况则无明显变化。通过斑马鱼胚胎原位杂交,均在斑马鱼120hpf胚胎小肠部位发现有abcb4基因阳性杂交信号,且药物处理的斑马鱼胚胎在脑及心脏部位发现abcb4基因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DOX能诱导斑马鱼胚胎abcb4基因表达水平增高,对阐明abcb4基因在斑马鱼多药耐药产生机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多药耐药 阿霉素 abcb4
原文传递
吉非替尼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荣英 舒莉萍 +3 位作者 何志旭 孙琮杰 李志操 金璐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469-4472,共4页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及abcb4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斑马鱼,实验分为吉非替尼组、阿霉素和吉非替尼的混合液组、空白对照组。将吉非替尼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分别处理受精后0.5~1.5h(0.5~1.5h...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及abcb4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斑马鱼,实验分为吉非替尼组、阿霉素和吉非替尼的混合液组、空白对照组。将吉非替尼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分别处理受精后0.5~1.5h(0.5~1.5hpf)的斑马鱼胚胎,观察胚胎和幼鱼的死亡率、孵化率及畸形率变化。统计各浓度不同时间点的胚胎死亡率,计算出IC_(50)的数值;统计48hpf和72hpf的胚胎孵化率及120hpf的畸形率;收集不同组别的斑马鱼胚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斑马鱼胚胎中abcb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计算出吉非替尼在斑马鱼胚胎中的IC_(50)为16.18μmol/L。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吉非替尼(≥20μmol/L)显著抑制胚胎的孵化,并有明显的胚胎致死效应和致畸效应;吉非替尼组的斑马鱼胚胎abcb4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不显著,而阿霉素和吉非替尼的混合液组的abcb4基因的mRNA水平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斑马鱼早期胚胎中abcb4肿瘤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但是吉非替尼能逆转易耐药药物阿霉素的耐药作用,提示使用斑马鱼可以构建肿瘤耐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吉非替尼 发育毒性 abcb4 抗药性 多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