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三阴脉循行考证
1
作者 程施瑞 邱科 +4 位作者 孙睿睿 张乙小 周兴兰 梁繁荣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研究其循行方向及路径特点,对于研究早期经络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老官山汉墓 经穴髹漆人像 足三阴脉 经脉学说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叶香吟 何冬梅 +3 位作者 周园芳 熊坚 孙睿睿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是常见的术后不良事件。在PCS的临床治疗中,针灸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的针灸疗法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同针灸疗法在PC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或进...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是常见的术后不良事件。在PCS的临床治疗中,针灸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的针灸疗法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同针灸疗法在PC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或进行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胁痛 痞满 针灸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古代针具研究现状国内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睿睿 张丹华 +1 位作者 梁繁荣 曾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34-136,共3页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近30年国内古代针灸用具的研究现状。方法:在既定数据库中检索国内所有与古代针具研究有关的现代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所得文献作定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70篇有效文献,文献呈现出数量随时间推...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近30年国内古代针灸用具的研究现状。方法:在既定数据库中检索国内所有与古代针具研究有关的现代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所得文献作定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70篇有效文献,文献呈现出数量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多,文献类型以理论探讨居多,文献内容以实物研究为主的特点。结论:古代针具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而加强古代针具临床运用,综合多学科研究手段深入挖掘和科学阐释古代针具的发明创造和防病祛病作用机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针具 针刺器具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 被引量:5
4
作者 邱科 周兴兰 +4 位作者 孙睿睿 曾芳 谢涛 江章华 梁繁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2-1373,1390,共3页
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中惟一缺少的一条,其循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故拟以绵阳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与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中刻画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为重点,梳理、探寻手厥... 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中惟一缺少的一条,其循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故拟以绵阳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与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中刻画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为重点,梳理、探寻手厥阴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厥阴心包经 西汉 髹漆人像 循行 发展演变
下载PDF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太阳经脉循行浅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印帅 曾芳 +3 位作者 周兴兰 程施瑞 孙睿睿 梁繁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1-1283,共3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从而管窥老官山汉墓漆人经脉循行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老官山汉墓 髹漆人像 足太阳经
原文传递
从文化传播角度试论针灸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印帅 吴楠 +3 位作者 兰颖 孙睿睿 曾芳 梁繁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69-471,共3页
随着针灸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由中西方文化冲击带来的各种问题逐步凸显,目前主要存在两类问题:1)传统针灸的西化及自身文化淡化;2)知识体系差异造成西方国家对针灸不认可。同时作者提出,通过夯实国内中医文化环境基础、注重针灸的国际化... 随着针灸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由中西方文化冲击带来的各种问题逐步凸显,目前主要存在两类问题:1)传统针灸的西化及自身文化淡化;2)知识体系差异造成西方国家对针灸不认可。同时作者提出,通过夯实国内中医文化环境基础、注重针灸的国际化传播方式等思路来应对目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针灸 国际化发展
下载PDF
浅谈中医醋疗法之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婷婷 彭倩 +2 位作者 何昭璇 孙睿睿 曾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10期7-8,共2页
醋,不仅是一个为食材添色添味的调味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伤寒论》言之为“苦酒”,其又名“米醋”“淳酢”。古代医家巧妙地运用醋治疗多种疾病,流传至今,颇为常用。醋主归肝胆经,亦走胃、脾、大肠。醋味酸苦甘,性温,无毒,... 醋,不仅是一个为食材添色添味的调味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伤寒论》言之为“苦酒”,其又名“米醋”“淳酢”。古代医家巧妙地运用醋治疗多种疾病,流传至今,颇为常用。醋主归肝胆经,亦走胃、脾、大肠。醋味酸苦甘,性温,无毒,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本草经疏》言:“醋惟米造者入药,得温热之气。”《本草衍义》:“米醋比诸醋最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疗 外用 内服
下载PDF
基于古代文献研究的营卫刺法特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沂潍 任玉兰 +1 位作者 孙睿睿 梁繁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的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和总结古代营卫刺法的起源、发展,及针法特色,探寻针法文献研究的思路,以供研究者参考和临床应用借鉴。方法对分散的古代医籍文献中有关营卫刺法的内容进行搜集和整理,就发展源流、针法构成两方面对有价值的条... 目的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和总结古代营卫刺法的起源、发展,及针法特色,探寻针法文献研究的思路,以供研究者参考和临床应用借鉴。方法对分散的古代医籍文献中有关营卫刺法的内容进行搜集和整理,就发展源流、针法构成两方面对有价值的条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整理了《内经》及后世医家有关营卫刺法的论述,探讨了其针法特色。结论营卫刺法起源于《内经》,宋代以后主要遵从《难经》"营卫补泻法"为主要内容,以浅深分层操作为基础,临床应用多合并其他单式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刺法 补泻 源流 古代针法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试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9
作者 刘小艳 孙睿睿 +3 位作者 邱科 张婷婷 尹涛 曾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78-2482,I0018,共6页
近年来,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研究备受关注。文章检索近十五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中英文文献40篇。对此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围绕足三里穴位特异性、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在实... 近年来,针刺足三里神经影像研究备受关注。文章检索近十五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中英文文献40篇。对此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围绕足三里穴位特异性、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在实验设计方面,普遍存在样本量偏小,实验设计不尽合理,扫描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在研究结果方面,边缘系统和疼痛矩阵是足三里针刺效应的关键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 神经影像试验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对郄门穴主治疔疮的思考
10
作者 张丹华 孙睿睿 +1 位作者 曾芳 梁繁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89-1591,共3页
笔者发现,不同版本的《针灸学》教材对郄门穴的主治刊载有异。在第6版《针灸学》中,郄门穴的主治不包括疔疮病证,第7版教材增加了疔疮一病,而在治疗各论当中,对于"疔疮"的治疗,无论是主穴还是配穴却又均未提到郄门穴,甚至连... 笔者发现,不同版本的《针灸学》教材对郄门穴的主治刊载有异。在第6版《针灸学》中,郄门穴的主治不包括疔疮病证,第7版教材增加了疔疮一病,而在治疗各论当中,对于"疔疮"的治疗,无论是主穴还是配穴却又均未提到郄门穴,甚至连郄门所属的心包经也未曾涉及。作者对此补充存有疑问,遂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该穴的主治进行考证,并结合腧穴主治的演变规律分析,以明确该穴的主治功效,以期为郄门穴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郄门 疔疮 郄穴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俊 李政杰 +5 位作者 程施瑞 贺文华 孙睿睿 兰蕾 曾芳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随着针灸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究针刺效应中枢机制成为近年热点,但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以梁繁荣教授正在进行的针刺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为例,从临床试验开展和影像数据... 随着针灸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究针刺效应中枢机制成为近年热点,但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以梁繁荣教授正在进行的针刺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为例,从临床试验开展和影像数据处理方面切入,探讨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控制,以期为针刺神经影像学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思路,为未来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神经影像学 针刺 膝骨关节炎 FMRI
下载PDF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桂兴 程施瑞 +6 位作者 李政杰 孙睿睿 周俊 周圆芳 赵凌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14-2522,共9页
偏头痛是一种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但起效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有助于推广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适用。过去几年里,神经影像学的... 偏头痛是一种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但起效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有助于推广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适用。过去几年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同时,越来越多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机制研究促进了对针刺起效机制的理解。总的来说,24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脑结构、脑代谢、以及脑功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大脑功能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在这个综述中,我们对当前偏头痛发病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和针刺治疗的神经影像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讨论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神经影像学机制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经影像 偏头痛 脑结构 脑功能 脑代谢
下载PDF
浅议循经取穴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被引量:8
13
作者 景苗苗 兰颖 +2 位作者 孙睿睿 梁繁荣 曾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90-493,共4页
循经取穴是针灸临床最基本的取穴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循经取穴分为:循本经取穴、循他经取穴、循多经取穴,作者在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报道的基础上,主要从循本经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循经取穴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心包经 内关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园芳 +5 位作者 周俊 程施瑞 黄柳杨 李政杰 梁繁荣 孙睿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9-246,共8页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0年3月15日。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文...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0年3月15日。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基本信息、研究类型及对象、试验设计、干预措施和研究主题5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1996年-2020年共有相关文献175篇,其中临床研究170篇,影像研究5篇,发文量总体呈波折上升趋势。多数论文由国家级基金资助,研究对象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居多,对照组以药物对照为主,干预措施以针灸居多,观察指标以临床症状居多,"肠易激综合征"、"针刺"、"腹泻型"等词为高频关键词。结论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索其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领域中有巨大潜力,研究者在今后可在此领域加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研究 影像研究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针刺调节内脏痛的中枢-与周围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柳杨 孙睿睿 +3 位作者 周园芳 曾芳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238,共7页
内脏痛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通过对近10年关于针刺治疗内脏痛的中枢-与周围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归纳和整理。结果发现,针刺参与内脏痛调节的中枢结构包括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孤束核、丘脑... 内脏痛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通过对近10年关于针刺治疗内脏痛的中枢-与周围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归纳和整理。结果发现,针刺参与内脏痛调节的中枢结构包括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孤束核、丘脑、脑干网状神经节以及大脑皮层等;同时5-羟色胺、中枢阿片肽、胃泌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去甲肾上腺素以及乙酰胆碱等神经介质也参与了针刺对内脏痛的调节。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针刺通过影响大脑葡萄糖代谢及脑功能活动来调节内脏痛也被逐步认识。笔者认为针刺治疗内脏痛的机制是多途径的,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内脏痛的针刺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内脏痛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介质 综述
下载PDF
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睿睿 +3 位作者 周园芳 黄柳杨 李政杰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5-231,共7页
目的基于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文献进行述评,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对近10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fMRI研究进行回顾,依据病种选择、样本量计算、试验设... 目的基于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文献进行述评,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对近10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fMRI研究进行回顾,依据病种选择、样本量计算、试验设计、研究结果四方面内容进行述评,分析并总结当前研究现状。结果偏头痛、膝骨关节炎和下腰痛是目前研究中涉及频次最高的3个病种。受试者的疾病亚型、年龄段、利手习惯及fMRI禁忌症在研究中基本都保证了一致性和规范性。但多数研究仍存在样本量计算方式不明确的问题。对照组设置主要包括标准对照、无效对照和安慰对照。针刺效应因素在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中结局指标包括疾病特异性量表、疼痛评分及心理、精神状态的评估。fMRI设计以静息态和单一任务态设计为主,多任务fMRI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证实针刺可调节疼痛处理网络的功能连接,有效建立心理物理疼痛稳态。结论运用fMRI探讨针刺治疗慢性疼痛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丰硕,未来可通过扩大病种的选择,完善质量控制,关注针刺效应影响因素,丰富数据处理手段,借鉴多学科任务设计方式等方式,促进针刺疗慢性疼痛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疼痛 功能磁共振 述评
下载PDF
探究纳入文献质量评价不一致性的原因——以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俊 程施瑞 +4 位作者 陈逸嘉 孙睿睿 李政杰 曾芳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67-3373,共7页
目的评估国内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的不一致性,并探究产生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检索国内关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提取其中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 目的评估国内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的不一致性,并探究产生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检索国内关于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提取其中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记录,筛选出重复的质量评价记录,观察不同研究者对相同RCT所作判断的不一致性。结果205条重复的质量评价记录中,除随机和盲法外均存在较大不一致性,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道、其他偏倚、Jadad评分占比分别为58%、47.5%、79%和51%。另外,在纳入的研究中提及"由2名成员独立评价"完成的质量评价在大多数领域的不一致性反而更高。结论国内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在多个领域存在较大不一致性,其原因可能与报告不规范、未实施至少2名成员独立评价,以及研究者对质量评价工具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关,需要进一步改进质量评价工具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不一致性 针灸 膝骨关节炎 系统评价/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功能性胃肠病中枢病理变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培宏 尹涛 +2 位作者 孙睿睿 何昭璇 曾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4-1791,共8页
目的通过对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中枢病理变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Web of Science收录1993年-2019年相关文献为对象,应用... 目的通过对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中枢病理变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Web of Science收录1993年-2019年相关文献为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基本情况、研究的病种及重点脑区等进行共现分析,并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结果(1)共获得文献151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文献发表数达到最高;(2)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3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德国;(3)发文频次位于前3位的作者分别是Emeran A Mayer、K Tillisch、Fang Zeng;(4)主要是胃肠疾病类与影像学类相关杂志发文,核心期刊为Gastroenterology,Gut,Neurogastroenty and Molity;(5)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后,形成10个聚类群,分别为functional dyspepsia、brain response、endoanal ultrasound、prefrontal cortex、image cytometry、colonic functio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acupuncture、resting-state、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efault mode network。结论(1)基于神经影像技术,对FGIDs相关中枢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2)研究的主要病种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便秘;(3)大脑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默认网络是FGIDs神经影像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区域;(4)针灸是基于磁共振技术的FGIDs中枢机制研究中最常见的干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可视化图谱 功能性胃肠病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影像学
下载PDF
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昭璇 邱科 +5 位作者 孙睿睿 马培宏 尹涛 黄柳杨 瞿玉竹 张婷婷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8-50,54,共4页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运用为科学阐释针刺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的研究手段,但是由于脑功能成像和针刺操作的复杂性,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就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中样本量、受试者纳入和...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运用为科学阐释针刺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的研究手段,但是由于脑功能成像和针刺操作的复杂性,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就针刺神经影像学研究中样本量、受试者纳入和针刺操作等方面讨论其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提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经影像学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指标使用现状及不足
20
作者 陈丽 孙睿睿 何昭璇 《医学争鸣》 CAS 2019年第5期63-66,69,共5页
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RLS)因其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异性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RLS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因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用不当致其临床研究证据级别较低,难以得到国际认可。通过分析2008—2018年间中医治... 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RLS)因其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异性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RLS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因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用不当致其临床研究证据级别较低,难以得到国际认可。通过分析2008—2018年间中医治疗RLS的国内外文献的疗效指标使用现状发现存在以下不足:①缺乏客观评价指标;②对国际权威的疗效评价指标引用不足;③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认知状态的评估重视不够等。需要建立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相结合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以促进中医治疗RLS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不安腿综合征 疗效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