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集聚视角下中国城镇发展格局重塑: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孙祥栋 潘越 李金培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虚拟集聚是一种基于数据要素跨越物理空间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是重塑中国城镇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从城镇产业分工看,虚拟集聚通过打破地理限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产业组织新形态、放大合作创新效力、加速生产要素流动,来优化城... 虚拟集聚是一种基于数据要素跨越物理空间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是重塑中国城镇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从城镇产业分工看,虚拟集聚通过打破地理限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产业组织新形态、放大合作创新效力、加速生产要素流动,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从城镇规模分布看,虚拟集聚通过避免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强化城市的对外链接、改善城市间的竞争生态、完善信息的流通机制、破除资源要素的流动壁垒,来调整更新城镇体系。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亟须从虚拟集聚的视角出发,打造互通互联、智慧高效的城镇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集聚 产业分工 城镇体系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基于集聚经济规律的城市规模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祥栋 郑艳婷 张亮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81,共8页
本文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的变化规律,借鉴集聚经济理论对上述变化规律给出合理解释,并指出以不同产业为主的城市之间的适度规模差异巨大。首先,使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地级市的城镇地区人口数据,文章首... 本文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的变化规律,借鉴集聚经济理论对上述变化规律给出合理解释,并指出以不同产业为主的城市之间的适度规模差异巨大。首先,使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地级市的城镇地区人口数据,文章首次计算并比较了2000年和2010年中国城市的规模位序。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镇体系发展较为平衡、首位度低,10年间中国城市体系中人口往大城市集中的特征明显,高位次城市发展突出;但是在规模前100位的城市中,人口分布则更为平衡。这表明10年间中国一批大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集中与扩散并存"的趋势。进一步地,基于集聚经济理论,文章构造了城市单位生产成本函数,指出城市的单位生产成本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出"U"型曲线特征,城市规模不能无限制的扩大。本文将城市的适度规模界定为城市单位生产成本最小时所对应的规模,利用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异方差稳健性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的适度规模。测算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的适度规模为420万人。这一结果也同时证实了目前中国的城市规模是普遍偏小的,人口往大城市迅速集中可以降低城市的生产成本,当前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符合经济理性。此外,文章认为,现实中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别巨大,这使得上述对城市适度规模的估计只是一个"一般情况"下的估计。一个城市的适度规模部分地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产业特征。一个城市中追求集聚效益的产业越多,那么这个城市的适度规模就会越大。在界定制造业集聚型城市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型城市的基础上,文章的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与"一般情况"下的城市适度规模相比,制造业集聚型城市的适度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型城市的适度规模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规模位序律 城市规模
下载PDF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地理分布——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祥栋 张亮亮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0,118,共6页
使用2004—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用电数据,应用克鲁格曼G指数探讨了该行业的产业空间布局,并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以后该行业整体上出现转移扩散现... 使用2004—2013年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用电数据,应用克鲁格曼G指数探讨了该行业的产业空间布局,并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区位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以后该行业整体上出现转移扩散现象;中、西部地区是该行业的主要集中地;资源禀赋是影响该行业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临近省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溢出效应也有效地促进了本地该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行业 产业转移 产业布局
下载PDF
2000年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特征演变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祥栋 王涵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以及2009年-2014年农民工监测报告的数据,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及最新趋势。2000年以来外来人口规模和跨省外来人口规模迅速扩张,流动人口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 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以及2009年-2014年农民工监测报告的数据,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及最新趋势。2000年以来外来人口规模和跨省外来人口规模迅速扩张,流动人口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但各个城市吸纳流动人口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流动人口对本省城镇化贡献巨大。此外,近年来流动人口表现出"回流"的新特征。依据近年来流动人口特征提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人口城镇化 回流
原文传递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季度数据的因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祥栋 张亮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34-38,共5页
本文在国内外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使用2004年以来中国的季度数据并剔除季节影响,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论证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电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强格兰杰因... 本文在国内外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使用2004年以来中国的季度数据并剔除季节影响,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论证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电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强格兰杰因,为我们透过电力消费把握经济走势提供了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与CO_(2)排放——基于分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经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1 位作者 周瑛琦 刘学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9,56,共8页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_(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_(2)排放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城市体系 CO_(2)排放 全球视角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强度降低的关键因素识别及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祥栋 周瑛琦 王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9,共15页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是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融合LMDI分解法和计量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能源强度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是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融合LMDI分解法和计量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能源强度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能源强度降低的关键,国别增长结构抑制了整体能源强度的降低;(2)沿线国家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在整体上降低了国家能源强度水平,且存在区域禀赋差异,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能源进口国家能源相对价格提升的能源强度降低效应更显著;(3)空间互动方面,能源相对价格提高在降低本国能源强度的同时会提升邻国能源强度;(4)数字化水平调节方面,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能源相对价格提升的能源强度降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相对价格 数字化水平 空间效应 绿色“一带一路”
下载PDF
中国式城乡融合政策演化、理论框架及其突破进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刘锐剑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3,共11页
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是把握城乡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式城乡融合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继承与升华,也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贯通与演进,政策文件涵盖城乡保障协同联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是把握城乡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式城乡融合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继承与升华,也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贯通与演进,政策文件涵盖城乡保障协同联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多维发展互动三大内容。其中,城乡保障联动是城乡要素流动的滋养基础,城乡要素流动是城乡发展互动的必经过程,城乡发展互动是城乡融合的最终目标体现。当前我国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但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基础保障建设,加强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文本分析 政策演化 理论框架 突破进路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电力需求增长研判 被引量:30
9
作者 单葆国 孙祥栋 +2 位作者 李江涛 王向 马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因素发生深刻变化。深入分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科学研判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对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需求...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因素发生深刻变化。深入分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科学研判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对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需求侧因素,预计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速总体呈"倾角向下"的L型增长特征。电力消费增速进一步放缓,预计2020、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7.0万亿~7.6万亿k W·h和9.1万亿~11万亿k W·h。分结构看,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成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分地区看,西部地区用电比重上升,但未来东部地区仍然是全国的负荷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电力需求 电力规划
下载PDF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协同与宏观经济稳定——基于TANK-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1 位作者 尹彦辉 张勃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5,共12页
为探讨房地产税改革、住房信贷、利率政策等房地产市场调控工具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制,本文构建了包含两类异质性家庭和房地产部门的TANK-DSGE模型,模拟分析房地产税改革、住房信贷调控、货币政策等单一工具及其政策组合对宏观经济变... 为探讨房地产税改革、住房信贷、利率政策等房地产市场调控工具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制,本文构建了包含两类异质性家庭和房地产部门的TANK-DSGE模型,模拟分析房地产税改革、住房信贷调控、货币政策等单一工具及其政策组合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按照上海、重庆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税率水平征收房地产税,在有效控制房价的同时,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按照当前首套房首付比例,住房信贷的调控政策在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现象的同时,将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挤出,但伴随一定的通胀压力;参考当前全球“负利率”的货币环境背景,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扩大需求,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但同时会拉升房价,引致通货膨胀。为实现多重调控预期,应考虑多种政策工具的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家庭 房地产调控 政策组合 TANK-DSGE模型
下载PDF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李粉 孙祥栋 张亮亮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1999—2013年中国21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排放具... 利用1999—2013年中国21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减少工业污染排放、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排放具有循环累计因果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但长期内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波动的解释力将超越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环境污染
下载PDF
扩大转移总量 拓展转移空间 培育转移新人——毕节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军 刘晓婷 孙祥栋 《中国发展》 CSSCI 2010年第1期57-64,共8页
该文指出,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显著成就,为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贫困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重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在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力度,产... 该文指出,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显著成就,为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贫困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重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在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力度,产业空间结构进一步调整,更注重区域平衡发展的背景下,毕节地区将会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迎来新一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遇。为此,该文建议,毕节地区要根据宏观环境新变化,在扩大转移总量、拓展转移空间、培育转移新人上,构建新的转移战略,更好的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扶贫 农民增收 就业
下载PDF
动态
13
作者 孙祥栋 王立奎 +3 位作者 陈凌雨 黎安琪 李斐 陈丽 《中国就业》 2023年第4期15-17,共3页
济宁市:援企稳岗保用工靶向施策解难题为积极应对化解春节前后务工人员流动造成的阶段性缺工间题,山东省济宁市坚持早谋划、早对接、早服务,全力保障企业用工要素需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调研督导,摸清用工需求。济宁市委、... 济宁市:援企稳岗保用工靶向施策解难题为积极应对化解春节前后务工人员流动造成的阶段性缺工间题,山东省济宁市坚持早谋划、早对接、早服务,全力保障企业用工要素需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调研督导,摸清用工需求。济宁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企业用工保障专题会议,对全市2167家规上工业企业用工情况开展调研分析,全面摸清企业缺工规模、工种需求。人社部门派出14个企业用工保障包保工作组,“一对一”实地督导县(市、区)提升用工保障服务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工情况 企业用工 用工需求 务工人员 山东省济宁市 专题会议 解难题 督导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多元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的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彦辉 孙祥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5,共6页
文章构建包含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等能源环境因素的E-DSGE模型,探讨多元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中的作用机理,对多元技术进步中全要素生产率、能源利用效率、减排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的经济与环境效应进行动... 文章构建包含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等能源环境因素的E-DSGE模型,探讨多元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中的作用机理,对多元技术进步中全要素生产率、能源利用效率、减排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的经济与环境效应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助推经济发展方面效果显著,但不利于碳排放量下降等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政府环境治理支出在有效治理碳排放的同时,对经济发展存在短暂的抑制效应,但从长期来看仍是促进效应。减排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但效力不强。将多元技术进步与环境治理支出相结合,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目标,且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利用效率 减排技术进步 环境治理支出 “双碳”目标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佳佳 王雅涵 孙祥栋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26期136-139,共4页
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MOOC、雨课堂、微信企业平台等线上教学形式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线上教学的发展过程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从线上教学自身改善和线上与线下教... 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MOOC、雨课堂、微信企业平台等线上教学形式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线上教学的发展过程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从线上教学自身改善和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互补两个角度,探讨线上教学的改进措施及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同时,从强化师生时间观念、做好知识查漏补缺、沿用线上教学方式和建设优质教师团队四个方面,为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及线上教学常态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混合式教学 线上教学常态化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16
作者 刘佳佳 葛祯祯 +1 位作者 邓若涵 孙祥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3期148-153,共6页
当前,新文科建设如火如荼,对会计专业硕士这一文科热门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首先,该文从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生中收集215份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与新文科建设不契合的表象问题。其次,... 当前,新文科建设如火如荼,对会计专业硕士这一文科热门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首先,该文从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生中收集215份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与新文科建设不契合的表象问题。其次,采用结构方程进一步揭示新文科建设与会计专业硕士培养不契合表象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案例开发和实践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会计专业硕士 SEP课程建设理念 案例开发 结构方程分析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学之 段朵朵 +3 位作者 王潇晖 杨杰 何蕴玉 孙祥栋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45,共8页
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绿色生态以及社会福利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基础指标及各维度赋权,计算得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后进... 从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绿色生态以及社会福利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基础指标及各维度赋权,计算得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后进行排序,并以各省份GDP表征地区经济增长数量,进而探讨经济增长“质”和“量”之间协同发展的趋势。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要优于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时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之间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现象。据此,提出中国各省份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等建议,以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质”和“量”的差异,促进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多式联运模式的路径优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学之 上官强强 +3 位作者 张博淳 张婷 杨雪伦 孙祥栋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200,共9页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探索其货物运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最优化进程。从企业微观层面出发,基于成本和时间双重约束,综合考虑碳排放和运输成本因素,并引入碳税机制,通过碳价函数将CO2排放量换算为CO2排放成本,构建以货物运输的碳排放成本、运...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探索其货物运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最优化进程。从企业微观层面出发,基于成本和时间双重约束,综合考虑碳排放和运输成本因素,并引入碳税机制,通过碳价函数将CO2排放量换算为CO2排放成本,构建以货物运输的碳排放成本、运输成本和转运成本为目标的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低碳多式联运组合方式和路线,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低碳多式联运模式通过综合多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可以有效降低货物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以及运输碳排放量,在提高企业运输组织水平、降本增效和低碳环保等方面效果显著;合理的碳税税率促使货物运输企业在其所能承受的经济成本范围内选择优化低碳运输路径,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行业 运输路径 运输碳排放 低碳多式联运 碳税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中国工业部门电力消费因素分解——基于修正的LMDI分解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祥栋 徐杨钰 +1 位作者 李江涛 裴庆冰 《中国能源》 2019年第10期44-47,23,24,43,共7页
受统计数据缺失、统计标准变更等方面因素影响,2008年以后基于工业分行业增加值数据对工业部门电力消费进行逐年分解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对传统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纳入了电气化水平因素,对2003—2016年工业部门电力... 受统计数据缺失、统计标准变更等方面因素影响,2008年以后基于工业分行业增加值数据对工业部门电力消费进行逐年分解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对传统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纳入了电气化水平因素,对2003—2016年工业部门电力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业增长、电气化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分别是工业部门电力消费增长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拉动力,而能源强度的降低则大幅减少了电力消费的增量水平。未来我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往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变化对工业部门电力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由正转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部门 电力消费 对数均值迪氏分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石化行业VOCs排污收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学之 段朵朵 +1 位作者 张勃 孙祥栋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2期94-101,133,共9页
文章以2015—2019年中国石化行业33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当期环境规制对后一期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从而验证了中国石化行业“波特假说... 文章以2015—2019年中国石化行业33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当期环境规制对后一期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从而验证了中国石化行业“波特假说”的存在。此外文章还发现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绩效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均支持“波特假说”,西部地区则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研究,文章认为促进石化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进一步加大石化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实施力度、促进石化行业企业的科技投入并注重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VOCs排污收费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