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化血糖管理在自发性脑出血危重患者行持续肠内营养中的效果
1
作者 蒋彩霞 张玉敏 +6 位作者 侯慧卿 潘宝根 高丽霞 王霞 徐馨 张盼英 孙素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持续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实施优质化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6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8分,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3分,接受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治...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持续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实施优质化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6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8分,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3分,接受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与观察组(给予优质化管理目标血糖7.8~10.0 mmol/L),每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热量时间、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情况及患方对血糖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热量时间、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及治疗前后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危重患者行持续肠内营养治疗的优质化血糖管理能够显著加快降糖速度,缩短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热量时间,避免低血糖发生,改善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 应激性高血糖 管理目标血糖
下载PDF
强化治疗饮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体质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郭浩 程晓叶 +3 位作者 安楠 董晓丽 李尧 孙素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治疗饮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体质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饮食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治疗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各代谢指标... 目的:探讨强化治疗饮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体质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饮食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治疗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各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体质指数、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比干预前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情绪波动程度、日常活动能力、社会参与程度、行动恢复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正常体质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饮食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作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强化治疗饮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机体代谢指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体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强化治疗饮食干预 体质指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结合亚油酸对胰岛素抵抗模型MSG肥胖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素娟 申竹芳 +3 位作者 陈跃腾 唐玲 丁世英 谢明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 研究结合亚油酸对胰岛素抵抗模型MSG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 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后分为模型、结合亚油酸和罗格列酮组 ,观察结合亚油酸对MSG小鼠肥胖、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抗性、血及脂肪组织中TNF α含量等的... 目的 研究结合亚油酸对胰岛素抵抗模型MSG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 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后分为模型、结合亚油酸和罗格列酮组 ,观察结合亚油酸对MSG小鼠肥胖、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抗性、血及脂肪组织中TNF α含量等的影响。结果 结合亚油酸使MSG小鼠体重增长减少 ,体型明显改变 ,但对MSG小鼠异常的胰岛素和葡萄糖耐量、高胰岛素血症及脂肪组织中TNF α含量升高均无改善 ,使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结论 结合亚油酸对MSG小鼠有一定减肥作用 ,对MSG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无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亚油酸 MSG小鼠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可适应宽频带的抗混叠有源阻尼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素娟 翟炜 +2 位作者 瞿兴鸿 程谦 毛亚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310-5316,共7页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谐振问题,该文从离散控制的角度分析了谐振机理,得出控制器运算时间带来的滞后影响了系统相频特性,使其不满足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而失稳。虚拟电阻法是解决LCL谐振问题的一种有效而稳定的方法,但在工业应用中存...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谐振问题,该文从离散控制的角度分析了谐振机理,得出控制器运算时间带来的滞后影响了系统相频特性,使其不满足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而失稳。虚拟电阻法是解决LCL谐振问题的一种有效而稳定的方法,但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电容电流欠采样导致的混叠问题。选择合理的滤波器可以解决混叠问题,但其带来的相位滞后影响了阻尼效果甚至为系统带来负阻尼,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带超前补偿的虚拟电阻有源阻尼法。另外,实际系统通常是多台逆变器经LCL并联,系统存在从单机谐振频率到多机谐振频率宽频率范围的谐振,该文基于1.5MW逆变器试验平台,通过改变并联滤波电容组数进行了谐振频率670~1230Hz的阻尼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宽频率范围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有源阻尼 虚拟电阻 超前补偿 混叠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5
作者 孙素娟 赵景茹 +1 位作者 赵秀娟 程晓叶 《中国康复》 2016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行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通过CT或MRI进行确诊后,根据有无实施综合护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涉及心...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行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通过CT或MRI进行确诊后,根据有无实施综合护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涉及心理、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综合护理治疗。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2组BI及FMA评分均逐渐提高(P<0.01),HAMD评分逐渐下降(P<0.01,P<0.05),干预1个月后,组间比较,3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别,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BI及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功能康复 综合护理干预 抑郁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焦虑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素娟 张若曦 +2 位作者 赵景茹 赵秀娟 程晓叶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后存在焦虑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左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后存在焦虑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左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高频(10 Hz)r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2组患者NIHS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BI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对脑梗死患者卒中后焦虑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焦虑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素娟 梁翠萍 程晓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21-3722,3726,共3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0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中...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0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中途退出22例,观察组67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营养脑神经细胞及改善脑循环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健康宣教、运动处方、饮食指导),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血脂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4、1.33、1.34、1.06、0.25、1.07、1.41、1.57,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6、0.93,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具有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缩小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治疗效果与他汀类药物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血脂异常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非药物综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素娟 赵秀娟 +1 位作者 赵景茹 程晓叶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0期3185-3187,共3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综合心理干预及中医物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综合心理干预及中医物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结果干预后的3个月,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干预组的PSQI总分及分项中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干预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负性情绪 睡眠障碍
下载PDF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素娟 赵秀娟 +1 位作者 刘月欣 张晓玲 《中国康复》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规范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程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72例初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入院到出院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并... 目的:规范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程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72例初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入院到出院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并确定时间,全程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则在治疗过程中不定时、随机给予传统方法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优良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水平,为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及行为指导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脑卒中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白芍总甙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炎症信号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素娟 邢潇 +3 位作者 高瑗 段瑞生 岳月红 李俐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对局灶性脑缺血(Focal Cerebral ischemic,FCI)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组,白芍总甙低、高两...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对局灶性脑缺血(Focal Cerebral ischemic,FCI)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组,白芍总甙低、高两个剂量组,采用RT-PCR法检测缺血灶周围脑组织TLR4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生理盐水组TLR4基因相对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白芍总甙中高剂量组TLR4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生理盐水组大鼠缺血灶周围脑组织TLR4基因高表达,白芍总甙对TLR4表达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甙 脑梗死 大鼠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7
11
作者 孙素娟 张卫红 +1 位作者 刘月欣 赵秀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按穿刺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A组)和股静脉置管组(B组)。比较其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导管留置时间大于15d组(Ⅲ...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按穿刺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A组)和股静脉置管组(B组)。比较其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导管留置时间大于15d组(Ⅲ组)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最高;股静脉置管组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结论:局部感染和导管堵塞的发生与中心静脉留置时间有关,颈内静脉置管组优于股静脉置管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下载PDF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对hs-CRP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素娟 葛梦敏 +1 位作者 程晓叶 靳会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7期3022-3023,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55例仅给予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MR...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55例仅给予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MRS评分,检测血清hs-CRP水平,监测用药期间血压变化,并于发病后90 d随访MR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hs-CRP均降低(P<0.05),且尤瑞克林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90 d随访发现,治疗组的90 d MRS评分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安全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并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HSCRP
下载PDF
对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多元化培训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素娟 侯慧卿 +1 位作者 孔艳莉 肖向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在全院护理培训中应用分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从培训计划拟定、培训组织以及目标制定、各层级护士培训落实等若干方面开展护理培训工作,按照N0、N1、N2... 目的:探讨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在全院护理培训中应用分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从培训计划拟定、培训组织以及目标制定、各层级护士培训落实等若干方面开展护理培训工作,按照N0、N1、N2、N3、N4各个层级的培训需求和全院护理培训计划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多元化培训,对比分析实施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前后的培训效果。结果: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后医师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认可、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培训中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医师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认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次多元化培训 护理人员 综合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素娟 宋岚峰 孙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第3期235-235,共1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就业成才为最终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就业成才为最终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就业 大学生
下载PDF
制度创新、社会自治与话语建构: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与角色定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素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7,共4页
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和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着内部运行活力不足、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政策参与不足的现实困境。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就要充分发挥社会组... 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和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着内部运行活力不足、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政策参与不足的现实困境。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就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妥善处理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组织自我治理;参与社会服务,建立政治互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功能作用 社会管理创新 政策参与
下载PDF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成因分析与政策创新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素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6,共4页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治理对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益矛盾是引起基层社会矛盾冲突的主要根源,普通民众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是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基层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以及党政干部的权力寻租行为都加剧了矛盾的凸显...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治理对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益矛盾是引起基层社会矛盾冲突的主要根源,普通民众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是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基层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以及党政干部的权力寻租行为都加剧了矛盾的凸显化形势。中国共产党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政策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从而实现全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民众 基层政府 社会矛盾 党群关系
下载PDF
老年病人食物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素娟 冯春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食物误吸 护理 预防
下载PDF
列宁晚年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素娟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发展党内民主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保障。列宁晚年在病榻上对苏共的民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他认为:应该成立监察委员会,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实现对中央委员会的有效监督;... 发展党内民主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保障。列宁晚年在病榻上对苏共的民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他认为:应该成立监察委员会,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实现对中央委员会的有效监督;同时进一步改组工农检查院,健全党和国家的监察机关和监察制度。列宁的这些艰辛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党内民主 制度建设 民主监督
下载PDF
原发性针刺样头痛
19
作者 孙素娟 杜金明 王贺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以往认为原发性针刺样头痛(primary stabbing headache,PSH)为一种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与神经痛不同,PSH主要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特征性表现为非常短暂或瞬间的、自发性、头部针刺样或戳刺样疼痛,每次发作的位置可有变化。近年... 以往认为原发性针刺样头痛(primary stabbing headache,PSH)为一种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与神经痛不同,PSH主要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特征性表现为非常短暂或瞬间的、自发性、头部针刺样或戳刺样疼痛,每次发作的位置可有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PSH并不少见,其患病率高达35.2%,其疼痛部位亦不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本文就PSH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针刺样头痛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高龄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20
作者 孙素娟 褚丽芳 +1 位作者 贾倩 王建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51-152,共2页
患者男性,85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双下肢无力15d,加重伴双上肢无力3d,于2012年2月10日入院。15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全身肌肉酸痛,自测体温39℃,无畏寒、寒战,无明显咳嗽、咳痰。肺CT示“肺炎,双侧胸腔积液”。头... 患者男性,85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双下肢无力15d,加重伴双上肢无力3d,于2012年2月10日入院。15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全身肌肉酸痛,自测体温39℃,无畏寒、寒战,无明显咳嗽、咳痰。肺CT示“肺炎,双侧胸腔积液”。头颅CT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给予抗血小板、改善循环药物及头孢硫脒、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10d,体温降至正常。住院期间测血压偏高,最高可达160/110mmHg,给予贝那普利降压,血压控制良好后出院。出院时能行走,仍感下肢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双下肢无力 双侧胸腔积液 腔隙性脑梗死 双上肢无力 他唑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 间断发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