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颈椎损伤高位截瘫15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继飞 刘振利 +1 位作者 刘晓伟 高岩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颈椎损伤高位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患者手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2周为1...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颈椎损伤高位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患者手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20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患者手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应用复方三维亚油酸胶丸、阿司匹林以及消除水肿药物。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同,术后戴颈托3个月,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水肿,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加重。结果治疗组均未发生静脉血栓,截瘫平面下降快且明显;对照组截瘫平面下降慢,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静脉血栓,其中1例因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猝死,1例因应用肝素后造成上消化道顽固性出血死亡。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促进脊髓恢复,预防静脉血栓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高位截瘫 脊髓功能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继飞 何强 +1 位作者 刘振利 陈庆胜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月3月~2011年9月应用微创小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2例,其中单纯压缩性骨折8例,爆裂性骨折4例,均不伴神经损伤。结果本组手...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月3月~2011年9月应用微创小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2例,其中单纯压缩性骨折8例,爆裂性骨折4例,均不伴神经损伤。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6(38—69)min,术中出血量60(50—80)ml。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消失8例,缓解4例。术后3d复查X线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满意。椎体高度恢复,椎管面积基本达到正常。本组1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5(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0(3.5—6.5)个月。X线及CT检查可见椎弓根钉位置均正确,无断钉现象。结论微创小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满意,可将手术创伤减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胸腰椎骨折 切口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继飞 席志文 +1 位作者 陈庆胜 张绪斌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3年11月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3例,平均年龄72.3(65~82)岁。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56(38~69...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3年11月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3例,平均年龄72.3(65~82)岁。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56(38~69)min,术中显性出血量平均60(40—100)ml,术中输血平均400(0~800)ml。77例术后恢复顺利,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坐骨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5例,肺栓塞1例。本组83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7(3—41)个月,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生活均能基本自理,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2例出现髋内翻。术后根据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68髋,良9髋,中6髋,优良率92.8%。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老年人
下载PDF
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及月骨坏死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继飞 刘振利 +2 位作者 陈庆胜 刘晓伟 高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 评价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和月骨坏死的效果.方法 应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123例和月骨坏死32例.术中第一截骨线在桡骨茎突近端1.5 cm处,截骨方向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平行;第二截骨线位于第一截骨... 目的 评价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和月骨坏死的效果.方法 应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123例和月骨坏死32例.术中第一截骨线在桡骨茎突近端1.5 cm处,截骨方向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平行;第二截骨线位于第一截骨线近端0.5~1.0 cm处,截骨方向与桡骨纵轴垂直;两截骨线在下尺桡关节中心会合.取出楔形骨块,桡偏使楔形截骨处对合,用1或2枚克氏针固定.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5(6~60)个月.腕舟状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8~14)周.32例月骨坏死者中,13例硬化骨重新成活,余无明显改善.术后腕关节疼痛VAS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患侧腕关节活动度与握力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99例手功能正常,56例有轻微功能障碍.腕关节功能按Krimmer评分:优99例,良56例.结论 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及月骨坏死的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手骨 骨坏死
下载PDF
单纯后颅窝减压与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继飞 王金海 +1 位作者 李铁军 陈庆胜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670-671,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后颅窝减压与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治疗组为行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寰枕畸形患者12例。对照组为行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患者15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 目的观察单纯后颅窝减压与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治疗组为行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寰枕畸形患者12例。对照组为行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患者15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3例,复发后无效或加重11例,总有效率26.7%。结论寰枕畸形的治疗中,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单纯后颅窝减压术疗效好。手术减压和稳定性重建应该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畸形 减压术 疗效 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寰枕畸形的手术治疗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继飞 王金海 +1 位作者 李铁军 陈庆胜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917-918,共2页
寰枕畸形是以枕骨大孔区、寰椎、枢椎骨质发育异常并伴有神经系统以及其附近软组织发育异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包括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椎枕化、寰枢脱位。
关键词 寰枕畸形 外科手术 进展
下载PDF
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 被引量:8
7
作者 孙继飞 刘振利 +1 位作者 刘晓伟 高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2例寰枕畸形患者行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均获随访,平均18(6-36)个月。按Symon和Lavender标准,治愈4,好转7例,无效1... 目的探讨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2例寰枕畸形患者行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均获随访,平均18(6-36)个月。按Symon和Lavender标准,治愈4,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结论寰枕畸形的治疗中手术减压和稳定性重建应该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畸形 减压术 外科 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继飞 刘振利 +1 位作者 刘晓伟 高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俯卧位下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5(1.2-2)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100-200)m l。36例平均随访24(8-3... 目的探讨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俯卧位下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5(1.2-2)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100-200)m l。36例平均随访24(8-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12-16)周。根据术后踝关节恢复情况、X线表现评定疗效:优30例,良6例。6例行走时偶有肿痛可能为踝关节骨折致创伤性关节炎所致,经减少行走负重及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后,2例痊愈,4例好转。结论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采取俯卧位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以直观地显露后踝骨折,而且不需要变动体位就能够很好地处理另外两踝骨折的复位并行内固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三踝骨折 胫腓联合分离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用微创理念行后路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继飞 刘振利 +2 位作者 刘晓伟 陈庆胜 高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用微创理念行后路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对23例寰枢椎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术前先在X线片及CT上测定好进钉点以及角度、方向,选... 目的探讨用微创理念行后路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对23例寰枢椎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术前先在X线片及CT上测定好进钉点以及角度、方向,选择螺钉、连接板的长度。寰椎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2 mm的交点,螺钉内斜角度为0°,上斜角度为5°。枢椎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螺钉角度上斜30°,内斜约10°,螺钉直径3.5 mm,寰椎螺钉长28~32 mm,枢椎螺钉长22~26 mm。结果均达到解剖复位、术中未损伤脊髓和椎动脉,术中出血量82(68~96)ml,2例齿状突骨折出现过度复位,术中经重新调整后解剖复位。本组平均随访15(10~25)个月,所有患者均症状消失,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用微创的理念行后路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并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关节稳定性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器 植骨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继飞 何强 +1 位作者 刘振利 陈庆胜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07年3月~2010年12月间应用该手术方式治疗22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退行变突出17例,发育性颈椎...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07年3月~2010年12月间应用该手术方式治疗22例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退行变突出1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发育合并后纵韧带钙化5例。手术前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评估和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3~36)个月。根据JOA评分,术后优良率为81.8%(18/22),颈部轴性症状减轻,X线检查未见颈椎不稳,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一种疗效好且效果稳定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成形术 减压术 外科 颈椎病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技术观察耳甲电针治疗首发性抑郁症即刻脑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继飞 何家恺 +10 位作者 马跃 王智 郭春蕾 罗屹 洪洋 曹久冬 张磊 田静 余学 肖雪 方继良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77-484,共8页
目的观察耳甲电针即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对首发性抑郁症(first-episode depression,FED)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脑功... 目的观察耳甲电针即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对首发性抑郁症(first-episode depression,FED)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脑功能活动的即刻调节作用。方法将29例FED患者作为FED组,29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FED组采用taVNS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即刻行fMRI扫描;健康组不予治疗仅纳入时行fMRI扫描。将基线期两组比较和FED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所诱导的ALFF重合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分析FED组治疗前后的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变化。结果与健康组比较,FED组治疗前ALFF在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及右侧颞中回升高(t=5.24,4.64,4.93,4.71;P<0.005),在左侧楔前叶、右侧楔前叶、左侧矩状回、右侧矩状回及左侧壳核减低(t=﹣3.79,﹣5.62,﹣3.50,﹣3.51,﹣3.49;P<0.005)。与治疗前比较,FED组治疗后左侧额中回、左侧补充运动区ALFF降低(t=﹣2.76,﹣2.77;P<0.005)。以左侧额中回为感兴趣区进行治疗前后全脑FC比较,FED组治疗后在右侧楔前叶、左侧矩状回、右侧枕上回和右侧中央沟盖回的FC增强(t=3.61,3.72,4.98,5.00;P<0.005),在左侧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的FC降低(t=﹣3.06,﹣3.18;P<0.005)。结论FED患者存在认知控制网络、默认网络及奖赏网络等脑区功能活动异常。耳甲电针具有即刻调制FED患者认知控制网络、默认网络、奖赏网络及视觉加工网络部分脑区功能活动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FED潜在的脑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 抑郁症 首发性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继飞 陈庆胜 +2 位作者 郑铁刚 何强 刘振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总结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9月间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2例,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 目的总结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9月间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2例,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后纵韧带钙化5例。手术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分级及行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检查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20)个月。术后脊髓功能JOA评分: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颈部轴性症状减轻,脊髓功能改善。随访时X线检查未见不稳,MRI示颈髓压迫得到解除。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对于有明确适应证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椎板成形术 钛板 内固定器
下载PDF
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加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伴椎体后缘骨赘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继飞 何强 +1 位作者 刘振利 陈庆胜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价颈椎椎间盘及相邻椎体部分切除加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后缘骨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椎椎间盘及相邻椎体部分切除加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后缘骨赘2... 目的评价颈椎椎间盘及相邻椎体部分切除加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后缘骨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椎椎间盘及相邻椎体部分切除加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后缘骨赘22例。取颈椎前路手术切口,术中仅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及相邻椎体的1/3~1/2,使脊髓得到彻底的减压。再用填满碎骨的钛网植于骨缺损处加用钛板螺丝钉内固定,固定范围仅限于相邻椎体。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颈椎动态侧位片和颈椎MRI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均获随访,平均15(6~24)个月,术后JOA评分优良率86.4%,颈部轴性症状减轻,脊髓功能明显得到恢复。颈椎活动度良好。X线检查见钛网植骨及钛板内固定良好,未见不稳现象。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颈椎椎间盘及相邻椎体部分切除加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伴相邻椎体骨赘效果显著,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颈椎节段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抑郁症的针灸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继飞 陈丽梅 +4 位作者 王智 郭春蕾 何家恺 高德强 方继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91-295,共5页
抑郁症是以持久而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障碍类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但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药物依赖以及停药后复... 抑郁症是以持久而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障碍类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但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药物依赖以及停药后复发等不足之处。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与抗抑郁西药相比,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焦虑和情绪低落等症状。现通过参阅近5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从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为出发点,总结针灸治疗抑郁症日趋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其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实验研究 作用机制 临床疗效 文献 综述
下载PDF
应用磁共振波谱研究针刺对健康人前额叶神经递质影响的性别差异
15
作者 赵彦萍 方继良 +12 位作者 陈媛媛 王寅 李小娇 孙黎 史珊 孙继飞 马跃 王智 郭春蕾 罗屹 张国雷 洪洋 罗萍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波谱MEGA-PRESS序列,观察针刺合谷穴对不同性别健康人前额叶内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谷氨酰胺(glutamine,Glx)及r-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76例健康受试者刺激前及刺... 目的采用磁共振波谱MEGA-PRESS序列,观察针刺合谷穴对不同性别健康人前额叶内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谷氨酰胺(glutamine,Glx)及r-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76例健康受试者刺激前及刺激(手针和纤毛针)合谷穴时磁共振波谱(MRS)数据,采用t检验及Pearson统计,分析刺激前后Glu^(+)、Glx^(+)和GABA^(+)浓度变化的性别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手针刺激前男性Glu^(+)浓度明显高于女性(P<0.05),手针刺激时男性Glu^(+)和Glx^(+)浓度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纤毛针刺激前男性Glx^(+)浓度明显高于女性(P<0.05),纤毛针刺激时男性Glu^(+)和Glx^(+)浓度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但手针和纤毛针刺激前和刺激时男性GABA^(+)浓度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针刺激前和刺激时,性别与Glu^(+)及Glx^(+)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纤毛针刺激前和刺激时,男性与Glu^(+)及Glx^(+)浓度呈正相关(P<0.05);手针和纤毛针刺激前和刺激时,性别与GABA^(+)浓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大脑前额叶内兴奋性神经递质(Glu和Glx)浓度可能存在性别差异,针刺合谷穴对大脑兴奋性神经递质浓度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合谷 磁共振波谱 谷氨酸 谷氨酰胺 Γ-氨基丁酸 性别
下载PDF
骨旁脂肪瘤误诊1例分析
16
作者 孙继飞 刘振利 +1 位作者 刘晓伟 高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6151-6152,共2页
关键词 脂肪瘤/诊断 骨肿瘤/诊断 误诊 病例报告 人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新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继飞 《中国新通信》 2012年第19期50-51,共2页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无线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便捷。研究我国目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最新技术应用,有利于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发展现状 应用
下载PDF
机器学习技术在针灸治疗脑病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8
作者 孙继飞 何家恺 +5 位作者 王智 郭春蕾 孙凯 刘振宇 余学 方继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22-1326,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应用于医疗领域。通过论述机器学习在脑病领域的应用概况,阐明机器学习在脑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机器学习引入针灸治疗脑病领域,不仅能应用于临床选穴处方的数据挖掘,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应用于医疗领域。通过论述机器学习在脑病领域的应用概况,阐明机器学习在脑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机器学习引入针灸治疗脑病领域,不仅能应用于临床选穴处方的数据挖掘,也能用于针灸治疗脑病的疗效预测,从而明确机器学习在针灸治疗脑病领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利于为针灸脑科学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并指出当前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针灸治疗脑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针灸 脑病 数据挖掘 选穴处方 神经影像 疗效预测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9
作者 王鸿庆 孙继飞 徐云生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以脾胃亏虚为本,以痰浊瘀毒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痰祛瘀为基本大法,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药制剂治疗、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等。目前的研究仍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以脾胃亏虚为本,以痰浊瘀毒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痰祛瘀为基本大法,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药制剂治疗、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等。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样本量太少,且大多是临床疗效观察,深入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疗效标准不统一,专方专药的普遍性仍有待商榷等。因此加快建立健全中医标准化,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医药防治DPN的机理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继飞 李静 刘俊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2期3954-3955,共2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8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干扰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通过临床观察、经方差...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8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干扰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通过临床观察、经方差检验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季腹泻 干扰素 醒脾养儿颗粒 利巴韦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