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冯楚文 屈媛媛 +3 位作者 忠人 孙维伯 王铁刚 杨添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近20年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2~2022年期间发表于CNKI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实验研究为文献来源,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近20年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2~2022年期间发表于CNKI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实验研究为文献来源,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9篇,来源于73种期刊,《针刺研究》发文量最高;涉及作者421位,以孔立红为代表;研究机构148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关键词325个,电针出现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效果显著,主要包括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干预手段、研究疾病、作用靶点及机制;近年来突现词聚焦于针药结合、认知功能、长时程增强,且持续性可观。结论:近20年我国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突触可塑性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PET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中枢机制现状
2
作者 李彬彬 冯楚文 +8 位作者 忠人 陈涛 屈媛媛 孙维伯 王玉琳 王庆勇 邵玉莹 鲁菁 杨添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9-463,共5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中枢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常伴认知困难、焦虑抑郁及痛觉改变等,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PET可为研究CFS中枢系统异常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就PET研究CFS中枢机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玉琳 彭婉莹 +3 位作者 张亚珂 孙维伯 林春盛 杨添淞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326-330,共5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及治疗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中医学不断发展,中医治疗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日趋增多...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及治疗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中医学不断发展,中医治疗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日趋增多,并取得确切疗效。本文对近年来的文献总结,重点从病因病机及临床疗效两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现有成果并展望未来前景,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现代研究及针刺治疗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玉琳 王宗兴 +3 位作者 刘同岩 赵健 孙维伯 杨添淞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PSD的现代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发病原因主要与一般因素、病变位置、疾病相关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主要有社会心理应激机制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两种学说,...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PSD的现代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发病原因主要与一般因素、病变位置、疾病相关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主要有社会心理应激机制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两种学说,其中神经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内分泌障碍、炎症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异常等。针刺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SD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中主要采用常规针刺、头针、电针、眼针、揿针、耳针等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方面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生物医学研究 针刺 综述
下载PDF
基于MiniGUI的嵌入式个人财务管理系统
5
作者 孙维伯 张立岩 《无线互联科技》 2011年第7期50-50,共1页
MiniGUI最初是为了满足计算机数控系统的需求而设计和开发的。本文分析基于MiniGUI技术的特点,设计一个基于本MiniGUI的嵌入式个人财务管理系统。
关键词 MINIGUI LINUX 嵌入式 SQLITE 财务管理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视角的疲劳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6
作者 冯楚文 屈媛媛 +7 位作者 忠人 孙维伯 李彬彬 鲁菁 邵玉莹 郭述豪 陈涛 杨添淞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43-1347,共5页
目前有关疲劳领域的研究大多围绕慢性疲劳综合征、原发病伴疲劳、精神疲劳及运动性疲劳等4个方向开展,研究样本主要涉及血液、唾液、线粒体、脑脊液、细胞外囊泡及骨骼肌6种类型。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已被逐渐应用于疲劳领... 目前有关疲劳领域的研究大多围绕慢性疲劳综合征、原发病伴疲劳、精神疲劳及运动性疲劳等4个方向开展,研究样本主要涉及血液、唾液、线粒体、脑脊液、细胞外囊泡及骨骼肌6种类型。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已被逐渐应用于疲劳领域的研究。本文依据研究样本类型,对蛋白质组学在疲劳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揭示疲劳的疾病本质及精准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生物学标志物 蛋白质组学 样本类型 综述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7
作者 鲁菁 屈媛媛 +6 位作者 邵玉莹 郭述豪 冯楚文 孙维伯 李彬彬 冬玮 杨添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9期534-538,542,共6页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世界上青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动物模型作为TBI损伤机制的研究载体,对研究TBI发生发展和具体损伤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TBI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关于TBI动物模型的建造方案较多,大多从损伤病因及损伤性质进行区...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世界上青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动物模型作为TBI损伤机制的研究载体,对研究TBI发生发展和具体损伤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TBI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关于TBI动物模型的建造方案较多,大多从损伤病因及损伤性质进行区别,但尚无统一的TBI模型制备标准,且仍处于不断开发、补充和完善中。本文总结了国内外TBI模型常用的实验动物,并根据局灶性损伤、弥漫性损伤和混合性损伤三种TBI不同损伤性质对常见TBI的造模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TBI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动物模型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灸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雪 杨添淞 +8 位作者 忠人 王玉琳 冯楚文 杨燕 王庆勇 屈媛媛 王德龙 孙维伯 李超然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10期602-603,619,共3页
肠道菌群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针刺治疗神经、精神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基于微生物-肠-大脑轴理论,检索近年来文献并进行总结,从神经、免疫、内分泌等方面来阐述针刺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以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 肠道菌群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针刺治疗神经、精神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基于微生物-肠-大脑轴理论,检索近年来文献并进行总结,从神经、免疫、内分泌等方面来阐述针刺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以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并以常见神经、精神疾病如缺血性卒中、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失眠进行举例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肠道菌群 微生物-肠-大脑轴 缺血性卒中 帕金森病 抑郁症
下载PDF
电针干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区p65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添淞 杨燕 +7 位作者 王德龙 王玉琳 郭静 石天宇 屈媛媛 王月 孙维伯 忠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7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区NF-κB p65和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建立CFS动物模型,治疗组选择百会、情感1区、感觉区给予电针治疗...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区NF-κB p65和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建立CFS动物模型,治疗组选择百会、情感1区、感觉区给予电针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下丘脑区NF-κB p65及COX-2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区可见NF-κB p65、COX-2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的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治疗能降低CFS大鼠海马与下丘脑中NF-κB p65、COX-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NF-κB P65 COX-2
下载PDF
MRI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脑结构及功能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楚文 屈媛媛 +7 位作者 忠人 李超然 孙维伯 王庆勇 佟欣 陈涛 李彬彬 杨添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5-778,共4页
2016年WHO国际疾病分类将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归为神经系统其他疾病,脑结构及功能异常在CFS发病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MRI有助于观察脑结构及功能变化,为诊断CFS及解析其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就MRI研究CFS脑结构及功能进展进行... 2016年WHO国际疾病分类将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归为神经系统其他疾病,脑结构及功能异常在CFS发病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MRI有助于观察脑结构及功能变化,为诊断CFS及解析其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就MRI研究CFS脑结构及功能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艾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肠黏膜屏障修复及疲劳改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超然 王雪 +7 位作者 冯楚文 杨燕 忠人 王玉琳 屈媛媛 王庆勇 孙维伯 杨添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究艾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结构及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A组及艾灸B组,每组12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3组采用多因素诱导复合应激方法造模。模型组不加干预,艾... 目的:探究艾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结构及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A组及艾灸B组,每组12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3组采用多因素诱导复合应激方法造模。模型组不加干预,艾灸A组给予温和灸神阙、关元穴,艾灸B组给予温和灸足三里穴(双侧),28 d后,评价大鼠一般情况,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结肠紧密连接ZO-1、Occludin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造模大鼠呈现反应迟钝、精神倦怠、活动减少、毛发枯槁、耳尾颜色苍白和便质稀软等表现。艾灸后好转,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改善较明显。光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艾灸A、B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杯状细胞数量增多。模型组ZO-1、Occludin蛋白与mRN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艾灸组上述紧密连接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提升(P<0.01);且艾灸A组Occludin蛋白表达量高于艾灸B组(P<0.01)。结论:艾灸能减轻CF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变,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相对表达,保护肠黏膜屏障以抗疲劳;且艾灸神阙、关元穴稍优于艾灸足三里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慢性疲劳综合征 紧密连接蛋白 肠黏膜屏障 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常用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庆勇 孙维伯 +5 位作者 杨燕 屈媛媛 冯楚文 王德龙 忠人 杨添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7期392-394,413,共4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肌性脑脊髓炎,其被定义为使人衰弱的疲劳无法通过充足的休息得到缓解。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异质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目前已制备出多种动物模型,本文系统整理分... 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肌性脑脊髓炎,其被定义为使人衰弱的疲劳无法通过充足的休息得到缓解。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异质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目前已制备出多种动物模型,本文系统整理分析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常用的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标准,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研究依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 动物模型 综述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行为学及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燕 王德龙 +5 位作者 郭静 石天宇 屈媛媛 王月 孙维伯 杨添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6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对复合因素刺激所致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复合因素刺激的方法建立慢...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对复合因素刺激所致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复合因素刺激的方法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针刺组电针百会、宁神、双侧感觉区,观察大鼠在旷场中的活动情况和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明显增多(P<0.01)。HE染色显示,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海马、下丘脑神经细胞呈现形态上和数量上的病理改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毛细血管水肿;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海马、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有所改善。结论头部电针可以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中枢性疲劳状态,该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对海马、下丘脑神经元的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疲劳综合征 旷场实验 下丘脑 海马
下载PDF
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4
作者 王庆勇 孙维伯 +6 位作者 杨燕 屈媛媛 冯楚文 王德龙 李超然 杨添淞 忠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11期621-62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PubMed、Cochrane... 目的:系统评价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PubMed、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搜集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治疗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1日。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Stata软件和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研究,包括4682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显著降低PD患者的UPDRS-Ⅲ、UPDRS-Ⅱ及UPDRS-(Ⅱ+Ⅲ)评分,改善了PD患者的运动症状和日常生活症状;此外,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显著降低了PD患者的PDSS-2评分,改善了PD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罗替戈汀透皮贴剂并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证实罗替戈汀透皮贴剂治疗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替戈汀透皮贴剂 帕金森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脑功能调控的fMRI研究
15
作者 王铁刚 忠人 +8 位作者 戴缙 王丰 孙维伯 王军 于晓东 屈媛媛 李彬彬 冯楚文 杨添淞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记录脑功能信息,使用磁共振局部功能活动特性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fALFF),研究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rTAS)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自发脑活动的调控作用及其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记录脑功能信息,使用磁共振局部功能活动特性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fALFF),研究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rTAS)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自发脑活动的调控作用及其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面向在读研究生招募符合CFS诊断标准的患病被试20例,纳入rTAS治疗组。对该组患者实施rTAS治疗8周,治疗前、后对所有被试进行症状学量表测评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评价rTAS对CFS的疗效,并使用fALFF分析比较CFS患者脑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CFS患者症状相关量表评分结果均有显著变化,其中疲劳量表FS-1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降低(P<0.05),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升高(P<0.05);此外,左侧中央后回fALFF升高,右侧小脑上部fALFF降低;且以上差异脑区的fALFF值与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存在一定相关,左侧中央后回fALFF值与FS-14、SCL-90、PSQI存在负相关(均P<0.05),与MoCa存在正相关(P<0.05);右侧小脑上部fALFF值与FS-14、PSQI存在负相关(均P<0.05),与MoCa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rTAS能改善CFS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患者脑功能的自发活动状态,CFS患者治疗前后的fALFF改变与临床症状相关,提示rTAS治疗CFS是通过中枢神经调控机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重复针刺刺激 慢性疲劳综合征 脑功能调控 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医学生中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功能磁共振ReHo特征研究
16
作者 王铁刚 忠人 +9 位作者 王军 曾祥新 戴缙 王丰 曹丹娜 冯楚文 孙维伯 屈媛媛 李彬彬 杨添淞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采集脑功能数据,利用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探讨医学生群体中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之间的脑功能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从在读医学研究生中招募健康被试20名... 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采集脑功能数据,利用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探讨医学生群体中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之间的脑功能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从在读医学研究生中招募健康被试20名和符合CFS诊断的患病被试20例,对所有被试进行临床症状对应的量表评价和脑功能MRI检查,对比健康被试与CFS患者之间不同的脑功能激活状态,发现差异脑区,将差异脑区的ReHo强度值与临床症状量表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CFS组在右侧丘脑和旁扣带脑回出现ReHo增高,而在双侧的颞中回出现ReHo降低。CFS组ReHo增高脑区的强度值与临床症状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其中右侧丘脑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存在正相关(r=0.7128,P=0.0004),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存在正相关(r=0.4303,P=0.0498),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存在正相关(r=0.4924,P=0.0274),右侧旁扣带脑回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存在负相关(r=-0.4510,P=0.0460),而ReHo降低的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ReHo分析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组,CFS患者边缘系统、基底节区等有异常激活状态出现,CFS患者脑功能ReHo存在明显差异,涉及到的脑区与情感、感觉、觉醒-睡眠、记忆任务有关,且与临床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慢性疲劳综合征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原文传递
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炎性因子的影响
17
作者 屈媛媛 冯楚文 +7 位作者 忠人 孙维伯 鲁菁 邵玉莹 郭述豪 李彬彬 陈涛 杨添淞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82,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采用改良慢性多因素复合应激刺激法复制CFS模型。电针组大鼠电针“神庭”透...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采用改良慢性多因素复合应激刺激法复制CFS模型。电针组大鼠电针“神庭”透刺“百会”和“大椎”,15 min/次,每日2次,治疗14 d。用实验大鼠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评估大鼠一般状态,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旷场实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状态,力竭跑台时间评估大鼠疲劳情况,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IL-10、IL-17、TGF-β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升高(P<0.05),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5),穿格次数及进入中央区次数增加(P<0.05),力竭跑台时间缩短(P<0.05);模型组海马区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结构疏松,少量神经元细胞核缺失;模型组海马和血清中的IL-10含量降低(P<0.05),IL-17、TGF-β1含量升高(P<0.05);模型组海马中的IL-10免疫荧光强度降低(P<0.05),IL-17、TGF-β1免疫荧光强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降低(P<0.05),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多(P<0.05),穿格次数及进入中央区次数减少(P<0.05),力竭跑台时间延长(P<0.05);电针组海马神经元数量增加,排列整齐,结构较紧密,坏死神经元减少;电针组海马和血清中的IL-10含量升高(P<0.05),IL-17、TGF-β1含量降低(P<0.05);电针组海马IL-10免疫荧光强度升高(P<0.05),IL-17、TGF-β1免疫荧光强度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缓解CFS大鼠疲劳程度,提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调节外周及中枢炎性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电针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趋势与治疗现状
18
作者 陈涛 屈媛媛 +7 位作者 李彬彬 鲁菁 邵玉莹 郭述豪 冯楚文 孙维伯 忠人 杨添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仍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和自发出血倾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该病患者发生AIS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仍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和自发出血倾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该病患者发生AIS的风险更高;且AIS患者经治疗后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情况。而AIS的抗凝治疗与ITP的抗出血治疗相矛盾,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导致该类患者死亡率较高、疗效不佳、预后较差。因此,AIS患者合并ITP时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基于流行病学分析了AIS与ITP的发病趋势、ITP增加AIS发病风险的原因/机制,并综述了AIS合并ITP的治疗方案及治疗难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AIS合并ITP患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从肠道菌群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超然 忠人 +5 位作者 王玉琳 杨燕 孙维伯 屈媛媛 王庆勇 杨添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6-960,共5页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与其引发的炎性反应和代谢紊乱有关。针灸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数量,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控脑肠肽实现抗疲劳作用。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针灸 肠道菌群 机制
原文传递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应用和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超然 忠人 +6 位作者 王玉琳 杨燕 孙维伯 冯楚文 屈媛媛 王庆勇 杨添淞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8期954-958,共5页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诊疗及选穴思路可分为调补结合、振奋元阳和调理脏腑三部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免疫细胞失衡和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三方面。常用方法有隔姜灸、雷火灸、温针灸、督灸等,取穴以神阙、关元...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诊疗及选穴思路可分为调补结合、振奋元阳和调理脏腑三部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免疫细胞失衡和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三方面。常用方法有隔姜灸、雷火灸、温针灸、督灸等,取穴以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百会、涌泉及背俞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灸法(中医)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