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β,γ与雌激素受体α,β在卵巢癌中mRNA的表达模式 被引量:6
1
作者 孙蓬明 魏丽惠 +4 位作者 高敏 王建六 赵超 W Lichtenegger J Sehouli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明确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ERRs)各亚型以及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癌中mRNA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Light-Cycler-PCR定量检测40例卵巢癌标本以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各种ERRs亚型和ERs亚... 目的:明确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ERRs)各亚型以及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癌中mRNA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Light-Cycler-PCR定量检测40例卵巢癌标本以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各种ERRs亚型和ERs亚型mRNA的表达丰度。采用ELISA方法分析各样本血清CA-125水平。结果:卵巢癌组织中ERRαmRNA表达的丰度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4和P=0.02),ERRβ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RNA表达的丰度和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RγmRNA在正常卵巢以及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卵巢癌组织中ERRγ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0.045)。ERRs家族和ERs家族在卵巢癌中有很高的共同表达率,ERα/ERRα的比率在卵巢癌组织中明显下降(P=0.0412)。结论:ERRs与ERs在卵巢癌中有共同表达,两个家族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卵巢癌复杂的肿瘤内分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受体 雌激素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联苯卞唑软膏联合克霉唑栓剂在女性严重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蓬明 苏彦钊 +1 位作者 蔡良知 毛晓丹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女性生殖道 克霉唑栓剂 临床观察 阴道炎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软膏 联苯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蓬明 杨京晶 +3 位作者 梁旭东 沈丹华 王建六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文献回顾 宫颈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阴道不规则出血 盆腔淋巴结活检 顺铂化疗 髂内动脉
下载PDF
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相关转录因子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蓬明 宋一一 +3 位作者 陈小芳 毛晓丹 林芬 董滨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1期843-847,共5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卵巢癌细胞中与肿瘤转移、侵袭相关的转录因子。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及小室跨膜实验比较卵巢癌细胞HO-8910及其高转移株HO-8910PM的转移侵袭能力差异;采用高通量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芯片(DNA/蛋白结合芯片)分析并比较两种细... 目的:分析并比较卵巢癌细胞中与肿瘤转移、侵袭相关的转录因子。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及小室跨膜实验比较卵巢癌细胞HO-8910及其高转移株HO-8910PM的转移侵袭能力差异;采用高通量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芯片(DNA/蛋白结合芯片)分析并比较两种细胞中转录因子的活化情况,明确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表达的转录因子;用转录因子酶联免疫活性分析方法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细胞划痕实验及侵袭实验表明HO-8910PM比HO-8910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强,在345个转录因子中共筛选出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的31个表达差异转录因子。HO-8910PM细胞与HO-8910细胞相比,表达上调的有13种,下调的有18种。v-Maf仅表达于HO-8910PM,HLF仅表达于HO-8910。结论:v-Maf、HLF等31种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卵巢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卵巢癌 转录因子芯片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s)在雌激素信号途径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蓬明 Jalied Sehouli +1 位作者 Werne rlitchnegger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第1期66-68,36,共4页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α 相关受体 信号途径 孤儿受体 receptor 细胞有丝分裂 受体超家族 甾体激素 系统发育 女性生殖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在妇科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蓬明 魏丽惠 +3 位作者 高敏 王建六 郭瑞霞 赵超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明确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s,ERR)α、β、γ各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卵巢细胞株,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定量PCR方法定性检测ERRs家族中各亚型的mRNA表达,采用WeststonB... 目的明确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s,ERR)α、β、γ各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卵巢细胞株,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定量PCR方法定性检测ERRs家族中各亚型的mRNA表达,采用WeststonBlot印迹的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各亚型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及WesternBlot蛋白印记检测显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卵巢癌细胞株及乳腺癌细胞株中ERRα均有高水平表达;子宫内膜癌Hec1A、Hec1B细胞和卵巢癌Mdah2774、SKOV3、OVCAR3呈现ERRβ阳性表达;而ERRγ表达见于宫内膜癌Hec1B、Ishikawa细胞,卵巢癌Mdah2774、SKOV3、OVCAR3细胞和乳腺癌MCF7细胞。结论ERRα和ERRγ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均有表达,而ERRβ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本研究提供了ERR家族表达在细胞株中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 定量分析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下载PDF
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化疗的研究现况和趋向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蓬明 Sehouli J.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化疗 研究现况 卵巢恶性肿瘤 复发性 恶性肿瘤患者 肿瘤细胞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2002年 实体性肿瘤 1997年 1992年 1985年 1983年 5年生存率 症状隐匿 病情进展 新发病例 化疗效果 药物类型 给药途径 治疗方案
下载PDF
端粒酶为靶位点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蓬明 罗美瑜 刘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年第6期119-121,共3页
端粒酶是迤今为止已知的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鉴于该酶活性几乎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 ,而且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端粒酶已成为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靶位点 。
关键词 端粒酶 肿瘤 基因治疗 靶位点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研究
9
作者 孙蓬明 罗美瑜 +2 位作者 刘光 张瑞霞 彭淑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探索端粒酶活化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筛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以 TRAP为基础的 PCR- EL ISA方法检测 2 3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对应的癌旁组织、10例的交界性...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探索端粒酶活化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筛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以 TRAP为基础的 PCR- EL ISA方法检测 2 3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对应的癌旁组织、10例的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12例正常卵巢与 2 8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在 2 3例卵巢恶性肿瘤中有 2 1例 (91.3% )端粒酶活性阳性 ,癌旁组织中 4例 (17.3% )阳性 ,交界性卵巢恶性肿瘤中 2例 (2 0 % )阳性 ,正常卵巢中未见增高 ,2 8例良性卵巢肿瘤中 2例 (7.1% )弱阳性。端粒酶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组 (P<0 .0 5 )、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癌旁组织组 (P值均 <0 .0 5 ) ;交界性卵巢肿瘤组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组(P<0 .0 5 ) ,而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中表达无差异 (P>0 .0 5 )。各种病理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化无差异 ,端粒酶活性增高在肿瘤的临床分期、恶性 (分化 )程度上差别显著 ,临床分期高、恶性度高的卵巢肿瘤其端粒酶活性也高。 [结论 ]端粒酶在卵巢恶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是卵巢恶性肿瘤形成中的普遍现象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而且有助于预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卵巢恶性肿瘤 端粒酶活性
下载PDF
卡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与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表达改变的关系
10
作者 孙蓬明 宋一一 +1 位作者 林超琴 J Sehouli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卡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与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表达改变的关系。探讨检测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作为铂类药物治疗卵巢癌细胞的监测指标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在卵巢癌细胞HO-8910、COC1中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 目的研究卡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与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表达改变的关系。探讨检测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作为铂类药物治疗卵巢癌细胞的监测指标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在卵巢癌细胞HO-8910、COC1中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hTERT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nnex-V-Fluos染色的肿瘤细胞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卡铂1μM,10μM和100μM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后,卵巢癌细胞HO-8910、COC1中的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的表达浓度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下降。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的表达的下降与卡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增加呈负相关(R=0.613,P=0.0347),而且hTERT基因表达的改变比端粒酶活性更为敏感。结论检测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的表达程度有助于判定卡铂诱导的卵巢癌凋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卡铂 HTERT基因 端粒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ERRα基因小分子干扰RNA慢病毒载体构建及鉴定
11
作者 孙蓬明 毛晓丹 +3 位作者 林芬 蔡良知 吴齐斌 宋一一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靶向人ERRα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方法针对ERRαmRNA设计了4条si RNA,并构建pGCSIL-GFP-siERRα慢病毒质粒,PCR扩增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用pGCSIL-GFP-siERRα、pHelp-er1.0和pHelper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 目的构建并鉴定靶向人ERRα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的慢病毒载体。方法针对ERRαmRNA设计了4条si RNA,并构建pGCSIL-GFP-siERRα慢病毒质粒,PCR扩增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用pGCSIL-GFP-siERRα、pHelp-er1.0和pHelper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将慢病毒干扰RNA及含有ERRα过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blot检测ERRα表达,观察蛋白表达抑制效果。结果 PCR和测序结果与设计的干扰序列一致,病毒滴度达2×109TU/ml。转染细胞中ERR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高表达、高效率的人ERRα基因小分子干扰RNA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ERRα在细胞核内转导中的作用机制和靶向ERRα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 RNA干扰 重组载体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与C-myc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12
作者 孙蓬明 罗美瑜 +4 位作者 刘光 戴丽玉 郑惠英 宋一一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C -myc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 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 ,采用PCR -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RT -PCR方法检测C -myc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恶性卵巢肿瘤...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C -myc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 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 ,采用PCR -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RT -PCR方法检测C -myc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恶性卵巢肿瘤端粒酶活性值及阳性率 (91 30 % ) ,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2 0 0 0 % ,P <0 0 1 )、良性卵巢肿瘤 (7 1 3% ,P <0 0 1 )和正常卵巢 (0 0 0 % ,P <0 0 1 )。交界性卵巢肿瘤端粒酶表达率与后两者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 ;卵巢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之间端粒酶活性无差别 (P >0 0 5 )。端粒酶活性值在恶性卵巢肿瘤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 (P <0 0 5 ) ;分化程度低者高于分化高者 (P <0 0 5 ) ;但在组织类型和组织起源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5 )。端粒酶阳性率在恶性卵巢肿瘤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和组织起源上均无差异 (P >0 0 5 )。利用RT -PCR检测C -myc基因的表达 ,发现 1 2例 (5 2 1 7% )恶性卵巢肿瘤C -myc基因有mR NA表达 ,而在良性、交界性和正常卵巢组织中均未见表达。C -myc基因阳性组端粒酶活性值显著高于阴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基因 端粒 端粒酶
下载PDF
某地区HPV不同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雪春 孙蓬明 +3 位作者 林芬 毛晓丹 蔡良知 宋一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该地区人群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 DNA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1 039例门诊首诊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诊断和分型,所得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39例标本中... 目的探讨该地区人群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 DNA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1 039例门诊首诊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诊断和分型,所得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39例标本中HPV整体感染率为32.1%,其中单重感染占阳性标本的75.4%,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别占阳性标本的17.7%、6.9%。HPV感染在小于3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降低。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逐渐上升(P<0.001),HPV16亚型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感染率逐渐上升(P<0.001)。不同年龄段HP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杂交技术能一次性检测23种HPV型别,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读,适合临床应用。HPV分型检测对筛选宫颈高度病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科 基因型 宫颈疾病 HPV多重感染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和雌激素受体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高敏 魏丽惠 +2 位作者 孙蓬明 赵丹 李小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α及雌激素受体(E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α和ERRα的表达,评估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α及雌激素受体(E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α和ERRα的表达,评估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Ⅰ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Ⅱ-Ⅳ期者(P=0.005);而ER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Ⅱ~Ⅳ期者(P=0.007)。ERα(+)和ERRα(-)组中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比例、G1~2级者及肌层浸润深度〈1/2者的数目均明显高于ERα(-)ERRα(+)组(P=0.000,P=0.031和P=0.022)。结论:ERα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良好的指标,而ERRα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二者联合监测有可能提高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受体 胞质和核 受体 雌激素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膀胱功能的尿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贤璟 宋一一 +3 位作者 孙蓬明 林超琴 蔡良知 杜开红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近期膀胱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3例ⅠB1~ⅡA期宫颈癌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前及术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测,包括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流率同步测定和括约肌肌电图检查。结果: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膀胱初... 目的:探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近期膀胱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3例ⅠB1~ⅡA期宫颈癌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前及术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测,包括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流率同步测定和括约肌肌电图检查。结果: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膀胱初感容量和残余尿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及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34例患者(54.0%)尿动力学检测发现存在近期膀胱功能障碍,包括逼尿肌受损、低顺应性膀胱、膀胱流出道梗阻、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及逼尿肌过度活动,其中低顺应性膀胱和逼尿肌受损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P〈0.01)。18例患者(28.6%)发生术后尿潴留,尿潴留患者的逼尿肌受损发生率(66.7%)和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33.3%)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患者(分别为20.0%和4.4%)。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近期膀胱功能改变明显,可表现为多种类型的膀胱功能障碍,并以低顺应性膀胱和逼尿肌受损为主,而逼尿肌受损可能是导致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尿潴留 尿动力学
下载PDF
17β-雌二醇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孤儿核受体ERRα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敏 孙蓬明 +3 位作者 赵丹 王建六 李小平 魏丽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2,共5页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α,ERRα)是孤儿核受体亚家族成员之一,可与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竞争结合同一靶基因位点,从而干扰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核内信号通路的转导,因而可能...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α,ERRα)是孤儿核受体亚家族成员之一,可与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竞争结合同一靶基因位点,从而干扰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核内信号通路的转导,因而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孤儿核受体ERRα的调控作用,明确ER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E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17β-E(210-10、10-8、10-6mol/L)作用于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和ERα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IA细胞24h、48h后ERRα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应用完全性ER拮抗剂ICI182780同时作用细胞,观察是否可阻断E2对ERRα的调控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17β-E2作用于Ishikawa细胞24h、48h后ERRα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以10-8mol/L作用后下调最明显。同时加入10-8mol/LE2和10-6mol/LICI182780作用于Ishikawa细胞后,E2对ERRα的下调作用被阻断。不同浓度的17β-E2作用于HEC-IA细胞24h后ERRαmRNA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但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当17β-E2作用细胞48h后,ERRα蛋白水平出现明显上调,以10-8mol/L作用后上调最明显。同时加入10-8mol/LE2和10-6mol/LICI182780作用于HEC-IA细胞后,E2对ERRα的上调作用无明显变化。结论:17β-E2可下调Ishikawa细胞ERRα的表达,且这种降调作用是通过ER介导完成的;17β-E2可上调HEC-IA细胞ERRα的表达,且这种上调作用不被完全性ER拮抗剂ICI182780所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 雌二醇 信号转导 子宫肿瘤 内膜癌细胞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孤儿受体ERRα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敏 魏丽惠 +4 位作者 孙蓬明 王建六 赵丹 赵超 王志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孤儿受体ERRα与雌激素(E)、孕激素(P)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10-10, 10-8, 10-6 mol/L)17β雌二醇(17βE2 )作用于Ishikawa细胞系不同时间(0min... 目的:探讨孤儿受体ERRα与雌激素(E)、孕激素(P)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10-10, 10-8, 10-6 mol/L)17β雌二醇(17βE2 )作用于Ishikawa细胞系不同时间(0min, 15min, 30min和24h)后ERRαmRNA的变化,并应用ER拮抗剂ICI182780同时作用细胞,观察是否可阻断E2 对ERRα的调控作用;检测不同浓度孕酮( 10-8, 10-7, 10-6, 10-5 mol/L)作用于Ishikawa细胞系24h后ERRαmRNA的变化。结果: 10-10 mol/L17βE2 作用于Ishikawa细胞系15min, 30min及24h后ERRαmRNA水平与未加E2 相比均稍有增加,而10-8, 10-6 mol/L17βE2 作用于细胞系15min, 30min及24h后ERRαmRNA明显减小,以10-8 mol/L作用后减少最明显。同时加入E2 和ICI182780作用于细胞系后,E2对ERRαmRNA的减小作用被阻断。10-8mol/L孕酮作用于细胞系24h后,ERRαmRN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加入10-7, 10-6和10-5 mol/L孕酮后,ERRαmRNA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结论: 17βE2 可减少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ERRαmRNA的表达,此减少作用是通过ER介导完成的。孕酮可增加ERRα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R 调控作用 孤儿受体 孕激素 ICI182780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ΑMRNA mol/L 17Β-E2 17β-雌二醇 MRNA水平 mRNA表达 不同浓度 子宫内膜癌 24h 相互关系 PCR) 不同时间 癌细胞系 孕酮 雌激素 拮抗剂 对照组 A细胞 检测
下载PDF
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处理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郭欢欢 孙蓬明 林元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有着床能力的胚胎、容受性良好的子宫内膜以及胚胎和母体的相互作用是胚胎成功种植的主要因素。子宫内膜厚度仍是目前临床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子宫内膜充分的增殖和向分泌期转... 有着床能力的胚胎、容受性良好的子宫内膜以及胚胎和母体的相互作用是胚胎成功种植的主要因素。子宫内膜厚度仍是目前临床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子宫内膜充分的增殖和向分泌期转化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一致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显著降低胚胎种植率,此外,薄型子宫内膜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索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并积极治疗、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非常重要。对妨碍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进行预处理,通过治疗使子宫内膜增加至正常厚度,将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及活产率。然而,目前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大多效果不理想。综述薄型子宫内膜的定义、病因及临床处理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生殖技术 辅助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治疗学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海 王子敬 +4 位作者 王世彪 康育兰 林敏 翁斌 孙蓬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治疗脓毒性休克(SS)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8例SS失代偿期患儿,按照随机区组法分成三个观察组,各组基础治疗相同,根据MP的初始剂量不同,分为每天20mg/kg治疗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治疗脓毒性休克(SS)失代偿期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8例SS失代偿期患儿,按照随机区组法分成三个观察组,各组基础治疗相同,根据MP的初始剂量不同,分为每天20mg/kg治疗组(大剂量组,n=26)、每天5mg/kg治疗组(中剂量组,n=26)、每天2mg/kg治疗组(小剂量组,n=26),疗程均为1周减停。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及转归。在入院时、第3天、第8天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并与2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小、中剂量组较大剂量组明显缩短(d:16.760±1.895,16.610±1.852vs.18.770±2.707,P=0.002);在休克纠正时间(h:2.557±0.379,2.419±0.374vs.3.992±0.427)、退热时间(d:1.507±0.393,1.500±0.405vs.2.334±0.430)、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d:2.707±0.308,2.526±0.294vs.4.338±0.456)等指标上,中、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明显减少(F=35.502~199.102,P=0.000);但三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重感染例数上,大剂量组较小、中剂量组明显增多(χ^2=10.685,P=0.005)。入院时,3个观察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F=154.805~5841.727,P=0.000),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三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继续下降,但在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上,小、中剂量组的下降幅度较大剂量组明显减缓(F=909.269~1815.873,P=0.000);第8天,三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有回升,在CD4^+T、CD8^+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上,小、中剂量组明显高于大剂量组(F=211.492~1991.729,P=0.000)。三组死亡患儿在入院时、第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均较存活患儿显著降低(F=108.213~3521.472,P=0.000)。结论SS失代偿期患儿应用小剂量的MP可控制炎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以CD4^+T为主的T淋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淋巴细胞亚群 甲泼尼龙
下载PDF
maspin和p5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齐斌 郑秀 +2 位作者 吴荔香 宋一一 孙蓬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30-63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maspin和p5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22例正常妊娠者,82例葡萄胎者(经随访35例发生恶变),1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maspin及p53的表达. 结果:葡萄胎未恶变组与正常早期妊... 目的:探讨maspin和p53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22例正常妊娠者,82例葡萄胎者(经随访35例发生恶变),1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maspin及p53的表达. 结果:葡萄胎未恶变组与正常早期妊娠组比较、葡萄胎恶变组与葡萄胎未恶变组比较,masp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在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6 cm组maspin表达分别低于血β-hCG≤105 U/L、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6 cm组(P〈0.05),而在血β-hCG〉105 U/L及卵巢黄素化囊肿〉6 cm组中p53表达升高(P〈0.05),maspin与p53的表达有关(P〈0.05).35例葡萄胎恶变者中,maspin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预后评分≥7分组的表达较〈7分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解剖学分期Ⅲ期组中的表达较Ⅰ~Ⅱ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aspin的表达下调及p53的高表达可能是葡萄胎恶性转化的早期事件, 两者的联合检测可能对预测葡萄胎恶变及预后判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PIN P53 葡萄胎 绒毛膜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