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诱导的RBM3对各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路轩 党晓平 孙子健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致死率极高,且目前的治疗方法相对有限。亚低温治疗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种缓解缺血、缺氧损伤的治疗方式,尤其在脑保护中的研究较多。多项研究表明,RNA结合基序蛋白3(RBM3)作为一种冷...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致死率极高,且目前的治疗方法相对有限。亚低温治疗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种缓解缺血、缺氧损伤的治疗方式,尤其在脑保护中的研究较多。多项研究表明,RNA结合基序蛋白3(RBM3)作为一种冷应激蛋白,主要在低温诱导下产生,可促进翻译,减轻氧化应激、降低细胞凋亡率。因此,诱导RBM3可能代表一种治疗IRI的新策略,代替亚低温治疗,减轻低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基于这一观点,文章对RBM3蛋白功能的最新发现进行综述,重点关注RBM3对各器官IRI相关疾病的保护作用以及未来前景,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RNA结合基序蛋白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视神经萎缩1型线粒体融合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皓文 孙路轩 +2 位作者 王钰琪 王心雨 常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现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能量代谢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人体内90%的能量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功能的稳定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发现,位于线粒体内...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现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能量代谢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人体内90%的能量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功能的稳定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发现,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视神经萎缩1型(OPA1)对线粒体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OPA1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将概述有关OPA1蛋白功能,功能障碍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表型,重点关注治疗OPA1突变引起的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当前治疗选择和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1型蛋白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心力衰竭
下载PDF
线粒体动力学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一硕 罗皓文 +4 位作者 王晨旭 孙路轩 阿如汗 张茵 常盼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1111-1115,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工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已经发现,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增强、钙稳态失调和线粒体自噬等因素与糖尿病心肌...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工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已经发现,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增强、钙稳态失调和线粒体自噬等因素与糖尿病心肌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线粒体动力学作为上述损伤机制的上游事件得到广泛关注。现重点阐述线粒体动力学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演进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线粒体动力学 融合 分裂 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