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付培姗 孙银松 +3 位作者 席娟 刘绍全 孙康文 钟伟洋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或神经根管的各径线较正常者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血管结构,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2]。LSS是老年人腰痛和腿痛常见的主要原因,具有发病率较高、病程长和反...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或神经根管的各径线较正常者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血管结构,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2]。LSS是老年人腰痛和腿痛常见的主要原因,具有发病率较高、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3]。目前,LSS已成为骨科和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老年人群进行脊柱手术最常见的原因[4-5]。LSS可分为发育型、后天获得型和混合型[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日常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障碍 脊柱手术 神经根管 腿痛 老年人群 径线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伞经导管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及管型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张彤 兰炳炎 +7 位作者 周乐今 徐小南 乌若丹 谢红 苗云波 吴泳昕 孙银松 孟洁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伞经导管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 ,管型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治疗效果。方法 ASD 7例及PDA 3例 ,均在透视及食道超声心动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伞治疗。术后 2 4小时、1月、3...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伞经导管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 ,管型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治疗效果。方法 ASD 7例及PDA 3例 ,均在透视及食道超声心动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伞治疗。术后 2 4小时、1月、3月分别行TTE、心电图及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7例ASD及 3例PDA封堵伞置入全部成功。ASD病例术后 2 4小时TTE显示 4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 ,3例完全闭合 ;PDA病例术后即刻经逆行主动脉造影及 2 4小时TTE显示 3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术后 1月所有病例TTE显示完全闭合 ,无残余分流 ,术后随访 3月 ,X线检查全部病例显示肺血减少 ,TTE示心房室缩小。结论 Amplatzer封堵伞是治疗继发孔型房缺及管型动脉导管未闭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近、中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封堵伞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下载PDF
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彤 周乐今 +2 位作者 武丽萍 孟洁 孙银松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初步疗效.方法:8例患者经胸超声(TTE)证实为VSD,并在透视和TTE下置入封堵器,术后即刻、24 h,经胸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选用2~14 mm封堵器,成功封堵VSD孔...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初步疗效.方法:8例患者经胸超声(TTE)证实为VSD,并在透视和TTE下置入封堵器,术后即刻、24 h,经胸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选用2~14 mm封堵器,成功封堵VSD孔,术中、术后未发现任何并发症,术后即刻、24 h无残余分流和再通.结论: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VSD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其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