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鲜策 孙贵范 +5 位作者 刘珊 张颖 金亚平 王路 林刚 胡云秋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用AlamarBlue还原法检测NaAsO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用AlamarBlue还原法检测NaAsO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同时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结果0001μmolL至1μmolL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10μmolL以上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下降,20μmolL组的凋亡和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的DCF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1μmolL以上组细胞内GSH水平增高,5μmolL组GSSG水平增高。结论各浓度砷引起HaCaT细胞内ROS增多,低浓度时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则抑制细胞活力,砷诱导HaCaT细胞内的GSH增多,发挥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HACAT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细胞内谷胱甘肽对砷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鲜策 刘珊 +1 位作者 孙贵范 高颖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对砷致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HaCaT细胞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和丁硫氨酸亚矾胺(L-buthionine-眼S’R演-sulfoximine,BSO)预处理后,加入亚砷酸钠(sodiumarsen... 目的研究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对砷致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HaCaT细胞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和丁硫氨酸亚矾胺(L-buthionine-眼S’R演-sulfoximine,BSO)预处理后,加入亚砷酸钠(sodiumarsenite,NaAsO2)继续作用,用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活力,每组4个复孔。结果单独用NaAsO2作用细胞24h后,0.001~10.000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增高(P<0.05),大于10.000μmol/L时Alamarblue还原率下降(P<0.01);用NAC预处理24h后再加入NaAsO2,15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比NaAsO2单独作用增加(P<0.05);用BSO预处理24h后再加入NaAsO2,15μmol/L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均下降(P<0.05)。结论低浓度NaAsO2刺激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NAC可减轻砷的细胞毒性,而BSO则加重其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角质形成细胞 谷胱甘肽
下载PDF
亚砷酸钠对淋巴细胞毒性及抗氧化物拮抗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鲜策 刘珊 +4 位作者 陆春伟 王璐 张颖 林刚 孙贵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及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的拮抗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后 ,施加处理因素 ,在 37℃条件下恒温培养 ,用水溶性染料 (AlamarBlue)摄入法定量检测淋巴细胞活...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及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的拮抗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后 ,施加处理因素 ,在 37℃条件下恒温培养 ,用水溶性染料 (AlamarBlue)摄入法定量检测淋巴细胞活力。结果 亚砷酸钠浓度大于 5 μmol/L时 ,AlamarBlue的还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用 5 μmol/L的亚硒酸钠预处理细胞 2 4h后 ,10 μmol/L亚砷酸钠组AlamarBlue的还原率显著增高 ,接近空白对照组还原率 ;而用 5 0 μmol/L的抗坏血酸预处理后 ,还原率有所增高 ,但未达到对照组水平。 结论 亚砷酸钠可抑制淋巴细胞活力 ,抗氧化物可一定程度的拮抗三价砷的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亚硒酸钠 抗坏血酸 淋巴细胞
下载PDF
GSH对砷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鲜策 蔡竹 +4 位作者 刘爽 朴丰源 杨光 姚晓峰 刘晓文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对砷致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素(DCF)的荧光强度;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单独用NaAsO2作用后,DCF荧光... [目的]研究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对砷致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素(DCF)的荧光强度;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单独用NaAsO2作用后,DCF荧光强度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后,细胞内DCF荧光强度和MDA含量与砷作用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MDA达到对照组水平。用丁硫氨酸亚矾胺(BSO)预处理细胞后,DCF荧光强度和MDA含量与NaAsO2单独作用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NAC可减轻砷对细胞的氧化损伤,而BSO则可加重其氧化损伤,说明细胞内的GSH可对砷引起的氧化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N-乙酰半胱氨酸 丁硫氨酸亚矾胺 氧化损伤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肾组织RNA的损伤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鲜策 杨光 +4 位作者 李秋娟 叶建新 陈敏 刘晓芳 朴丰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4906-490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活性氮族引起的核酸损伤标志物8-硝基鸟嘌呤在砷暴露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氧化二砷对肾组织RNA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1在大连医科大学毒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昆明种健康小鼠40只,按体质量... 目的:通过检测活性氮族引起的核酸损伤标志物8-硝基鸟嘌呤在砷暴露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氧化二砷对肾组织RNA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1在大连医科大学毒理学实验室完成。选用昆明种健康小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每组10只。各染砷组小鼠通过饮用含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自来水的方式使小鼠暴露砷,连续染砷60d。正常对照组每天摄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染砷60d后处死各组小鼠,立即取肾脏皮质,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肾皮质组织病理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肾组织内8-硝基鸟嘌呤的表达,根据8-硝基鸟嘌呤表达的吸光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4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染砷组小鼠肾脏皮质区肾小管细胞出现肿胀,胞质内有空泡变性,核固缩、溶解等明显的病理学变化;而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肾脏细胞未见上述病理变化。②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小鼠肾组织细胞的抗8-硝基鸟嘌呤免疫染色平均吸光度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0.027±0.014,0.039±0.015,0.043±0.014,0.004±0.002,P<0.05),20μmol/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与5μmol/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相比,吸光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活性氮族可能参与了砷对肾脏细胞核酸的损伤作用,8-硝基鸟嘌呤可能是砷致肾损伤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鸟嘌呤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孙鲜策 朴丰源 +1 位作者 杨光 李秋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932-1933,共2页
现有的卫生学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卫生学发展和适应未来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具有培养学生主动的自我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协作能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 卫生学 PBL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鲜策 朴丰源 +6 位作者 金亚平 王毅 李昕 李冰 徐苑苑 仲来福 孙贵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6-83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活性氧(ROS)及过氧化物酶(CAT)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用紫外速率直接法测定CAT活性,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活性氧(ROS)及过氧化物酶(CAT)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用紫外速率直接法测定CAT活性,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从2.5μmol/L组开始,细胞内ROS水平增高,且呈剂量-反应关系;5μmol/L以上组CAT活性明显下降,5μmol/L以上组NF-κB表达减弱(P<0.05)。结论砷诱导HaCaT细胞氧化应激,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活性氧(ROS) 核转录因子-κB(NF-κB)
下载PDF
正常成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31
8
作者 孙贵范 刘珊 +3 位作者 李冰 李昕 郭晓英 孙鲜策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检测正常成人尿中 8-羟基脱氧鸟苷 (8-OHdG)水平 ,了解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范围。方法 用 8-OHdG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尿中 8-OHdG水平 ,用苦味酸法测定尿中的肌酐 ,计算 8-OHdG的肌酐校正值。结果 正常人群尿中 8-OHdG水平为 ... 目的 检测正常成人尿中 8-羟基脱氧鸟苷 (8-OHdG)水平 ,了解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范围。方法 用 8-OHdG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尿中 8-OHdG水平 ,用苦味酸法测定尿中的肌酐 ,计算 8-OHdG的肌酐校正值。结果 正常人群尿中 8-OHdG水平为 14 15± 9 0 0ng/mgCr。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性为 11 85± 5 72ng/mgCr ,女性为 16 2 4± 10 83ng/mgCr。按 10岁一个年龄段分层 ,在男性、女性和全体人群中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在 2 1~ 6 0岁年龄段 8-OHdG水平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正常人群 8-OHdG水平的 95 %参考值范围在男女性分别为 0~ 2 5 77ng/mgCr和 0~ 4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脱氧鸟苷 人群分布 参考值范围 DNA损伤 苦味酸法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晓英 孙贵范 +5 位作者 孙宪民 张颖 李昕 刘珊 孙鲜策 王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576,共2页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饮水中加入 5 0 ,10 0 ,和 15 0mg/L氟化钠 (NaF)喂饲大鼠 3个月 ,制备亚慢性氟中毒模型。测定染氟各组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饮水中加入 5 0 ,10 0 ,和 15 0mg/L氟化钠 (NaF)喂饲大鼠 3个月 ,制备亚慢性氟中毒模型。测定染氟各组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 ,同时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SG PT)、谷草转氨酶 (SGOT)的活性。结果  15 0mg/L染氟组大鼠肝脏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10 0 ,15 0mg/L染氟组大鼠肝脏SOD活力显著下降 (P <0 0 5 ) ;随染氟剂量增加 ,GSH -Px活力有下降趋势 ;15 0mg/L染氟组S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10 0 ,15 0mg/L染氟组SGO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MDA与SGPT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0 46 0 ,P =0 0 0 7)。结论 氟中毒大鼠肝脏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 ,氧化应激引起的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氟致大鼠肝毒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肝脏 氧化应激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牛黄酸和VC对染砷小鼠脑神经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朴丰源 杨光 +3 位作者 李秋娟 叶建新 孙鲜策 马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观察牛黄酸和维生素C(VC)对砷暴露导致的脑组织核酸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砷毒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4 mg/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1、50 mg/kg牛黄酸和45mg/kg VC拮抗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牛黄酸和维生素C(VC)对砷暴露导致的脑组织核酸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砷毒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4 mg/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1、50 mg/kg牛黄酸和45mg/kg VC拮抗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周2次,连续染毒60d,取小鼠脑组织固定,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8-硝基鸟嘌呤(8-NO2-G)的表达。结果染砷组小鼠脑组织出现异常病理学改变,脑皮质神经细胞的胞浆中8-NO2-G呈现明显的高表达。而牛黄酸和VC拮抗组小鼠脑组织出现轻度的病理学变化8-NO2-G表达。结论牛黄酸和VC对砷暴露小鼠脑组织R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8-硝基鸟嘌呤 免疫组化 拮抗剂
下载PDF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用水中形态砷化物水平调查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冰 徐苑苑 +5 位作者 贺淼 富景奇 薛鹏 徐磊 孙鲜策 孙贵范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调查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饮用水中形态砷化物水平,为地砷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西、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地砷病病区采集高砷井水水样,高压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形态砷化... 目的调查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饮用水中形态砷化物水平,为地砷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西、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地砷病病区采集高砷井水水样,高压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形态砷化物。结果地砷病病区饮用水的形态砷化物主要是3价的无机砷(iAs^Ⅲ)和5价的无机砷(iAs^Ⅴ),含有机砷量很低。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水样中iAs^Ⅲ明显高于iAs^Ⅴ,分别占总砷的85.2%(297.07μg/L)和73.4%(103.45μg/L),97%(27份)和80%(48份)的受检水样中iAs“占含总砷量的60%以上;山西省水样iAs^Ⅲ和iAs^Ⅴ水平差别不明显。结论不同地砷病病区水体形态砷化物水平和分布存在差异,在对饮用水中总砷测定的同时,有必要测定和分析形态砷化物iAs^Ⅲ和iAs^Ⅴ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水污染 化学性 地方病
下载PDF
香烟烟气溶液对大鼠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及抗氧化物质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珊 孙贵范 +3 位作者 宛超 孙鲜策 王毅 曲龙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 了解香烟烟气溶液对大鼠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 ,并探讨多种抗氧化物质的干预作用。方法以PBS作吸收液 ,用大包氏管收集香烟主流烟气 ,分别以 0、1× 10 - 3、2× 10 - 3、4× 10 - 3、8× 10 - 3、12× 10 - 3... 目的 了解香烟烟气溶液对大鼠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 ,并探讨多种抗氧化物质的干预作用。方法以PBS作吸收液 ,用大包氏管收集香烟主流烟气 ,分别以 0、1× 10 - 3、2× 10 - 3、4× 10 - 3、8× 10 - 3、12× 10 - 3和16× 10 - 3支 毫升的香烟烟气溶液 (CSS)作用于大鼠淋巴细胞 ,2小时后加入AlamarBlue ,以其还原率评价细胞的活力。选择中作用剂量 8× 10 - 3支 毫升的香烟烟气溶液处理细胞 ,之前用维生素C(VC)、维生素E(VE)、谷胱甘肽 (GSH)、褪黑素 (MLT)、二甲基亚砜 (DMSO)等抗氧化物质预处理 ,检测细胞的AlamarBlue还原率。结果  2× 10 - 3~ 16× 10 - 3支 毫升各组AlamarBlue还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随CSS浓度的增高而下降。 0 0 5mmol LVC、0 2mmol LVE、0 1mmol LMLT、1mmol LGSH、1%DMSO均能显著增加CSS染毒组细胞的AlamarBlue还原率。结论 CSS能使大鼠淋巴细胞活力下降 ,VC、VE、MLT、GSH、DMSO等抗氧化物质能拮抗这种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气溶液 细胞活力 抗氧化 Alamar BLUE
下载PDF
低剂量砷暴露小鼠脑组织核酸损伤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光 李秋娟 +4 位作者 叶建新 孙鲜策 陈敏 刘晓芳 朴丰源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8-Nitroguanine 免疫组化 神经毒性
下载PDF
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下大鼠淋巴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珊 孙贵范 +3 位作者 宛超 孙鲜策 王毅 曲龙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以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 (ROS)水平、DNA损伤、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为指标 ,研究细胞在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下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方法 以PBS作吸收液 ,用大包氏管收集香烟主流烟雾 ,将香烟烟雾溶液 ... 目的 以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 (ROS)水平、DNA损伤、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为指标 ,研究细胞在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下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方法 以PBS作吸收液 ,用大包氏管收集香烟主流烟雾 ,将香烟烟雾溶液 (CSS)分别以 0、1× 10 - 3、2× 10 - 3、4× 10 - 3、8× 10 - 3、12× 10 - 3、16× 10 - 3支 ml的浓度作用于大鼠淋巴细胞。用 2′ ,7′ 二乙酰二氯荧光素 (DCFH DA)测定细胞内ROS水平 ,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 ,同时检测细胞内SOD活力和LPO水平。结果  2× 10 - 3支 ml以上剂量组二氯荧光素 (DCF)荧光强度、彗星尾长以及LP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16× 10 - 3支 ml组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 ,1× 10 - 3支 ml组LPO水平显著降低、SOD活力则显著增高。结论 CSS达到一定剂量时使细胞内ROS水平增高 ,引起细胞DNA损伤和脂质过氧化 ,高剂量时SOD活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溶液 大鼠 淋巴细胞 氧化应激反应 氧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吸烟
下载PDF
慢性砷暴露对小鼠肾组织DNA损伤及牛磺酸和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爽 朴丰源 +4 位作者 姚晓峰 曲淑贤 李秋娟 孙鲜策 叶建新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砷对肾组织DNA氧化性损伤以及牛磺酸和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低剂量组(1mg/LAs2O3)、中剂量组(2mg/LAs2O3)、高剂量组(4mg/LAs2O3)、牛磺酸保护组(4mg/LAs2O3+150mg/kg牛磺酸)、维生素C保护组(4mg/LA... 目的探讨砷对肾组织DNA氧化性损伤以及牛磺酸和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低剂量组(1mg/LAs2O3)、中剂量组(2mg/LAs2O3)、高剂量组(4mg/LAs2O3)、牛磺酸保护组(4mg/LAs2O3+150mg/kg牛磺酸)、维生素C保护组(4mg/LAs2O3+45mg/kg维生素C)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8-OH-dG的水平。结果各染砷组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表明砷暴露组8-OH-dG的表达显著增高。牛磺酸和维生素C保护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较轻,8-OH-dG表达较少(P<0.01)。结论慢性砷暴露可引起小鼠肾组织DNA氧化性损伤和病理变化,牛磺酸和维生素C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肾脏 8-羟基脱氧鸟嘌呤 牛磺酸 维生素C
下载PDF
砷和香烟烟气溶液联合作用对大鼠淋巴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毅 李昕 +4 位作者 李冰 徐苑苑 孙鲜策 金亚平 孙贵范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1-663,共3页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CSS)联合作用对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淋巴细胞分为4组: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亚砷酸钠:20μmol/L;CSS:0支/ml)、CSS单独作用组(亚砷酸钠:0μmol/L;CSS:0.008支/ml)、亚砷酸钠和...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CSS)联合作用对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淋巴细胞分为4组: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亚砷酸钠:20μmol/L;CSS:0支/ml)、CSS单独作用组(亚砷酸钠:0μmol/L;CSS:0.008支/ml)、亚砷酸钠和CSS联合作用组(亚砷酸钠:20μmol/L;CSS:0.008支/ml)和对照组(均不暴露于砷酸钠和CSS),染毒后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水平,用免疫印迹检测其内源性抑制蛋白IκBα表达情况。结果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CSS单独作用组的NF-κB与DNA结合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者联合作用组的NF-κB与DNA结合水平却显著低于两个单独作用组(P<0.05)。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CSS单独作用组IκBα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者联合作用组IκBα的蛋白表达却显著高于两个单独作用组(P<0.05)。结论亚砷酸钠和CSS单独作用能够增高NF-κB与DNA结合水平,而两者联合作用却使这种增高作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亚砷酸钠 香烟烟气溶液 核因子ΚB
下载PDF
砷暴露小鼠肝组织核酸损伤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秋娟 杨光 +4 位作者 叶建新 孙鲜策 陈敏 刘晓芳 朴丰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8-469,共2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砷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1,2,4 mg/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染毒60 d,取小鼠肝组织固定,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脏组织细胞的8-Nitroguanine表达。结果染砷组小...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砷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1,2,4 mg/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染毒60 d,取小鼠肝组织固定,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脏组织细胞的8-Nitroguanine表达。结果染砷组小鼠肝细胞出现抗8-Nitroguanine免疫染色阳性反应,并随着砷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可诱发小鼠肝细胞8-Nitroguanine的高表达,提示8-硝基鸟嘌呤核苷(8-Nitroguanine)可以作为砷对肝细胞毒性作用的早期敏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Nitroguanine 免疫组化 核酸损伤
下载PDF
维生素C对香烟烟雾的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珊 孙贵范 +3 位作者 宛超 孙鲜策 王毅 曲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8-940,共3页
目的 了解维生素C(VC)对香烟烟雾溶液 (CSS)作用下的大鼠淋巴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于经VC预处理的大鼠淋巴细胞 ,用 2’ ,7’ -二乙酰二氯荧光素 (DCFH -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 (ROS)水平 ,用彗星实... 目的 了解维生素C(VC)对香烟烟雾溶液 (CSS)作用下的大鼠淋巴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于经VC预处理的大鼠淋巴细胞 ,用 2’ ,7’ -二乙酰二氯荧光素 (DCFH -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 (ROS)水平 ,用彗星实验评价DNA的损伤状况 ,同时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  8× 10 -3 支 /mlCSS作用下大鼠淋巴细胞内ROS和LPO水平增高 ,DNA损伤增强 ,SOD活性降低。用 5 0 μmol/LVC干预后 ,与相应非干预组相比细胞内ROS和LPO水平降低 ,DNA损伤减轻 ,SOD活性增强 ,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5 0 μmol/LVC能保护大鼠淋巴细胞 ,减轻CSS导致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VC) 香烟烟雾溶液(CSS)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砷和香烟烟气溶液对基因Bcl/2和Bax表达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毅 李冰 +4 位作者 李昕 徐苑苑 孙鲜策 金亚平 孙贵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联合作用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它们对这2种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按照2×2析因设计将大鼠淋巴细胞分为4组: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香烟烟气溶液单独作用组、两者...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联合作用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它们对这2种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按照2×2析因设计将大鼠淋巴细胞分为4组: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香烟烟气溶液单独作用组、两者联合作用组和对照组。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的Bcl-2和Bax表达,利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同时采用2×2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研究两者的交互作用。结果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单独作用或者联合作用都能够使细胞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毒物对Bcl-2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凋亡细胞数均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方式为协同作用。结论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对大鼠淋巴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方式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香烟烟气溶液 BCL-2 BAX 交互作用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母鼠高氟摄入对仔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颖 梁英杰 +4 位作者 郭晓英 李昕 孙鲜策 孙贵范 王路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高氟摄入对大鼠所生仔鼠颅骨及成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氟中毒与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常规饮食条件下,给雌鼠自由饮用含氟化钠0、50、100、150mgL蒸馏水2个月,随后与正常雄鼠交配,取仔鼠颅盖骨及成骨细胞... 目的观察高氟摄入对大鼠所生仔鼠颅骨及成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氟中毒与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常规饮食条件下,给雌鼠自由饮用含氟化钠0、50、100、150mgL蒸馏水2个月,随后与正常雄鼠交配,取仔鼠颅盖骨及成骨细胞做光镜和电镜检查;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仔鼠成骨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和细胞周期。结果氟中毒仔鼠颅骨骨基质增生,胶原纤维堆积,排列紊乱,甚至断裂。成骨细胞异常增生。粗面内质网扩张,部分线粒体嵴断裂或消失,核出现凋亡特征。饮水中氟化钠浓度为150mgL,对成骨细胞OB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均有影响,使S期细胞数增多,G2M期细胞减少;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多。结论过多的氟化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仔鼠颅骨成骨细胞,引起成骨细胞结构、细胞周期的改变,并可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成骨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