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0年寻乌县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1
作者 陈晓洁 王远东 +1 位作者 明磊 孟丽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37-141,147,共6页
探究长时间序列下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对保障东江流域生态安全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0—2020年土地覆被数据,分析该时间段寻乌县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当量因... 探究长时间序列下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对保障东江流域生态安全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90—2020年土地覆被数据,分析该时间段寻乌县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当量因子法评估寻乌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寻乌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其次为耕地,2种土地利用类型占寻乌县总面积的比例超98.0%。1990—2020年寻乌县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总和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占比逐年增加,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小于耕地开垦面积。1990—2020年寻乌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ESV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部、中部,ESV高值区则与研究区林地的分布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法 寻乌县
下载PDF
蒋天佑辨治疑难杂病经验
2
作者 孟丽红 薛晓明 +4 位作者 周波波 尚芳 张彦博 陈晶晶 赵勤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50-52,共3页
疑难杂病病因病机隐晦,证候奇特,病情复杂,涉及脏腑众多,变化多端无定,临床治疗困难。蒋天佑教授认为,辨治疑难杂病,准确诊断为首务,临床辨证时要认真思考,详辨其标本关系,同时运用逆向思维,注意病史资料的收集,善于从复杂、矛盾的疾病... 疑难杂病病因病机隐晦,证候奇特,病情复杂,涉及脏腑众多,变化多端无定,临床治疗困难。蒋天佑教授认为,辨治疑难杂病,准确诊断为首务,临床辨证时要认真思考,详辨其标本关系,同时运用逆向思维,注意病史资料的收集,善于从复杂、矛盾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从而辨出确切的证候,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该文分享蒋天佑教授辨治疑难杂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杂病 从肝论治 从病因论治 从痰论治 从脏论治 从气血论治 从心神论治 蒋天佑
下载PDF
基于多源资料和数值模拟的雾对PM_(2.5)影响研究
3
作者 孟丽红 杨二辉 +2 位作者 蔡子颖 郝囝 杨健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0-1518,共9页
为探究雾-霾过程中雾对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机制,选取2021年1月24~27日一次典型雾-霾过程,采用常规自动气象站、环境小时浓度、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255m气象塔上梯度观测的气象、环境和湍流等多源数据资料及WRF... 为探究雾-霾过程中雾对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机制,选取2021年1月24~27日一次典型雾-霾过程,采用常规自动气象站、环境小时浓度、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255m气象塔上梯度观测的气象、环境和湍流等多源数据资料及WRF-Chem过程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雾相对湿度增加是由于辐射冷却和平流引起的,雾类型是辐射平流雾,其特征是水汽自上而下输送,雾过程雾顶高度250m,逆温层底高度为80~120m,雾顶高度>逆温层底高度;雾发生前由于相对湿度、垂直平流和湍流混合影响,地面及垂直方向PM_(2.5)质量浓度先增长再下降,总体有利于PM_(2.5)质量浓度扩散;雾成熟期根据逆温层底的高度,辐射-平流雾对PM_(2.5)影响分为两种,其中雾对高于逆温层底的PM_(2.5)为湿清除作用,而对低于逆温层底的PM_(2.5)为积聚作用;雾消散后霾阶段40m湍流动能增高至0.78m^(2)/s^(2),并逐渐和200m处湍流动能大小趋于一致,湍流混合贡献量为-40~-23μg/(m^(3)·h),总体有利于地面PM_(2.5)质量浓度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多源资料 湍流混合
下载PDF
基于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的文献研究及思考
4
作者 陈晶晶 张念志 +8 位作者 薛晓明 韩明向 关炜 尚芳 周波波 孟丽红 张彦博 王娇娇 张晔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3-5,共3页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的本草医籍、现代医案、医话和临床应用文献中均有体现。该文以十八反、十九畏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与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相关的书籍及文献,探讨十八反、十九畏的历史和...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的本草医籍、现代医案、医话和临床应用文献中均有体现。该文以十八反、十九畏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与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相关的书籍及文献,探讨十八反、十九畏的历史和临床应用,为丰富中药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其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十九畏 中医基础理论 继承 创新 中药配伍禁忌
下载PDF
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柯式评估模型在护理本科生急救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盎 张灿玲 +3 位作者 孙彦君 陶俊荣 宫开雪 孟丽红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柯式评估模型在护理本科生急救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18日-9月11日在急诊科实习的5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22年9月12日-11月6日实习的50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采用危... 目的探讨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柯式评估模型在护理本科生急救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18日-9月11日在急诊科实习的5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22年9月12日-11月6日实习的50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采用危险预知训练。培训后采用柯式评估模型对2组护生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临床急救能力自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培训内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险预知训练结合柯式评估模型可以明显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和急救综合能力,并能进行全方位的效果评估,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预知训练 柯式评估模型 急救综合能力 临床实习 护理本科生
下载PDF
益气除瘟方治疗气虚感冒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李典 薛晓明 +2 位作者 孟丽红 张晔 乔文晓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除瘟方治疗气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感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玉屏风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除瘟方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中... 目的:观察益气除瘟方治疗气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感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玉屏风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除瘟方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气除瘟方治疗气虚感冒可获得显著疗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感冒 益气除瘟方 玉屏风胶囊
下载PDF
气溶胶辐射效应对气象和环境影响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7
作者 杨健博 蔡子颖 +3 位作者 杨旭 邢蕊 孟丽红 李英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51,共14页
选取2015年和2019年不同代表年份,结合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天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晴天、多云、霾)下,气溶胶辐射效应对整层大气透过率和地表入射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年份的差异.借助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重... 选取2015年和2019年不同代表年份,结合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天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晴天、多云、霾)下,气溶胶辐射效应对整层大气透过率和地表入射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年份的差异.借助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重污染期间气溶胶辐射效应对垂直方向上气象要素廓线、边界层结构以及PM_(2.5)浓度的反馈机制.结果表明:霾污染可导致大气透过率明显下降,春、秋、冬不同季节,霾污染导致中午大气透过率分别下降0.09,0.11和0.09.全年平均霾污染可导致大气透过率降低约15.5%.云量的增多也可导致大气透过率明显下降,多云天气下大气透过率相比晴天减小约22.4%.霾和云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还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当太阳高度角>60°时,霾污染导致大气透过率下降8.6%.随污染等级提高,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也越强,天津地区空气质量分别为Ⅰ~Ⅰ级时,中午地表入射短波辐射呈稳定下降趋势,依次为484,446,439,342,328和253W/m^(2).重污染期间,气溶胶辐射效应导致大气低层(250m以下)降温(0.8℃)增湿(3.8%),而中高层(300~1900m)增温(0.5℃)降湿(2.4%),边界层逆温趋势增强,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减弱,最终形成气溶胶-辐射-边界层-污染正反馈机制,极端情况下可使得近地面PM_(2.5)浓度进一步升高约40μg/m^(3),且这种反馈效应在午后16:00最明显.随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深入,天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与2015年相比,2019年天津年均PM_(2.5)浓度下降27.1%,污染超标天数减少43.8%,受此影响,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减弱,2019年冬季霾污染导致中午大气透过率减小0.05,Ⅳ级以上污染天气地表入射短波辐射通量下降85.3W/m^(2),但重污染期间,气溶胶辐射反馈机制仍可通过改变垂直温度层结,对污染的加剧(约20μg/m^(3))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辐射效应 大气透过率 重污染天气 大气边界层 反馈机制
下载PDF
ARCS动机模型在急诊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洪斌 肖红 +1 位作者 孟丽红 黄海梁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5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究ARCS动机模型在急诊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102名来急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比较干预前后急诊护理实习生护理专业态度、临床急救能力和学习投入的变化。结... 目的探究ARCS动机模型在急诊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102名来急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比较干预前后急诊护理实习生护理专业态度、临床急救能力和学习投入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护理实习生的护理专业态度、临床急救能力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提高(P<0.05)。结论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善护理实习生的护理专业态度,增加其学习投入,提升他们的临床急救能力,因此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模式值得在急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S动机模型 急诊 护理实习生 护理专业态度 临床急救能力 学习投入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翻转+对分”教学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洁 孔瑞雪 +3 位作者 董云青 刘云 葛文颂 孟丽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2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产教融合的“翻转+对分”教学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生按照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产教融合的“翻转+对分”教学模式。教学后,比较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 目的探讨基于产教融合的“翻转+对分”教学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生按照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产教融合的“翻转+对分”教学模式。教学后,比较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得分。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总分及其自我管理、热爱学习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产教融合的“翻转+对分”教学是适合高职护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生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翻转课堂 对分课堂 混合式教学 实训
下载PDF
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孟丽红 夏星辉 +1 位作者 余晖 沙玉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2-897,共6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特征,重点探讨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吸附的贡献,结果表明:①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总吸附量在增加,而单位颗粒物的吸附量却在减少;且泥沙含量不同时,吸附等温式的拟合方程也不同;②...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特征,重点探讨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吸附的贡献,结果表明:①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总吸附量在增加,而单位颗粒物的吸附量却在减少;且泥沙含量不同时,吸附等温式的拟合方程也不同;②颗粒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分配复合模式拟合较好;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多环芳烃的吸附实验值与吸附-分配模式中的理论值比较吻合;③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黄河颗粒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如当颗粒物含量为3、8和15g/L,液相平衡浓度分别为2.84、2.35和3.4μg/L时,表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分别为67.85%、65.6%和62.69%;且表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大小顺序可以用泥沙含量表示为:3g/L>8g/L>15g/L,即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表面吸附的贡献有减小的趋势;④单一多环芳烃在颗粒物上的单位吸附量大于3种多环芳烃共存时的单位吸附量,这从另一角度证实多环芳烃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表面吸附 分配作用 黄河 苯并(A)芘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李卫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5-190,共6页
结合塔里木河2002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了耕地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需水模数、人均供水量、生态用水率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素,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 结合塔里木河2002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了耕地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需水模数、人均供水量、生态用水率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素,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应由耗水型经济结构向节水型经济结构转变,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便科学、合理地利用流域内有限的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判 新疆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海陆风对天津市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孟丽红 李英华 +1 位作者 韩素芹 郝天依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0-398,共9页
静稳天气下局地环流往往会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起重要作用.根据天津市地处渤海西岸,常年受到海陆风影响的特点,综合气象、环境资料及HYSPLIT模型,针对沿海、市区、城郊、山区等代表性站点,研究了海陆风对天津市ρ(PM_(2.5))和ρ(O_3)的影... 静稳天气下局地环流往往会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起重要作用.根据天津市地处渤海西岸,常年受到海陆风影响的特点,综合气象、环境资料及HYSPLIT模型,针对沿海、市区、城郊、山区等代表性站点,研究了海陆风对天津市ρ(PM_(2.5))和ρ(O_3)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15年天津市海陆风天数为78 d,占全年的22%;海陆风多集中于6—9月,其中,7月海陆风日最多、2月最少.②ρ(PM_(2.5))和ρ(O_3)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春、夏两季ρ(PM_(2.5))山区最高、城郊最低;秋、冬两季ρ(PM_(2.5))市区最高、山区最低.春、秋两季ρ(O_3)沿海最高、市区最低;夏季ρ(O_3)山区最高、沿海最低.③海陆风对ρ(PM_(2.5))有扩散作用,对ρ(O_3)有增加作用.海陆风对沿海ρ(PM_(2.5))扩散作用最为明显,致使冬、秋两季ρ(PM_(2.5))分别下降20. 2%和7. 9%;对城郊ρ(O_3)增加作用最为明显,致使秋、夏两季ρ(O_3)分别升高39. 8%和16. 2%.④个例研究表明,海风向内陆推进过程中垂直方向最高可达1 000m,受海风影响天津市ρ(PM_(2.5))下降,陆风使得ρ(PM_(2.5))小幅上升,海陆风总体起扩散作用;海陆风使天津市ρ(O_3)日变化出现3个峰值,日均值明显增大,其中,城郊增幅(68. 2%)最大.研究显示,海陆风对天津市ρ(PM_(2.5))有扩散的作用,但会增高ρ(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 PM2.5 O3
下载PDF
天津市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孟丽红 蔡子颖 +2 位作者 李英华 郝囝 王雪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7,共9页
天津市多发生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事件,明确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对PM2.5的综合治理意义深远.利用天津市2014—2017年环境资料和2016年气象资料,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 天津市多发生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事件,明确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对PM2.5的综合治理意义深远.利用天津市2014—2017年环境资料和2016年气象资料,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重污染过程来源.结果表明:①自2014年以来,天津市ρ(PM2.5)呈逐年下降趋势.②ρ(PM2.5)月变化曲线呈"U"型分布,呈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季节性特征;ρ(PM2.5)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值出现在08:00—09:00,次峰值出现在21:00—翌日00:00.③各季节天津市ρ(PM2.5)空间分布不同,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高值中心分别位于天津市西南部的静海区、中心城区北部的北辰区、西部的武清区及北部的蓟州区.④WRF-Chem模式模拟的天津市秋冬季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本地源贡献率为56%,外来源输送贡献率为44%,其中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输送为主.2016年12月16—22日天津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天津市本地源贡献率为49. 6%,河北省、北京市和山东省的外来源输送贡献率分别为32. 2%、7. 0%和2. 2%.污染前期,不利气象条件和外来源输送造成天津市ρ(PM2.5)聚集并形成重度污染;污染持续过程中,本地源贡献率逐渐增大并占主导地位.研究显示,近年来天津市ρ(PM2.5)呈下降趋势,并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空分布 区域输送 天津市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1 位作者 徐祥明 李卫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2005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2005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应由耗水型经济结构向节水型经济结构转变,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便科学、合理地利用流域内有限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特征 被引量:40
15
作者 孟丽红 叶志平 +1 位作者 袁素芬 刘光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256-261,共6页
[目的]为定量评价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态。[方法]以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2007—2011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 [目的]为定量评价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态。[方法]以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2007—2011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2.029 12×108 hm2增加到2010年的4.151 51×108 hm2。总水资源生态足迹5a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3.882 09×107 hm2增加到2011年的4.344 7×107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渐增加的势,水资源利用率有所降低。[结论]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江西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负载指数
下载PDF
天津市郊区冬季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结构与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丽红 张敏 韩素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58-1763,共6页
利用天津市郊区探空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冬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温度场结构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期间风向随着高度增加呈顺时针旋转,由东风、东南风逐渐右转,转为西南风、西风,遵循Eckman螺线的规律;不同高度层风速日变化规律不... 利用天津市郊区探空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冬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温度场结构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期间风向随着高度增加呈顺时针旋转,由东风、东南风逐渐右转,转为西南风、西风,遵循Eckman螺线的规律;不同高度层风速日变化规律不同.一般来说,在较低高度风速白天变大,夜晚变小,而较高处则相反;接地逆温大约在20:00开始生成,随着时间的增加,逆温逐渐加强,平均逆温厚度在02:00达到最大值;混合层高度在早晨厚度较薄,午后混合层厚度较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天津市市区10m和100m高度层风速的日变化规律与郊区相同,200m高度层风速日变化规律不同;市区与郊区相比,不同高度层风速随着时间起伏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温结构 天津郊区 冬季
下载PDF
天津市夏季重污染天气过程PM2.5输送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丽红 郝天依 +2 位作者 李培彦 吴彬贵 王雪莲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利用环境监测、气象常规观测、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等资料,采用气溶胶激光雷达和HYSPLIT模式对2018年8月1—2日发生在天津市夏季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弱气压场、低空逆温和偏东暖湿气流的输送为此... 利用环境监测、气象常规观测、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等资料,采用气溶胶激光雷达和HYSPLIT模式对2018年8月1—2日发生在天津市夏季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弱气压场、低空逆温和偏东暖湿气流的输送为此次重污染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气溶胶激光雷达分析表明,此次污染过程存在明显的水平输送和垂直分布特征,市区PM2.5浓度升高除与水平输送有关,还与本地低空逆温造成的PM2.5积累密切相关;HYSPLIT模式后向轨迹追踪研究表明,PM2.5前期积累爬升阶段,气团主要来自偏南气流,200、500、1000 m高度气团均有明显沉降,后期气团来向转变为较清洁的偏东暖湿气流,但同时带来大量水汽,造成天津市相对湿度的增加。此次污染过程前期是由于静稳天气形势导致PM2.5积累,后期主要是天津市各区县之间PM2.5的输送以及偏东暖湿气流输送水汽导致相对湿度的增加,污染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重污染天气过程 PM2.5 输送 后向轨迹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管理模式与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1 位作者 李卫红 王小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2,共7页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缺乏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管理是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和生态环境劣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缺乏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管理是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和生态环境劣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提出了以注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 管理模式
下载PDF
2009年天津城区空气负离子变化规律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孟丽红 张敏 姚青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空气负离子为空气清洁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利用2009年天津城区空气负离子观测数据,研究城区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津城区空气负离子月变化浓度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值出现在9月,次峰值出现在5月,7月负离子浓度最低;四季中... 空气负离子为空气清洁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利用2009年天津城区空气负离子观测数据,研究城区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天津城区空气负离子月变化浓度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值出现在9月,次峰值出现在5月,7月负离子浓度最低;四季中负离子的日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天津市和大连市两个沿海城市的负离子浓度范围相差不大,最低值均出现在7月,但二者月变化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 月变化 日变化 天津
下载PDF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李卫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21-124,共4页
本文在系统总结流域尺度上生态经济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模拟研究、经济系统过程的模拟研究、水-生态-经... 本文在系统总结流域尺度上生态经济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模拟研究、经济系统过程的模拟研究、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的构建等。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6)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指出了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