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呼吸道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金红 李梦娇 +3 位作者 高媛媛 孟丽颖 许海娟 张迪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2936-2940,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呼吸道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20例肺炎新生儿进行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n=110)与观察组(n=11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集束化呼吸道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20例肺炎新生儿进行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n=110)与观察组(n=11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干预72h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更高,二氧化碳分压更低,氧合指数>400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更早,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肺部感染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呼吸道护理能够加快新生儿肺炎的血气指标改善,缓解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 呼吸道护理 新生儿肺炎 血气指标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近端涂层锥形柄与全涂层矩形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峰 李通宪 +3 位作者 李会侠 曹旭阳 孟丽颖 杨建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与全涂层矩形柄假体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髋关节骨折后THA患者64例,应用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和全涂层矩形柄假体患者各32例。...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与全涂层矩形柄假体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髋关节骨折后THA患者64例,应用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和全涂层矩形柄假体患者各3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GE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监测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假体周围骨密度值,结合术前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和假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种假体的骨密度变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ruen 1区、7区骨密度组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涂层矩形柄假体组各时间点高于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且全涂层矩形柄假体组高于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DR像显示假体位置良好,均未见松动、下沉及假体周围再骨折。结论THA中应用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与全涂层矩形柄假体治疗髋关节骨折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但全涂层矩形柄假体比近端涂层锥形柄假体在假体周围骨长入、缓解术后患者疼痛及更快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 骨密度 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水平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孟丽颖 高峰 +3 位作者 李和培 武飞 杨建波 李通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MD)水平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患者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将其分为疗效良好组102例(≥8...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MD)水平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患者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将其分为疗效良好组102例(≥80分)、疗效不良组46例(<80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两组患者置换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股骨假体周围BMD进行检测,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BMD变化率,分析BMD变化率与Harris评分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ROI2~ROI6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不良组术后12个月ROI1的BMD相较于术后1个月和疗效良好组的术后12个月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ROI7的BMD相较于术后1个月均明显下降,但疗效不良组下降程度更低(P<0.05)。疗效良好组ROI1、ROI5以及ROI6的骨量升高率低于疗效不良组,ROI2、ROI3、ROI4、ROI7的骨量降低率均低于疗效不良组(P<0.05)。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54.67±5.12)分,术后12个月(80.58±8.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arris评分变化值与ROI2~6的骨密度变化率无相关性(P>0.05),而与ROI1的骨密度变化率呈负相关性,与ROI7的骨密度变化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股骨假体周围BMD的变化程度越低则术后疗效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放射摄影术 骨密度 治疗结果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联合内固定术治疗伤椎高度丢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贵群 王群学 +2 位作者 孟丽颖 范会龙 吴占勇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2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椎弓根植骨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术后恢复,椎间盘改变和椎体稳定性的恢复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胸椎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伤椎椎弓根植入骨片联合内固定术,并应用CR,MRI观察其伤椎高度恢复临床影像学改变。结果经... 目的研究椎弓根植骨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术后恢复,椎间盘改变和椎体稳定性的恢复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胸椎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伤椎椎弓根植入骨片联合内固定术,并应用CR,MRI观察其伤椎高度恢复临床影像学改变。结果经术后12~18个月追踪观察并经计算机X线测量.伤椎术前高度55.8%。术后高度96%。椎间盘术前高度9.9mm,术后高度9.91mm。椎管造影椎管矢状径术前变小矢状径术后正常。神经根中断消失5例,术后受压恢复正常。椎体后突角平均3°,4例中3个发现螺钉松动,弯曲,1个断裂。110例未出现继发性椎管狭窄,27例显示椎体间的相对运动消失,支架位置准确率增高。结论采取椎弓根植骨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伤椎高度丢失,控制伤椎“空洞”形成,减少并发症。增强椎体稳定性。采用内固定治疗系统使伤椎早期高度恢复,椎间盘得以保护。防止继发性椎管狭窄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 植骨 高度 AF支架 CR
下载PDF
骨折联络服务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通宪 高峰 +4 位作者 杨建波 李会侠 陈子奇 孟丽颖 武飞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骨折联络服务组)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骨折联络服务组)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组建骨折联络服务团队,施行骨折联络服务,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鲑降钙素+盖尔奇抗骨质疏松治疗、运动康复指导、防跌倒培训、健康宣教随访等。12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和二次骨折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二次骨折5例,发生率7.93%。对照组发生二次骨折12例,发生率19.04%。试验组二次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联络服务有利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康复,改善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和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利于恢复患者腰椎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联络服务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密度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
下载PDF
老年压缩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外溢15例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群学 樊晓东 +2 位作者 李和培 孟丽颖 赵贵群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出现骨水泥外溢情况及对策。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行椎体成形术151例,骨水泥外溢15例(9.93%),其中外溢到邻近椎间隙5例、椎管周围软组织8例、椎体血管内2例。结果15例患者均出现...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出现骨水泥外溢情况及对策。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行椎体成形术151例,骨水泥外溢15例(9.93%),其中外溢到邻近椎间隙5例、椎管周围软组织8例、椎体血管内2例。结果1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酸胀、灼热感及下坠感等症状。全部予以对症治疗,1~3年后观察,13例患者术后有效地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和终板的完整性,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X线复查外溢的骨水泥无吸收,但疼痛灼热感消失,活动恢复正常。外溢到椎体血管者椎体高度丢失2例(30.0%),术后2年观察腰部仍有疼痛和下坠感。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术中一定要规范操作,高度注意防止骨水泥外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外溢
下载PDF
121例髋关节疼痛与股骨头坏死塌陷及骨髓水肿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贵群 王群学 +2 位作者 李永利 程勇 孟丽颖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2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疼痛程度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及骨髓水肿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5月资料齐全的121例(145髋)患者进行影像学回顾分析。结果121例(145)髋中影像学观察在疼痛症状出现后3-6个月以内。其中股骨头无... 目的探讨髋关节疼痛程度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及骨髓水肿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5月资料齐全的121例(145髋)患者进行影像学回顾分析。结果121例(145)髋中影像学观察在疼痛症状出现后3-6个月以内。其中股骨头无菌性缺血坏Ⅰ期50例71髋典型骨髓水肿,疼痛评分平均为(2.46±0.66)分,无骨髓水肿者,疼痛评分平均为(5.02±1.12)分。Ⅱ期50例。其中出现骨髓水肿15髋.疼痛评分平均为2.38±0.78,无骨髓水肿者疼痛,评分平均为(3.63±0.93)分。Ⅲ期21例骨髓水肿5例。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疼痛症状出现3-6个月以内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骨髓水肿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伴随征象。骨髓水肿的发生率和髋疼痛分级,坏死程度明显相关。出现股骨头塌陷后疼痛减轻,骨髓水肿多发生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Ⅰ期和Ⅱ期.STIR成像发现骨髓水肿机会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疼痛 股骨头塌陷 骨髓水肿
下载PDF
1∶10000 DOM制作常见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海龙 周红梅 +1 位作者 李杰瑞 孟丽颖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年第8期189-190,195,共3页
1∶10 000 DOM在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普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吉林省部分地区生产DOM数据为例,对生产过程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讨论,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影像成果质量和作业效率,同时为后续的动态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DOM 作业流程 检查点 精度
下载PDF
61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AF内固定术后椎体及椎间盘影像学变化
9
作者 王群学 李和培 +2 位作者 魏运动 高峰 孟丽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爆裂骨折 AF内固定术 骨折患者 椎间盘 影像学变化 内固定术后 椎体 影像学改变
下载PDF
27例男性尿道损伤X线电视监控下尿道逆行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10
作者 王群学 李和培 孟丽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X线电视监控 男性尿道损伤 检查结果分析 尿道逆行造影 造影检查 伤患者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对腰椎爆裂骨折AF手术前后伤椎及椎间盘改变的观察
11
作者 张冠民 王群学 +3 位作者 樊晓东 李和培 魏运栋 孟丽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857-858,共2页
目的采用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摄取腰椎动力位片结合椎管造影观察腰椎爆裂骨折经AF术后伤椎及椎间盘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对87例腰椎骨折术后伤椎高度、椎间盘、上下椎体高度进行计算机X线测量,观察其影像学改变。结果经8~18个月的随访... 目的采用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摄取腰椎动力位片结合椎管造影观察腰椎爆裂骨折经AF术后伤椎及椎间盘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对87例腰椎骨折术后伤椎高度、椎间盘、上下椎体高度进行计算机X线测量,观察其影像学改变。结果经8~18个月的随访,经计算机X线测量,87例术前椎体压缩(55.8±10.4)%,术后随访为(4.9±2.5)%,腰椎后突基本消失;伤椎上椎间盘术前高度(9.9±1.0)mm,术后(9.9±1.0)mm,伤椎下椎间盘术前高度(9.9±1.0)mm,术后(9.9±1.0)mm;82例椎管矢状径恢复正常。27例显示椎体间的相对运动消失,5例神经根袖消失,1例内固定物松动,1例腰椎骨质疏松。结论 CR检查可为临床治疗腰椎爆裂骨折提供依据,AF内固定位置准确,可以使伤椎稳定性及椎间盘形态得以保护,并对防止继发椎管狭窄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内固定 椎体骨折 椎间盘 影像学
下载PDF
腰椎爆裂骨折AF术后椎体和椎间盘CR影像改变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王群学 李和培 +2 位作者 魏运动 高峰 孟丽颖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548-1549,共2页
目的采用计算机摄影(CR)技术,摄取腰椎动力位片结合椎管造影对腰椎爆裂骨折经AF术后伤椎及椎间盘影像学改变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67例腰椎骨折术后伤椎高度、椎间盘、椎管正中矢状径及上下椎体高度进行计算机X线测量,观察其影像学改变... 目的采用计算机摄影(CR)技术,摄取腰椎动力位片结合椎管造影对腰椎爆裂骨折经AF术后伤椎及椎间盘影像学改变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67例腰椎骨折术后伤椎高度、椎间盘、椎管正中矢状径及上下椎体高度进行计算机X线测量,观察其影像学改变。结果经过8~18个月的随访,经计算机X线测量,67例术前椎体压缩55.8%,术后恢复96%;腰椎后突消失56例;伤椎上间盘术前高度9.9mm,术后高度9.91mm,伤椎下间盘术前高度11.95mm,术后高度12mm;椎管矢状经恢复正常58例。椎体间相对运动消失27例,神经根袖消失5例,骨质疏松1例。结论 CR为临床治疗腰椎爆裂骨折提供影像学变化依据,AF内固定位置准确,可以使伤椎稳定性及椎间盘形态得以保护,并对防止继发椎管狭窄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内固定 椎体骨折 椎间盘 影像学
下载PDF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早产儿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媛媛 张迪 +2 位作者 马金红 孟丽颖 姚文秀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30期4134-4138,共5页
目的探讨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早产儿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0例早产儿及其200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早产儿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0例早产儿及其200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早产儿及其100名照顾者。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IMB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出院后再入院情况;采用自制的早产儿照顾者照顾知识评价表、早产儿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以及新生儿科满意度问卷对照顾者的照顾知识、照顾能力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达标率分别为86.00%、74.00%,出院后再次入院率分别为7.00%、1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照顾者照顾知识及照顾能力各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MB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健康教育应用于早产儿照顾者中,可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达标率,降低出院后再次入院率,提高其照顾者的照顾知识与能力、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照顾者 健康教育 延续性护理 IMB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丽颖 刘静 +1 位作者 李晶 韩雁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8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出生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基于家庭参与式延续性干预... 目的分析基于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出生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基于家庭参与式延续性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水平、白蛋白(ALB)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尿素氮(BUN)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神经行为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母亲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升高,且研究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ALB、ALT、BUN、TC水平及神经行为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ALB、ALT、BUN、TC水平及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在1岁时MDI、PDI评分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母亲SCL-90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母亲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延续性干预可以改善患儿的体格生长、神经行为,使患儿母亲心理状态可以得到改善,提高自我干预能力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家庭参与式 延续性护理 体格生长 神经行为
原文传递
加强环境护理对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静 孟丽颖 +3 位作者 李晶 韩雁雁 杜志云 邱锐琴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 分析加强环境护理对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加强环境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 目的 分析加强环境护理对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1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加强环境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生命体征指标、神经行为、睡眠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变大,血氧饱和度升高,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情况得分升高,呼吸频率、心率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较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早产儿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单次入睡最长时间较长,研究组早产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加强环境护理干预,可使早产儿血氧饱和度升高,并提高早产儿睡眠质量,降低患者呼吸频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护理 早产儿 血氧饱和度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饮食习惯与年轻人骨密度指标的相关分析
16
作者 高峰 孟丽颖 +1 位作者 李通宪 武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0074-0076,共3页
研究分析年轻人的骨密度指标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河北省邢台市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的随机抽取85例年轻人进行关于饮食习惯的调查分析的骨密度测定。结果:85名受访者中,53人的骨密度正常,占62.35%,32人的... 研究分析年轻人的骨密度指标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河北省邢台市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的随机抽取85例年轻人进行关于饮食习惯的调查分析的骨密度测定。结果:85名受访者中,53人的骨密度正常,占62.35%,32人的骨密度偏低,占37.65%;两组在年龄、民族、是否独生子女、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和出生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年轻人不吃早餐,主食不规范,还偏食,奶制品摄入量不足且经常喝碳酸饮料等都是影响骨密度指标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结果饮食习惯的不同以及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等不同都是会影响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效果可见明显,其他因素调查还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年轻人 骨密度指标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前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对近期疗效的观察
17
作者 高峰 李通宪 +1 位作者 孟丽颖 李会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044-0045,48,共3页
浅析髋关节置换术前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对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抽取7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源于xx医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根据术后1年使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将其分为A组(≥80分)与B组(<80分),各37例,分析两组患... 浅析髋关节置换术前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对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抽取7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源于xx医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根据术后1年使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将其分为A组(≥80分)与B组(<80分),各37例,分析两组患者股骨周围骨密度变化。结果 相较于B组,A组R1骨密度降低,且R7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2~6两组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前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与近期疗效存在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髋关节置换术 近期疗效 人工股骨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