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洼地开采地下水的地质环境效应研究——以天津市黄港洼应急水源地为例
1
作者 孟利山 王峰 +2 位作者 李宏 邵景力 崔亚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87-91,共5页
天津市是我国水资源缺乏、人均占有淡水资源最少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面沉降现已成为天津市的主要地质灾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天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平原区洼地众多,这些洼地大部分是天津市的... 天津市是我国水资源缺乏、人均占有淡水资源最少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面沉降现已成为天津市的主要地质灾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天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平原区洼地众多,这些洼地大部分是天津市的湿地分布区。在洼地内建设应急地下水水源地,既可以起到为城区供水,缓解城区的地面沉降,又可以改善洼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洼地 地下水 开采 应急水源地 天津市
下载PDF
唐山市海岸线变化特征及环境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方成 王小丹 +4 位作者 杨金霞 康慧 柳富田 秦雅飞 孟利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7,共9页
对唐山市1979-2012年以来5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结果显示33年间海岸线长度增加了81.8 km。岸线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变化对应了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1979-1991年是海洋工业和海水养殖业从起步到迅速发展的阶段,盐田、养... 对唐山市1979-2012年以来5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结果显示33年间海岸线长度增加了81.8 km。岸线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变化对应了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1979-1991年是海洋工业和海水养殖业从起步到迅速发展的阶段,盐田、养殖池等人工堤坝岸段快速增长;1991-2000年是港口发展起步,海洋工业和海水养殖业平稳发展的阶段,各类岸线长度增长缓慢;2000-2012年是曹妃甸区、唐山港等重大工程建设迅猛发展的阶段,港口岸线迅速增长。受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唐山沿海沙坝—泻湖地貌体系遭到了破坏,曹妃甸海域海洋水动力条件发生了改变。预测至2020年,在沿海经济开发的影响下唐山市海岸线长度将继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变化 环境影响效应 遥感 唐山市
下载PDF
曹妃甸滨海区浅层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柳富田 秦雅飞 +2 位作者 孟利山 方成 杜东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8年第4期294-298,共5页
浅层地下水对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影响建筑物安全,沿海地区尤为严重。随着曹妃甸新区城市建设的加快,浅层地下水和土对工程的腐蚀性及对工程结构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曹妃甸滨海区的地下水腐蚀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浅层地下水对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影响建筑物安全,沿海地区尤为严重。随着曹妃甸新区城市建设的加快,浅层地下水和土对工程的腐蚀性及对工程结构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曹妃甸滨海区的地下水腐蚀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地下水的侵蚀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曹妃甸滨海区域地下水腐蚀性的规律。浅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强的腐蚀性,自北向南逐渐加重;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普遍具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中等腐蚀性,总体向南加重。此研究可以为区内的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妃甸 浅层地下水 腐蚀性
下载PDF
基于INSAR数据对比的FLAC3D煤层开采沉陷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威 孟利山 于子望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采用FLAC^(3D)力学模拟软件,建立研究区地质概念模型,对拟采煤层进行分段开挖,分析由于开挖后应力改变及重分布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和形变规律,并通过开挖后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地表位移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 采用FLAC^(3D)力学模拟软件,建立研究区地质概念模型,对拟采煤层进行分段开挖,分析由于开挖后应力改变及重分布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和形变规律,并通过开挖后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地表位移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煤层开挖后各上覆岩层的沉陷值及其与埋深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位移模拟值与INSAR实际监测数据拟合较好;在煤层开挖后,上覆岩层的垂向形变规律是自地表向下逐渐增加;受地层倾向控制地表沉陷会向倾向方向移动和转移。论文成果可为相似采矿技术工程数值模拟地表沉陷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沉陷 数值模拟 NSAR数据
下载PDF
基于对象的地裂缝分步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兴航 朱琳 +3 位作者 王威 孟利山 李小娟 任应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4,共8页
基于遥感影像的区域尺度地裂缝自动提取技术存在光谱范围不确定和几何特征多样导致提取精度低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地裂缝分步提取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分割,根据分割对象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掩模去除与地裂缝区别较大的地表... 基于遥感影像的区域尺度地裂缝自动提取技术存在光谱范围不确定和几何特征多样导致提取精度低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地裂缝分步提取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分割,根据分割对象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掩模去除与地裂缝区别较大的地表干扰要素;然后,提取影像中的线性对象,去除不具有线性特征的地表要素;最后,计算线性对象的分形特征,进一步区分地裂缝和其他线性地表要素,实现地裂缝的精确提取。以鄂尔多斯东北部某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地裂缝,正确率达到85. 7%,高于传统监督分类精度(57. 1%)和知识模型提取精度(71. 4%)。在提取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典型研究区的地裂缝分布特点,分析其与采空区位置以及地形的空间关系,结果显示该研究区的地裂缝个数与采空区距离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地形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可为区域性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ye影像 地裂缝 分步提取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天津蓟县官庄盆地天然矿泉水田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桂玲 王国良 +1 位作者 李学宁 孟利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文章分析了蓟县官庄盆地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下水埋藏条件、边界条件、补径排条件、动态特征、水化学与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了矿泉水特征组分偏硅酸的形成机理,表明花岗岩中大量的石英、铝硅酸盐矿物在深循环条件下的水解作用是偏硅... 文章分析了蓟县官庄盆地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下水埋藏条件、边界条件、补径排条件、动态特征、水化学与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了矿泉水特征组分偏硅酸的形成机理,表明花岗岩中大量的石英、铝硅酸盐矿物在深循环条件下的水解作用是偏硅酸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泉水田 深循环 水解作用
下载PDF
基于DSI算法和多源数据耦合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像源 王新春 孟利山 《工程勘察》 2013年第5期76-80,共5页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和一定的建模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层模型,以解决离散且不连续的二维工程地质信息无法直观地表达地质体在纵向和横向变化问题。提出在TIN模型的支撑下,基于DSI插值算法,采用多源数据耦合简单层状地质体三...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和一定的建模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层模型,以解决离散且不连续的二维工程地质信息无法直观地表达地质体在纵向和横向变化问题。提出在TIN模型的支撑下,基于DSI插值算法,采用多源数据耦合简单层状地质体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充分考虑天津市中心城区工程地质地质条件,结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了包括工程地质层、沉积相、岩性等信息的三维模型。该方法符合专业逻辑和天津地质特点实际,所建立的模型逼真地反映地下地质结构全貌,不但是数据表达的革新,而且为天津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选址服务、地下空间的利用等提供三维可视化的服务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I算法 多源数据耦合 天津市 三维地质模型 工程地质 建立
原文传递
7.65Ma BP以来天津滨海地区的植被演变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吉龙 秦雅飞 +4 位作者 胥勤勉 周新郢 胡云壮 杜东 孟利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4-1143,共10页
天津东部广泛分布的中新世沉积物为阐释中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提供了研究载体,本文依据塘沽区1226m深G2孔的花粉分析结果,结合古地磁等定年手段,重建了天津滨海地区约7.65Ma BP 以来的古植被特征。研究显示,区域地貌环境与气... 天津东部广泛分布的中新世沉积物为阐释中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提供了研究载体,本文依据塘沽区1226m深G2孔的花粉分析结果,结合古地磁等定年手段,重建了天津滨海地区约7.65Ma BP 以来的古植被特征。研究显示,区域地貌环境与气候环境共同作用于周边的植被环境。沉积速率与草本花粉组合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约6.73-6.43与3.58-3.03 MaBP 沉积速率较大时形成相对较高的河滩高地,其他时期以盐沼和盐碱地为主。由乔木花粉显示的植被历史表明在6.90-7.65Ma BP周边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代表暖湿环境,3.61-6.9 MaBP为干旱的疏林草原,2.80-3.61MaBP 为针阔叶混交林,较为凉湿,1.28-2.80 Ma BP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景观,整体上较为暖湿。1.28 Ma BP 以来,草本与乔木花粉的波动变化,反应了更新世中后期冷暖气候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新世以来 渤海湾 植被演化 气候变化 沉积速率
下载PDF
环渤海典型地段海(咸)水入侵研究现状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吉龙 李红 +5 位作者 施佩歆 胡自远 胡云壮 胥勤勉 杜东 孟利山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4年第4期294-299,共6页
通过对大连大魏家、秦皇岛枣园和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的调查,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方法,笔者总结和梳理了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海水入侵调查研究技术方法。多年来对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的调查研究工作,基本查清... 通过对大连大魏家、秦皇岛枣园和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的调查,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方法,笔者总结和梳理了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海水入侵调查研究技术方法。多年来对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的调查研究工作,基本查清了不同地段、不同类型海水入侵的机理和动态变化趋势,并为海水入侵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海水入侵问题研究的深入,发现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监测及海水入侵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应持续加强海水入侵监测与研究。海水入侵调查研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应从基础调查,综合分析、动态监测和数值模拟等多方面开展研究。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同位素示踪、室内模拟试验等技术方法,在充分揭示海水入侵机理和过渡带溶质运移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海水入侵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提高对海水入侵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海(咸)水入侵 背景调查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曹妃甸滨岸带砂土液化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柳富田 方成 +2 位作者 杜东 秦雅飞 孟利山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研究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对研究区内分布18个钻孔的粉砂、粉土、细砂进行液化判别。其中,非液化区面积共计338.15 km^2,占20.98%;轻微液化区面积为239.34 km^2,占14.85%;中等液化区面积为581.41k... 本研究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对研究区内分布18个钻孔的粉砂、粉土、细砂进行液化判别。其中,非液化区面积共计338.15 km^2,占20.98%;轻微液化区面积为239.34 km^2,占14.85%;中等液化区面积为581.41km^2,占36.07%;严重液化区共分布于5处区域,总面积为453.15 km^2,占28.11%。液化区合计占研究区79.02%。根据砂土液化治理效果、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采用置换法、预压堆载、强夯法和深层搅拌化学固结等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对于埋深较深的砂土液化层来说,通过振动挤密碎石桩和爆炸压密法,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分布特征 曹妃甸滨岸带
下载PDF
电法勘探在新乡市新近系泥灰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孟利山 张像源 +2 位作者 梁建刚 苏永军 刘宏伟 《工程勘察》 2014年第1期95-98,共4页
新乡市凤泉区是2011年河南省受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主要的含水层为新近系泥灰岩。针对该区含水层的地球物理特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进行地下水勘查找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两种地下水勘查的物探技术方... 新乡市凤泉区是2011年河南省受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主要的含水层为新近系泥灰岩。针对该区含水层的地球物理特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进行地下水勘查找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两种地下水勘查的物探技术方法组合在同类地区有着较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泥灰岩 地下水勘查 高密度电阻率法 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
原文传递
冀东地区咸淡水界线变化的机理及阶段性分析
12
作者 孟利山 方成 +1 位作者 秦雅飞 杨吉龙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对冀东地区咸水体的野外调查发现,当前该地区咸淡水界线和1980年相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最大变化量达6.35 km;同时发现咸淡水界线附近咸水、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是影响咸淡水界线变化的外界因素,含水介质条件是影响咸淡水界线变化的内... 对冀东地区咸水体的野外调查发现,当前该地区咸淡水界线和1980年相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最大变化量达6.35 km;同时发现咸淡水界线附近咸水、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是影响咸淡水界线变化的外界因素,含水介质条件是影响咸淡水界线变化的内在因素。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笔者把咸淡水界线的改变划分成初始、中间和最终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地区 咸淡水界线 机理 阶段划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疆翠岭地区雅满苏组含铁硅质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13
作者 孟利山 王瑞军 《矿产勘查》 2018年第3期284-292,共9页
针对雅满苏组含铁硅质岩的成岩物质来源和岩石成因,开展了含铁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分析和研究。翠岭地区含铁硅质岩赋存于下部细碧岩与上部千枚岩的沉积间断界面,形成时间晚于细碧岩,早于千枚岩,与下部细碧岩具贯入、熔蚀、穿插等接触现... 针对雅满苏组含铁硅质岩的成岩物质来源和岩石成因,开展了含铁硅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分析和研究。翠岭地区含铁硅质岩赋存于下部细碧岩与上部千枚岩的沉积间断界面,形成时间晚于细碧岩,早于千枚岩,与下部细碧岩具贯入、熔蚀、穿插等接触现象。含铁硅质岩矿物主要由石英、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组成,四者含量占95%以上,含少量绢云母、黑云母、绿帘石及碳酸盐。含铁硅质岩具有高的SiO _2、TFe_2O_3,低的TiO _2、MnO、Al_2O_3含量特征,FeO+TFe_2O_3、SiO _2+TFe_2O_3、K_2O+NaO含量变化和SiO _2/Al_2O_3、SiO _2/(K_2O+Na_2O)比值特征与火山作用和海底热泉有关的硅质岩较类似,Fe/Ti、(Fe+Mn)/Ti和Al/(Al+Fe+Mn)比值具有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含铁硅质岩特征。在Al_2O_3-SiO _2判别图解、Fe-Mn-Al三角图解和Fe-Mn-(Cu+Co+Ni)×10三角图解中,含铁硅质岩均落在热水沉积区域。大多数含铁硅质岩ω(MnO)/ω(TiO _2)比值较高,Al_2O_3含量较低,极少数含铁硅质岩ω(MnO)/ω(TiO _2)比值较低,含量较高,表明物质来源主要为来自大洋底部火山作用的热液局部有陆源碎屑沉积成分的混入。综合翠岭地区的地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推测含铁硅质岩的成岩物质来源主要为细碧岩,含有极少量的陆源碎屑物质,属于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非生物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硅质岩 岩石学特征 成因 热液作用 翠岭地区 新疆
下载PDF
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建刚 刘黎东 +2 位作者 高学生 苏永军 孟利山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依据提供的物性参数的不同,广泛应用于找水工作的电法手段可分为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两大类,其中电阻率法提供电阻率参数,主要解决与赋水有关的构造问题(如赋水层位或断裂构造)。方法上有常规电法、电磁法,可根据地区赋水部位的不同选... 依据提供的物性参数的不同,广泛应用于找水工作的电法手段可分为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两大类,其中电阻率法提供电阻率参数,主要解决与赋水有关的构造问题(如赋水层位或断裂构造)。方法上有常规电法、电磁法,可根据地区赋水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激发极化法则利用含水层的激发极化效应进一步确定目标层位或构造的赋水性。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相互配合,在找水工作中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法 激发极化法 方法组合模式 高密度电法 EH4电导率测深 找水
下载PDF
滦河三角洲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彭 马震 +3 位作者 王威 施佩歆 孟利山 杜东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滦河三角洲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区,人口众多,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水源。在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及农业施用化肥的影响下,地下水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笔者近年来在滦河三角洲地区开展了野外调查,采集了399组地下水样品,每个样品检测污染指标3... 滦河三角洲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区,人口众多,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水源。在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及农业施用化肥的影响下,地下水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笔者近年来在滦河三角洲地区开展了野外调查,采集了399组地下水样品,每个样品检测污染指标34项。其中包括,三氮、毒性重金属指标、挥发性有机指标、半挥发性有机指标。本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滦河三角洲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滦河三角洲以工业污染为主,其次为农业污染。浅层地下水以轻微污染为主,未污染比例较低,极重污染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层地下水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比浅层地下水轻,仅少量的水样点显示轻污染、极重污染,这些样点主要呈点状零星分布。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为"三氮",浅层地下水多受到轻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三角洲 地下水 污染 评价
下载PDF
氢氧同位素在曹妃甸地区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成 柳富田 +3 位作者 孟利山 刘宏伟 秦雅飞 郑锦娜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本文中笔者利用双龙河剖面采集的D、18O同位素分析曹妃甸地区不同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区域水循环特征。研究发现区内河水、潜水和承压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在三个区段上地下水具有不同的补径排条件;区内地... 本文中笔者利用双龙河剖面采集的D、18O同位素分析曹妃甸地区不同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区域水循环特征。研究发现区内河水、潜水和承压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在三个区段上地下水具有不同的补径排条件;区内地下水循环系统可以划分为浅、中、深三级循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循环 曹妃甸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质量现状及开发利用保护建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万军 孟利山 +3 位作者 柳富田 刘宏伟 张竞 宁航 《华北地质》 2022年第3期44-54,共11页
了解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资料搜集对张家口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采集177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 了解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资料搜集对张家口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采集177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选取22项指标进行水质评价,揭示该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概况。研究表明,地下水多年平均供水量为1.92亿m~3,占供水总量的78.69%;近十年以来,地下水资源承担了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的主要供水任务,导致多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坝上高原地下水质量总体一般,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的样品占比仅为44.44%,主要超标物质为氟化物、总硬度和TDS;相反,坝下盆地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70.73%的样品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其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高氟地下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人类活动输入硝酸盐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为张家口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环境质量 科学依据 张家口地区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在抗旱找水定井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苏永军 马震 +4 位作者 孟利山 梁建刚 张国利 李建国 滕菲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针对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严重缺水现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组合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松散层和基岩干旱地区勘查地下水,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和成井条件所定的井位,后经施工钻孔验证,定井成功率100%,... 针对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严重缺水现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组合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松散层和基岩干旱地区勘查地下水,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和成井条件所定的井位,后经施工钻孔验证,定井成功率100%,解决了人、畜急需用水问题。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结合或单一方法在该地区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实际应用和应用效果分析,总结出针对该地区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组合模式。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组合模式在该地区地下水勘查中的运用提高了地质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在类似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地下水 高密度电阻率法 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 物探方法组合 新乡市凤泉区
下载PDF
不同电法组合在找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苏永军 梁建刚 +3 位作者 张国利 孟利山 高学生 贺福清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5期925-928,共4页
针对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严重缺水的现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EH-4电导率测深和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不同电法组合,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松散岩和基岩干旱地区找水取得显著的效果,总结出针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不同电法找水组合模式,... 针对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严重缺水的现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EH-4电导率测深和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不同电法组合,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松散岩和基岩干旱地区找水取得显著的效果,总结出针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不同电法找水组合模式,不同电法组合模式的应用能为地下水勘查定井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机井工程成功率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EH-4电导率测深 激发极化对称四极测深 干旱地区 地下水
下载PDF
柴西南缘新近系铀储层发育与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0
作者 杨君 奥琮 +5 位作者 孟利山 滕雪明 魏学斌 王铎 冯平 于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1-938,共8页
柴达木西南缘花土沟地区新近系上油砂山组是重要的含铀岩系之一,其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关系密切。通过分析地下水类型、水化学特征等,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认为本地区基底和盖层富铀,风化剥蚀后随地下水搬运至盆地内富集成矿,提供铀源... 柴达木西南缘花土沟地区新近系上油砂山组是重要的含铀岩系之一,其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关系密切。通过分析地下水类型、水化学特征等,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认为本地区基底和盖层富铀,风化剥蚀后随地下水搬运至盆地内富集成矿,提供铀源;上油砂山组时期西北高东南低的构造格局,控制含氧含铀地下水的渗流方向;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水动力适于铀矿沉淀富集成矿,成为潜在的铀储层;上新世末期含氧含铀流体下渗进入上油砂山组潜在铀储层中被还原,最终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南缘 花土沟 新近系 水动力 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