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卿光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以一种半解析法为基础 ,分别独立地建立圆柱壳和加强筋的线性方程组。考虑到圆柱壳和加强筋连接界面上的应力和位移的连续性 ,联立圆柱壳和加强筋的方程 ;从而得到全结构的方程组 ,并获得求解固有频率的特征方程和振型方程。此方法主要... 以一种半解析法为基础 ,分别独立地建立圆柱壳和加强筋的线性方程组。考虑到圆柱壳和加强筋连接界面上的应力和位移的连续性 ,联立圆柱壳和加强筋的方程 ;从而得到全结构的方程组 ,并获得求解固有频率的特征方程和振型方程。此方法主要优点是 :结构的转动惯性、剪切变形等因素都得到了考虑 ,而且不限制结构的圆柱壳厚度和加强筋的高度。本文的方法很容易被推广到加筋的复合材料或加筋的压电材料层合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线性方程组 转动惯性 特征方程 连续性 求解 压电材料 加筋 加强筋 剪切变形
下载PDF
用蒙特卡罗法进行轨迹创成连杆机构的稳健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1 位作者 詹敏晶 师忠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3-205,214,共4页
提出评判轨迹创成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稳健性的准则 ,并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这类连杆机构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这类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正态分布。
关键词 稳健性 蒙特卡罗模拟 轨迹创成连杆机构 质量特性
下载PDF
连杆机构运动误差概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孟宪举 师忠秀 +1 位作者 詹敏晶 张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8,52,共3页
建立了连杆机构运动误差概率分析一般方法的数学模型,为基于概率误差的连杆机构可靠性分析与综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平面四杆机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误差概率计算公式和一个具体实例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方差曲线。
关键词 连杆机构 运动误差 概率分析 可靠性
下载PDF
含间隙连杆机构精度概率分析模型 被引量:20
4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1 位作者 詹梅晶 师忠秀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5-37,共3页
利用矩阵和随机过程理论 ,建立了含间隙连杆机构运动精度概率模型 。
关键词 连杆机构 概率模型 可靠性
下载PDF
连杆机构稳健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1 位作者 师忠秀 詹梅晶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3,共3页
将设计变量作为随机变量 ,建立了连杆机构稳健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以一个四杆机构为例进行了说明 ,将传统的确定性优化设计的结果与稳健性优化设计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连杆机构 概率模型 可靠性
下载PDF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爱华 孟宪举 杨东锋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SI)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80例PSCI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目的:分析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SI)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8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80例PSCI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与早期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CSI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炎症指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智力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S100A12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CI患者采取DCSI可提升治疗效果,减轻神经炎性反应,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智力水平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S100A12蛋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机构运动与动力精度概率分析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1 位作者 詹敏晶 师忠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7,70,共3页
利用矩阵理论 ,建立了机构运动精度概率模型和动力精度概率分析模型 ,该模型对机构可靠性分析与综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连杆机构 概率模型 可靠性
下载PDF
平面五杆机构的尺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8-240,共3页
首次提出无条件曲柄和有条件曲柄的概念 ,研究了五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与驱动构件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确定输入运动规律下和任意输入运动规律下的单曲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 。
关键词 五杆机构 有条件曲柄 无条件曲柄 单曲柄 双曲柄
下载PDF
抹灰机抹灰装置的设计与动力仿真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孟宪举 王凯 +3 位作者 张莹 张明勤 韩立芳 金刚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5-87,共3页
抹灰机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抹灰效率,关键实现抹灰过程的供灰、抹平、压实功能通过抹灰装置实现,目前的抹灰装置一般多个机构分别完成,机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整机重量,相比人工抹灰,降低了市场优势。为保证抹灰质量并优化机构,设计... 抹灰机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抹灰效率,关键实现抹灰过程的供灰、抹平、压实功能通过抹灰装置实现,目前的抹灰装置一般多个机构分别完成,机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整机重量,相比人工抹灰,降低了市场优势。为保证抹灰质量并优化机构,设计一种集供灰、抹平和压实为一体的抹灰装置,并通过ADAMS软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动力仿真分析,有效验证了其抹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灰机 联动机构 ADAMS
下载PDF
电动机—连杆机构与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分析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宪举 杨青 +1 位作者 王喆 张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5-36,共2页
将电动机和连杆机构一起作为研究对象 ,对机构的弹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与已有的弹性动力分析(KED)相比 ,在精确度上更进了一步 ,其计算结果能更好地反映机构的真实运动规律。通过一个实例 。
关键词 电动机-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 弹性动力分析 KED
下载PDF
弹性曲柄摇杆机构的基频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揭示了弹性曲柄摇杆机构的基频 (一阶固有频率 )与机构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通过一个曲柄摇杆机构实例进行了计算 。
关键词 曲柄摇杆机构 弹性动力分析 基频 机构位置
下载PDF
精确实现给定轧迹的混合驱动五杆机构 被引量:9
12
作者 孟宪举 李辉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8-22,共5页
建立了混合驱动五杆机构实现轨迹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混合驱动五杆机构进行了逆运动学分析;以可控原动件加速度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运用最优化方法,综合得到了混合驱动五杆机构的各杆长尺寸和伺服电机的转角函数。
关键词 混合驱动五杆机构 连杆机构 机械设计 逆动力学 最优化
下载PDF
抹灰机联动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宪举 赵瑞朝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83-88,共6页
在建筑装修工程中,墙面抹灰是一项工程量大、质量要求严格的工程,抹灰机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抹灰机联动机构将抹灰板、抹灰料斗与机体连接起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是决定抹灰效果的关键。文章确定出联动机构的基本结构,绘... 在建筑装修工程中,墙面抹灰是一项工程量大、质量要求严格的工程,抹灰机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抹灰机联动机构将抹灰板、抹灰料斗与机体连接起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是决定抹灰效果的关键。文章确定出联动机构的基本结构,绘制出联动机构二维图,采用MATLAB软件编制优化程序进行杆长优化设计,并通过SolidWorks软件三维建模后,导入至ADAMS软件中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联动机构可以将抹灰料斗和抹灰板很好的联动起来,完成目标动作,保证抹灰效果符合工作要求;优化杆长尺寸后,在ADAMS软件中进行模拟分析,发现联动机构与抹灰板连接处的竖直位移<1 mm,满足误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灰机 联动机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成本的连杆机构的稳健性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宪举 张策 詹梅晶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1,共4页
考虑机构机械误差,将机械误差作为随机因素,以制造成本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对结构参数误差进行优化设计,最忧分配设计参数的公差,降低机构的总体加工成本,较好地解决设计性能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连杆机构 机械 误差 稳健性 优化设计 公差 结构参数 加工成本 分配 制造成本
下载PDF
高应变率成形极限图测试与仿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宪举 汤秀佳 +1 位作者 张莹 原政军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高应变率成形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释放高能量而使金属变形的成形方法,研究表明高应变率能显著提高多种金属材料的成形极限能力。通过高速杯突实验绘制成形极限曲线,可反映金属在高应变率下的成形能力,从而指导冲压设计。文中介绍了目前... 高应变率成形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释放高能量而使金属变形的成形方法,研究表明高应变率能显著提高多种金属材料的成形极限能力。通过高速杯突实验绘制成形极限曲线,可反映金属在高应变率下的成形能力,从而指导冲压设计。文中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高速杯突实验设备,包含气压、液压和电磁等驱动方式,并对高应变率下的成形极限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文中还介绍了高速杯突成形目前常用模拟仿真方法,最后对高应变率成形极限图测试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变率成形 成形极限图 成形仿真
下载PDF
Stewart力传感器弹性体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宪举 李磊 李坤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手术过程中,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精准测量手术器械与人体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力,可有效地促进腔镜手术的进步。文章根据传感器的研发要求,设计了一个适合手术器械的6自由度斯图尔特Stewart平台,基于电阻检测原理对平台的力/力... 手术过程中,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精准测量手术器械与人体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力,可有效地促进腔镜手术的进步。文章根据传感器的研发要求,设计了一个适合手术器械的6自由度斯图尔特Stewart平台,基于电阻检测原理对平台的力/力矩灵敏度、各向同性度及连杆受力标准差进行了多目标优化;通过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建模后,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优化后角度所设计的传感器各连杆受力更均匀,所选择的材料受到的极限应力均在比例极限内;传感器在x、y、z方向上的力和力矩检测范围分别达到了10 N和150 N·mm,力和力矩监测精度分别为0.3 N和3 N·mm,其适合于微创手术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机器人 传感器 STEWART平台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螺旋摩擦衬垫
17
作者 孟宪举 郭铁锁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43-5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多绳螺旋摩擦衬垫 ,根据理论分析及力的推导计算 ,螺旋槽衬垫对钢丝绳的诱导摩擦系数 (当量摩擦系数 )μu 是普通摩擦系数μ的 2 .4倍 。
关键词 钢丝绳 螺旋槽 螺旋摩擦衬垫 摩擦轮提升
下载PDF
棒材开式冷挤压过程中挤压凹模的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孟宪举 何荣海 《机械工程师》 2010年第9期93-95,共3页
在棒材开式冷挤压过程中,凹模内壁受力大小是影响凹模设计的一个很重要衡量指标。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棒材开式冷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凹模内壁所受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各个工艺参数对凹模内壁所受应力的影响规律,并获得... 在棒材开式冷挤压过程中,凹模内壁受力大小是影响凹模设计的一个很重要衡量指标。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棒材开式冷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凹模内壁所受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各个工艺参数对凹模内壁所受应力的影响规律,并获得减小凹模内壁应力的参数优选范围,从而达到优化参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凹模 开式冷挤压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三环减速器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俊 宋轶民 +1 位作者 张策 孟宪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143,147,共4页
为查明三环减速器应用中出现振动大、行星轴承烧蚀等问题,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环减速器传动部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ANSYS中的自由度耦合和固定约束,将系统中各零部件间的非线性接触问题简化为线性问题加以分析。通过对三环... 为查明三环减速器应用中出现振动大、行星轴承烧蚀等问题,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环减速器传动部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ANSYS中的自由度耦合和固定约束,将系统中各零部件间的非线性接触问题简化为线性问题加以分析。通过对三环减速器有限元模型的求解,分析了系统各环节的受力,计算了齿轮啮合力、支撑轴承力、输出转矩和内齿板的应力。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作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表明有限元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减速器 静力学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混合驱动五杆机构的构型和连杆曲线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辉 孟宪举 张岳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2-965,共4页
从分析平面五杆机构的相对杆长关系入手 ,给出了平面五杆机构可装配条件及五杆机构中周转副存在的充要条件 ,并据此对平面五杆机构的构型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平面五杆机构中无条件三曲柄、无条件双曲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存在的... 从分析平面五杆机构的相对杆长关系入手 ,给出了平面五杆机构可装配条件及五杆机构中周转副存在的充要条件 ,并据此对平面五杆机构的构型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平面五杆机构中无条件三曲柄、无条件双曲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存在的条件 ;并借助于计算机机构仿真的方法 ,研究了双曲柄混合输入五杆机构的连杆曲线随机构尺寸参数和运动参数变化的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杆机构 连杆曲线 混合机构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