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电平电流型推挽双向DC/DC变换器及工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纯江 乔玉玺 +2 位作者 谢季芳 孟宪慧 阚志忠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储能DC/DC变换器需要解决电池侧电流纹波和宽电压范围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可用于电能路由器储能环节的三电平电流型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高增益、电流纹波小和宽输入电压范围的特征。以传输电感两端电压匹配为原则研究了采用脉... 储能DC/DC变换器需要解决电池侧电流纹波和宽电压范围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可用于电能路由器储能环节的三电平电流型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高增益、电流纹波小和宽输入电压范围的特征。以传输电感两端电压匹配为原则研究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加移相控制下的工作机理,深入分析了正向和反向工作模式。研究了占空比、桥间移相比和桥内移相比对功率传输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式下的系统性能,以实现变换器的高效率功率传输。通过建立各功率管开通时刻的瞬态等效电路深入研究了功率管寄生电容、变压器励磁电感对实现软开关的影响。推导出开通时刻的准谐振方程,从而得到功率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为参数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在3 kW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PWM加移相 软开关 电能路由器 推挽变换器
下载PDF
直流微网储能DC/DC变换器的自适应虚拟直流电机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纯江 暴云飞 +2 位作者 孟宪慧 王建宇 阚志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0,共9页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微电网自身缺乏惯性,当功率发生波动时,直流母线电压会产生较大突变,不利于其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虚拟直流电机控制被应用于直流变换器中来模拟直流电机的外特性,进而为直流微电网提供惯性支撑。但传统参数固...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微电网自身缺乏惯性,当功率发生波动时,直流母线电压会产生较大突变,不利于其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虚拟直流电机控制被应用于直流变换器中来模拟直流电机的外特性,进而为直流微电网提供惯性支撑。但传统参数固定的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在提供惯性的同时会牺牲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参数自适应虚拟直流电机控制,并将它应用于储能端推挽式DC/DC变换器中。建立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并给出了参数的自适应调节原则。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对不同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为系统提供较大惯性支撑的同时,系统仍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母线电压 虚拟直流电机 参数自适应 推挽式DC/DC变换器
下载PDF
丁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孟宪慧 钟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丁卡因 预防 动力学改变 刺激作用 全身麻醉 艾司洛尔 药物抑制 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下载PDF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宪慧 安久伏 +2 位作者 汤小娇 魏丽 闫晓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15期66-67,共2页
心脏猝死多发生在平时患有心脏病的人群中,因此随时监护心脏病患者的心电信号,是防止患者猝死的重要手段。本设计为一种家用便携式动态心电监护仪,具有功耗低、存储量大、显示界面友好等特点,能够实现每隔几秒钟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心... 心脏猝死多发生在平时患有心脏病的人群中,因此随时监护心脏病患者的心电信号,是防止患者猝死的重要手段。本设计为一种家用便携式动态心电监护仪,具有功耗低、存储量大、显示界面友好等特点,能够实现每隔几秒钟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心电信号进行采集。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方便患者行动或外出。同时,该心电监护仪具备蓝牙功能,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给手机,并将数据保存在手机端,方便后续查看或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430单片机 便携式 心电监护仪
下载PDF
提高测控仪器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宪慧 安久伏 +1 位作者 赵晨光 刘志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17期146-147,共2页
本文针对测控仪器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果证明,采用新模式和新方法培养的学生学习热情高,能进行基本的测控仪器的设计和研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 本文针对测控仪器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结果证明,采用新模式和新方法培养的学生学习热情高,能进行基本的测控仪器的设计和研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仪器设计 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吸入麻醉药对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宪慧 李恒 孙凯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和恩氟烷对缺血再注心肌功能、代谢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3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氟烷组、异氟醚组。实验结... 目的研究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和恩氟烷对缺血再注心肌功能、代谢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3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对照组、七氟醚组、氟烷组、异氟醚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心率(HR)、灌脉流量(CF)、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活性、心肌丙二醛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等。结果①恩氟烷、异氟醚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恩氟烷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冠脉流量的恢复。②各用药组明显降低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升高LVEDP(P<0.05);缺血再灌注后,七氟醚、恩氟烷、异氟醚组的左心室发展压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78%,62%,59%(P<0.01),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76%,67%,74%(P<0.01);与对照组恢复的左心室发展压(27%)、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13%)相比,具有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各用药组均能提高心肌ATP含量,缺血后心肌ATP下降较慢,复灌后恢复较快。④复灌后用药组SOD活性较高;丙二醛生成量下降(P<0.05)。结论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缺血再灌注后,能明显促进心肌功能与代谢的恢复,而且能提高冠状动脉流量、SOD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宪慧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2期102-102,104,共2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11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和浅低温非体外循环全麻下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芬太尼为主的静脉全身麻醉,术中同时监测上、下肢血压,应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结果本... 目的总结和探讨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11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和浅低温非体外循环全麻下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芬太尼为主的静脉全身麻醉,术中同时监测上、下肢血压,应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结果本组11例患者平均阻断时间为23min,平均温度34.5℃,术中收缩压维持一定水平,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5h。全组无严重心律失常、重要脏器损害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适当低温、实施控制性降压,维护血流动力学平稳,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主动脉缩窄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缩窄 麻醉
下载PDF
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8
作者 孟宪慧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婴幼儿 麻醉
下载PDF
右腋下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分析
9
作者 孟宪慧 钟巍 奚高原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3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右腋下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右腋下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方法.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术后平均拔管时间1,3h,其中5例术毕在手术室拔管。24例在心脏不停跳下... 目的探讨右腋下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右腋下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方法.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术后平均拔管时间1,3h,其中5例术毕在手术室拔管。24例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其余均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情况下实施手术。18例在5~10W/s除颤下复跳,其余均为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83.7%.全组无麻醉死亡厦并发症。结论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是快通道麻醉,同时术中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和循环功能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创 心内直视手术 麻醉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普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孟宪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普胸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全组全麻时间平均169.41分钟,平均术后苏醒时间5.01分,平均术后拔管时间10.02分。结论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长时...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普胸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全组全麻时间平均169.41分钟,平均术后苏醒时间5.01分,平均术后拔管时间10.02分。结论瑞芬太尼镇痛作用强,长时间输注体内无蓄积,有利于术后清醒和拔管,是临床比较安全、理想的快通道麻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普胸手术 麻醉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分析
11
作者 孟宪慧 苏孟勤 刘延玲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通过本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术前用药的选择、术中管理的方法、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 目的通过本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术前用药的选择、术中管理的方法、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提供成功的经验。结果40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在手术中发生室颤,经抢救复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出院,无并发症。2例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全组无麻醉死亡。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难度大,术中应及时正确处理各种血流动力学变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醉管理
下载PDF
氟烷和七氟醚对缺血心肌功能和代谢及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恒 杨承祥 +6 位作者 李卫东 董晓莉 孟宪慧 刘宿平 何敏 曾因明 王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氟烷、七氟醚 (1 5MAC)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逆行灌注模型研究氟烷、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前心率 (HR)、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LVEDP)、左室发展压 (LVDP)、左室压力升高速率 (+dp/dt)、左室压力下... 目的 :研究氟烷、七氟醚 (1 5MAC)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逆行灌注模型研究氟烷、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前心率 (HR)、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LVEDP)、左室发展压 (LVDP)、左室压力升高速率 (+dp/dt)、左室压力下降速率 (-dp/dt)和冠脉流量 (CF)的影响 ,测定缺血前、缺血 1 0min、缺血 2 5min 3个不同时间的心肌ATP含量、Ca2 + -ATP酶活性 ,同时记录缺血间期左室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七氟醚显著增加正常离体心脏的CF ,氟烷、七氟醚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和Ca2 + -ATP酶活性 ,能够增加正常心肌的能量贮备。缺血 1 0min时 ,二药能够减缓心肌ATP含量及Ca2 + -ATP酶活性的下降 ,氟烷的作用比较明显。缺血间期 ,氟烷明显推迟缺血性挛缩的起始时间 ,降低挛缩幅度。结论 :氟烷的抗缺血损伤作用优于七氟醚 ,延缓缺血期心肌ATP含量及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 七氟醚 心肌功能 心肌缺血 腺苷三磷酸酶
下载PDF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2
13
作者 周俊辉 孟睿 +3 位作者 刘晓乐 房芳 奚高原 孟宪慧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评价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患者60例,年龄35~65岁,采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N组,n=30)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n=30)患... 目的评价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患者60例,年龄35~65岁,采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N组,n=30)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n=30)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1mg/kg及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注射时间均>60s,给药5min后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0mg/kg,镜检过程中丙泊酚泵注速率为4~6mg/(kg·h)。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结肠镜检查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用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5min(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检查开始即刻(T_2)、镜身过脾曲时(T_3)、镜身过肝曲时(T_4)、术毕时(T_5)、术毕后5min(T_6)及术毕后10min(T_7)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毕清醒后5、15、30、45、60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min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7时的MAP、HR、RR及Sp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5~60min时的VAS、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呛咳、体动反应、呃逆及注射痛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min内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躁动不安发生率均较S组降低(P<0.05)。结论剂量为0.1mg/kg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可安全应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丙泊酚 结肠镜 无痛
下载PDF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肌病类型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秋丽 孟宪慧 +2 位作者 高雪梅 王玉玲 刘淑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UCG)在临床鉴别诊断心肌病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Dc组)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2例(Ic组),2组患者均进行ECG联合UCG检查,观察心功能等检测结果、心脏形态变化及瓣膜返...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UCG)在临床鉴别诊断心肌病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Dc组)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2例(Ic组),2组患者均进行ECG联合UCG检查,观察心功能等检测结果、心脏形态变化及瓣膜返流情况差异。结果 Dc组各腔室扩大程度、二尖瓣E点至室间隔间距及Rv6/Rmax显著高于Ic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显著低于Ic组(P<0.05);Dc组形态变化以弥漫性运动障碍(100.00%)和左室呈球形运动(87.88%)为主,Ic组以室壁矛盾运动(93.55%)及左室拱门形运动(80.6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存在多种瓣膜返流并存状况,且均以二尖瓣为主(P>0.05),Dc组主动脉瓣膜、肺动脉瓣膜及三尖瓣膜的返流几率显著高于Ic组(P<0.05)。结论扩张型和缺血型心肌病患者在ECG联合UCG检查中存在显著特征差异,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型心肌病 心电图 超声心电图
下载PDF
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恒 杨承祥 +4 位作者 孙凯 孟宪慧 董晓莉 曾因明 王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17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分为6大组:假手术组(含1亚组):自然灌流85 min;对照组(含4亚组):平衡15 min为1亚组,... 目的:研究挥发性麻醉药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6只,随机分为17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分为6大组:假手术组(含1亚组):自然灌流85 min;对照组(含4亚组):平衡15 min为1亚组,平衡后续灌15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缺血25 min后复灌30 min为1亚组;氟烷组(含3亚组):平衡15 min后,灌注含1.5 MAC氟烷灌注液15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含药液后缺血10 min为1亚组,平衡续灌缺血25 min复灌含1.5 MAC氟烷的灌注液30 min为1亚组;1.5 MAC的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大组,各大组包括3亚组,处理同氟烷组。记录各组心脏在平衡15 min、给药后(或续灌15 min)、复灌30min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冠脉流量(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1)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组在给药后CF高于对照组(P<0.05);各用药组在给药后LVDP、±dp/dtmax低于对照组(P<0.01)、而LVEDP高于对照组(P<0.05);复灌30 min各用药组LVDP、±dp/dtmax高于对照组(P<0.01)。氟烷、异氟烷组在给药后和复灌30 min的HR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各用药组在缺血前、缺血期和复灌30 min的心肌ATP含量高于及复灌30 min SOD活性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组在缺血前Ca2+-AT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各用药组在缺血期和复灌30 min此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在复灌30min,氟烷组的Na+-K+-ATP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其它3用药组(P<0.05或P<0.01)。结论:挥发性麻醉药可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缺血再灌注后,能明显促进心肌功能与代谢的恢复,而且能提高CF、心肌Ca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 恩氟烷 异氟烷 七氟烷 心脏功能试验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早期康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俊辉 刘晓乐 孟宪慧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早期康复的改善作用。方法择期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IPC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麻醉方法及苏醒期... 目的观察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早期康复的改善作用。方法择期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IPC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麻醉方法及苏醒期躁动的常规预防措施相同。R组在麻醉诱导后5 min于患者右上肢上臂采用测压袖带给予3个循环的5 min缺血(袖带充气,压力≥200 mm Hg)及5 min再灌注(袖带放气至0 mmHg)处理;C组将袖带绑于患者右上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1)两组患者在麻醉结束后0、5、10、15、20、30、60min采用三分法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评分≥1分记为患者发生躁动,计算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躁动发生率。(2)使用FORE-SIGHT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患者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 SO_2),分别于麻醉前10 min(T_0)、麻醉后10 min(T_1)、手术开始前10 min(T_2)、手术开始后10 min(T_3)、手术开始后30 min(T_4)、手术开始后60 min(T_5)、术毕前10 min(T_6)及术毕时(T_7)记录患者的r SO_2。(3)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2天采用康复质量评分量表-15(QoR-15)评估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4)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嗜睡、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高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与C组患者相比,R组麻醉结束后5、10、15、20min时躁动评分为3分的例数明显减少(P均<0.05),R组麻醉结束后10 min时的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与C组患者相比,R组T_3~T_5时r SO_2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T_0时相比,两组患者T_1~T_2及T_6~T_7时r SO_2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C组患者T3~T5时r SO_2均显著降低(P均<0.05),R组患者T_4~T_5时r SO_2均显著升高(P均<0.05)。(3)R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QoR-15评分分别为(115.5±6.6)、(128.2±7.6)分,C组分别为(91.4±7.9)、(103.5±8.2)分,两组相比,P均<0.05。(4)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嗜睡、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相比,P均>0.05。结论 RIPC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提升患者术中r SO_2,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远隔缺血预处理 麻醉苏醒 麻醉苏醒期躁动 食管癌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峥嵘 孟宪慧 刘晓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669-3671,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照组使用七氟烷+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的简易智力状态评测表(MMSE)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手术前后心率(HR)、血压及血清S100β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和单肺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3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3、6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均P<0.05),而两组术前和术后24、72 h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的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术后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的复合全麻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具有一过性的影响,但与七氟烷相比,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较快,且手术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胸外科手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术前睡眠质量对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俊辉 刘晓乐 +1 位作者 房芳 孟宪慧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评估术前睡眠质量对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术患者60例,年龄65~7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术前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诊断有无睡眠障碍,其中,PSQI≥5分为睡眠... 目的评估术前睡眠质量对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术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术患者60例,年龄65~7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术前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诊断有无睡眠障碍,其中,PSQI≥5分为睡眠障碍;PSQI<5分为睡眠正常。据PSQI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和睡眠正常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诱导前5 min均静脉注射羟考酮0.05 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负荷剂量0.50~1.00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3~5 mg/(kg·h)。检查过程中发生体动反应时追加丙泊酚0.50 mg/kg。主要观察指标为操作过程中丙泊酚用量。次要观察指标:术中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反应、腹痛和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血氧饱和度降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小于95%和90%的发生情况]、检查结束至进入恢复室的时间。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10 cm)评价结肠镜检查后的疼痛和虚弱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结果与睡眠障碍组比较,睡眠正常组患者操作过程中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SpO2下降低于95%的例数和下降低于90%的例数均相近(P>0.05)。术中OAA/S评分、呼吸抑制、体动反应、腹痛和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和检查结束至进入恢复室的时间及VAS评分结果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睡眠障碍组比较,睡眠正常组结肠镜检查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和虚弱程度均接近(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睡眠障碍可明显增加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术中的丙泊酚用量,并延缓患者麻醉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无痛结肠镜 丙泊酚
下载PDF
亚甲兰在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19
作者 孟宪慧 《中原医刊》 1999年第9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普鲁卡因 静脉复合麻醉 临床应用 亚甲兰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峥嵘 周俊辉 +1 位作者 孟宪慧 房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组、研究组1(D1组)和研究组2(D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1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组、研究组1(D1组)和研究组2(D2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1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其后以0.3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D2组患者以0.5μg/kg/h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至术毕;N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清醒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和拔管后30 min(T4)的镇静-躁动评分(S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有无呛咳躁动,拔管后是否配合指令.结果:各组麻醉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1组和D2组患者术后SAS和Ramsay评分T1-T4各时点明显降低(P<0.05).D1组和D2组躁动发生率及依从性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颈吻手术围术期,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两种给药方法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不给予负荷量、术中静脉匀速维持在临床使用上更方便简单,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躁动 麻醉苏醒期 食管癌手术 颈部吻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