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急性胃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帅 王亮 +8 位作者 秦鑫鹏 韩凌 包永睿 李天娇 王萍 杨洋 张涛 魏玮 孟宪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SOD、TGF-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INOS、HIF-1α、IFN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气滞胃痛颗粒组大鼠治疗后,急性胃炎大鼠胃出血斑点较模型组有了较大改善,胃部褶皱逐渐恢复,色泽更为光亮。胃组织结构基本完整,主细胞数量略有缺失,组织间隙分布有少量血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整体结构比较完整。大鼠血清中TNF-α和TGF-β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SOD的含量则明显上升(P<0.05)。胃组织INOS、HIF-1α、IFNG(IFN-γ)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HIF-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急性胃炎 HIF-1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UPLC-QQQ-MS技术的仙灵脾颗粒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王月鑫 王帅 +4 位作者 杨欣欣 李天娇 赵琳 包永睿 孟宪生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930-936,共7页
目的 研究仙灵脾颗粒中主要成分在大鼠血浆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整合药代动力学行为,以探讨其长期临床用药时间间隔的合理性。方法 取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给药组大鼠仙灵脾颗粒8.1 g/(kg·d),连续给药7 d后,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 目的 研究仙灵脾颗粒中主要成分在大鼠血浆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整合药代动力学行为,以探讨其长期临床用药时间间隔的合理性。方法 取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给药组大鼠仙灵脾颗粒8.1 g/(kg·d),连续给药7 d后,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1、2、3、4、6、8、12 h大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0.5 mL,通过UPLC-QQQ-MS技术测定大鼠血浆内不同时间点淫羊藿属苷A、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Ⅱ、淫羊藿次苷Ⅰ及宝藿苷Ⅰ的血药浓度,并分别赋予8个成分抗骨质疏松药效权重系数进行整合,采用DAS 3.2.8软件计算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得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结果 大鼠连续多次给药后,8种成分在血浆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均为0.5 h,C_(max)为1.36~48.76ng·mL^(-1),t_(1/2)为8.50~81.40 h,AUC_(0~t)为14.52~138.19 ng·mL^(-1)·h,MRT_(0~t)为3.27~5.96 h;扣除0 h时间点血药浓度后所有成分在血浆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均为0.5 h,C_(max)为0.18~40.37 ng·mL^(-1),t_(1/2)为1.00~3.00 h,AUC_(0~t)为0.40~37.49 ng·mL^(-1)·h,MRT_(0~t)为1.51~4.41 h;8种成分赋予抗骨质疏松药效权重后,整合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0.5h、t_(1/2)=(1.92±0.42)h。结论 通过对仙灵脾颗粒血浆内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阐明了其临床给药时间间隔的合理性,同时为仙灵脾颗粒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脾颗粒 黄酮类 UPLC-QQQ-MS 药物代谢规律 整合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不同基原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3
作者 田祥木 李天娇 +4 位作者 李强 杨欣欣 王帅 包永睿 孟宪生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68-375,共8页
目的通过UPLC-Q-TOF-MS技术,探讨不同基原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的药材体外化学成分的差异,为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鉴定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SBC_(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及水-... 目的通过UPLC-Q-TOF-MS技术,探讨不同基原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的药材体外化学成分的差异,为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鉴定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SBC_(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及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对巫山淫羊藿、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及朝鲜淫羊藿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基于所鉴定出的化合物对不同基原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的化学成分通过SIMCA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不同基原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中共鉴定出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等37种化学成分,经过对比发现不同基原的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定L、2''-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木兰花碱等12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化合物经鉴定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结论本试验所发现的差异化合物可以作为区分不同基原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的指标,这5种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UPLC-Q-TOF-MS 不同基原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UPLC-Q-TOF-MS/MS法快速鉴定加味八珍益母膏化学成分
4
作者 王英力 杨欣欣 +3 位作者 李天娇 王帅 包永睿 孟宪生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法分析加味八珍益母膏的化学成分,为加味八珍益母膏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SB-C_(18)(100 mm×4.6 mm,2.7μm)色谱柱,正离子模式下流动相系统为0.2%甲酸溶液(A)-甲醇(B),负离子模... 目的采用UPLC-Q-TOF-MS/MS法分析加味八珍益母膏的化学成分,为加味八珍益母膏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SB-C_(18)(100 mm×4.6 mm,2.7μm)色谱柱,正离子模式下流动相系统为0.2%甲酸溶液(A)-甲醇(B),负离子模式下流动相系统为水(A)-甲醇(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0℃,分别采用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结合文献检索和对照品比对分析加味八珍益母膏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别出140个化合物,包括有机酸及其衍生物48个,黄酮类成分32个,生物碱类成分4个,糖及糖苷类成分10个,萜类成分19个,其他类成分27个。结论确定了加味八珍益母膏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可为后续加味八珍益母膏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八珍益母膏 UPLC-Q-TOF-MS/MS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软肝冲剂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楠楠 孟宪生 +2 位作者 郭文昭 卢秉久 薛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91-193,I0008,F0003,共5页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软肝冲剂抗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40%CCl_(4)(2 mL·kg^(-1))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软肝冲剂干预后采用Masson染色评价抗纤维化的作用;采用16S rDNA检测技术对各组...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软肝冲剂抗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40%CCl_(4)(2 mL·kg^(-1))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软肝冲剂干预后采用Masson染色评价抗纤维化的作用;采用16S rDNA检测技术对各组大鼠肠内容物的菌群进行检测,采用QIIME2 2019.4生物数据分析系统对样本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物种构成及相关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软肝冲剂各组胶原沉积明显减少,纤维间隔减少,纤维增生带变浅;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显示,软肝冲剂干预后能显著提高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代谢通路分析显示,软肝冲剂干预后氨基酸生物合成、脂肪酸和脂质生物合成等多条代谢途径发生变化。结论 软肝冲剂对CCl_(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进而调节氨基酸和脂质等代谢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冲剂 肝纤维化 肠道菌群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强 罗曦 +3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52,共9页
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有低免疫原性、高靶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避免被内皮网状系统清除,使其在体内血液循环时间更长。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包括肿瘤细胞膜、红细胞膜、血小板膜、白细胞... 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有低免疫原性、高靶向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避免被内皮网状系统清除,使其在体内血液循环时间更长。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包括肿瘤细胞膜、红细胞膜、血小板膜、白细胞膜、干细胞膜、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微囊泡及凋亡小体)、内质网膜以及复合生物膜等。同时针对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的研究现状,对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膜仿生纳米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纳米药物 仿生递药系统 生物膜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基于双波长等基线差示融合图谱的中药黄芩“质-量”双标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强 罗曦 +4 位作者 李天娇 王帅 包永睿 关欣 孟宪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8-975,共8页
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黄芩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了黄芩特征图谱,通过鉴定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共确定了11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鉴定出... 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黄芩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了黄芩特征图谱,通过鉴定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共确定了11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鉴定出黄岑药材的8个成分,经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共有特征峰中的4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汉黄芩素。通过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可明确药材真伪,即“质”,结果显示各批次供试药材与黄芩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对内标成分“黄芩苷”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黄芩药材优劣,即“量”。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可为黄芩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黄芩苷 双波长等基线差示融合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李楠楠 孟宪生 +2 位作者 郭文昭 薛立平 卢秉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75-177,I0004,I0005,共5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软肝冲剂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CCl4(2 mL·kg^(-1))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计8周。造模第6周开始给与软肝冲剂,干预8周后采用HPLC-QTOF-MS联用技术检...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究软肝冲剂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CCl4(2 mL·kg^(-1))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计8周。造模第6周开始给与软肝冲剂,干预8周后采用HPLC-QTOF-MS联用技术检测软肝冲剂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浆中代谢物的变化,利用Ropls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差异代谢物筛选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软肝冲剂干预后共有137种代谢物发生变化,其中上调的有23种,下调的有114种,如异亮氨酸、鸟氨酸、酪氨酸、脱氧胆酸等。主要与氨基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代谢等途径有关。结论软肝冲剂对CCl_(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胆汁酸合成等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冲剂 肝纤维化 代谢组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特征定量指纹图谱的满药仙灵脾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洋 王帅 +4 位作者 李天娇 赵琳 包永睿 张秀君 孟宪生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771-776,共6页
目的建立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特征定量指纹图谱,为仙灵脾颗粒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70 nm、327 nm、353 nm 3个波长,建立10批仙灵脾颗粒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确定18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出8个成分;指纹图谱与多指标成分... 目的建立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特征定量指纹图谱,为仙灵脾颗粒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70 nm、327 nm、353 nm 3个波长,建立10批仙灵脾颗粒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确定18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出8个成分;指纹图谱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建立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特征定量指纹图谱,并将8个成分进行相对于内标物柚皮苷的含量测定;同时选取5个批次的仙灵脾颗粒,对其8个成分进行绝对定量,确定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的误差率。结果建立了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特征定量指纹图谱,运用其对仙灵脾颗粒指认出的成分进行相对定量,其结果与绝对定量相比,误差率小于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仙灵脾颗粒的质量控制,并为中药复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药 仙灵脾颗粒 指纹图谱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特征定量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谱效关系的核桃楸皮治疗肝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诗蒙 王帅 +3 位作者 李天骄 孟宪生 包永睿 赵琳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3-17,27,共6页
目的基于核桃楸皮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抗肝癌作用的谱效关系,筛选出核桃楸皮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揭示其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核桃楸皮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CCK-8法开展核桃... 目的基于核桃楸皮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抗肝癌作用的谱效关系,筛选出核桃楸皮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揭示其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核桃楸皮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CCK-8法开展核桃楸皮不同极性部位治疗肝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与药效学数据相关联,建立核桃楸皮不同极性部位治疗肝癌体外谱效关系,筛选出其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并进行体外药效验证。结果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中共24个共有峰,其中有8个峰与药效呈正相关且变量投影(VIP)值大于1,确认这8种成分为核桃楸皮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经对照品比对,指认出4号峰为丁香酸、9号峰为鞣花酸、10号峰为槲皮苷、16号峰为山柰酚。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谱效关系筛选出了核桃楸皮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揭示了核桃楸皮治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皮 指纹图谱 肝癌 谱效关系 药效物质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肝癌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妍 包永睿 +3 位作者 王帅 李天娇 张秀君 孟宪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27-1332,共6页
肠道菌群在生理条件下与宿主细胞存在着平衡的共生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复杂的人体生态系统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失衡的微生态系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疾病的发生,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菌群多样化也会随之改... 肠道菌群在生理条件下与宿主细胞存在着平衡的共生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复杂的人体生态系统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失衡的微生态系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疾病的发生,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菌群多样化也会随之改变。肠道细菌及其代谢物一方面通过影响肠上皮功能障碍以及胆汁酸代谢影响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引发肝癌,另一方面通过肠-肝轴循环进入肝脏激活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的进展。目前,针对肠道菌群治疗肝癌的策略主要包括益生菌、粪便移植以及中医药治疗。现对肠道菌群对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未来早期诊断、治疗肝癌患者,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肝癌 机制 肝-肠轴 胆汁酸代谢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微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3D肿瘤模型和网络药理学的威灵仙粗提物体外抗肺癌药效及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诚毅 秦鑫鹏 +4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于睿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903-910,共8页
目的基于3D肿瘤细胞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威灵仙体外抗肺癌的药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建立体外3D肺癌模型,以依托泊苷作为阳性对照组,对水、30%乙醇、60%乙醇、70%乙醇、90%乙醇提取得到的威灵仙粗提物进行... 目的基于3D肿瘤细胞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威灵仙体外抗肺癌的药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建立体外3D肺癌模型,以依托泊苷作为阳性对照组,对水、30%乙醇、60%乙醇、70%乙醇、90%乙醇提取得到的威灵仙粗提物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通过多种数据库筛选出药物和肺癌的核心靶点,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结果挖掘出威灵仙活性成分33个,核心成分3种,为Hederagenin、2-Deoxy-D-Ribono-1、beta-sitosterol,排名靠前的靶点为CASP3、PTGS2、IL6、TNF,推测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共筛选得到171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共筛选出56条通路。ATP检测结果显示各2D、3D细胞模型处理组IC_(50)值分别为:依托泊苷(41.98±1.15),(118.63±3.93)μmol·L^(-1);水提取物(0.89±0.04),(6.37±0.78)mg·mL^(-1);30%醇提物(0.64±0.02),(5.40±0.78)mg·mL^(-1);60%醇提物(0.45±0.01),(4.30±1.16)mg·mL^(-1);70%醇提物(0.37±0.02),(3.24±0.85)mg·mL^(-1);90%醇提物(0.60±0.03),(5.46±1.47)mg·mL^(-1)。HE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核皱缩及胞质减少程度强弱顺序为70%醇提物>依托泊苷处理组>60%醇提物>90%醇提物>30%醇提物>水提物。免疫细胞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各给药组均有肿瘤细胞核皱缩且P53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ELISA结果显示,威灵仙70%醇提物和60%醇提物均对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各组威灵仙粗提物均对人A5493D模型有一定的活性抑制作用,其中70%醇提物效果最佳,60%醇提物次之,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上调Bax、Caspase-3含量,下调Bcl-2含量相关,即威灵仙粗提物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肺癌 3D细胞模型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古草生机汤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伊冰 亓焕伟 +4 位作者 李家峰 亓焕明 李瀛伟 包永睿 孟宪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979-1985,共7页
目的:探究古草生机汤对H22荷瘤小鼠体内实体瘤的抑瘤功效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H22实体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古草生机汤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7 d,计算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肿瘤抑... 目的:探究古草生机汤对H22荷瘤小鼠体内实体瘤的抑瘤功效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H22实体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古草生机汤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7 d,计算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率、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指数,小鼠实体瘤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和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Fas、Fas配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小鼠瘤组织中Bax和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古草生机汤有促进H22荷瘤小鼠体质量增长、抑制体内实体瘤增长和促进肿瘤凋亡坏死的作用,可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同时降低脾脏指数,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2的含量并降低Fas、Fas配体、AST、ALT的含量(均P<0.01),能够上调小鼠瘤组织中Bax mRNA的表达并下调Bcl-2mRNA的表达。结论:古草生机汤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肝肿瘤药效,在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草生机汤 H22荷瘤小鼠 实体瘤 肝癌 抗肿瘤 抑制 肿瘤生长 促肿瘤细胞凋亡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鼻渊通窍颗粒全时段等基线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研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4
作者 邓一飞 包永睿 +9 位作者 王帅 李天娇 王义明 罗国安 孟宪生 英锡相 张贵民 关永霞 程国良 李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4-1295,共12页
目的构建鼻渊通窍颗粒的全时段等基线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分析预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多波长融合技术,对3波长(286 nm、300 nm、330 nm)的色谱数据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实现多波长融合,建立同... 目的构建鼻渊通窍颗粒的全时段等基线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分析预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多波长融合技术,对3波长(286 nm、300 nm、330 nm)的色谱数据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实现多波长融合,建立同时反映3个波长信息的指纹图谱,并利用相关文献和数据库预测鼻渊通窍颗粒潜在的有效物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基于“五原则”预测鼻渊通窍颗粒的Q-Marker。结果建立了鼻渊通窍颗粒全时段等基线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14个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了包含鼻渊通窍颗粒16个成分、44个靶点、20条相关通路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得出以上16种成分均可能为鼻渊通窍颗粒的有效物质;通过“五原则”对Q-Marker进行预测,发现绿原酸、阿魏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盐酸麻黄碱、丹酚酸B、蒙花苷、盐酸伪麻黄碱基本满足“五原则”,建议将以上8种成分作为鼻渊通窍颗粒的Q-Marker。结论本研究利用全时段等基线多波长融合,成功构建了鼻渊通窍颗粒的指纹图谱,并预测了Q-Marker,可为鼻渊通窍颗粒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渊通窍颗粒 指纹图谱 多波长融合 网络药理学 Q-Marker
下载PDF
UPLC⁃Q⁃TOF⁃MS/MS法分析鼻渊通窍颗粒化学成分
15
作者 李晓晨 王帅 +9 位作者 李天娇 赵琳 包永睿 孟宪生 王义明 罗国安 张贵民 关永霞 程国良 李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37-3143,共7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MS法分析鼻渊通窍颗粒化学成分。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电喷雾(ESI)... 目的建立UPLC-Q-TOF-MS/MS法分析鼻渊通窍颗粒化学成分。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0℃;电喷雾(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所得成分的主要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03种化学成分,包括29种黄酮类、19种萜类、12种木脂素类、11种香豆素类、9种醌类。结论该方法能全面地表征鼻渊通窍颗粒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结构多层级研究,初步阐明该颗粒剂的化学成分轮廓,可为该复方的成分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渊通窍颗粒 化学成分 UPLC-Q-TOF-MS/MS
下载PDF
基于多个特征成分“质-量”双标的荆芥穗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16
作者 贾梦楠 李天娇 +2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06-3514,共9页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荆芥穗药材“质-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荆芥穗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荆芥穗药材“质-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荆芥穗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确药材真伪,即“质”;对内标成分“胡薄荷酮”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荆芥穗药材优劣,即“量”。采用HPLC技术建立荆芥穗对照药材的特征图谱,将其与供试药材图谱进行比对来辨别药材的真伪,即“质”;采用内标物质对特征峰化学成分进行相对定量来区分药材的优劣,即“量”。结果建立的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确定了11个共有色谱峰,鉴定出了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木犀草苷、橙皮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香叶木素、胡薄荷酮,各荆芥穗供试药材与荆芥穗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规定了荆芥穗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为荆芥穗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穗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胡薄荷酮
下载PDF
瘀血痹胶囊对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筛选研究
17
作者 田心宇 王帅 +4 位作者 李天娇 包永睿 赵琳 孟宪生 于睿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568-573,共6页
目的筛选瘀血痹胶囊中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瘀血痹胶囊7个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共获得41个共有峰;以阿霉素建立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体外药效模型,将心肌细胞存活率作为药效指标,开展不同极性的瘀血痹胶囊体... 目的筛选瘀血痹胶囊中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瘀血痹胶囊7个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共获得41个共有峰;以阿霉素建立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体外药效模型,将心肌细胞存活率作为药效指标,开展不同极性的瘀血痹胶囊体外药效学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将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峰面积与保护心肌细胞药效作用进行关联,筛选瘀血痹胶囊中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药效物质;并对药效物质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瘀血痹胶囊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5个药效物质,其中指认出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槲皮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阿魏酸。结论瘀血痹胶囊具有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通过建立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进行药效物质筛选,初步明确了瘀血痹胶囊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药效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痹胶囊 指纹图谱 心肌细胞损伤 谱效关系 药效物质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木蝴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8
作者 赵淼 包永睿 +2 位作者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222-1229,共8页
中药木蝴蝶是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类、环己醇类及紫檀碱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 中药木蝴蝶是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类、环己醇类及紫檀碱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本文对木蝴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及药效因素、化学成分可测性、临床研究、体内代谢转化5个方面,对木蝴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中药木蝴蝶的质量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蝴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黄酮类 挥发油类 抗肿瘤
下载PDF
菊蓝抗流感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整合研究
19
作者 韩丽颖 王帅 +2 位作者 包永睿 李天娇 孟宪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56-161,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现代药理基础分析菊蓝抗流感片(JLKLGT)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从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菊蓝抗流感片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信息,使用Ge...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现代药理基础分析菊蓝抗流感片(JLKLGT)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从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菊蓝抗流感片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信息,使用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COVID-19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菊蓝抗流感片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在线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推测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菊蓝抗流感片中52种活性成分,对应靶点468个,COVID-19疾病靶点1410个和交集靶点107个。推测槲皮素、阿司匹林、木犀草素、金合欢素、胆固醇、豆甾醇和胆酸为治疗COVID-19主要药效物质,TP53、RELA、AKT1、TNF、MAPK1、NFKB1和MAPK14为关键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药效物质与关键核心靶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构象稳定。结论菊蓝抗流感片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防治COVID-19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蓝抗流感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SARS-CoV-2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研究加味八珍益母胶囊对卵巢早衰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20
作者 韩丽颖 王帅 +3 位作者 包永睿 李天娇 张凌巍 孟宪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25-3131,共7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加味八珍益母胶囊对卵巢早衰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加味八珍益母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复制卵巢早衰模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1天。通...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加味八珍益母胶囊对卵巢早衰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加味八珍益母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复制卵巢早衰模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1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分析各组大鼠血清样本,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加味八珍益母胶囊对卵巢早衰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的影响;将MELIN数据库或KEGG数据库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导入Metaboanalyst 5.0在线平台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和鉴定出18个潜在差异代谢物,大鼠灌胃加味八珍益母胶囊后绝大部分差异代谢物呈现良好的回调趋势。这18个差异代谢物共富集得到2条代谢通路(Pathway Impact>0.1),分别为甘油磷脂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结论加味八珍益母胶囊对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血清中差异代谢物水平,恢复大鼠体内正常代谢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八珍益母胶囊 卵巢早衰 代谢组学 UPLC-Q-TOF-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