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入院后血尿酸水平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郝正玮 宋丽华 +1 位作者 张秀清 孟宪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并分析不同时间点SUA水平对血管性痴呆(VD)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01—2022-08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208例,完成随访195例,根据AIS 3个月后是否合并VD,将患者分为no... 目的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并分析不同时间点SUA水平对血管性痴呆(VD)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01—2022-08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208例,完成随访195例,根据AIS 3个月后是否合并VD,将患者分为non-VD组(n=160)和VD组(n=35)。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影响AIS合并VD的因素,检测患者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 d和入院14 d时患者外周血中SUA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时段SUA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AIS合并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段血尿酸水平预测AIS合并VD的临床价值。结果脑卒中史、心房颤动、病死灶大小和入院时NIHSS评分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入院24 h(415.0±21.3)μmol/L、入院7 d(436.2±24.0)μmol/L和入院14 d(407.3±18.2)μmol/L时SUA水平高于non-VD组[(398.4±26.8)μmol/L、(372.1±20.7)μmol/L、(358.1±14.7)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史、心房颤动、大梗死病灶和入院SUA水平增加为影响AIS并发VD的危险因素。入院7 d SUA水平预测AIS并发VD的曲线下面积0.935,高于入院时和入院24 h SUA(0.763、0.786,Z=4.526、4.084,P=0.009、0.016)。结论SUA水平增加是AIS合并VD独立危险因素,入院第7天SUA水平对AIS合并V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血尿酸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土豆泥加蜂蜜外敷治疗静脉炎43例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孟宪静 崔明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外敷治疗 静脉炎 土豆泥 蜂蜜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孟宪静 李金香 +2 位作者 沙秀英 沈丹薇 李翠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2期494-495,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8月住院病人60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两者...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方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8月住院病人60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两者病人治疗结束后,分别对病人发生皮肤淤斑、硬结、淤血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轻度淤血4例,中度淤血7例,重度淤血2例;观察组轻度淤血2例,中度淤血1例,重度淤血无。[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中,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皮肤淤斑、硬结、血肿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皮肤淤斑
下载PDF
根因分析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宪静 雷琤 +1 位作者 郝正玮 沈丹薇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RCA)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720例,根据实施RCA前后分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实施前组采用传统的输液管理方式,实施后组采用RCA进行输液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各项输液管理符合率、患者对...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RCA)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720例,根据实施RCA前后分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实施前组采用传统的输液管理方式,实施后组采用RCA进行输液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各项输液管理符合率、患者对输液的满意度及护士对输液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护士取药液速度、输液执行单签字、药物现配现用、输液处理及时性符合率均高于实施前组(P<0.05),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对输液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组(均P<0.05)。结论 RCA可以提高输液质量、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及护士对输液安全管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宪静 崔明武 +1 位作者 沈丹薇 赵红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10期384-385,共2页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肿瘤患者的护理以疼痛护理为主,循证护理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以及药物等方面对癌症疼痛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有价值的全面镇痛护理,使肿瘤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并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肿瘤疼痛 护理
下载PDF
癌症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体会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宪静 韩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517-518,共2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探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134例肿瘤科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分析其接受心理行为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和遵医行为的改变。结果: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后...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探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134例肿瘤科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分析其接受心理行为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和遵医行为的改变。结果: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后,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改善,遵医行为明显增加。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他们减轻了恐惧焦虑情绪,获得了健康知识,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减轻了痛苦,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行为干预 心理特征 护理
下载PDF
^(18)F-FDG显像联合CEA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价值
7
作者 孟宪静 赵志强 +1 位作者 刘武君 邵建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326-326,共1页
目的:探讨18F-FDG显像联合CEA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并检测CEA。结果:CEA阳性组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3.3%(28/30),阳性预测值为96.6%(28/29),特异度为85.... 目的:探讨18F-FDG显像联合CEA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并检测CEA。结果:CEA阳性组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3.3%(28/30),阳性预测值为96.6%(28/29),特异度为85.7%(6/7),阴性预测值为75.0%(6/8),准确性91.9%(34/37)。CEA阴性组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84.6%(11/13),阳性预测值57.9%(11/19),特异性为20%(2/10),阴性预测值50%(2/4),准确性97.3%(13/23)。结论:18F-FDG显像联合血肿瘤标志物检测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复发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符合线路显像 图像融合 CEA
下载PDF
头孢呋辛钠皮试液浓度的探讨
8
作者 孟宪静 崔明武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7期2344-2345,共2页
关键词 头孢呋辛钠 皮内试验 无菌生理盐水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孟宪静 崔明武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3期3336-3336,共1页
循证护理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循证护理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研究资源,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 循证护理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循证护理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研究资源,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文献的系统综述,被临床护理人员直接应用,避免了重复研究的浪费,在寻求证据的过程中体现着护士的知识和经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肿瘤 PICC 化疗 患者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孟宪静 刘淑正 +3 位作者 沈丹薇 李翠霞 崔明武 赵红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515-516,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肿瘤化疗病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践.结果:由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并发症明显减少,病人参与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院天数减少.结论:在肿瘤化...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肿瘤化疗病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践.结果:由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并发症明显减少,病人参与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院天数减少.结论:在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或避免化疗药物造成的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肿瘤 化疗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群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卢琦 吕婕 +3 位作者 孟宪静 屈海宏 雨露 付翠艳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的体检人群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员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促进健康锻炼,延伸医疗服务。方法:收集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的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群310例,其中2014年2月至2...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的体检人群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员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促进健康锻炼,延伸医疗服务。方法:收集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的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群310例,其中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体检空腹血糖受损的体检人群为140例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体检空腹血糖受损的体检人群为17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于体检后第2天,开始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和积极干预,回访时间长度为6个月,对照组未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2组体检人群的血糖的控制指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得分以及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检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能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满足了体检人群出院后的健康需求,使体检人群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其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体检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 体检人群 空腹血糖受损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在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伟 阎慧 +3 位作者 孟宪静 付翠艳 吕婕 周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1-182,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C),又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精神方面因素相关。UC病变主要侵袭结直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以溃疡和炎症为主要症状,多累及远端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UC),又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精神方面因素相关。UC病变主要侵袭结直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以溃疡和炎症为主要症状,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甚至整个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舒适护理
下载PDF
基于手指静脉和手指轮廓的个性化融合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袭肖明 尹义龙 +1 位作者 杨公平 孟宪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14-1923,共10页
近年来手指静脉识别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身份验证技术.采集图像时,手指的姿势或光照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算法的性能.多生物特征识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限制,提高识别性能.相比其他的生物特征融合,手指静脉和手指轮廓融合的优点是采集图... 近年来手指静脉识别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身份验证技术.采集图像时,手指的姿势或光照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算法的性能.多生物特征识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限制,提高识别性能.相比其他的生物特征融合,手指静脉和手指轮廓融合的优点是采集图像比较方便,只需要手指静脉采集设备即可获得这两种生物特征的图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指静脉和手指轮廓的个性化加权融合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原始得分对样本进行分类,然后依据分类结果求得样本的分类置信度得分.相比原始得分,分类置信度得分加入了分类信息,能够为后面的融合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最后,为了体现个体之间的差异,使用个性化权重将分类置信度得分进行融合.在自建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静脉识别 指轮廓识别 多生物特征识别 分类置信度得分 个性化加权融合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2
14
作者 闫慧 孟宪静 +3 位作者 李明月 孙慧芳 韩宝艳 刘艳芬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MM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采取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骨痛缓解情况、并... 目的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MM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采取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骨痛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疗效相关指标[M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b)、骨髓浆细胞比例]、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家庭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骨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Hb、CD3+、CD4+、CD4+/CD8+、ESCA评分、QLQ-C30评分、FAD评分高于对照组,M蛋白、β2-MG、骨髓浆细胞比例、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MM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骨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家庭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PDCA模式在提高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运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丹 王希柱 +4 位作者 张茹 沈丹薇 孟宪静 李敏 冯丽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440-1442,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医疗干预行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侵入性治疗以及激素、抗生素、免疫抵制剂等药物的大量、不规范运用,导致院内感染率居高不下,有报道显示,每年全球由院内感染所致的病死率已经超过20%[1]。而在我...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医疗干预行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侵入性治疗以及激素、抗生素、免疫抵制剂等药物的大量、不规范运用,导致院内感染率居高不下,有报道显示,每年全球由院内感染所致的病死率已经超过20%[1]。而在我国,院内感染控制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质量较低。有学者调查指出[2],我国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4.6%-11.5%,而在总体院内获得性感染事件中,新生儿占到59.5%,由此可见,提高新生儿病房的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刻不容缓。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病房的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将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模式运用于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房 院内感染率 控制质量 PDCA模式 医疗技术水平 院内感染控制 院内获得性感染 PDCA循环
下载PDF
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丽 李燕梅 +2 位作者 冯丽娟 孟宪静 邵建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行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行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有效率。记录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恶心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33%(P<0.01)。治疗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恶心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术后EPISBO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较好,治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早期炎性肠梗阻 生长抑素 疗效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病人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淑正 沈丹薇 +1 位作者 孟宪静 张静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年第5期1865-1866,共2页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恶性肿瘤治愈率为45%左右,其中放疗的贡献为18%以上,充分表明了现代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上的重要地位,现代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时利用各种放射线,如光子类的X线、γ射线以及粒子类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恶性肿瘤治愈率为45%左右,其中放疗的贡献为18%以上,充分表明了现代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上的重要地位,现代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时利用各种放射线,如光子类的X线、γ射线以及粒子类的电子束、中子术等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疗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韩娜 孟宪静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9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1121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1121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分为CRBSI组及非CRBSI组,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病史、导管置管情况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B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21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肺癌患者中51例(4.55%)发生CRBSI,纳入CRBSI组;1070例(95.45%)未发生CRBSI,纳入非CRBSI组。两组性别、高血压、导管留置时间、置入静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RBSI组年龄>60岁、糖尿病、穿刺次数、导管维护周期延长、导管移动发生率均高于非CRB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穿刺次数多、导管维护周期延长及导管移动均为影响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66、1.811、1.874、2.514、2.435,P<0.05)。结论年龄大、合并糖尿病者及穿刺次数多、导管维护周期延长、导管移动者发生CRBSI风险较高,临床应予以针对性防控措施,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肺癌患者CRB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外周静脉 肺癌 预见性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在色木孔洞缺陷位置声波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瑞 马肖祥 +1 位作者 邢涛 孟宪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1-256,共6页
为了实现木材孔洞缺陷位置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新型木材声波无损检测方法。针对端部孔、无孔洞和中间孔木材试件,运用敲击法采集木材声波信号,提取时频特征向量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基于传递闭包的模糊相似矩阵对训练样本... 为了实现木材孔洞缺陷位置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新型木材声波无损检测方法。针对端部孔、无孔洞和中间孔木材试件,运用敲击法采集木材声波信号,提取时频特征向量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基于传递闭包的模糊相似矩阵对训练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不同类别的模糊模式库,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待测样本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此方法克服了模糊聚类单一分析方法的不确定性,实现了多指标定量化的检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色木孔洞缺陷位置进行检测,且准确率较高,检测端部孔样本的准确率为84%,无孔洞样本准确率为94%,中间孔样本准确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木材声波 无损检测 模糊聚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木材内部缺陷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宪静 孙天用 王立海 《森林工程》 2011年第6期33-35,共3页
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对加工有孔洞的两个毛赤杨方材作内部缺陷无损检测。通过实验得出用红外热像仪准确检测该方材内部缺陷的条件:①采用双面法检测;②在热源距试样25cm的前提下,加热试样20min左右;③若缺陷在中间,则试样中央标识线上最高... 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对加工有孔洞的两个毛赤杨方材作内部缺陷无损检测。通过实验得出用红外热像仪准确检测该方材内部缺陷的条件:①采用双面法检测;②在热源距试样25cm的前提下,加热试样20min左右;③若缺陷在中间,则试样中央标识线上最高温度以下0.4℃范围可以准确反映出缺陷的大小,若在一侧则最高温度以下0.5℃范围可以准确反映缺陷的大小。在上述条件下应用此方法检测方材内部缺陷的误差范围为±5mm,相对误差为12.5%,说明使用红外热像技术对木材内部缺陷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技术 木材缺陷 无损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