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百年来欧美学者对中世纪英国城市史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广林 陈灿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3期86-92,共7页
一直以来,欧美学者跨学科、多方法、宽视野地研究了英国中世纪城市发展史,他们论证的内容全面深刻,翔实具体,再现了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英国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国内外学者从城市角度解读为什么资本主... 一直以来,欧美学者跨学科、多方法、宽视野地研究了英国中世纪城市发展史,他们论证的内容全面深刻,翔实具体,再现了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英国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国内外学者从城市角度解读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首先在英国确立,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为什么领土面积只有24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国却能建立相当于本土面积50多倍的"日不落"帝国的诸种原因,提供了研究的新视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自治城市 新君主制 寡头政治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中古西欧政治史研究——与美国历史学家R.W.卡尤珀的学术对话录 被引量:6
2
作者 孟广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30,共6页
不久前,笔者与美国著名史学家R.W.卡尤珀教授就如何探讨中世纪西欧政治史进行了学术对话。双方都认为,应当重视比较视野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对英、法两国的王权作一比较,或将中国与西欧的君主制进行比较,将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在讨... 不久前,笔者与美国著名史学家R.W.卡尤珀教授就如何探讨中世纪西欧政治史进行了学术对话。双方都认为,应当重视比较视野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对英、法两国的王权作一比较,或将中国与西欧的君主制进行比较,将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在讨论"封建主义"、"公共秩序"和法律、"宪政主义"等重要问题时,卡尤珀教授还提出了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视野 中古西欧政治 封建王权 公共秩序 宪政主义
下载PDF
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广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48,共7页
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背景,使得西欧文艺复兴在利用古典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也进行了批判继承。人文主义者以“借神颂人”的形式.借助“上帝”的权威来否定教会的“原罪”说;颂扬个人的自由、尊严与世俗欲望,促激... 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背景,使得西欧文艺复兴在利用古典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也进行了批判继承。人文主义者以“借神颂人”的形式.借助“上帝”的权威来否定教会的“原罪”说;颂扬个人的自由、尊严与世俗欲望,促激起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诞生.也使得这一思想必然要打上神学传统的烙印。人文主义者还将自由平等的精神贯穿于学术活动之中,对基督教原典《圣经》及其它教会文件进行重新的翻译与考订,由此而产生了著名的“圣经人文主义”学派.促进了反教廷神权的宗教思想的勃发。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的批判、选择与吸收,有力地显示了文化刨新与文化传统关系的客观历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神颂人” “圣经人文主义”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统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广林 余永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7,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正本清源,引进和借鉴西方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史料的搜集和翻译。同时,也对封建西欧的经济、政治、宗教、文艺复兴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正本清源,引进和借鉴西方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史料的搜集和翻译。同时,也对封建西欧的经济、政治、宗教、文艺复兴等方面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并运用本土的学术资源进行中西比较,还就某些问题展开争论。所有这些,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就。不过,我们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缺陷,与欧美同行的差距甚大。要使我们的研究水平显著提升,首先,必须努力克服语言关,培养能够运用原始资料来进行研究的学术群体;其次,必须全面梳理西方的相关学术史,为研究提供全面的参照;再次,还必须克服对西方史学的路径依赖,构建中国式的学术理路。唯有如此,我们的西欧中世纪史研究才能跻身于国际史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西欧中世纪史 经济史 政治史 文艺复兴 历史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西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孟广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7,共5页
西方的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学的人文精神,都主张"以人为中心",但前者着力于阐发个人的自由与诉求,而后者则力图将人纳入纲常伦理秩序的轨道。西方人文主义将人从人身依附和神权枷锁中解放出来,推动了西方现代化的发展,但其... 西方的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学的人文精神,都主张"以人为中心",但前者着力于阐发个人的自由与诉求,而后者则力图将人纳入纲常伦理秩序的轨道。西方人文主义将人从人身依附和神权枷锁中解放出来,推动了西方现代化的发展,但其纵欲主义与拜金主义也给西方文明带来负面影响。儒家人文精神构成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动力,但其对个人自主性的扼制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拓展,需要对这两种思想资源进行批判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人文主义 儒学人文精神 现代化
下载PDF
世界史研究“中国学派”建构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广林 产林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2,共8页
以特定的理论方法、一流的学术成果与史家而跻身国际史坛,是建构世界史"中国学派"的主要价值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少明显问题乃至严重缺陷,在国际史学界仍处于"边缘化""... 以特定的理论方法、一流的学术成果与史家而跻身国际史坛,是建构世界史"中国学派"的主要价值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少明显问题乃至严重缺陷,在国际史学界仍处于"边缘化""非主流"的状态。这些都决定了在这一领域建构"中国学派"既是一个可期的学术愿景,也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学术工程。要实现这一重大任务,必须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南,强化原始资料的运用,克服对西方史学学理模式的"路径依赖",全面、系统、批判地借鉴域外研究成果。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拓垒出既能彰显"本土特色"又能与国际学术接轨的学术体系,在国际史坛上树立"中国学派"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 中国学派 价值指标 国际史坛 本土特色
原文传递
中古西欧的“法大于王”与“王在法下”之辨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10,共4页
在世界政治史上 ,欧洲封建政治史是一个十分复杂艰深的研究领域。欧洲封建国家多跨越了奴隶制阶段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 ,又因国家体制发展的不充分而实行封土制与封君封臣制 ,封建王权的发展演进比较滞后 ,封建政治割据现象也时有发生 ,... 在世界政治史上 ,欧洲封建政治史是一个十分复杂艰深的研究领域。欧洲封建国家多跨越了奴隶制阶段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 ,又因国家体制发展的不充分而实行封土制与封君封臣制 ,封建王权的发展演进比较滞后 ,封建政治割据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些似乎都构成了与东方特别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不同特征。此外 ,欧洲的各封建国家政治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治发展模式 ,这也与中国的情况不同。我国史学界在中西封建政治的比较中常常论及欧洲的情况 ,但实际上 ,我国学者对欧洲的封建政治研究却处于初始阶段 ,既存在着诸多需要填补的学术空白 ,也存在着不少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 ,本刊特约请国内有关的专家学者以“欧洲封建政治史研究”为题进行探讨。这一组笔谈文章 ,从各自的论旨出发 ,论及了国内学术界所不太熟悉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推动欧洲封建政治史的研究 ,深化东西方特别是中西封建政治史的比较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法大于王" "王在法下" 法律 王权 中古时期
下载PDF
中西历史比较的规范与理路 被引量:5
8
作者 孟广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学术规范与理路。“个案”研究是比较考察的基础,只有将所要比较的历史现象都搞清楚,才能进行深入的比较。为了进行高起点的比较,还需全面地批判借鉴有价值的成果。此外,还必须辩证地去分析问题,以求探...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学术规范与理路。“个案”研究是比较考察的基础,只有将所要比较的历史现象都搞清楚,才能进行深入的比较。为了进行高起点的比较,还需全面地批判借鉴有价值的成果。此外,还必须辩证地去分析问题,以求探索历史现象真正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历史比较 学术规范 学术理路
下载PDF
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规律的求索——马克先生与历史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孟广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8-115,共8页
马克先生是我国历史比较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多年来,他基于“前资本主义诸形态的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构想,开创出宽阔的“求同”学术理路,对中西封建社会进行诸多深入的比较考察。他在这一领域中的重要建树,在很大程度上廓清了西方学理... 马克先生是我国历史比较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多年来,他基于“前资本主义诸形态的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构想,开创出宽阔的“求同”学术理路,对中西封建社会进行诸多深入的比较考察。他在这一领域中的重要建树,在很大程度上廓清了西方学理模式的偏见及其对我国史学界的影响,深化了对封建时代中西历史异同的认识,促进了对封建社会历史规律的探索,推动了中国史学界历史比较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垚 学术构想 “求同”理路 历史比较研究
下载PDF
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广林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4-171,共8页
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它的勃兴与涌流的动力源泉,主要是来自其自身社会的新旧转型。新的经济形态与政治势力的崛起激起新的文化群体崛起与新的思想观念的滋长,进而完成对原有文化传... 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它的勃兴与涌流的动力源泉,主要是来自其自身社会的新旧转型。新的经济形态与政治势力的崛起激起新的文化群体崛起与新的思想观念的滋长,进而完成对原有文化传统的批判与更新。由此,西方酝酿起近代早期启蒙即文艺复兴运动,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的近代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经济变化 新政治势力
下载PDF
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探析——兼论评价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学术取向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在1381年的英国,封建农奴制的残酷压迫与封建国家对高额人头税的滥征,导致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群众的反封建起义。为争取人身的自由与经济权益,起义者在伦敦以及不少地区展开暴力斗争。这次起义沉重地冲击了农奴制,促使安茹王朝衰亡。... 在1381年的英国,封建农奴制的残酷压迫与封建国家对高额人头税的滥征,导致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群众的反封建起义。为争取人身的自由与经济权益,起义者在伦敦以及不少地区展开暴力斗争。这次起义沉重地冲击了农奴制,促使安茹王朝衰亡。西方史学家对这次起义的历史作用的评价多有分歧,但一般都肯定农民反抗的合理性。这对于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农民起义,应是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奴制 人头税 起义 瓦特·泰勒 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
下载PDF
对我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存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19-23,共5页
我国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实际上萌发于建国以后。但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在唯物史观上的拨乱反正与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而得以迅速发展。20年来,我国学者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关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得到深入阐发,研讨范... 我国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实际上萌发于建国以后。但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在唯物史观上的拨乱反正与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而得以迅速发展。20年来,我国学者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关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得到深入阐发,研讨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深度日益拓展,西方新的史学方法被大量借鉴,并且形成了朴素严谨的优良学风。但我国这一史学领域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即在借鉴西方史学方法时对唯物史观的指南针作用还重视得不够,学术队伍的水平与研究领域的分布不平衡.科研人才面临“断层”的危机。若能对此予以重视并加以克服,我国这一学科定能跨入国际史坛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史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历史回顾 存在问题 西方新史学 理论与方法 历史问题 学术研究 文艺复兴 史学界
下载PDF
李贽“人文主义”人性论评析——兼与西欧人文主义思想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17,共8页
晚明李贽反对纲常名教、鼓吹私心利欲的人性论,常常被视为体现了市民阶级要求的人文主义思想。实际上,步入封建衰世的晚明社会,还远未出现西欧的那种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作为一位对腐败政治极度不满的官僚士大夫,李贽的人性... 晚明李贽反对纲常名教、鼓吹私心利欲的人性论,常常被视为体现了市民阶级要求的人文主义思想。实际上,步入封建衰世的晚明社会,还远未出现西欧的那种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作为一位对腐败政治极度不满的官僚士大夫,李贽的人性论不可能包蕴着人文主义的内涵。西欧人文主义者"个体本位"的人本观,以个人"自由"为轴心,以人的世俗追求与享乐为归宿点。而李贽在鼓吹人的私心利欲时,又力图将"人欲"纳入"圣人"导引和儒学"明德修身"扼制的轨道,进而沿着王学所开采的儒学异化路径,鼓吹儒、释、道"三教合一",将"人"引渡向一个弃绝尘欲的宗教苦海。这些都证明了他是一位反叛传统却又找不到出路的"异端"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人文主义 “人性之私” 个人“自由” “止于至善” 消极出世
下载PDF
“神人相分”与“天人合一”——有关中西传统思想底蕴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12,共4页
在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中比较无所不在。这种比较的存在 ,使事物的特征和价值得以确认。文化比较和历史比较的目的并非是只是判明优劣 ,它真正的目的是要克服缺陷 ,让人类明智。本组的六篇文章或探讨比较的理念 ,或分析中西传统思想中的底... 在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中比较无所不在。这种比较的存在 ,使事物的特征和价值得以确认。文化比较和历史比较的目的并非是只是判明优劣 ,它真正的目的是要克服缺陷 ,让人类明智。本组的六篇文章或探讨比较的理念 ,或分析中西传统思想中的底蕴 ,或评价中西方学者比较观念和方法的异同 ,或探讨异质文化共性的神奇折射 ,或评论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对于历史比较的启示 ,或分析、评价当今美国关于中国唐、宋史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触及到了历史文化比较的本质和方法问题。在这里 ,尽管各位作者具有自己的独特视野和个人的审美意图 ,但责任心和科学精神 ,以及无私的学术态度 ,始终是共同的衡量各种历史文化研究的客观标准。同样 ,尽管人们都认为比较只是一种方法 ,但下列文章却向我们表明 :它同样也是一种更为深远的思想感情 ,一种探讨各种价值、制度、事件内在合理性的理念与利器。正因为这样 ,对比较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借此能够帮助我们确立公正的历史评判标准 ,能够提升事物原有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 ,比较也是一种价值学说 ,一种智慧 ,一种积极的、客观的价值体系 ,一种开放精神 ,一种帮助当今的人们在世界的范围内做到资源共享 ,形成文化互动的桥梁。这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 基督教
下载PDF
试论塞瑟尔的“新君主制”学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广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82,共12页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 ,法国的宫廷大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克劳德·得·塞瑟尔根据现实社会的变动 ,提出了系统的“新君主制”学说。在肯定君主制的价值时 ,他鼓吹“王权神授” ,但却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来强调君主制的优越性。...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 ,法国的宫廷大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克劳德·得·塞瑟尔根据现实社会的变动 ,提出了系统的“新君主制”学说。在肯定君主制的价值时 ,他鼓吹“王权神授” ,但却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来强调君主制的优越性。在对“明君政治”的憧憬中 ,他界定了一些君主应当遵循的政治行为规范 ,特别强调君主实施仁政 ,建立各等级之间的“和谐”秩序 ,并提出了等级变动的合理性。同时 ,塞瑟尔主张君主让各等级代表参政议政 ,建立“君主咨政会议制”。他还提出“有限君权”的主张 ,力图以教会、“正义”与国家法令来遏止君主的暴政。此外 ,他还要求君主灵活地进行外交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塞氏的政治学说充满着“过渡时期”社会所赋予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但受时代变迁的感召与人文主义的熏陶 ,他突破传统的藩篱 ,提出了适应民族国家发展与新兴资产阶级成长之需要的“新君主制”学说。他的政治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瑟尔 新君主制 君主权威 人性 明君政治 有限君权 外交与扩张策略
下载PDF
中古西欧基督教“经学传统”的积淀与更新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8-44,共7页
中古西欧基督教的“经学传统” ,发端于罗马帝国后期“拉丁教父”对《圣经》的翻译与阐发。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惟经是从”的学术活动与罗马教廷的文化专制政策 ,使这一传统日益封闭与僵化 ,并步入学阀化与官方化的学术轨道。到了中世... 中古西欧基督教的“经学传统” ,发端于罗马帝国后期“拉丁教父”对《圣经》的翻译与阐发。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惟经是从”的学术活动与罗马教廷的文化专制政策 ,使这一传统日益封闭与僵化 ,并步入学阀化与官方化的学术轨道。到了中世纪后期 ,随着西欧社会的新变动与人文主义启蒙思潮的冲击 ,这一传统逐渐丧失了对学术文化的神圣支配地位 ,代之而起的则是人文主义“圣经学”的勃兴。人文主义者否定教廷钦定的《圣经》拉丁文本的权威性与经院哲学家主观臆断的学风 ,不仅力图使《圣经》版本的民族语言化与《圣经》传播的平民化 ,而且致力于发掘《圣经》的历史内涵与伦理精神 ,并以《圣经》为最高的信仰权威 ,这样就从根本上推翻了罗马教会正统神学的理论基石 ,否定了教廷权威及其礼仪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这一变革 ,最终从根本上推动了宗教改革思潮的萌发 ,促进了西欧的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的历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 中古时期 西欧 圣经 "经学传统" 经院哲学 圣经人文主义
下载PDF
14、15世纪英国“超级臣属”的崛起及其政治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广林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7年第2期32-43,共12页
在中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王国付酬军役——"合同军"制的推行,以货币支付为纽带的私家"庇护制"与"扈从制"日益盛行。这一所谓的"变态封建主义"的社会土壤,导致区域性大贵族——"超级臣属&q... 在中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王国付酬军役——"合同军"制的推行,以货币支付为纽带的私家"庇护制"与"扈从制"日益盛行。这一所谓的"变态封建主义"的社会土壤,导致区域性大贵族——"超级臣属"的崛起。他们以支付年金与生活费用的方式招纳大批私家附庸,组建私家军队,与王权抗衡。他们以显赫的权势垄断朝政,通过控制地方选举将自己的附庸塞进议会下议院,进而借助议会平台为其阴谋篡权,最终酝酿成争夺王位的玫瑰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军 变态封建主义 扈从制 超级臣属 议会
下载PDF
我国世界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广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5,60,共8页
我国世界史研究要取得长足发展,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一是注重翔实史料与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求得对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其二是辩证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在批判借鉴西方史学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出自主学术创新的局面。其... 我国世界史研究要取得长足发展,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其一是注重翔实史料与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求得对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其二是辩证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在批判借鉴西方史学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出自主学术创新的局面。其三是用历史比较的视野去进行探讨,在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推动中国学术的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唯物史观 借鉴 创新 历史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世界历史研究的“通观”——吴于廑先生的学术境界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广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0,共8页
吴于廑先生在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通观",是一种注重综合考察的宽广的学术路径,其主旨在于探索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由此,他放宽视域,打破历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历史如何发展与融汇成为"世界历史"作了多层次... 吴于廑先生在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通观",是一种注重综合考察的宽广的学术路径,其主旨在于探索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由此,他放宽视域,打破历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历史如何发展与融汇成为"世界历史"作了多层次的探索。同时,吴先生反对那种假象臆断、空泛荒疏的历史模式建构,提倡历史研究要从专门史的细致研究做起,一步步地走向科学的综合考察。他的"通观"研究及其丰硕成果所彰显的学术境界,为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标立出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于廑 “通观” 历史规律 学术境界
下载PDF
借鉴与创新: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0-43,共4页
这些年来,我国的历史学似处于"冷门"状态,而历史学中的世界史学科,因兴起时间不长而处于弱势地位,可谓"冷门"中的"冷门".
关键词 世界史学 历史学 西方历史 世界史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