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SS在地形测量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研究
1
作者 孟庆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89-0092,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GNSS在地形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误差分析与补偿机制。介绍了GNSS数据采集的基础步骤及预处理流程,并详细探讨了差分定位技术和相位平滑处理技术在提高测量精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卫星轨道误差、大气延迟模型和多路径效... 本文旨在研究GNSS在地形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误差分析与补偿机制。介绍了GNSS数据采集的基础步骤及预处理流程,并详细探讨了差分定位技术和相位平滑处理技术在提高测量精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卫星轨道误差、大气延迟模型和多路径效应等主要误差源对地形测量结果的影响。讨论了虚拟基站技术和实时动态定位等先进技术在误差补偿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并评估了GNSS观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地形测量的精度提供了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地形测量 差分定位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智能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现
2
作者 李滨 杨晓磊 +2 位作者 陈志刚 王玥萌 孟庆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182-0185,共4页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对个性化教育的追求,一直是教育行业的两个核心痛点。实验教学中优秀教育资源的局限性、教师层次不一的局限性、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特点...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对个性化教育的追求,一直是教育行业的两个核心痛点。实验教学中优秀教育资源的局限性、教师层次不一的局限性、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特点,培育多元化人才。文章旨在应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工具和数字化资源,解决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及管理实现问题。提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对个性化教育追求的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物理实验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残余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祉珺 刘晓玉 +1 位作者 石康乐 孟庆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残余效应是指前一次干预措施效应遗留时间超过两次干预时间间隔的一种效应遗留现象。在交叉设计的临床试验中,残余效应会降低受试者基线数据的可比性、干扰干预的实际临床效果,降低试验结果准确性。中医药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复杂性... 残余效应是指前一次干预措施效应遗留时间超过两次干预时间间隔的一种效应遗留现象。在交叉设计的临床试验中,残余效应会降低受试者基线数据的可比性、干扰干预的实际临床效果,降低试验结果准确性。中医药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大了残余效应的处理难度,目前尚无针对性的全面处理方案。针对此难点问题,从残余效应的影响因素、问题根源、难点问题出发,对中医药临床试验中药物成分残余、治疗效应残余和心理效应残余三类残余效应的处理,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全面处理方案:通常设立洗脱期处理残余效应,并采用基线测量法验证残余效应处理效果;针对心理效应残余的特殊性,采用盲法结合洗脱期,并利用提问受试者的方式验证心理效应残余的处理效果;当试验无法使用洗脱处理或处理后仍存在残余效应时,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处理试验数据解决残余效应。研究旨在为临床试验研究者处理残余效应提供参考,以完善试验设计方案,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交叉设计 残余效应 中医药 洗脱期
原文传递
猪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孟庆刚 张成林 +2 位作者 张永忠 李光鹏 谭景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本实验通过与 2~ 6mm猪卵泡卵母细胞相对比 ,研究了猪 2mm以下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结果如下 :(1)由 2mm以下卵泡获得的小 (直径 10 0 2 9± 7 9μm)、中 (10 9 36± 3 71μm)和大 (118 90± 2 4 6 μm) 3类卵母细... 本实验通过与 2~ 6mm猪卵泡卵母细胞相对比 ,研究了猪 2mm以下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结果如下 :(1)由 2mm以下卵泡获得的小 (直径 10 0 2 9± 7 9μm)、中 (10 9 36± 3 71μm)和大 (118 90± 2 4 6 μm) 3类卵母细胞培养 4 8h的成熟率分别为 0、2 2 31%和 4 5 4 5%。 (2 ) 2mm以下卵泡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52 6 3% )显著低于 2~ 6mm卵泡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80 39% )。(3)以含PFF的培养液培养 2mm以下卵泡卵母细胞其成熟率 (53 54% )显著高于不含PFF的对照组 (2 2 77% )。 (4 )在培养的前 2 4h加入PMSG、后 2 4h去除PMSG ,其成熟率 (4 1 86 % )与含PMSG的培养液连续培养 4 8h的成熟率 (50 0 % )无显著差异 ,而显著高于前 2 4h不加PMSG ,后2 4h加入PMSG培养的成熟率 (5 4 1% ) ;也显著高于以下不含PMSG的培养液连续培养 4 8h的成熟率 (3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腔卵泡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下载PDF
头穴透刺配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Ⅰ)——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孟庆刚 杨清彬 +6 位作者 孔庆爱 张天文 姜松鹤 陈晓云 唐强 高兵兵 于致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1-234,共4页
采用脑血流量、脑内ATP、葡萄糖、乳酸量和脑水分含量为指标,分别观测针刺组与对照组在大鼠前脑缺血60min条件下,再灌注0min、10min、60min、120min各时间点上的数值变化,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脑血流量、脑内ATP、葡萄糖、乳酸量和脑水分含量为指标,分别观测针刺组与对照组在大鼠前脑缺血60min条件下,再灌注0min、10min、60min、120min各时间点上的数值变化,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针刺组的脑血流量、脑能量代谢、脑水肿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再灌注60min和120min时,减缓了由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引起的迟发性低灌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刺激区 血栓溶解闻法 脑梗塞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头穴透刺配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孟庆刚 高兵兵 +3 位作者 孔庆爱 王建明 唐强 于致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本题选择 11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和发病时间顺序将其分为 8组。采用临床疗效观察、神经功能评分等为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连续性检测。结果 :发现单纯溶栓组溶栓后血管虽然再通 ,脑血流也得到改善 ,但常常不能使神经功能等临... 本题选择 11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和发病时间顺序将其分为 8组。采用临床疗效观察、神经功能评分等为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连续性检测。结果 :发现单纯溶栓组溶栓后血管虽然再通 ,脑血流也得到改善 ,但常常不能使神经功能等临床状况获得明显的恢复 ,这可能主要与溶栓再灌注中自由基损害有关。而针刺配合溶栓组的这种现象较少 ,与单纯溶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从而间接证明针刺可能减轻溶栓再灌注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针灸疗法 头针 溶栓疗法
下载PDF
针刺对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孟庆刚 孔庆爱 +3 位作者 唐强 高兵兵 张宁 于致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9-233,共5页
选择 1 0 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根据发病时间顺序按随机表将其分为 8组。采用D 二聚体为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连续性检测。结果 :早期针刺组中D 二聚体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其它各组 (P<0 0 5 ) ,表明头穴透刺有助于溶栓 ,尤其是早期溶栓 (... 选择 1 0 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根据发病时间顺序按随机表将其分为 8组。采用D 二聚体为指标 ,进行治疗前后连续性检测。结果 :早期针刺组中D 二聚体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其它各组 (P<0 0 5 ) ,表明头穴透刺有助于溶栓 ,尤其是早期溶栓 (1 2h以内 )。针刺在尿激酶对血栓的溶解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 ,针刺拓宽了“治疗时窗” ,从而为挽救“缺血性半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针灸疗法 D-二聚体 溶栓疗法
下载PDF
脑复苏的高压氧治疗 被引量:18
8
作者 孟庆刚 谢晓宇 吴嗣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脑复苏 CPCR 高压氧治疗 HBO
下载PDF
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孟庆刚 倪京满 +3 位作者 许有瑞 史彦斌 岳红 何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考察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试验。结果:在强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 目的:考察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试验。结果:在强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的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挥发性试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结论: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光解性、热稳定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性
下载PDF
减少细胞质对激活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庆刚 朱士恩 +1 位作者 曾申明 张忠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09-1112,F003,T004,共6页
以溶液的表面张力为主要动力 ,辅以显微操作法去除一定量的卵母细胞胞质。测量了去除的细胞质体的直径 ,第一组为 38.6 4 μm ,第二组为 6 1.5 2 μm。小鼠卵母细胞的平均直径为 80 μm ,则第一组细胞质体占卵母细胞体积的 11.3% ,第二... 以溶液的表面张力为主要动力 ,辅以显微操作法去除一定量的卵母细胞胞质。测量了去除的细胞质体的直径 ,第一组为 38.6 4 μm ,第二组为 6 1.5 2 μm。小鼠卵母细胞的平均直径为 80 μm ,则第一组细胞质体占卵母细胞体积的 11.3% ,第二组细胞质体占卵母细胞体积的 4 5 .5 %。去除细胞质后两组卵母细胞均被氯化锶激活 ,其培养后卵裂率没有显著差异 (80 .0 %vs 77.9% ) ,两者都显著低于未经去质处理的激活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卵裂率。两者的囊胚发育率虽没有显著差异 (37.3%vs 36 .8% ) ,但均显著低于未经去质处理的激活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囊胚发育率 (4 8.3%和 73.3% )。去除 11.3%和 4 5 .5 %细胞质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未经去质处理的激活卵母细胞和受精卵 ,体外培养的囊胚细胞数 (17.2 8± 7.16 ,11.5 0± 6 .83,2 1.86± 7.5 2 ,4 4 .6 7± 6 .86 ) ,各组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繁殖 细胞质 小鼠 卵母细胞 体外发育 影响因素 显微操作法 体细胞克隆 核移植重组胚
下载PDF
中医学证候研究的新思路初探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孟庆刚 郭书文 王建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25,40,共3页
关键词 中医学 发展 证候研究 证候信息
下载PDF
小鼠卵母细胞氯化锶激活条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庆刚 朱士恩 +2 位作者 常影 曾申明 张忠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氯化锶 (Sr Cl2 )浓度、激活处理时间以及卵龄对卵母细胞 Sr Cl2 孤雌活化的影响。h CG注射后 18h的小鼠卵母细胞在 1.6、5 .0、10、2 0 m mol/L Sr Cl2 的激活液中处理 10 min,各组间的激活率 (原核期卵... 以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氯化锶 (Sr Cl2 )浓度、激活处理时间以及卵龄对卵母细胞 Sr Cl2 孤雌活化的影响。h CG注射后 18h的小鼠卵母细胞在 1.6、5 .0、10、2 0 m mol/L Sr Cl2 的激活液中处理 10 min,各组间的激活率 (原核期卵母细胞的比例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0、2 0 mmol/L Sr Cl2 组发育至 2 -、4 -细胞期比率 (5 9.2 6 %、2 0 .37% ,6 3.79%、2 0 .6 9% )显著高于 1.6、5 .0 mm ol/L 组 (2 9.6 3%、9.2 6 % ,4 7.0 6 %、7.84 % ) (P<0 .0 5 )。只有 2 0 mmol/L 组的少数激活卵母细胞 (3.4 5 % )发育至桑椹胚阶段。 10、2 0 mmol/L Sr Cl2 组处理 2 0、4 0、6 0 min,2组间的活化率无显著性差异 ;处理 4 0 min,2 0 m mol/L 组的桑椹胚和囊胚发育率 (6 4 .4 4 % ,2 2 .2 2 % )均显著高于 10 mmol/L 组 (30 .36 % ,11.6 1% ) ;处理 6 0 min,10 mmol/L 组的桑椹胚和囊胚发育率 (84 .6 8% ,4 6 .77% )均显著高于 2 0 mmol/L 组(6 7.4 6 % ,2 8.5 7% )。 10 mmol/L Sr Cl2 处理 2 0、4 0、6 0、180、36 0 m in,其活化率和 2 -细胞的发育率无显著性差异。 6 0、180 min处理组的囊胚发育率 (49.5 8%、4 7.5 9% )差异不显著 ,但 2者均显著高于 2 0、4 0、36 0 m in组 (4.5 0 %、12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锶 孤雌激尖 卵母细胞 小鼠 显微受精技术 细胞核移植
下载PDF
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现代中医药学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孟庆刚 郭书文 +2 位作者 王永炎 鲁兆麟 李德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数学方法 现代中医药学 阴阳数学模型 应用
下载PDF
氢溴酸高乌甲素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庆刚 倪京满 许有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7-558,共2页
关键词 氢溴酸高乌甲素 丙烯酸异丁酯 工艺研究 纳米囊 聚氰基 制备 镇痛强度 毛茛科植物 有效成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信息化作战环境下太空飞行器的无源光电对抗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庆刚 曹虎 +2 位作者 周遵宁 陈厚和 潘功配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A02期659-662,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反卫星武器和航天器隐身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的分析,基于太空航天器的目标特性和探测机理,对太空航天器的无源光电对抗技术进行了技术分析。针对太空航天器红外,探测,提出了采用面源型红外诱饵欺骗干扰、烟幕隐身、劝光... 通过对国内外反卫星武器和航天器隐身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的分析,基于太空航天器的目标特性和探测机理,对太空航天器的无源光电对抗技术进行了技术分析。针对太空航天器红外,探测,提出了采用面源型红外诱饵欺骗干扰、烟幕隐身、劝光致盲的无源光电对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作战环境 太空飞行器 隐身技术 卫星 红外诱饵 武器 探测机理 面源
下载PDF
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与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庆刚 李卫 +4 位作者 杨琪 周辰亮 胡成乙 张春英 洪光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0期7857-7860,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在10~40μg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质粒 免疫排斥 移植 坐骨神经
下载PDF
量在中医定量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孟庆刚 王连心 赵世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中医学自诞生伊始,就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具有模糊性的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人体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医学理论的基石———阴阳本身也蕴涵着不可测性,是模糊量的代名词。现在,使中医学从“描... 中医学自诞生伊始,就是一个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具有模糊性的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人体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医学理论的基石———阴阳本身也蕴涵着不可测性,是模糊量的代名词。现在,使中医学从“描述科学”向“精密科学”过渡,已成为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努力的目标,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便成为中医诊断研究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时候,从量的角度来探讨中医诊断甚至整个中医学学术体系,或许有助于发现问题,并为我们提供新的科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 证候
下载PDF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分析
18
作者 黄兆录 孟庆刚 刘洪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086-0089,共4页
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所以输电线路的施工比较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机测量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电力系统的测量和设计中,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施工效率,确保了... 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所以输电线路的施工比较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机测量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电力系统的测量和设计中,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施工效率,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合理和科学。目前,在我国,无人机测量技术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为了让有关公司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文章着重分析了无人机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 应用
下载PDF
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庆刚 朱士恩 +1 位作者 曾申明 张忠诚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11期65-69,79,共6页
论述了一种新的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方法─—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 (STA) ,并同时与其他 3种去核方法 (简称A法、B法、C法 )进行比较。STA法是将卵母细胞核在固定管的辅助下 ,借助液体表面张力通过透明带上的破口被挤出。经STA法去核的卵母... 论述了一种新的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方法─—表面张力辅助去核法 (STA) ,并同时与其他 3种去核方法 (简称A法、B法、C法 )进行比较。STA法是将卵母细胞核在固定管的辅助下 ,借助液体表面张力通过透明带上的破口被挤出。经STA法去核的卵母细胞质体用于电融合介导的小鼠耳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实验 ,结果有76 1%细胞与细胞质体融合形成重组胚 ,85 4%的重组胚形成原核 ,49 4%卵裂形成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辅助 去核 卵母细胞 小鼠 体细胞核移植 克隆
下载PDF
气虚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庆刚 郭书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气虚血瘀证 中风 冠心病 诊断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