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春治疗骨伤疾病临证经验举隅 被引量:2
1
作者 倪晓亮 孟春 胡淼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899-900,904,共3页
孟春主任中医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杭州市首批中医名科学科带头人,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学科带头人。擅长手法整复、杉树皮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对各类骨伤疾病的中医治疗均有深入研究,现将其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骨伤疾病 临证经验 孟春
下载PDF
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miRNA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王丽 邱心悦 +1 位作者 孟春 刘光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究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益景汤干预早期DR的靶点miRNA。方法将2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使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益景汤组(YJG),另将常规... 目的探究益景汤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益景汤干预早期DR的靶点miRNA。方法将2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使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益景汤组(YJG),另将常规喂养的大鼠设为对照组(CG),每组10只。YJG组大鼠每日灌胃益景汤12.50 g/kg,CG、MG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干预16周。给药完成后记录大鼠体质量,摘除双侧眼球剥离视网膜,提取总RNA,PCR扩增构建小RNA文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文库进行测序。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Pathway分析,选择差异倍数较大的miRNA进行PCR验证。结果(1)已知miRNA差异:筛选出644个已知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59个。与CG组比较,MG组35个miRNA上调、6个miRNA下调,YJG组20个miRNA上调、4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6个miRNA上调、13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1个上调miRNA,11个下调miRNA为益景汤干预DM大鼠后,3组共同差异性表达miRNA。(2)新发现miRNA差异:3组筛选出242个新发现的miRNA,其中差异miRNA共105个。与CG组比较,MG组50个miRNA上调,15个miRNA下调;与CG组比较,YJG组55个miRNA上调,20个miRNA下调;与MG组比较,YJG组16个miRNA上调,6个miRNA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差异miRNA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生物学过程方面的多种蛋白的转录调节;靶基因关联的通路主要是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糖脂代谢相关通路。(4)PCR验证:M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表达低于CG组,余11个miRNA表达均高于CG组;YJG组大鼠视网膜miR-673-3p、miR-23b-5p表达均高于MG组,余10个miRNA表达均低于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miR-23b-5p外,其余11个miRNA与上述R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miR-673、miR-1、miR-133、miR-214、miR-23b、miR-31a、miR-451等可能是益景汤干预早期DR微血管损害的靶点mi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景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IRNA 靶点
下载PDF
sgp130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p-STAT3及VEGF-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光辉 史常旋 +3 位作者 洪雅军 郑永征 王航 孟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对糖尿病(DM)小鼠视网膜p-STAT3及VEGF-A表达的影响,探讨sgp130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炎性损害的可能性。方法:小鼠45只被随机分为正常组、DM组和sgp130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对DM组和sgp130组进行DM... 目的:观察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对糖尿病(DM)小鼠视网膜p-STAT3及VEGF-A表达的影响,探讨sgp130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炎性损害的可能性。方法:小鼠45只被随机分为正常组、DM组和sgp130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对DM组和sgp130组进行DM造模。正常组、DM组不做特殊干预,sgp130组在第1、5wk被给予1.5mg/mL sgp1302μL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0wk后处死所有小鼠,检查视网膜组织IL-6、p-STAT3、VEGF-A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第10wk时,DM组视网膜IL-6、p-STAT3、VEGF-A表达较正常组升高(均P<0.01)。sgp130组p-STAT3、VEGF-A表达水平较DM组低(均P<0.01)。结论:sgp130可以选择性拮抗IL-6反式信号传导通路,下调下游炎性因子VEGF-A的表达,可以用于干预DM引起的IL-6相关性视网膜炎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白介素6 P-STAT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
下载PDF
益景汤对高糖环境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 梁明丽 +1 位作者 孟春 刘光辉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益景汤对高糖环境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形态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BMEC分为空白组、血清组、模型组、含药组,空白组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血清组采用血清培养基,模型组采用40 mmo... 目的探讨益景汤对高糖环境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形态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BMEC分为空白组、血清组、模型组、含药组,空白组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血清组采用血清培养基,模型组采用40 mmol/L葡萄糖血清培养基,含药组采用益景汤含药血清+40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各培养48 h。采用光镜观察4组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4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RAG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源物4重组蛋白(Smad4)以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空白组细胞稀疏,形态尚规则;血清组细胞形态规则,成簇生长,呈“铺路石”单层贴壁生长;模型组细胞不规则增大,细胞间隙增宽、数量变少,细胞碎片、悬浮死细胞增多;含药组细胞不规则形态减少、间隙变小、数量增多,细胞碎片、悬浮死细胞减少。与空白组及血清组比较,模型组claudin-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RAGE、TGF-β1、Smad4、fibronectin和collagenⅣ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含药组claudin-5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RAGE、TGF-β1、Smad4、fibronectin和collagenⅣ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益景汤能提高高糖环境中HBMEC的增殖活力,保护细胞形态,明显上调HBMEC的claudin-5蛋白表达,对保护人脑微血管正常结构,维持人血脑屏障正常通透性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益景汤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外源酶对陈年武夷岩茶香气品质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李玲 薛婉茹 +3 位作者 李丹阳 周惠媛 孟春 洪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164,共10页
为研究外源酶对陈年武夷岩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感官评价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方法对酶处理后的武夷岩茶进行分析。GCMS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 为研究外源酶对陈年武夷岩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感官评价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方法对酶处理后的武夷岩茶进行分析。GCMS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果胶酶、漆酶和β-葡萄糖苷酶质量比为2∶1∶2∶3时有利于香气物质的释放,尤其对醇类、酯类及酮类香气物质释放贡献较大。感官评价和OAV值的结果表明,酶的添加能明显提高武夷岩茶的花香、甜香和木香,复合酶的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β-葡萄糖苷酶。经复合酶处理后己醛、2-己烯醛和(E,E)-2,4-己二烯醛等物质含量降低,OAV减小。上述研究表明,纤维素酶、果胶酶、漆酶、β-葡萄糖苷酶及其复合酶的添加均可明显改善陈年武夷岩茶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漆酶 Β-葡萄糖苷酶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活性值 武夷岩茶
下载PDF
总经理孟春,潜向大海深处
6
作者 李兴 孟春 《中国商人》 2008年第5期116-119,共4页
一种快乐,发自海洋,生于内心。自由、放松、发现,对于孟春夫妇来说,潜水的经历让他们乐而忘返,仿佛身心都融入了大自然奇异绚丽的无限美好中。
关键词 总经理 大海 大自然 夫妇
原文传递
铁观音茶精油微胶囊化制备及结构表征
7
作者 操晓亮 薛婉茹 +6 位作者 庄志雄 谢李玲 叶淑芳 孟春 杨娟娟 张峰 洪晶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5,52,共7页
为提高铁观音茶精油的稳定性,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稳定的铁观音茶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壁材的种类和浓度、芯壁比、包埋温度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研究微胶囊的分子结构、微观状态和稳定性等。以明胶、阿拉伯树胶和麦... 为提高铁观音茶精油的稳定性,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稳定的铁观音茶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壁材的种类和浓度、芯壁比、包埋温度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研究微胶囊的分子结构、微观状态和稳定性等。以明胶、阿拉伯树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浓度比为1:1:1),在壁材浓度1%(w/v),芯壁比为1:2(w/w),均质温度为50℃条件下,制得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7.12%,产率为62.44%。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铁观音茶精油被成功包埋;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微胶囊囊壁结构相对完整,表面光滑;微胶囊的释放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在4,25℃时达到精油缓慢释放的效果。研究为铁观音茶精油的拓展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精油 微胶囊 壁材 稳定性 结构表征
下载PDF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及分子修饰 被引量:28
8
作者 孟春 郭养浩 +2 位作者 石贤爱 陈剑锋 李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39,共5页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海藻多糖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促进、免疫抑制等生理活性的最新研究 ,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海藻多糖的不同生理活性机理的研究进展。对多糖与生理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阐述 ,在构效关系基础上进行多糖分子结构修...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海藻多糖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促进、免疫抑制等生理活性的最新研究 ,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海藻多糖的不同生理活性机理的研究进展。对多糖与生理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阐述 ,在构效关系基础上进行多糖分子结构修饰是提高海藻多糖生理活性、降低毒副作用的有效手段。进一步介绍了目前多糖分子修饰常用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多糖 生理活性 分子修饰 免疫抑制 抗肿瘤 抗病毒
下载PDF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金色链霉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春 叶勤 +3 位作者 石贤爱 邱荔 宋思扬 郭养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分别用质粒pJJ6 99与pUC1 9(vhb) ,pIJ70 2与pBR3 2 2 (vhb) ,构建大肠杆菌 链霉菌穿梭质粒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金色链霉菌。在低溶解氧浓度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 ,可提高金色链霉菌氧的利用效率 ,产物合成比原始菌株提... 分别用质粒pJJ6 99与pUC1 9(vhb) ,pIJ70 2与pBR3 2 2 (vhb) ,构建大肠杆菌 链霉菌穿梭质粒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金色链霉菌。在低溶解氧浓度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 ,可提高金色链霉菌氧的利用效率 ,产物合成比原始菌株提高 40 %~ 6 0 %。在局部低氧的环境中 ,采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带动血红蛋白基因表达 ,可有效发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氧传递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 血红蛋白基因 金色链霉菌 克隆 表达 四环素 抗性基因启动子 天然启动子
下载PDF
5种人工林非主要生长季节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昼夜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春 王立海 +3 位作者 王俭 游祥飞 刘曰奇 邢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7-79,91,共4页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了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中白桦等5种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表面温度、地表下10 cm处温度的昼夜变化,研究了5种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对土壤温度的响应特点。结...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了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中白桦等5种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表面温度、地表下10 cm处温度的昼夜变化,研究了5种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对土壤温度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对于土壤呼吸速率,其昼夜变化呈单峰形式,而且,土壤呼吸速率相对于地表温度和地表下10 cm处的温度变化呈非同一路径现象,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滞后性或超前性。即相对于地表温度变化,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相对于地表下10 cm处温度,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超前性;地表下10 cm处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各林分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差异较大,昼夜间存在2个产生土壤呼吸速率均值的时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呼吸速率 昼夜变化 滞后性 超前性
下载PDF
破裂QRS波群和P波离散度及QT离散度联合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研究
11
作者 都倩倩 都春艳 孟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分析碎裂QRS波群、P波离散度(Pd)及QT离散度(QTd)联合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丘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AMI患者共152例的临床资料,均... 目的分析碎裂QRS波群、P波离散度(Pd)及QT离散度(QTd)联合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丘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AMI患者共152例的临床资料,均于入院后检查碎裂QRS波群、Pd、QTd,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心力衰竭发生与未发生患者上述指标;分析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及各指标单独、联合对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6.97%;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多支血管病变、近端病变、心功能Ⅲ~Ⅳ级、NLR、碎裂QRS波群、Pd、QTd、血清NT-proBNP水平、发病至血运恢复时间均是AMI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4.702、3.925、3.536、3.747、3.872、4.204、4.316、4.335、4.207、4.982、4.519、6.704、6.201、6.018、4.825,P<0.05);碎裂QRS波群、Pd、QTd联合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AMI并发心力衰竭的特异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AUC也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AMI患者有碎裂QRS波群、Pd、QTd延长、血清NT-proBNP升高现象,上述指标与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均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四者联合可预测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春 叶勤 +3 位作者 邱荔 石贤爱 苏文金 郭养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利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在金色链霉菌中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 1m3 发酵罐中研究了工程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表达 ,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 ,工程菌株与参比菌株的生长代... 利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在金色链霉菌中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 1m3 发酵罐中研究了工程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表达 ,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 ,工程菌株与参比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基本一致 ,工程菌株和参比菌株金霉素最终浓度分别为 2 2 90 5u mL、2 2 896u mL。在低溶解氧条件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 ,可促进金色链霉菌菌体生长、菌丝活力保持和金霉素的合成 :工程菌菌体浓度比参比菌株高 5 %~ 1 0 % ,产物合成提高 1 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 血红蛋白 基因表达 金色链霉菌 生长代谢 溶解氧浓度 金霉素
下载PDF
择伐对小兴安岭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孟春 王立海 沈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9-734,共6页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了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不同采伐强度林地的土壤表面CO2通量和土壤表层10cm处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了择伐作业后林地土壤表面CO2通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伐后林分土壤温度...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了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不同采伐强度林地的土壤表面CO2通量和土壤表层10cm处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了择伐作业后林地土壤表面CO2通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伐后林分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季节变化呈较好的相关关系,解释了土壤呼吸的68%~98%;择伐作业使林地表面CO2通量增加,年均增幅在7.17%~26.89%;采伐强度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呈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R^2=0.961).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采伐强度是导致择伐后土壤表面CO2通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混交林择伐 土壤呼吸 土壤温湿度 有机质
下载PDF
白桦和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节土壤CO_2排放通量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孟春 王俭 狄海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1,70,共7页
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全自动观测系统对白桦和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表面CO2排放通量、地表及地表下10 cm处温度、地表下10 cm处含水率、地表压力的昼夜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2个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均值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全自动观测系统对白桦和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表面CO2排放通量、地表及地表下10 cm处温度、地表下10 cm处含水率、地表压力的昼夜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2个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均值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于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白桦林地的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均值高于落叶松,这一差异在夏季表现得更为明显。地表温度日均值的变化对土壤表面CO2排放通量日均值变化的影响较低。地表下10 cm处温度影响土壤呼吸的产生过程,是影响土壤表面CO2排放通量日均值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地表下10 cm处含水率没有显著影响土壤呼吸的产生过程,是影响土壤表面CO2排放通量日均值变化的次要因素。2个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昼夜变化幅度较小,地表及地表下10 cm处温度不是影响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昼夜变化的关键因素。地表下10 cm处含水率是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昼夜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了CO2由土壤向大气中排放的物理过程。地表压力的变化影响了土壤CO2排放通量昼夜变化的离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通量 日均值 昼夜变化 温度 湿度 压力
下载PDF
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孟春 王立海 沈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5,共3页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择伐后林地10cm处的CO2通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及各分室CO2排放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择伐作业后,林地表面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择伐后林地10cm处的CO2通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及各分室CO2排放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择伐作业后,林地表面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林地表面CO2通量季节变化的68.10%-98.9%;枯枝落叶层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差,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枯枝落叶层CO2通量的12.60%-89.80%,难以确切说明枯枝落叶层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应关系;根系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好,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根系CO2通量的55.80%-96.70%;矿质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矿质土壤CO通量的40.30%-9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 土壤呼吸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择伐对生长季针阔混交林土壤分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孟春 王立海 沈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28,共6页
采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对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观测样地不同强度择伐后,测定林地生长季土壤分室呼吸速率以及10cm土深处的温度和湿度,探讨生长季土壤各分室呼吸的年际变... 采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对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观测样地不同强度择伐后,测定林地生长季土壤分室呼吸速率以及10cm土深处的温度和湿度,探讨生长季土壤各分室呼吸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枯枝落叶层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观测期内枯枝落叶层土壤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呈二次相关的关系(R2=0.806);根系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逐年变化较复杂,差异较大,观测期内根系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亦呈二次相关的关系(R2=0.415);矿质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与采伐强度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土壤分室呼吸速率变化的2个重要因素。枯枝落叶层和矿质土壤层是控制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变化的关键组分。为降低择伐后林地CO2排放增加速率,应选用中小强度(52%以下)的择伐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 土壤分室呼吸 枯枝落叶层呼吸 根系呼吸 矿质土壤呼吸
下载PDF
择伐对小兴安岭地区针阔混交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孟春 王立海 沈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利用LI8100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小兴安岭地区针阔混交林不同强度择伐后4年的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运用Q10模型分析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择伐后林地Q10值高于未采伐林地,较... 利用LI8100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小兴安岭地区针阔混交林不同强度择伐后4年的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运用Q10模型分析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择伐后林地Q10值高于未采伐林地,较高强度(60%,71%)的择伐使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具有高的敏感性。这一现象是3个土壤各组分呼吸对土壤温度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较差,根呼吸速率和矿质土壤层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Q10
下载PDF
在结构性改革中优化公共服务 被引量:20
18
作者 孟春 陈昌盛 王婉飞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21-2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公共服务的基本分析框架 ,其包括四个层次 :公共服务的范围、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与公共服务制度激励。我国当前重点强调在我国结构改革过程中保证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公平。在结构调整中保证低收入人群最基... 本文提出了一个公共服务的基本分析框架 ,其包括四个层次 :公共服务的范围、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与公共服务制度激励。我国当前重点强调在我国结构改革过程中保证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公平。在结构调整中保证低收入人群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 ,保证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 ,是维护社会基本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革 公共服务 财政差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