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地区电解锰渣特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高红 何莉莉 +3 位作者 岳波 孟棒棒 闫敏婕 梁宇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9,共10页
电解锰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锰渣的处理处置方法。为探索绿色低碳的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选取中国5家典型电解锰企业新、旧电解锰渣,通过其理化特性及浸出毒性分析,研究堆存条件、时间及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不同企业锰渣特性的影响。结... 电解锰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锰渣的处理处置方法。为探索绿色低碳的锰渣无害化处理技术,选取中国5家典型电解锰企业新、旧电解锰渣,通过其理化特性及浸出毒性分析,研究堆存条件、时间及工艺参数等因素对不同企业锰渣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企业的新、旧锰渣平均质量含水率相差最大时均达19%以上,浸出液pH值最高分别相差0.95、1.45,不同企业新鲜锰渣的SiO_(2)和Al_(2)O_(3)平均质量分数最大相差分别为43.18%、146.25%,且可溶性盐质量分数均超过10%,未达到填埋入场标准。锰渣中石膏和石英的质量分数随堆存条件和时间发生不同的变化。企业C在堆存过程中石膏和石英的质量分数在增加,而企业E锰渣中烧石膏质量分数在增加,石英质量分数在减少。历史锰渣浸出液中Mn^(2+)和氨氮(NH_(4)^(+)N)的质量浓度较高,分别超过GB/T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限值的65.92~935.00倍和2.56~63.80倍,表明长期堆存的锰渣仍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不同地区企业的锰渣应通过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来降低其环境污染风险,须根据化学成分、理化性质不同选择合适的资源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电解锰渣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理化性质 浸出毒性
原文传递
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路面砖的力学性能及浸出毒性研究
2
作者 白月娇 林晔 +2 位作者 孟棒棒 岳波 梁宇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8-396,共9页
针对大宗工业固废回收利用难的问题,实现多种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通过利用取自中国西南地区企业的石膏类、碱性及硅铝质三类典型大宗固废中的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协同处理的无害化渣制备环保型透水混凝土路面砖(permea... 针对大宗工业固废回收利用难的问题,实现多种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通过利用取自中国西南地区企业的石膏类、碱性及硅铝质三类典型大宗固废中的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协同处理的无害化渣制备环保型透水混凝土路面砖(permeable concrete paving bricks,PCB),研究了水洗、掺渣量对所制备PCB的力学性能与浸出毒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最佳性能PCB的物相组成与微观形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无害化渣与水洗无害化渣掺入量的提升,路面砖的劈裂抗拉强度、线性破坏荷载发生明显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当无害化渣掺入量为6%、水洗无害化渣掺入量为14%时,经28 d养护,所制备砖体的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4.09和3.46 MPa,达到了《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中规定的f_(ts)4.0与f_(ts)3.0等级.②路面砖的重金属与NH_(4)^(+)-N的浸出毒性均低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 30760-2014)的要求.路面砖的主要物相中方解石、石英与钙矾石是主要支撑性物质.研究显示,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协同处理的无害化渣可替代部分原材料制备透水混凝土路面砖,满足力学性能与浸出毒性相关标准,能有效促进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建议进一步开展砖体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环境风险试验,以期为电解锰渣、赤泥、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提供更明确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赤泥 粉煤灰 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基于地聚物体系的电解锰渣污染物的溶出风险及固化机理
3
作者 刘博 何莉莉 +3 位作者 岳波 孟棒棒 王涛 高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65-6473,共9页
为降低电解锰渣(EMR)的潜在环境风险,采用了地质聚合反应对其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通过浸出毒性试验和BCR连续提取法试验确定电解锰渣基地聚物(EMRGP)的溶出风险,并借助于XRF、XRD、SEM-EDX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固化机理进行探究.结果发现,E... 为降低电解锰渣(EMR)的潜在环境风险,采用了地质聚合反应对其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通过浸出毒性试验和BCR连续提取法试验确定电解锰渣基地聚物(EMRGP)的溶出风险,并借助于XRF、XRD、SEM-EDX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固化机理进行探究.结果发现,EMRGP浸出液中的Mn^(2+)和NH^(4+)浓度仅为0.005mg/L和0.996mg/L,满足相关标准的排放和再利用要求.BCR连续提取法试验结果显示EMRGP的溶出风险较低.在固化稳定化过程中,生成了硅铝凝胶,NH^(4+)以NH3挥发或以鸟粪石被沉淀,Mn^(2+)除被氧化成Mn^(3+)和Mn^(4+)外,还与其余重金属元素一同以氢氧化物沉淀形式,或以被硅铝凝胶吸附包裹的形式固定.这一方法显著减轻了EMR的潜在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地聚物 固化稳定化 硅铝凝胶 机理
下载PDF
基于不同尺度的差异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我国30881个镇域单元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涛 岳波 +3 位作者 孟棒棒 袁续胜 高红 刘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农村地区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分区分级处理,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30881个镇域单元的8项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垃圾收集密度、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乡镇距市县中心距... 农村地区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分区分级处理,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30881个镇域单元的8项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垃圾收集密度、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乡镇距市县中心距离、公路路网密度、地形起伏度、土地面积)数据分析,研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乡镇类型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空间差异性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空间插值分析讨论了我国镇域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类型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结果表明:①从乡镇类型划分来看,我国乡镇可分为城乡一体化型、密集型、村庄农户分散型,并且东部、中部地区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总体优于西部、东北地区;②从空间分异性来看,东部、中部地区乡镇指数内部差异性整体较小,可建议推广同一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东北、西部地区乡镇指数内部差异性较大,建议推广不同类型相组合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③从空间关联性来看,不同尺度下的乡镇指数空间聚集效应明显,特别是东部地区产生了“近朱者赤”的空间关联效应。最后,根据乡镇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总结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无害化 处理模式 数据分析 空间差异 聚集效应 乡镇指数 美丽乡村建设
下载PDF
电解锰渣-赤泥路面砖中锰的浸出行为研究及长期释放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博 梁宇廷 +3 位作者 孟棒棒 岳波 王涛 高红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0-2010,共11页
电解锰渣和赤泥是电解锰和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其存量持续积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减小环境影响并促进冶炼锰、铝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使用无害... 电解锰渣和赤泥是电解锰和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其存量持续积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减小环境影响并促进冶炼锰、铝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使用无害化渣和水洗无害化渣,结合水泥、石料和河砂等原料,按一定配比制备得到透水混凝土路面砖(permeable concrete paving bricks,PCB)和水洗透水混凝土路面砖(washed permeable concrete paving bricks,WPCB),为评估两种路面砖在柳州市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采用欧盟标准化组织制定的NEN 7375方法研究特征污染物Mn^(2+)的浸出行为,通过多种动力学方程拟合并预测Mn^(2+)的浸出行为,并借助IWEM模型对路面砖的拟利用路面区域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配比条件下,WPCB中Mn^(2+)的累积释放量较PCB更低;在不同的配比条件下,Mn^(2+)的累积释放量随渣掺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②除水洗无害化渣和水泥掺量分别为8%和25%的WPCB-2在全浸出阶段中Mn^(2+)的浸出行为受扩散控制影响外,其余样品均受表面冲刷影响.③对于选取的4种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更适合描述Mn^(2+)的浸出行为,且PCB和WPCB于10年和20年内Mn^(2+)的预计释放量分别在1.51~13.78和1.71~16.54μg/kg之间.④IWEM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路面砖符合环境安全性要求.研究显示,两种无害化渣所制得的路面砖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均无潜在的环境风险,可进一步扩展其资源化利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赤泥 路面砖 浸出行为 动力学方程
下载PDF
我国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 被引量:39
6
作者 艾恒雨 孟棒棒 +3 位作者 李娜 俞哲彬 黄启飞 田书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53-558,共6页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副产物,与垃圾渗滤液相比,其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浓度更高,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国内外膜浓缩液典型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回灌、高级氧化、蒸发、...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副产物,与垃圾渗滤液相比,其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浓度更高,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国内外膜浓缩液典型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回灌、高级氧化、蒸发、"预处理+高级氧化+深度处理"等不同工艺的处理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工程应用现状。实际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膜浓缩液的安全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级氧化、浸没燃烧蒸发(SCE)和机械式蒸汽再压缩(MVC/MVR)等工程应用技术也仅为小试或中试规模。为有效保障我国膜浓缩液安全处置,建议从源头减少膜浓缩液产量,改进并完善已有膜浓缩液处理技术,开发膜浓缩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妥善处理膜浓缩液二次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膜浓缩液 二次污染物 安全处置
下载PDF
焚烧飞灰协同去除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孟棒棒 田书磊 +4 位作者 李松 王野 艾恒雨 刘宏博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33-2139,共7页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已成为目前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遵循"以废治废"的研究思路,利用填料柱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去除NF(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特性研究,重点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已成为目前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遵循"以废治废"的研究思路,利用填料柱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去除NF(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同淋滤速率(40、60、80 m L/h)、填料层厚度(5、15、25 cm)条件下NF膜浓缩液中COD_(Cr)随淋滤时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NF膜浓缩液中COD_(Cr)的去除主要依靠飞灰的吸附、化学沉淀以及截留作用;淋滤速率对NF膜浓缩液中COD_(Cr)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COD_(Cr)去除率随填料层厚度增加而增大;当填料层厚度为15 cm、淋滤速率为60 m L/h时,飞灰对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浓缩液中COD_(Cr)的去除效果总体达到最佳,且相应灰渣的含盐量以及Pb、Zn、Cu、Cd、Cr的浸出毒性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最佳条件下飞灰对NF膜浓缩液COD_(Cr)去除率可达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纳滤膜浓缩液 淋滤 CODCR
下载PDF
软硬锁相环在分布式风电并网控制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建红 顾菊平 +2 位作者 孟棒棒 曹书秀 任浩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3,共8页
首先,在行业规范剖析基础上,提出软硬件结合的并网控制设计方案;其次,在锁相环设计环节,分别从硬件锁相环与软件锁相环角度进行仿真及编程设计,对照技术指标分析,选定双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作为小型双馈风力发电并网控制中的电网电压信... 首先,在行业规范剖析基础上,提出软硬件结合的并网控制设计方案;其次,在锁相环设计环节,分别从硬件锁相环与软件锁相环角度进行仿真及编程设计,对照技术指标分析,选定双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作为小型双馈风力发电并网控制中的电网电压信号采集的技术,并且利用DSP2812开发相应的程序算法,得到基波信号用于实际双馈发电系统的定子电压定向控制,实现控制目标的可靠性及抗扰动性;最后,结合网侧与发电机定子侧电压比较输出信号,引进硬件锁相环,通过系统联调进而实现预期设计目标,电网侧与发电侧电压频率差控制在2 Hz以内,相位差控制在12°以内,有效值差控制在4 V以内,成果测试基本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具有行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信号检测与处理 锁相环 并网控制 软硬件结合
原文传递
农药污染土壤中DDTs的电动力学迁移去除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娜 倪茂飞 +3 位作者 俞哲彬 孟棒棒 黄启飞 田书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04-1912,共9页
为研究土壤中DDTs(滴滴涕)的电动迁移去除特性,以重庆市某废弃DDTs生产企业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C-ECD分析了该土壤中DDTs的质量分数、电动迁移效果、电动去除率及试验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等.结果表明:该污染场地土壤中w(p,p'... 为研究土壤中DDTs(滴滴涕)的电动迁移去除特性,以重庆市某废弃DDTs生产企业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C-ECD分析了该土壤中DDTs的质量分数、电动迁移效果、电动去除率及试验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等.结果表明:该污染场地土壤中w(p,p'-DDT)最高,w(o,p'-DDE)和w(p,p'-DDD)次之,三者分别占w(DDTs)的53.02%、23.46%和12.77%;DDTs迁移效果在192 h时基本稳定,并在3 V/cm电压梯度时迁移效果最佳,其中DDT和DDD向阳极迁移而DDE向阴极迁移,o,p'-DDE富集量最大,其c/c0〔标准化浓度,c0、c分别为电动试验前、后污染土壤中w(DDTs)〕为4.70;DDTs去除率在电动时间为192 h、电压梯度为3 V/cm时达到相对稳定,其中p,p'-DDT去除率较高,为49.7%;阴极土壤pH随电动试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最大值为11.63,阳极土壤表现相反,其最小值为-1.71;电流和土壤温度随电动试验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峰值均出现在第8小时.研究显示,不同DDTs异构体在电动力学作用下的迁移去除效果存在差异,并且电动过程会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DDTs异构体 电动迁移 去除率
下载PDF
基于αβ分量滤波直接解耦风电并网锁相环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建红 黄琼 孟棒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35-141,共7页
准确锁定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是风力发电友好并网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此领域创新性地引进基于αβ分量滤波的直接解耦三相锁相环技术。首先利用正交信号发生器(QSG)对正序和负序分量进行正交变换和滤除谐波。其次,通过直接解耦法对电压... 准确锁定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是风力发电友好并网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此领域创新性地引进基于αβ分量滤波的直接解耦三相锁相环技术。首先利用正交信号发生器(QSG)对正序和负序分量进行正交变换和滤除谐波。其次,通过直接解耦法对电压分量(Vα和Vβ)基波正负序分量进行解耦并经过低通滤波器再次滤波,进而得到所需的三相电压正序基波分量。最后,根据设计的理论结果,利用仿真软件分情况对电网故障进行技术应用效果仿真,并与当前正在应用的风电并网系统中的基于双同步解耦坐标变换的锁相环技术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基于αβ分量滤波的直接解耦三相锁相环有更好的频率与相位跟踪特性,更有利于风力发电系统电网侧变流器同步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解耦法 正交信号发生器(QSG) 锁相环 风电并网
下载PDF
基于智能组合算法风电场调度功率预报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建红 黄琼 孟棒棒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84-3289,共6页
提出组合预测及智能算法滤波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报曲线。对BP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风电预测技术进行研究,借助仿真软件进行预测误差比较分析;利用小波包分解平滑技术,对上述3种预测结果进行波动平抑,对比分析平抑前后波... 提出组合预测及智能算法滤波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报曲线。对BP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风电预测技术进行研究,借助仿真软件进行预测误差比较分析;利用小波包分解平滑技术,对上述3种预测结果进行波动平抑,对比分析平抑前后波动率。综合比较分析预测误差及平滑效果,确定风电场功率平滑兼准确预报的系统优化方案,为后续参数控制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调度预报 功率预测 功率平滑 小波包分解 最优预报
下载PDF
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典型危险废物产生节点及处置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棒棒 张志宏 +2 位作者 崔长颢 岳波 王雪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540,共6页
电子元件制造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同时也是高污染的行业,其生产工艺具有更新换代快、中间产物多、排污方式复杂等特点。行业危险废物也具有来源多、成分复杂、产生量大等特点,若未经妥善处置而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 电子元件制造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同时也是高污染的行业,其生产工艺具有更新换代快、中间产物多、排污方式复杂等特点。行业危险废物也具有来源多、成分复杂、产生量大等特点,若未经妥善处置而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通过对印制电路板、铝电解电容器、半导体器件3类典型电子元件的工艺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典型危险废物的产生节点,并通过调研典型危险废物处置管理现状,为中国电子元件制造行业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及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元件 危险废物 产生节点 安全处置
下载PDF
不同处理工艺页岩气钻井岩屑的污染特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慧 聂志强 +4 位作者 孟棒棒 岳波 王敦球 吴娜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7-782,共6页
为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对页岩气钻井岩屑的处理效果,对重庆市某区域典型页岩气钻井岩屑处理后产生的水基残渣和油基残渣进行采样,系统分析钻井岩屑经不同处理工艺处理前后其特征污染物(重金属、PAHs及石油烃)的残留水平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对页岩气钻井岩屑的处理效果,对重庆市某区域典型页岩气钻井岩屑处理后产生的水基残渣和油基残渣进行采样,系统分析钻井岩屑经不同处理工艺处理前后其特征污染物(重金属、PAHs及石油烃)的残留水平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解析与回转窑焚烧结合工艺对油基钻井岩屑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优,热解析与回转窑焚烧结合工艺、单一热解析工艺、热解析与电解结合工艺均可有效去除油基钻井岩屑中的2~4环PAHs以及石油烃中的轻质组分,3种工艺对钻井岩屑中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72.5%、95.3%、93.0%,对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90.0%、93.9%、93.2%.采用固液分离+压滤脱水的方式处理水基钻井岩屑,会导致重金属(Cr、Ni、Cu、Zn、Pb、As)和2~4环PAHs在水基残渣中的累积.处理后水基残渣和油基残渣中重金属、PAHs和石油烃含量均未超过GB 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标准限值,重金属和PAHs含量均满足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要求.研究显示,经热解析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后,钻井岩屑中的特征污染物可得到有效去除,具有较好的资源化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钻井岩屑 重金属 PAHS 石油烃 处理工艺
下载PDF
典型进口废铜废铝初级加工原料模拟熔炼烟气中重金属产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凯 高红 +4 位作者 岳波 孟棒棒 吴海霞 贺自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2-1488,共7页
随着我国全面禁止固体废物入境,如何从传统的进口废铜废铝中甄别高品质再生铜再生铝原料,是精准打击固体废物入境、确保行业急需高品质原料进口的关键.选取典型进口废铜废铝初级加工原料样品,采用高温管式炉模拟不同原料类型、熔炼温度... 随着我国全面禁止固体废物入境,如何从传统的进口废铜废铝中甄别高品质再生铜再生铝原料,是精准打击固体废物入境、确保行业急需高品质原料进口的关键.选取典型进口废铜废铝初级加工原料样品,采用高温管式炉模拟不同原料类型、熔炼温度、夹杂物和熔炼剂等因素对于熔炼过程烟气中重金属产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进口铜加工材原料熔炼温度从900℃升至1300℃时,烟气中Cr、Ni、Zn、Pb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进口铜加工材原料熔炼过程烟气中整体上重金属的产生量比铜米、漆包线多,当夹杂物含量从0增至1.0%时烟气中重金属浓度呈增长趋势,熔炼入炉的进口铜加工材原料的夹杂物含量控制在0.5%以内,可有效减少烟气中Pb和Zn等重金属的产生.②当进口汽车铝切片原料熔炼温度从500℃升至900℃时,烟气中Cr、Ni、Zn、Pb、Cu浓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熔炼剂中添加C_(2)Cl_(6)比添加NaCl、KCl和NH_(4)Cl等更利于重金属的产生,夹杂物含量从0增至1.0%时,烟气中Cr、Ni、Pb浓度均不断增加,Zn和Cu浓度则逐渐减少.研究结果为我国制定高品质再生铜再生铝原料标准、精准打击固体废物入境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铜加工材原料 进口汽车铝切片 熔炼模拟 重金属产生特征 夹杂物含量 熔炼温度
下载PDF
黏土与粉煤灰吸附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的效能及机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海霞 吴小卉 +3 位作者 孟棒棒 岳波 禾海伶 高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87-596,共10页
分别以黏土和粉煤灰作为吸附剂,研究单一材料下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和渗滤液初始pH对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吸附效能的影响及吸附机理。综合考虑去除效果、运行成本及可操作性,选择吸附时间为18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50gL、渗滤液初始pH... 分别以黏土和粉煤灰作为吸附剂,研究单一材料下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和渗滤液初始pH对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吸附效能的影响及吸附机理。综合考虑去除效果、运行成本及可操作性,选择吸附时间为18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50gL、渗滤液初始pH为自然值(7.5~8.0)作为实际运行工况。结果表明:黏土对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25.58%、14.87%、41.63%和62.25%,粉煤灰为33.01%、18.18%、22.07%和60.46%;黏土对重金属Cr、As、Cd、Ni和Pb的去除率分别为13.04%、43.34%、60.24%、47.52%和61.77%,粉煤灰为10.53%、31.52%、84.30%、65.73%和68.65%。黏土和粉煤灰对渗滤液中污染物的等温吸附较符合Freundlich模型,化学吸附在多种吸附作用中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渗滤液 黏土 粉煤灰 吸附效能 机理
下载PDF
纳滤膜浓缩液淋滤焚烧飞灰过程中氯盐溶出及重金属的迁移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庆旭 李松 +5 位作者 吴昊 黄楠楠 周睫雅 孟棒棒 张兰河 田书磊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58-1965,共8页
为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处置中淋滤条件对氯盐和重金属溶出效果的问题,采用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在不同液固比和酸碱条件下淋滤北京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焚烧飞灰,探讨氯离子溶出及... 为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处置中淋滤条件对氯盐和重金属溶出效果的问题,采用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在不同液固比和酸碱条件下淋滤北京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焚烧飞灰,探讨氯离子溶出及重金属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2∶1、8∶1和4∶1条件下,焚烧飞灰中氯离子的总溶出率分别为81%、76%和61%,液固比越大,导致填料高度越低,氯离子溶出越充分;在液固比为4∶1条件下,纳滤膜浓缩液pH分别为3.20和10.70时,氯离子可与含氧阴离子竞争吸附位置,导致氯离子的总溶出率较未调节pH时大幅提升,增幅分别为81%和83%;不同液固比和酸碱条件下,采用XRD对淋滤灰渣分析发现,淋滤灰渣中均未检测到NaCl和KCl的矿物相.改变纳滤膜浓缩液的pH为3.20和10.70后,淋滤灰渣中重金属Pb、Zn、Cu、Cr、Cd和Hg的浸出浓度均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标准限值要求.研究显示,纳滤膜浓缩液淋滤飞灰可脱除焚烧飞灰中的氯盐及部分重金属,淋滤灰渣经热处理后可焚毁截留纳滤膜浓缩液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灰渣有望实现安全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浓缩液 焚烧飞灰 重金属 淋滤
下载PDF
进口再生铜冶炼烟气中二噁英的生成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岳波 +4 位作者 孟棒棒 高红 吴海霞 周凯 贺自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62-2472,共11页
为研究我国进口再生铜冶炼烟气中二噁英(PCDD/Fs)的生成特性,文章采用管式炉模拟进口再生铜冶炼过程,分别分析了再生铜原料、冶炼温度和夹杂物含量对冶炼烟气中PCDD/Fs浓度、同系物浓度分布、毒性当量浓度分布等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我国进口再生铜冶炼烟气中二噁英(PCDD/Fs)的生成特性,文章采用管式炉模拟进口再生铜冶炼过程,分别分析了再生铜原料、冶炼温度和夹杂物含量对冶炼烟气中PCDD/Fs浓度、同系物浓度分布、毒性当量浓度分布等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原料生成的PCDD/Fs浓度为高含量涂层漆包线(345.02 ng·g^(−1))远大于低含量涂层漆包线(40.18 ng·g^(−1))、铜加工材(8.13 ng·g^(−1))和铜米(2.49 ng·g^(−1)),原料预处理可有效减少PCDD/Fs的产生;不同再生铜原料生成PCDD/Fs同系物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六氯代二苯并呋喃(HxCDF)和五氯代二苯并呋喃(PeCDF)为二噁英毒性的主要贡献者。当温度从900℃升至1100℃时,PCDD/Fs浓度和毒性当量(TEQ)分别减少了59.83%和69.88%;升至1300℃时,PCDD/Fs浓度和毒性当量减少了11.59%和1.21%,1100℃以上高温可有效降低PCDD/Fs浓度和毒性当量;各实验温度下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类(PCDDs)的生成浓度均在0.29 ng·g^(−1)以下。随着夹杂物比例从0增加到1%,铜加工材冶炼烟气中PCDD/Fs的浓度和毒性当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15倍和2.4倍;PCDD/Fs同系物主要以八氯代二苯并呋喃(OCDF)与七氯代二苯并呋喃(HpCDF)为主,其浓度之和占比在86.01%以上。本研究为实际再生铜冶炼烟气中二噁英的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再生铜 模拟研究 二噁英 温度 夹杂物
原文传递
温度和含水率对村镇垃圾焚烧烟气中有机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海霞 岳波 +3 位作者 孟棒棒 高红 黄慧 晏卓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5-311,共7页
使用管式炉模拟村镇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研究不同焚烧温度和不同垃圾含水率条件下,村镇垃圾焚烧烟气中多环芳烃(PAHs)、氯苯及苯系物的生成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焚烧温度为550℃时,烟气中多环芳烃和氯苯的释放量最大,当温度小于550℃时,... 使用管式炉模拟村镇生活垃圾焚烧过程,研究不同焚烧温度和不同垃圾含水率条件下,村镇垃圾焚烧烟气中多环芳烃(PAHs)、氯苯及苯系物的生成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焚烧温度为550℃时,烟气中多环芳烃和氯苯的释放量最大,当温度小于550℃时,多环芳烃和氯苯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大于550℃时,多环芳烃和氯苯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焚烧不仅可以抑制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及减少大分子量PAHs的排放,还能降低氯苯的释放量和氯代数,从而减小村镇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毒性;苯系物随着温度升高,由热解转变为高温合成,释放量也随着增加.水分对多环芳烃和氯苯有较大影响,对苯系物的影响较小.在400℃条件焚烧时,水分含量对多环芳烃总体上是促进的,而在850℃焚烧条件下则表现出抑制作用;而水分对氯苯则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并且可以降低氯苯化合物的氯代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生活垃圾焚烧 温度 含水率 多环芳烃 氯苯 苯系物
下载PDF
涂料行业典型危险废物产生节点与种类及环境管理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长颢 刘美佳 +2 位作者 孟棒棒 李丽 闫大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81-1286,共6页
随着涂料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涉及的危险废物种类不断增加,对危险废物的管理成为影响涂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颜料生产、涂料制造及涂装使用3个阶段入手,通过对涂料行业工艺流程及典型危险废物产生节点的分析,梳理典型危险... 随着涂料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涉及的危险废物种类不断增加,对危险废物的管理成为影响涂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颜料生产、涂料制造及涂装使用3个阶段入手,通过对涂料行业工艺流程及典型危险废物产生节点的分析,梳理典型危险废物种类及处理处置方法,以期为我国涂料行业危险废物的监管提供参考。同时,从简化水性涂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开展粉末涂料危险废物管理研究工作和加强对涂料下游使用企业的环境监管3方面提出环境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生产 涂料制造 涂料涂装 危险废物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