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不同人群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现状
1
作者 孟琴 刘玄华 蓝光华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伤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也是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19年全球HCV慢性感染者约有5800万,因HCV相关疾病死亡...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伤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也是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19年全球HCV慢性感染者约有5800万,因HCV相关疾病死亡者约有29万[2]。李健等[3]根据血清流调和高风险人群监测结果估测我国慢性丙肝患者约有456万。WHO提出到2030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为实现我国2030年消除丙肝危害行动,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不同人群丙肝防治的意识和能力,使其自觉接受主动检测和规范治疗管理[4]。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分析总结我国不同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为制定丙肝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身体健康 慢性丙肝 高风险人群 社会公共卫生 慢性感染者 病毒性传染病 重大传染病 主动检测
下载PDF
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能量演化特征
2
作者 孟琴 刘强 +1 位作者 吴茂华 张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纳米SiO_(2)-CaCO_(3)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掺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了纳米SiO_(2)-CaCO_(3)增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和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 采用纳米SiO_(2)-CaCO_(3)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掺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了纳米SiO_(2)-CaCO_(3)增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和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混掺纳米材料比单掺纳米材料对提升混凝土强度效果更佳,强度最大增幅为31.46%;混掺纳米材料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弹性应变能释放速率,增大了混凝土的总应变能和耗散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延性和韧性。基于SEM微观测试结果揭示了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增强效应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 O2-CaCO3 混凝土 损伤本构模型 能量耗散 SEM
下载PDF
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分析
3
作者 方宁烨 韦文翠 +17 位作者 李剑军 岑平 冯献湘 阳冬 唐凯玲 梁淑家 邵玉兰 陆华湘 江河 孟琴 刘帅凤 朱秋映 陈欢欢 蓝光华 阳世雄 周丽芳 莫靖林 葛宪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 分析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城市2020年1至6月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 目的 分析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城市2020年1至6月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程度。结果 共615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 3种主要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7.4%(353/615)、17.1%(105/615)和22.4%(138/615)。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NRTI(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发生耐药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8例(1.3%)、18例(2.9%)和0例。NRTI和NNRTI位点突变率最高的分别为M184V(0.7%)和K103N(1.8%)。22例(3.6%)至少对任意一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其中,对NRTI耐药4例(0.7%)、NNRTI耐药14例(2.3%),同时产生耐药4例(0.7%);对蛋白酶抑制剂未产生耐药。NNRTI治疗前耐药率高于NRTI(2.9%比1.3%;χ^(2)=3.929,P=0.047)。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韦、阿巴卡韦、利匹韦林、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前耐药所占比例分别为0.8%、0.3%、0.7%、1.0%、1.3%、2.8%、2.9%和0。结论 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为2020年广西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主要流行毒株,其治疗前耐药仍处于低度流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亚型 治疗前耐药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如何践行学生活动观
4
作者 孟琴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4期0124-0127,共4页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科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活动观的引入已经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以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这是因为学习活动观,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积极推动新时期英语课程目...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科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活动观的引入已经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以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这是因为学习活动观,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积极推动新时期英语课程目标的落实,因此该教学理念备受关注。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新课标视域之下初中英语课堂践行学习活动观的相关路径。首先,介绍了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观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初中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观构建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教师角色转变、教材选择、评价方式等。最后,提出了构建初中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观的策略,包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活动设计、创造多元化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视域 初中英语 学习活动观 构建 策略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
5
作者 闫玉婷 贾桂 +1 位作者 孟琴 高欣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30例、PBC患者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分别给予患者标准的免疫抑制或熊去...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30例、PBC患者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分别给予患者标准的免疫抑制或熊去氧胆酸治疗。常规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放射受体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和甲状腺球蛋白(TG)。结果AIH组血清FT3和FT4水平分别为(4.2±0.2)pmol/L和(13.8±1.9)pmol/L,PBC组分别为(4.3±0.3)pmol/L和(13.9±1.3)pmol/L,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分别为(4.9±0.6)pmol/L和(15.9±4.2)pmol/L,P<0.05】,而AIH组和PBC组血清TSH水平分别为(3.8±1.2)mIU/L和(3.7±0.5)mIU/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2.6±0.5)mIU/L,P<0.05】;AIH组血清TPO-Ab和TG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6.7%,PBC组分别为39.3%和25.0%,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的9.4%和3.1%(P<0.05);经过1年的治疗,AIH组生化学应答率为66.7%,PBC组为75.0%;两种疾病应答组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未应答组,而血清TSH水平及TPO-Ab和TG阳性率显著低于未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和PBC患者都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影响治疗应答,临床应予以重视筛查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甲状腺功能 抗甲状腺抗体 治疗 应答
下载PDF
广西大众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6
作者 李博 朱秋映 +5 位作者 刘玄华 唐帅 吴秀玲 黄精华 孟琴 蓝光华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4期210-215,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大众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广西丙肝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全国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广西6个县(区)中按照容量比例抽样原则(... 目的了解广西大众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广西丙肝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全国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广西6个县(区)中按照容量比例抽样原则(PPS)各抽取4个社区(村),每个社区(村)随机调查100户,每户调查1人。调查内容为丙肝防治知识和危险行为;其中防治知识共8条题目,正确回答6题者为知晓。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丙肝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400份,丙肝防治知识条目回答正确率为65.36%(12550/19200);知晓率为54.63%(1311/2400)。不同地区公布、婚姻状况、年龄、户籍所在地以及教育程度的人群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合浦县:OR=7.473;罗城县:OR=3.990;柳北区:OR=2.044)、婚姻状况(在婚:OR=1.710)、年龄(30~39岁:OR=0.583;50~59岁:OR=0.649;60岁及以上:OR=0.484)和教育程度(高中或中专:OR=2.196;大专及以上:OR=3.867)是广西大众人群丙肝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6个县(区)调查人群中凌云县有过任意一项高危行为的发生率为最高(51.50%),最低为合浦县(36.75%);与知晓丙肝防治知识的人群相比,不知晓丙肝防治知识的人群中发生过一项高危行为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广西大众人群丙肝知识的知晓程度总体偏低,亟须加强丙肝防治健康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未婚、低学历、中老年人群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提高丙肝知识知晓率及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知晓率 大众人群
下载PDF
鼠李糖脂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7
作者 武青芳 骆宇璐 孟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5,共6页
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其表面活性好及环境友好特性,在环境、石油和日化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在日化方面的应用受限于其颜色深、不易保存与运输。研究以鼠李糖脂为原料制备色泽浅且呈固态的鼠李糖脂钙,并研究其结构、表面... 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其表面活性好及环境友好特性,在环境、石油和日化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在日化方面的应用受限于其颜色深、不易保存与运输。研究以鼠李糖脂为原料制备色泽浅且呈固态的鼠李糖脂钙,并研究其结构、表面活性及物理化学性质。核磁和红外结果显示,鼠李糖脂钙具有与鼠李糖脂相同的主体结构。分析表明鼠李糖脂钙由质量分数为3.12%的钙离子和质量分数为36.22%的鼠李糖构成,钙原子与鼠李糖脂的物质的量比为1:2。热重分析测得鼠李糖脂钙熔点约为125℃,显著高于鼠李糖脂的熔点(83℃),但二者热分解稳定性却相差不大。此外,鼠李糖脂钙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7 mN·m^(-1)左右,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23.7 mg·L^(-1),具有与鼠李糖脂相似的表面活性。综上,鼠李糖脂钙表面活性好、色度低且以固体形式存在,是比较理想的用于日化行业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钙 表面活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电导率法测定植物细胞生长速率 被引量:6
8
作者 孟琴 薛莲 +2 位作者 张兵 汪叔雄 吕德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电导率法测定植物细胞生长速率,既省时方便,又可以实现在线测量。以培养新疆紫草细胞为例,电导率下降量可以很好地描述细胞生长量,两者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Δy=6.26×(-Δx)
关键词 植物细胞培养 电导率 生长速率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有机溶剂相中的紫草宁 被引量:2
9
作者 孟琴 吕德伟 张国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7,共5页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有机溶剂相中紫草宁的方法,包括树脂的筛选,紫草宁浓度对吸附的影响,解吸剂的选择。确定了适宜的吸附和解吸条件。
关键词 紫草宁 吸附树脂 植物细胞 大孔 解吸 分离
下载PDF
2011—2019年广西新报告学生HIV/AIDS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孟琴 朱秋映 +2 位作者 刘玄华 吴秀玲 黄精华 《应用预防医学》 202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分析2011—2019年广西新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制定广西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艾滋病防治基本... 目的分析2011—2019年广西新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制定广西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的2011—2019年新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广西新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1038例,病例数从2011年的73例增至2019年的200例,构成比从0.5%上升至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91.706,P<0.001)。男性占86.8%,男女性别比为6.6∶1,且从2011年的2.3∶1上升至2019年的14.4∶1。18~24岁占66.9%,从2011年的56.2%增至2019年的75.0%;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占60.3%,从2011年的54.8%增至2019年的68.5%,高中或中专从11.0%增至23.5%;同性性传播占58.4%,从2011年的31.5%增至2019年的70.5%。历年新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感染途径方面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值分别为37.296、32.304、41.459和56.707,P值均<0.001)。病例来源于检测咨询的占57.9%。结论广西新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以男性、18~24岁、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为主要特点,且每年新报告学生构成比呈增长趋势,提示艾滋病对学生构成的威胁已不容忽视,应加强针对学生的有效综合干预措施,控制HIV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学生 流行特征
下载PDF
不同人口学特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琴 朱秋映 谢志春 《应用预防医学》 2018年第1期82-84,共3页
男男性行为者(MSM)由于其隐蔽性、多性伴及特殊的性行为,尤其是无保护肛交性行为特征,是艾滋病侵害的主要人群之一.全球首例艾滋病(AIDS)病人发现于美国的MSM人群中,我国首例经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是MSM.我国每... 男男性行为者(MSM)由于其隐蔽性、多性伴及特殊的性行为,尤其是无保护肛交性行为特征,是艾滋病侵害的主要人群之一.全球首例艾滋病(AIDS)病人发现于美国的MSM人群中,我国首例经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是MSM.我国每年报告经男性同性性传播的HIV/AIDS人数在总报告病例数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2.5%升高到2015年的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 HIV感染 人口学特征 HIV/AIDS 男男性行为者 性行为特征 病人发现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BAP对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孟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5-178,共4页
本文研究了溶液pH和混合程度对生物吸附剂BAP的Cu2+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及相应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方程,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情况。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吸附剂相比,该吸附剂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操作稳定性。
关键词 生物吸附剂 吸附 BAP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75
13
作者 曾杭成 张国亮 +2 位作者 孟琴 陈金媛 王岐东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1-1025,共5页
由于印染废水具有高盐度,可生化性差,使常规方法难于处理完全。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双膜技术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考察了不同超滤膜对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BW 30和CPA2两种反渗透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相关膜通... 由于印染废水具有高盐度,可生化性差,使常规方法难于处理完全。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双膜技术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考察了不同超滤膜对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BW 30和CPA2两种反渗透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相关膜通量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超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浊度和大分子有机物,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两种反渗透膜的产水化学需氧量(COD)均小于10 mg/L,电导率小于80μS/cm,其对有机物和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和93%以上,显示该产水能回用于大部分印染工序。BW 30膜产水水质稍好于CPA2,但通量低于CP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反渗透 印染废水 回用 膜污染
下载PDF
超滤/纳滤双膜技术资源化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18
14
作者 丛纬 项海 +2 位作者 张国亮 孟琴 章宏梓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78,共4页
采用超滤/纳滤双膜集成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物法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比较3种不同材料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作为纳滤预处理手段的效果。选用两种工业化应用的纳滤膜,研究压力、运行时间对两种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处理前后不同... 采用超滤/纳滤双膜集成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物法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比较3种不同材料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作为纳滤预处理手段的效果。选用两种工业化应用的纳滤膜,研究压力、运行时间对两种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处理前后不同材料膜结构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作为纳滤预处理的有效手段,能去除90%浊度和部分COD;纳滤的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各种盐类、促使染料类物质回收,而且由于出水水质大大提高,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以及在印染工段作为生产用水而回收利用,因而,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超滤 纳滤 回用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3
15
作者 钱欣平 阳永荣 孟琴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8,共4页
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的影响。根据其分子结构特征 ,系统分析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通过与难溶底物和微生物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烷烃摄取的机理 ,利用该机理可以合理解释生理现象。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在参与细胞代... 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的影响。根据其分子结构特征 ,系统分析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通过与难溶底物和微生物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烷烃摄取的机理 ,利用该机理可以合理解释生理现象。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在参与细胞代谢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特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 生长 代谢
下载PDF
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用于利福平和异烟肼肝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冲 徐小梅 +2 位作者 孟琴 苏关关 赵年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利福平(rifampicin,LFP)和异烟肼(isoniazid,INH)对体外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方法: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反映肝细胞损伤,以尿素分泌量和大鼠白蛋白合成量反映肝功能。结果与结论:15mg/mL异烟肼(5mL)、10mg/mL利福平(5mL)以及... 目的:研究利福平(rifampicin,LFP)和异烟肼(isoniazid,INH)对体外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方法: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反映肝细胞损伤,以尿素分泌量和大鼠白蛋白合成量反映肝功能。结果与结论:15mg/mL异烟肼(5mL)、10mg/mL利福平(5mL)以及相同剂量两药合用时LDH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3倍、1.5倍和1.6倍,产生的白蛋白量分别为不加药时的25%、28%和28%,尿素产量也有相应下降但程度不如白蛋白显著。说明该剂量的利福平和异烟肼对大鼠肝细胞均有毒性作用,但两药合用并不增加毒性。进一步将此原代肝细胞模型与连续细胞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与文献报道的动物模型比较,探索原代肝细胞模型在肝毒性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体外培养 利福平 异烟肼 毒性
下载PDF
悬浮态光催化超滤膜反应器处理4BS染料废水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涛 蒋华兵 +3 位作者 张国亮 孟琴 张辉 项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5,共4页
选用光催化/超滤耦合技术处理含偶氮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的模拟废水,测试了不同pH条件下悬浮态TiO2对4BS染料的等温吸附效果,TiO2用量以及4BS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个操作参数的最佳值,并进行了不同超滤膜回收光催化... 选用光催化/超滤耦合技术处理含偶氮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的模拟废水,测试了不同pH条件下悬浮态TiO2对4BS染料的等温吸附效果,TiO2用量以及4BS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个操作参数的最佳值,并进行了不同超滤膜回收光催化出水中TiO2的试验。结果表明,TiO2对4BS的吸附效果在pH为5.5时最好。根据初始反应速率的计算,得出在50mg·L-1的4BS溶液中加入1g·L-1TiO2的降解效果最佳,此时初始反应速率为3.13×10-7mmol·L-·1min-1,90min染料浓度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AN700和PVDF700两种超滤膜对光催化出水TiO2回收率均为99%以上,但PAN700比PVDF700通量大,120min后通量仍可达214.0L·m-2·h-1,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直接耐酸大红4BS 超滤
下载PDF
用于醇–水体系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林兰 张国亮 +1 位作者 孟琴 章宏梓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0-365,共6页
主要介绍了醇–水体系分离的几种工艺和新方法,其中包括传统的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等主流工艺,以及膜蒸馏、渗透汽化和膜接触器等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分析以上工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具体的性能参数和操作特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醇-水体系 精馏 膜蒸馏 渗透汽化 膜接触器
下载PDF
利用不同碳源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钱欣平 阳永荣 孟琴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铜绿假单孢菌在葡萄糖、甘油、石蜡、菜油培养基中合成鼠李糖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高产量分别为 0 48g/L、 18 90g/L、 2 2 8g/L、 13 5 0g/L。根据各碳源的代谢特点和相应的发酵动力学 ,分析认为葡萄糖和短链烷烃不适合生物表面活性... 铜绿假单孢菌在葡萄糖、甘油、石蜡、菜油培养基中合成鼠李糖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高产量分别为 0 48g/L、 18 90g/L、 2 2 8g/L、 13 5 0g/L。根据各碳源的代谢特点和相应的发酵动力学 ,分析认为葡萄糖和短链烷烃不适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甘油发酵中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沿着相同的代谢途径 ,细胞的适应性好 ,鼠李糖酯产量高 ;从经济性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铜绿假单孢菌 鼠李糖酯 碳源 合成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文晖 孟琴 +2 位作者 肖际东 王艳 赵永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定量分析左室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评价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50名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左前降支组(n=46)、左旋支组(n=25)、右冠状动脉组(n=23)、多支病变组(n=26)、对照组(n=30),计...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定量分析左室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评价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50名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左前降支组(n=46)、左旋支组(n=25)、右冠状动脉组(n=23)、多支病变组(n=26)、对照组(n=30),计算各组的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常规超声心动图计算各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allmotion score index,WMSI);三维斑点追踪评价各组左室壁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支病变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显著下降(P<0.05),余病变组EF无明显差异(P>0.05);多支病变组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三维应变(global three-dimensional strain,G3DS)均显著下降(P<0.01),余病变组病变冠状动脉主要供血节段收缩期峰值三维应变显著下降(P<0.05)。冠心病各组整体三维应变与其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76,P<0.01)。ROC曲线显示整体三维应变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敏感性与准确率较高。结论:三维斑点追踪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节段以及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并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三维斑点追踪 应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