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钢过渡接头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成形与性能
1
作者 王劲棋 李峻臣 +3 位作者 赵耀邦 谢聿铭 孟祥晨 黄永宪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了解决铝/钢异种金属连接强度不高,连接方法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出连续送丝搅拌摩擦增材制备铝/钢过渡接头的方法.以5B06铝合金丝材为增材原料,3 mm厚的316L不锈钢板为基板,采用激光刻蚀辅助的手段,在单层厚度1.0 mm,沉积效率3.0 k... 为了解决铝/钢异种金属连接强度不高,连接方法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出连续送丝搅拌摩擦增材制备铝/钢过渡接头的方法.以5B06铝合金丝材为增材原料,3 mm厚的316L不锈钢板为基板,采用激光刻蚀辅助的手段,在单层厚度1.0 mm,沉积效率3.0 kg/h的参数下制备了成形与性能良好的铝/钢过渡接头.结果表明,获得的增材层表面成形良好,丝材在热—机耦合作用下热塑化,并填充激光刻蚀槽.铝/钢过渡界面未观察到缺陷,并在界面处发现厚度约为1.8μm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实现了机械—冶金复合连接.界面的抗剪强度达到110.0 MPa±4.7 MPa,相对于未表面处理的接头强度提升了18%.钢侧断口均匀黏附铝合金,并观测到Fe_(2)Al_(5)和Fe_(4)Al_(13)金属间化合物.接头为韧—脆混合型断裂模式,说明铝/钢过渡界面在机械互锁和冶金连接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可靠连接.该研究为铝/钢过渡接头的制备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过渡接头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 连续送丝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的双歧杆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及其在两歧双歧杆菌分离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岩 于航 +3 位作者 陈思远 姜楠 赵鹏昊 孟祥晨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双歧杆菌共有与特有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从婴儿粪便样本中快速分离目标双歧杆菌的方法。首先比较分析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 longum subsp. longum)、两歧双...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双歧杆菌共有与特有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从婴儿粪便样本中快速分离目标双歧杆菌的方法。首先比较分析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 longum subsp. longum)、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和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 longum subsp. infantis)4种双歧杆菌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发现这些菌株在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上存在共有及特有模式,可作为双歧杆菌分离和鉴定的分子标记。基于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核酸电泳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快速分离和初步鉴定上述双歧杆菌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B. bifidum的分离,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分离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双歧杆菌属细菌多样性的认识,可为未来益生菌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学 糖苷水解酶 双歧杆菌属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结晶器铜板裂纹搅拌摩擦修复组织与性能
3
作者 单立东 甦震 +4 位作者 潘洁 贾南 周华 孟祥晨 黄永宪 《焊接》 2025年第4期1-7,14,共8页
【目的】针对钢铁连铸结晶器铬锆铜板服役过程中易发生晶界疲劳裂纹、磨损等问题,亟需开发表面裂纹固相修复工艺。【方法】提出搅拌摩擦修复铜板裂纹的方法,以3 mm厚铬锆铜板为研究对象,选择截面尺寸1 mm×1 mm和2 mm×2 mm的... 【目的】针对钢铁连铸结晶器铬锆铜板服役过程中易发生晶界疲劳裂纹、磨损等问题,亟需开发表面裂纹固相修复工艺。【方法】提出搅拌摩擦修复铜板裂纹的方法,以3 mm厚铬锆铜板为研究对象,选择截面尺寸1 mm×1 mm和2 mm×2 mm的预制裂纹为研究例,分别采用无针和带针搅拌摩擦修复工艺。【结果】搅拌摩擦修复后,1 mm×1 mm和2 mm×2 mm的表面预置裂纹完全消失且修复区无缺陷。修复后横截面硬度分布大致呈W形,无针搅拌摩擦修复热输入较小,修复区硬度可达到母材的80%以上,抗拉强度最高达233 MPa,达到母材的80%;带针搅拌摩擦修复热输入较高,修复区抗拉强度最高达223 MPa,为母材的76%。带针搅拌摩擦修复引入了搅拌针的机械搅拌作用,促进了材料流动,修复区由无针时较窄的圆弧状扩大为碗状,适合大尺寸裂纹的修复。【结论】采用无针搅拌摩擦修复可修复小尺寸裂纹,通过带针搅拌摩擦修复工艺可进一步拓宽裂纹修复尺寸,证实了搅拌摩擦固相修复技术是实现高热导率铜构件修复的有效方法。未来针对更大尺寸构件,可考虑填料式搅拌摩擦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 铬锆铜 裂纹 搅拌摩擦修复
下载PDF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4
作者 孟祥晨 谢聿铭 +1 位作者 马潇天 黄永宪 《教师》 2024年第32期123-125,共3页
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更好地满足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针对传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存在的典型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筹划能力、创业意识和产学研结合能力为主要目标,文... 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更好地满足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针对传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存在的典型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筹划能力、创业意识和产学研结合能力为主要目标,文章提出“由点及面,理论课堂+实践教学兼容”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自主运用。文章提出重基础、重探索、重过程、重实践“四重一体”的系统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运用能力;引入“三创融合”(创意、创新、创业)的协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工程实践中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包含创意激发、技术攻关和创业孵化的全链条培养和全方位扶持,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 多元化模式 教学理念
下载PDF
人乳低聚糖与肠道菌群互作及其调节婴儿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颢轩 刘婧雯 +1 位作者 尚佳萃 孟祥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71,共9页
人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一类重要组分,迄今为止已经确定了200多种结构不同的HMOs。HMOs能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对婴儿健康产生有益影响,这是母乳与配方粉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表明,不... 人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一类重要组分,迄今为止已经确定了200多种结构不同的HMOs。HMOs能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对婴儿健康产生有益影响,这是母乳与配方粉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肠道微生物利用不同机制来识别和消化不同结构的HMOs,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同时,HMOs还具有缓解过敏症状,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多种功能。本文对HMOs的结构、种类与含量、与婴儿肠道菌群的互作及其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综述。HMOs可促进婴儿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生长,并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调节婴儿免疫功能。本文为HMOs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对其未来研发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 岩藻糖基化 肠道菌群 免疫 抵抗病原体粘附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利用母乳低聚糖的分子机制及益生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禹含 李巧慧 +4 位作者 李岩 苏倩 郭欢新 段勃帆 孟祥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251,共9页
母乳是婴儿早期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它可以满足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所有营养需求。母乳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增强肠道屏障。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活性物质之一,... 母乳是婴儿早期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它可以满足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所有营养需求。母乳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增强肠道屏障。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的活性物质之一,它们无法被婴儿直接消化吸收,但可以作为一种益生元刺激肠道菌群的建立与进化。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infantis)是母乳喂养婴儿肠道中的优势微生物,几乎拥有代谢主要HMOs所需的所有基因簇,其与HMOs的互作对早期婴儿肠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HMOs的组成和结构,描述了B. longum subsp. infantis对HMOs的利用方式,并总结了B. longum subsp. infantis代谢HMOs对婴儿产生的益生作用,以期为探究HMOs与肠道菌群的互作机制以及该机制对婴儿肠道发育和成熟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 代谢产物 利用机制 益生作用
下载PDF
机器人搅拌摩擦填丝焊5A06铝合金接头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
7
作者 董汶江 张欣盟 +3 位作者 谢聿铭 邹楠 孟祥晨 黄永宪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5,共5页
针对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大型及复杂结构由于装配及加工精度等原因存在焊接间隙的问题,导致焊缝成形差及接头力学性能下降,提出机器人搅拌摩擦填丝焊新方法,实现了2 mm间隙下3 mm厚5A06铝合金板材的填丝焊.结果表明,填充材料与基材实现了... 针对搅拌摩擦焊过程中大型及复杂结构由于装配及加工精度等原因存在焊接间隙的问题,导致焊缝成形差及接头力学性能下降,提出机器人搅拌摩擦填丝焊新方法,实现了2 mm间隙下3 mm厚5A06铝合金板材的填丝焊.结果表明,填充材料与基材实现了良好的冶金连接,获得了无缺陷的焊缝.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388.9 MPa±1.4 MPa,为母材的99%,消除了间隙对焊接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剧烈的塑性变形使焊核区材料及填充材料均发生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盐雾腐蚀试验表明,焊核区和填充材料区细小而弥散分布的第二相使其耐蚀性优于热影响区与母材,填充材料增强了焊核区的耐蚀性,热影响区表面发生点蚀成为裂纹起裂位置,焊接接头强度降低为356.6 MPa±1.2 MPa,为母材的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搅拌摩擦填丝焊 间隙容忍度 腐蚀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孟祥晨 李艾黎 霍贵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7,共3页
针对嗜酸乳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基础培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出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比是:大豆蛋白胨0.6%,胰蛋白胨0.6%,蛋白胨0.6%,牛肉浸膏1.2%,葡萄糖1%,低聚糖0.5%,乳糖0.5%,酵母浸出粉0.5%;最佳增殖因子添加量是:胡萝卜... 针对嗜酸乳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基础培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出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比是:大豆蛋白胨0.6%,胰蛋白胨0.6%,蛋白胨0.6%,牛肉浸膏1.2%,葡萄糖1%,低聚糖0.5%,乳糖0.5%,酵母浸出粉0.5%;最佳增殖因子添加量是:胡萝卜汁15%,西红柿汁15%,黄豆芽汁15%,11°啤酒5%。最后使用优化出的增菌培养基测定生长曲线,同时测定pH和滴定酸度的变化,确定增菌培养终止时间为10h,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此时菌数可达6.8×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增菌培养基 优化 发酵酸乳制品 活菌数
原文传递
青春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3
9
作者 孟祥晨 王亚峰 霍贵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5-19,共5页
针对青春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基础培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出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比是 :大豆蛋白胨 1 2 % ,胰蛋白胨 0 6 % ,酪蛋白水解物 0 6 % ,牛肉浸膏 0 6 % ,葡萄糖 1 % ,低聚糖 0 5 % ,乳糖 0 5 % ,酵母... 针对青春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基础培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出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比是 :大豆蛋白胨 1 2 % ,胰蛋白胨 0 6 % ,酪蛋白水解物 0 6 % ,牛肉浸膏 0 6 % ,葡萄糖 1 % ,低聚糖 0 5 % ,乳糖 0 5 % ,酵母浸出粉 0 7%。最佳增殖因子添加量是 :胡萝卜汁 1 5 % ,番茄汁 5 % ,肝浸液 1 5 % ,胱氨酸 0 0 5 %。最后使用优化出的增菌培养基配比测定生长曲线 ,同时测定 pH和滴定酸度的变化 ,确定增菌培养终止时间为 1 2h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 ,此时菌数可达 2 9× 1 0 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双歧杆菌 增菌 培养基优化 活菌量
下载PDF
两株植物乳杆菌作为潜在益生菌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孟祥晨 李雪 +1 位作者 姚蕾 周金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4-51,共8页
采用体外试验方法,评价两株植物乳杆菌KLDS1.0391与KLDS1.0706作为益生菌的潜在能力,包括对酸和胆盐的抗性、免疫活性以及安全性评价。采用活菌计数法测量其在低酸和胆盐条件下耐受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剂量活性和热致死乳杆菌对小鼠脾... 采用体外试验方法,评价两株植物乳杆菌KLDS1.0391与KLDS1.0706作为益生菌的潜在能力,包括对酸和胆盐的抗性、免疫活性以及安全性评价。采用活菌计数法测量其在低酸和胆盐条件下耐受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剂量活性和热致死乳杆菌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影响,采用哥伦比亚血平板测定两株植物乳杆菌溶血性,采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其抗生素抗性。结果表明,两株植物乳杆菌均对酸和胆盐有较好耐受性;活性、热致死植物乳杆菌均能促进体外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活性植物乳杆菌作用效果较热致死乳杆菌更为明显;两株植物乳杆菌均无溶血性,对万古霉素与链霉素具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溶血性 抗生素抗性 胃肠道耐受性 淋巴细胞增殖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细胞最优反应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孟祥晨 杨同舟 赵新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研究旨在确立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细胞的最优反应条件。采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建立了pH值、温度(T)、酶—底物浓度比(〔E〕/〔S〕)三个因素对水解蛋白收率影响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pH=821... 研究旨在确立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细胞的最优反应条件。采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建立了pH值、温度(T)、酶—底物浓度比(〔E〕/〔S〕)三个因素对水解蛋白收率影响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pH=821,〔E〕/〔S〕=4%,最后,在此最优水解条件下,确定出最佳水解时间t=9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蛋白酶 血细胞 水解
下载PDF
聚合物与铝合金特异性材料搅拌摩擦焊 被引量:7
12
作者 孟祥晨 曹炳琪 +3 位作者 李玉龙 谷晨 万龙 黄永宪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40,共11页
聚合物与铝合金异质结构是满足结构性能与轻量化设计双重技术指标的有效途径。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是以低温和大塑性变形为主要特征的固相焊接技术,基本不受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可实现聚合物与铝合... 聚合物与铝合金异质结构是满足结构性能与轻量化设计双重技术指标的有效途径。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是以低温和大塑性变形为主要特征的固相焊接技术,基本不受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可实现聚合物与铝合金特异性材料的优质连接。针对焊接参数优化、接头成形、缺陷类型及成因和接头强度提升等方面,综述了聚合物与铝合金特异性材料FSW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主要研究与工程化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工艺优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双歧杆菌酸奶生产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孟祥晨 霍贵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5-40,共6页
通过研究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在脱脂乳中的生长特性、影响其发酵的因素以及发酵方式 ,优化出双歧杆菌酸奶的最佳生产工艺。研究结果显示 ,选用长双歧杆菌制作酸奶时 ,在乳中添加 0 3 %酵母粉 ,低聚糖取代 10 %的蔗糖 ,接菌量为 10... 通过研究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在脱脂乳中的生长特性、影响其发酵的因素以及发酵方式 ,优化出双歧杆菌酸奶的最佳生产工艺。研究结果显示 ,选用长双歧杆菌制作酸奶时 ,在乳中添加 0 3 %酵母粉 ,低聚糖取代 10 %的蔗糖 ,接菌量为 10 % ;选用婴儿双歧杆菌制作酸奶时 ,在乳中添加 0 6%的酵母粉 ,以低聚糖取代 2 0 %的蔗糖 ,接菌量为 15 %。 3 9℃条件下发酵 ,然后再按 1∶1的比例与普通酸奶混合 ,所制得的酸奶在贮存期间 ,活菌数可达到10 8cfu/m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酸奶 生产工艺 生长特性 发酵方式
下载PDF
双歧杆菌抗消化道逆环境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孟祥晨 霍贵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10,共5页
应用模拟胃液pH、胃液、肠液、肠胆盐环境 ,研究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抗消化道逆环境特性。在pH1 5酸性条件下作用 1 5h ,存活率分别为 0 14 %、17 86%、49 0 9%和 9 5 3 %。在加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 应用模拟胃液pH、胃液、肠液、肠胆盐环境 ,研究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抗消化道逆环境特性。在pH1 5酸性条件下作用 1 5h ,存活率分别为 0 14 %、17 86%、49 0 9%和 9 5 3 %。在加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中作用 1 5h ,存活率分别为 :45 3 9%、97 2 7%、84 5 3 %和 85 5 1%。在含胰蛋白酶的模拟肠液中作用 12h ,存活率分别为 :2 9 17%、47 97%、87 70 %和 77 2 7%。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活菌数随胆盐浓度升高而下降 ,2 %胆盐浓度条件下作用 12h ,三者的存活率分别为 5 92 %、13 96%和 61 2 4%。而婴儿双歧杆菌在各胆盐浓度条件下 ,均有生长趋势 ,这种趋势随胆盐浓度升高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 ,消化道逆环境对双歧杆菌的存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耐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消化道逆环境特性 双歧杆菌 存活率 胆盐浓度 胞外多糖 模拟胃液
下载PDF
2195铝锂合金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成形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祥晨 马潇天 +5 位作者 常月鑫 赵耀邦 陈思浩 陈会子 万龙 黄永宪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0-65,共6页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作为一种新型固相增材制造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高强铝锂合金元素烧损的同时获得高性能增材构件。本文提出自限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以铝锂合金带材为原料制备多层增材结构件。结果表明,搅拌摩擦增材区内材料流动充分,...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作为一种新型固相增材制造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高强铝锂合金元素烧损的同时获得高性能增材构件。本文提出自限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以铝锂合金带材为原料制备多层增材结构件。结果表明,搅拌摩擦增材区内材料流动充分,层间冶金结合良好。增材层晶粒尺寸和沉淀相分布主要受热–机械效应影响,搅拌道次越少的区域,热机效应小,沉淀相越多,硬度越高。单层增材厚度1 mm,增材速率达200 mm/min,增材区硬度最高为126.8HV,达到2195–T8铝锂合金的79.3%。同时,由于部分Cu元素固溶于增材区,搅拌摩擦固相增材区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 铝锂合金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正常小白鼠免疫调节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孟祥晨 霍贵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8-464,共7页
应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对正常小白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两株菌对正常小白鼠体重、脾/体重和肾/体重比无显著性影响;对肝/体重比有增加趋势;能显著增加血液中IgA,IgG,C3,C4,IL-2... 应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对正常小白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两株菌对正常小白鼠体重、脾/体重和肾/体重比无显著性影响;对肝/体重比有增加趋势;能显著增加血液中IgA,IgG,C3,C4,IL-2,IL-6和IL-8的含量(P<0.05),婴儿双歧杆菌效果优于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可极显著增加IgM的含量(P<0.01)。两株菌均可显著增加双歧杆菌(P<0.05)和乳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肠杆菌的数量(P<0.05)。实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对正常BALB/C小白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正相调节作用,并具有良好调节肠道菌群能力,婴儿双歧杆菌效果优于长双歧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祥晨 霍贵成 +1 位作者 张建友 石红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共4页
双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它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前提,也是评定益生菌制剂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综述了目前双歧杆菌粘附作用的几个研究阶段,粘附作用的特点———种属特异性、宿主特异性和可逆性,粘附素—受体... 双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它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前提,也是评定益生菌制剂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综述了目前双歧杆菌粘附作用的几个研究阶段,粘附作用的特点———种属特异性、宿主特异性和可逆性,粘附素—受体理论研究状况以及影响粘附作用的几个因素,并展望了未来双歧杆菌粘附作用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上皮细胞 粘附作用 生理作用 益生菌
下载PDF
选择性计数双歧杆菌培养基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祥晨 庞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随着双歧杆菌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的迅速发展,双歧杆菌活菌计数方法越来越重要,实验目的是要选择1种适于选择性计数产品中双歧杆菌菌落数的培养基。主要采用菌落技术方法,比较了常用的8种选择性培养基对7种产品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计数效... 随着双歧杆菌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的迅速发展,双歧杆菌活菌计数方法越来越重要,实验目的是要选择1种适于选择性计数产品中双歧杆菌菌落数的培养基。主要采用菌落技术方法,比较了常用的8种选择性培养基对7种产品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计数效果。结果表明,以改良MRS-X-Gal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双歧杆菌菌落数最高,且菌落特征明显,易于计数,是优选出的效果较好的选择性计数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计数 双歧杆菌 效果比较 选择性培养基 开发应用 基础研究 计数方法 实验目的 技术方法 菌落特征 菌落数 产品 活菌 琼脂
下载PDF
双歧杆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祥晨 霍贵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应用TPY液体培养基,比较了2株商品双歧杆菌菌株(B.Adolescentis,BA;B.Infantis,BI)、2株由产品分离双歧杆菌菌株(B.Longum,BL;B.Breve,BBR)以及2株分离自婴儿粪便的双歧杆菌菌株(B.Bifidum,BB;B.Longum-1,BL-1)的生长与产酸能力。结果表... 应用TPY液体培养基,比较了2株商品双歧杆菌菌株(B.Adolescentis,BA;B.Infantis,BI)、2株由产品分离双歧杆菌菌株(B.Longum,BL;B.Breve,BBR)以及2株分离自婴儿粪便的双歧杆菌菌株(B.Bifidum,BB;B.Longum-1,BL-1)的生长与产酸能力。结果表明,BI生长速度比BA快,产酸能力却弱,前者无明显的生长迟滞期,后者却相反。BL和BBR均无明显的生长迟滞期,培养48h,菌液吸光值分别为2.348和2.162。培养BB和BL-1达48h,其吸光值分别为1.400和1.447。商业生产株生长及产酸性状优于来自婴儿粪便的新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生长 产酸能力
下载PDF
消化道环境胁迫对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祥晨 李馨 +1 位作者 朱德全 范修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137,共7页
确定消化道环境胁迫对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菌体表面性质及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影响。采用体外方法模拟消化道环境,以Caco-2细胞作为粘附模型,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相继经过模拟唾液、模拟胃液以及模拟肠液处理后,测定... 确定消化道环境胁迫对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菌体表面性质及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影响。采用体外方法模拟消化道环境,以Caco-2细胞作为粘附模型,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相继经过模拟唾液、模拟胃液以及模拟肠液处理后,测定经历模拟消化道环境前后存活率、粘附能力、自动聚集能力和表面疏水性,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以及采用GS-MS法测定菌体处理前后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经模拟消化道环境胁迫后,粘附能力下降,菌体表面疏水性、自动聚集能力菌下降、菌体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膜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而且有一种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产生。结果显示,消化道环境胁迫会降低青春双歧杆菌KLDS2.0003粘附能力,同时菌体自动聚集能力和表面疏水性均降低,三者之间呈现一定相关性,此外,在消化道环境胁迫条件下,膜脂肪酸组成发生改变,诱导产生一种新长链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推测该菌通过调节膜脂肪酸组成变化以抵抗消化道环境中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双歧杆菌 粘附 胁迫 疏水性 自动聚集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