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RBF神经网络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
1
作者 王琪 孟祥艳 赵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定位技术易受环境干扰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通过将图像的颜色矩特征与RSS矩特征融合,构建指纹库,并采用RBF神...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定位技术易受环境干扰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通过将图像的颜色矩特征与RSS矩特征融合,构建指纹库,并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实现了图像与RSS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后对定位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多源信息融合定位算法较单一RSS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室内定位 多源信息融合 颜色矩 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LWT的可见光OFDM-IM系统研究
2
作者 王宁 赵黎 +1 位作者 张峰 孟祥艳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3,共6页
针对索引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FDM-IM)技术峰均比过高,对相位噪声和载波频偏敏感,系统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提升变换(LWT)的可见光OFDM-IM系统。首先选择正交小波基作为子载波,通过对信号的分裂、预测和更新,将信号分为高频信号和... 针对索引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FDM-IM)技术峰均比过高,对相位噪声和载波频偏敏感,系统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提升变换(LWT)的可见光OFDM-IM系统。首先选择正交小波基作为子载波,通过对信号的分裂、预测和更新,将信号分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再结合可见光信道构成LWT-OFDM-IM系统,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蒙特卡罗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峰均比特性和最佳小波分解层数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子载波N=256,子块中子载波数量L=4,激活子载波数量k=2,系统误码率为10~(-4)时,LWT-OFDM-IM比FFT-OFDM-IM改善约8 dB,相较于DWT-OFDM-IM提高约4 dB。当系统互补累计分布函数(CCDF)为10^(-1)数量级时,LWT-OFDM-IM的峰均比较FFT-OFDM-IM改善约2.3 dB。随着小波层数的递增,系统的误码性能越好,当小波层数为3层时,大约在10 dB附近,误码率可到10^(-5)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提升小波变换 索引调制 峰均比
原文传递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视觉成像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模型与光源布局
3
作者 李帅 张峰 +2 位作者 孟祥艳 刘叶楠 张欣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系统部署复杂、稳健性差、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视觉成像的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模型,并研究了光源布局方式。首先,基于环境光和普通发光二极管光源进行了可见...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系统部署复杂、稳健性差、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视觉成像的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模型,并研究了光源布局方式。首先,基于环境光和普通发光二极管光源进行了可见光视觉成像位置感知模型的设计和搭建;然后,通过CNN预训练模型提取图像深度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光源布局模型中定位精度与光源数量、光源间距之间的关系,优化基于CNN视觉成像的室内位置感知模型的定位精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RSS的室内位置感知模型相比,当定位误差分别小于2.1 cm和3.9 cm时,所提模型的置信概率分别提高了10%和6.7%;同时,与矩形布局方式和三角布局方式相比,十字布局方式的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9.5%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 视觉成像 光源布局 神经网络
下载PDF
Ag/SBA-15材料的制备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孟祥艳 侯月强 +1 位作者 南方 林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55,163,共5页
采用2种不同方法将金属Ag浸渍在SBA-15上制备Ag/SBA-15复合材料,通过SEM、UV-Vis、XRD对Ag/SBA-15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Ag/SBA-15进行CO气体催化氧化实验,评价Ag/SBA-15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去除模板剂后浸渍合成的Ag/SBA-15... 采用2种不同方法将金属Ag浸渍在SBA-15上制备Ag/SBA-15复合材料,通过SEM、UV-Vis、XRD对Ag/SBA-15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Ag/SBA-15进行CO气体催化氧化实验,评价Ag/SBA-15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去除模板剂后浸渍合成的Ag/SBA-15的催化性能较好,其中金属负载量为1%的产品催化性能最好,催化所需的温度最低,CO转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BA-15 SBA-15 CO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中空结构介孔有机硅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5
作者 孟祥艳 侯月强 +1 位作者 南方 林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Stober法制备出分散性比较单一的二氧化硅纳米球,再以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有机硅烷(BTEE)为前驱体,一步水热直接合成出中空介孔有机硅球,避免了传统制备中空微球方法中的刻蚀步骤,并... 采用Stober法制备出分散性比较单一的二氧化硅纳米球,再以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有机硅烷(BTEE)为前驱体,一步水热直接合成出中空介孔有机硅球,避免了传统制备中空微球方法中的刻蚀步骤,并探索了反应条件对产品结构形貌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合成体系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比例可以调节有机硅源在硅球表面发生缩聚的位置,从而调节中空有机硅球的分散性,而改变氨水的量可以调节中空介孔有机硅球的壳层厚度。最后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中空介孔有机硅球的壳层厚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球 中空结构 介孔 吸附性能
下载PDF
血清CTRP9、TGF-β2、ANGPTL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孟祥艳 任艳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DR患者,其中增殖性视网膜... 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DR患者,其中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39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NPDR)61例,分别纳入PDR组、NPDR组,另选取同期糖尿病不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TRP9、TGF-β2、ANGPTL3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DR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并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发生DR的危险度。结果3组血清CTRP9、TGF-β2、ANGPTL3水平比较:PDR组>NPDR组>对照组,且各指标水平与DR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CTRP9、TGF-β2、ANGPTL3水平联合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最佳诊断敏感度为91.00%,最佳诊断特异度为88.00%,约登指数为0.790,且各指标高水平患者发生DR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1.419倍、1.239倍、1.381倍(P<0.05)。结论CTRP9、TGF-β2、ANGPTL3在DR患者血清中均呈异常高表达,各指标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且联合检测对DR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疾病、评估病情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转化生长因子-Β2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基于OGSM-MIMO的可见光通信与定位系统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昊 赵黎 +1 位作者 张峰 孟祥艳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在多阵列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多阵列布局可同时实现通信与定位的功能,然而传统光多输入多输出(Optica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MIMO)系统通过同时激活所有发射天线来提升信道容量,却导致信道间产生同频干扰,针对上述缺陷,将光... 在多阵列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多阵列布局可同时实现通信与定位的功能,然而传统光多输入多输出(Optica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MIMO)系统通过同时激活所有发射天线来提升信道容量,却导致信道间产生同频干扰,针对上述缺陷,将光广义空间调制(Optical Generalized Spatial Modulation, OGSM)技术引入O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兼顾位置检索的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照度选择实际天线组合,提升了误码性能,且位置检索具有定位功能,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分析了基于位置检索的天线选择算法与传统天线选择算法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当误码率达到10-3时,采用兼顾位置检索的天线选择技术,误码性能提升了3 d B,且定位误差在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阵列布局 位置检索 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光照度 定位误差
原文传递
化妆品用原料对羟基苯乙酮的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周华俊 刘嘉伟 +3 位作者 孟祥艳 张玉银 黎月燕 黎远生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研究对象,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对羟基苯乙酮溶液老化后的外观和透光率作为评价其稳定性的指标。考察pH值、温度、光照等条件对溶液外观和透光率的影响,同时研究缓冲体系、焦亚硫酸钠和紫外线吸收剂对体系外观和透光... 以对羟基苯乙酮为研究对象,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对羟基苯乙酮溶液老化后的外观和透光率作为评价其稳定性的指标。考察pH值、温度、光照等条件对溶液外观和透光率的影响,同时研究缓冲体系、焦亚硫酸钠和紫外线吸收剂对体系外观和透光率的改善。结果表明,在相同控制条件下,对羟基苯乙酮的稳定性受光照影响比温度大;对羟基苯乙酮的稳定性受pH值影响较大,当pH<6或pH>7时,对羟基苯乙酮十分容易变黄,最稳定的pH值是6~7;添加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焦亚硫酸钠和紫外线吸收剂有利于维持对羟基苯乙酮的颜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乙酮 光照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
9
作者 陈俊波 赵黎 +1 位作者 刘海涛 孟祥艳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针对传统室内定位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使用Elman神经网络进行指纹库插值扩充,完备指纹库,两者结合减少定位误差,并对该算法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0.8 m×0.8 m×0.8 m... 针对传统室内定位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使用Elman神经网络进行指纹库插值扩充,完备指纹库,两者结合减少定位误差,并对该算法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0.8 m×0.8 m×0.8 m环境中,所提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4.6 cm,满足室内定位对于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室内定位 ELMAN神经网络 数据插值
下载PDF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脂多糖诱导大鼠肺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孟祥艳 鲁平 +4 位作者 凌亦凌 张晓静 韦鹏 周晓红 黄新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硫化氢 脂多糖类 肺炎 大鼠
下载PDF
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在材料耐老化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祥艳 魏莉萍 +5 位作者 刘运传 周燕萍 王雪蓉 郑会保 段剑 郑素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78,83,共4页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对热老化不同时间的尼龙66(PA66)进行性能表征,并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缺口冲击实验的结果相认证,结果表明,损耗因子、储能模量、储能柔量等参数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有规律地变化。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损耗因子主转...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对热老化不同时间的尼龙66(PA66)进行性能表征,并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缺口冲击实验的结果相认证,结果表明,损耗因子、储能模量、储能柔量等参数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有规律地变化。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损耗因子主转变峰温先升高后下降,热老化后期变化趋于平缓。储能柔量不断减小,热老化初始阶段变化较小,后有一个突变。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中参数的变化可有效地评价高聚物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并且可以进一步从分子运动角度及材料的模量上对热老化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机械分析 耐老化性能 损耗因子 储能模量 储能柔量 老化机理
下载PDF
微热量热法测定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热容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祥艳 刘运传 +5 位作者 周燕萍 王雪蓉 王康 郑会保 段剑 王倩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62-1966,共5页
为研究利用微热量热法测定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热容,用焦耳效应建立微热量热仪的灵敏度曲线,在该仪器上测定了30~150℃标准品α-氧化铝的比热容,在此温度范围内α-氧化铝比热测量值与文献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41%,该方法具有较高... 为研究利用微热量热法测定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热容,用焦耳效应建立微热量热仪的灵敏度曲线,在该仪器上测定了30~150℃标准品α-氧化铝的比热容,在此温度范围内α-氧化铝比热测量值与文献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4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利用微热量热仪测定了碳纤维及3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连续比热容数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热量热仪能准确快捷的测定纤维及复合材料的连续比热数据,纤维及复合材料比热容随温度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微热量热仪 比热容 纤维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供应链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研究
13
作者 段广强 孟祥艳 《上海信息化》 2024年第5期40-42,共3页
2023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出席了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说明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体系中的贡献和作用日益增大,同时中国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也日益增强,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工作受到国... 2023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出席了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说明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体系中的贡献和作用日益增大,同时中国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也日益增强,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工作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维护全球产业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全世界必须一起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供应链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体系 国际供应链 供应链企业 世界经济发展 供应链创新 网络安全防护 产业供应链 全球供应链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等离子烧蚀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祥艳 刘运传 +4 位作者 王康 周燕萍 王雪蓉 王倩倩 李承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0-403,431,共5页
利用等离子烧蚀试验系统,对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进行烧蚀试验,并对不同复合材料的烧蚀率和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和分析。等离子烧蚀试验条件为:功率60kW,热流密度25000kW/m^2,烧蚀时间8s。结果表明:碳纤维、高硅氧纤维、玻璃纤维增强... 利用等离子烧蚀试验系统,对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进行烧蚀试验,并对不同复合材料的烧蚀率和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和分析。等离子烧蚀试验条件为:功率60kW,热流密度25000kW/m^2,烧蚀时间8s。结果表明:碳纤维、高硅氧纤维、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等离子线烧蚀率分别为:0.180mm/s、0.666mm/s、0.613mm/s,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167g/s、0.310g/s、0.338g/s,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相对偏差都在5%以内。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烧蚀样品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对不同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等离子烧蚀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烧蚀 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流密度 质量烧蚀率 线烧蚀率 烧蚀机理
下载PDF
牛胴体眼肌切面分级特征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祥艳 孙永海 +3 位作者 王笑丹 李志 胡铁军 何兵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490,共6页
利用具有USB接口的CMOS摄像头和VFW技术构建了牛胴体分级信息自动采集系统。提出眼肌切面分级特征的测量和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理论提取眼肌面积、背膘厚度、大理石花纹等级,并提出了评价大理石花纹等级的指标。背膘厚度的提取... 利用具有USB接口的CMOS摄像头和VFW技术构建了牛胴体分级信息自动采集系统。提出眼肌切面分级特征的测量和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理论提取眼肌面积、背膘厚度、大理石花纹等级,并提出了评价大理石花纹等级的指标。背膘厚度的提取准确率平均值为92.72%,标准偏差为4.75;眼肌区域提取准确率的平均值为94.84%,标准偏差为2.52。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大理石花纹的等级进行建模、验证,准确率达到了94.74%,满足牛胴体分级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的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检测系统 机器视觉 牛胴体眼肌切面分级
下载PDF
聚乙烯中炭黑含量不同测试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孟祥艳 周燕萍 +3 位作者 魏莉萍 刘运传 王雪蓉 尤丛赋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3年第3期94-96,共3页
采用GB 13021《聚乙烯管材和管体炭黑含量测定(热失重法)》和热重分析仪法两种方法测定了聚乙烯中炭黑含量。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测定结果... 采用GB 13021《聚乙烯管材和管体炭黑含量测定(热失重法)》和热重分析仪法两种方法测定了聚乙烯中炭黑含量。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测定结果间可以相互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 13021 热重分析仪法 炭黑含量 重复性 一致性
下载PDF
热老化时间对PA66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祥艳 郑会保 +2 位作者 魏莉萍 张霞 刘运传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59,共3页
用动态力学热机械分析(DMA)仪研究了热老化时间对PA66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柔量及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通过试样动态力学性能参数和活化能的突变点确定了PA66的临界失效时间,依据所得的临界失效时间和活化能,... 用动态力学热机械分析(DMA)仪研究了热老化时间对PA66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柔量及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通过试样动态力学性能参数和活化能的突变点确定了PA66的临界失效时间,依据所得的临界失效时间和活化能,以及动态力学性能得到的寿命方程预估了PA66在25℃下的贮存期为40.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热机械分析仪 热老化 临界失效时间 活化能 贮存期
下载PDF
间歇低压低氧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ZFP58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祥艳 于海龙 +2 位作者 郭敏 张文成 徐瑞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压低氧(IHH)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血清中心肌酶、心肌梗死的影响及锌指核转录因子ZFP580发挥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HH预处理组和常氧对照组(n=16)。IHH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高度为...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压低氧(IHH)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血清中心肌酶、心肌梗死的影响及锌指核转录因子ZFP580发挥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HH预处理组和常氧对照组(n=16)。IHH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高度为5 000 m的低压氧舱中,每天6 h,持续42 d。两组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后,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肌酸磷酸肌酶同功酶(CK-MB)浓度,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ZFP580的表达情况。每组另外8只大鼠经心肌酞菁蓝-TTC染色后比较心肌梗死面积。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利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实验获得高表达ZFP580的心肌细胞,并进行心肌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SI/R)损伤实验。利用Annexin V-PE/7-AAD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IHH预处理能明显减少心肌I/R损伤后LDH、CK-MB漏出至血清,并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大鼠经IHH预处理后心肌组织中ZFP580的表达上调,IHH预处理明显上调心肌I/R损伤后心肌组织中ZFP580的表达。高表达ZFP580的H9c2心肌细胞在SI/R损伤后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结论:IHH预处理对于心肌I/R损伤具有明显细胞保护作用,其上调的ZFP580表达具有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ZFP580可能作为心肌细胞内源性抗凋亡分子之一,参与IHH预处理抗心肌I/R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锌指 再灌注损伤 凋亡 缺氧
下载PDF
山药淀粉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孟祥艳 赵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2-294,共3页
详细介绍了山药淀粉的制备与组成,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和加工特性,包括淀粉的颗粒形态、溶解度和膨胀度、凝胶特性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 山药 淀粉 特性
原文传递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转录因子ZFP580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祥艳 宋立新 +4 位作者 罗玉玉 董化江 郭敏 梁彦军 张文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锌指蛋白580(ZFP580)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分为:(1)假手术组;(2)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恢复血液灌注;(3)L-精氨酸(L-Arg)预处理+I-R组,于缺...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锌指蛋白580(ZFP580)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分为:(1)假手术组;(2)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恢复血液灌注;(3)L-精氨酸(L-Arg)预处理+I-R组,于缺血前给予L-Arg 300 mg/kg,重复I-R组操作;(4)L-Arg预处理+sham组。(2)、(3)组于I-R后1 h或4 h处死动物。各组大鼠取心肌标本HE染色,光镜下计数心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数。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半定量RT-PCR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ZFP580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心肌细胞的表达。结果:I-R后,缺血区心肌细胞肿胀,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LDH、CK活性及TNF-α浓度升高,心肌ZFP580和eNOS表达下调(P<0.05)。应用L-Arg预处理+I-R后,血清LDH、CK活性及TNF-α浓度降低,心肌ZFP580和eNOS的表达回升。结论:心肌I-R损伤引起ZFP580表达下调。ZFP580及eNOS的表达上调可能是L-Arg预处理拮抗心肌I-R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580 缺血-再灌注 精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