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生物脱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越 傅佳佳 +1 位作者 孟超然 王鸿博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89,共6页
脱胶是制备亚麻纤维的必经工序,为降低脱胶工序的污染和能耗,生物脱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生物脱胶主要包括生物酶法脱胶、微生物法脱胶以及生物法与其他方法联合脱胶。文章在介绍亚麻纤维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概述生物法在亚麻脱胶... 脱胶是制备亚麻纤维的必经工序,为降低脱胶工序的污染和能耗,生物脱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生物脱胶主要包括生物酶法脱胶、微生物法脱胶以及生物法与其他方法联合脱胶。文章在介绍亚麻纤维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概述生物法在亚麻脱胶上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理,以期为亚麻的生物脱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生物脱胶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基于漆酶/TEMPO体系的亚麻脱胶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越 张子娴 +2 位作者 傅佳佳 孟超然 王鸿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推进亚麻纤维的绿色化生产,将漆酶介体系统应用于亚麻机落的脱胶,并引入EDTA增强系统的脱胶效果。文章通过对漆酶/TEMPO脱胶系统中温度、pH值、浴比、时间、漆酶质量浓度、TEMPO质量浓度进行探究,确定了在温度55℃、pH值4.0、浴比1︰2... 为推进亚麻纤维的绿色化生产,将漆酶介体系统应用于亚麻机落的脱胶,并引入EDTA增强系统的脱胶效果。文章通过对漆酶/TEMPO脱胶系统中温度、pH值、浴比、时间、漆酶质量浓度、TEMPO质量浓度进行探究,确定了在温度55℃、pH值4.0、浴比1︰20、脱胶时间4 h、漆酶质量浓度1.5 U/mL,TEMPO质量浓度为0.2 g/L的条件下,漆酶/TEMPO体系对木质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并在此条件下,辅助添加20 mmol/L的EDTA,脱胶后亚麻表面非纤维素物质明显减少,可观察到单根纤维状态,木质素去除率可达56.74%,且纤维无明显损伤,强力基本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脱胶 漆酶 TEMPO 工艺 亚麻纤维
下载PDF
汉麻纤维特点及其脱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马菁霞 孟超然 +1 位作者 傅佳佳 沈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81,共9页
汉麻纤维是天然纤维的一种,其织物具有清凉透气、抗紫外线、消除静电、天然抑菌及吸音消波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医疗、军事及民用纺织领域。文章分析了汉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总结了化学脱胶、生物脱胶、物理脱胶及联合脱胶方... 汉麻纤维是天然纤维的一种,其织物具有清凉透气、抗紫外线、消除静电、天然抑菌及吸音消波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医疗、军事及民用纺织领域。文章分析了汉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总结了化学脱胶、生物脱胶、物理脱胶及联合脱胶方法制备汉麻纤维的优缺点,并提出采用新型氧化脱胶、有机溶剂脱胶与联合脱胶法可以在保证纤维质量的同时减轻环境污染。研究认为,汉麻脱胶技术应当在低能耗、高效率及绿色环保的方向上开展深入研究;以物理脱胶为辅,结合生物酶处理,并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纤维 脱胶方法 联合脱胶 绿色脱胶
下载PDF
氧化脱胶体系对亚麻纤维理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汤灵辉 孟超然 +2 位作者 张琳 沈根 傅佳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3,共8页
尽管亚麻纤维的氧化脱胶技术因高效环保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不同氧化体系脱胶制得纤维理化性能的差异尚未有系统报道。本文采用碱性过氧化氢、过碳酸钠、TEMPO体系及NHPI体系四种氧化体系进行亚麻纤维的脱胶。结果表明:四种氧化体系... 尽管亚麻纤维的氧化脱胶技术因高效环保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不同氧化体系脱胶制得纤维理化性能的差异尚未有系统报道。本文采用碱性过氧化氢、过碳酸钠、TEMPO体系及NHPI体系四种氧化体系进行亚麻纤维的脱胶。结果表明:四种氧化体系均能成功实现亚麻纤维的脱胶,脱胶后纤维的残余木质素含量分别为1.29%、1.74%、1.62%、1.42%,残余果胶含量分别为1.09%、1.58%、1.34%、1.67%,聚合度分别为1 268、2 315、1 086、572,束纤维强度分别为49.14、63.09、39.08、24.41 cN/tex,线密度分别为10.41、15.72、8.33、10.32 dtex。可见,NHPI体系制得的纤维强伸性能较差且残余果胶含量较高;TEMPO体系制得的纤维线密度较佳,但残余木质素含量较高且聚合度较低;过碳酸钠体系制得的纤维强伸性能最佳,但残余木质素及残余果胶含量较高;碱性过氧化氢体系制得的纤维则残余胶质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氧化脱胶 纤维强伸性能 残余木质素 残余果胶 纤维损伤
下载PDF
氮、钾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玉珍 孟超然 +2 位作者 张新疆 白如霄 危常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钾肥用量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N 0、210、300、390kg/hm^24个水平,K_2O 0、135、225、315 kg/hm^24个水平,于成熟期测定各项品质指标、产量构成并分析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氮肥、钾肥对加工...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钾肥用量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N 0、210、300、390kg/hm^24个水平,K_2O 0、135、225、315 kg/hm^24个水平,于成熟期测定各项品质指标、产量构成并分析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氮肥、钾肥对加工番茄均有显著增产作用,但钾肥的增产作用强度不如氮肥显著。氮、钾肥增产率范围分别为32.8%~51.4%,13.3%~23.0%。N、K肥均通过增加加工番茄单果重增加产量。施氮量390kg/hm2处理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较300 kg/hm^2处理显著降低10.85%和14.77%,较210 kg/hm^2低氮处理糖酸比显著下降36.04%。随施钾量的增加,番茄红素持续增加,315 kg/hm^2处理最大,为14.97 mg/100 g。增施钾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以提高8.81%~13.73%,糖酸比提高3.98%~30.68%。增施钾有利于降低脐腐病发生率,提高氮肥用量可使脐腐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分别对施氮肥量、施钾肥量和产量的关系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得到最高产量氮肥施用量为265.5 kg/hm^2,最高产量钾肥施用量为268.5 kg/hm2。确定合理的氮肥和钾肥的施肥量范围分别为254.1~265.5和225~230.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加工番茄 产量 品质 氮肥 钾肥
下载PDF
干旱区长期膜下滴灌农田耕层土壤盐分变化 被引量:25
6
作者 孟超然 颜林 +1 位作者 张书捷 危常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6-1394,共9页
新疆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膜下滴灌作为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新疆同时是盐碱化普遍发生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后,传统灌溉的灌溉洗盐过程随之消失,且该地区灌溉水矿化度较高,对土壤盐分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新疆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膜下滴灌作为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新疆同时是盐碱化普遍发生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后,传统灌溉的灌溉洗盐过程随之消失,且该地区灌溉水矿化度较高,对土壤盐分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因此滴灌技术虽然节水增产效果明显,但长期滴灌可能导致土壤盐分积累,降低土壤质量。通过监测一个长期膜下滴灌、面积约为224 km2的农场15a农田土壤盐分含量,对长期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新疆北部玛纳斯河流域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7团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该团场自1996年至2010年记录的农田耕层盐分和养分指标的分析数据,利用统计学知识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滴灌年限下土壤耕层盐分变异特征及土壤耕层盐分与其他土壤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在滴灌的第一个3年周期内,土壤耕层盐分平均含量从3.13 g kg-1降低至3.00 g kg-1,降幅达4.2%,但经12年滴灌年限,土壤耕层盐分从3.13 g kg-1升高至4.81 g kg-1,升高了53.7%;(2)在五个监测周期(15 a)内,土壤盐分含量明显上升,研究区土壤耕层盐分含量集中分布在4~10 g kg-1,土壤耕层多为中度盐化土和重度盐化土;(3)长期膜下滴灌导致土壤耕层盐分发生重新分配,全团范围内农田盐分含量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本研究条件下,长期膜下滴灌会造成土壤耕层盐分积累,滴灌水携带的盐分对土壤盐分有一定的补充作用;采用2~3年进行一次大水洗盐以及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防止滴灌土壤积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膜下滴灌 耕层土壤 盐分含量 147团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干旱区滴灌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孟超然 白如霄 +3 位作者 候建伟 张新疆 张皓禹 危常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0-757,共8页
新疆是玉米高产区,但高产往往建立在化肥大量施用的前提下,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新疆北疆干旱区滴灌玉米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化肥施用减量、生产成本降低、养分效率提高的新型施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 新疆是玉米高产区,但高产往往建立在化肥大量施用的前提下,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新疆北疆干旱区滴灌玉米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化肥施用减量、生产成本降低、养分效率提高的新型施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化肥和有机肥氮磷钾养分投入合计量相同,且生物有机肥替代8%、16%、24%化肥氮,或生物有机肥、牛粪、羊粪、玉米秸秆替代16%化肥氮对玉米养分吸收、产量、氮素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增加玉米干物质花后积累比例3.23%~11.81%,氮、钾养分花后吸收比例最大分别增加19.45%、15.44%,增加玉米产量8.50%~21.00%。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下总氮素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贡献率较单施化肥最大分别增加了12.04%、9.36%、29.64%、12.63%,经济效益最大增加65.08%。较短年限内以生物有机肥氮替代8%或以牛、羊粪氮替代16%化肥氮是此研究推荐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玉米 有机肥氮 化肥氮 养分吸收 产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干旱区滴灌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孟超然 白如霄 +2 位作者 杨鹏辉 张皓禹 危常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51-2260,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干旱区长期连作滴灌玉米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还田量为18、9、0 t/hm^2的秸秆还田3个处理,利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Eco)...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干旱区长期连作滴灌玉米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还田量为18、9、0 t/hm^2的秸秆还田3个处理,利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Eco),研究干旱区滴灌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秸秆还田造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物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上;秸秆还田可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玉米秸秆还田量为18和9 t/hm^2较秸秆不还田分别增产13.56%和5.48%;与秸秆不还田相比18 t/hm^2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别增加0.43%和0.39%。【结论】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高玉米产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区 秸秆还田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丹蒽醌对氧化脱胶苎麻纤维理化性能的调控 被引量:7
9
作者 孟超然 毕雪蓉 +1 位作者 李佳蔚 郁崇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5,共8页
为解决苎麻氧化脱胶中纤维易被过度氧化而性能受损的问题,在氧化脱胶液中添加了具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保护效果的试剂1,8-二羟基蒽醌(丹蒽醌),并通过调节1,8-二羟基蒽醌的用量实现了对苎麻纤维理化性能(张伸性能、聚合度、半纤维素含量... 为解决苎麻氧化脱胶中纤维易被过度氧化而性能受损的问题,在氧化脱胶液中添加了具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保护效果的试剂1,8-二羟基蒽醌(丹蒽醌),并通过调节1,8-二羟基蒽醌的用量实现了对苎麻纤维理化性能(张伸性能、聚合度、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等)的调控。结果表明:1,8-二羟基蒽醌用量越高,纤维中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越高;但纤维拉伸性能随1,8-二羟基蒽醌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当1,8-二羟基蒽醌的用量为2%时,脱胶的综合效果最佳,此时纤维的断裂功、聚合度、半纤维素含量、制成率比不使用1,8-二羟基蒽醌时分别提高了41.0%、2.0%、17.3%、7.0%;此外,使用1,8-二羟基蒽醌后,脱胶废水的COD值降低了40%,大幅度提高了氧化脱胶工艺的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氧化脱胶 1 8-二羟基蒽醌 半纤维素 纤维素 拉伸性能 制成率
下载PDF
不同酸化剂对石灰性土壤pH值、磷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皓禹 黄志华 +3 位作者 王娟 张君 孟超然 危常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5-150,共6页
以滴灌方式通过少量多次向土壤施用酸化剂,研究不同酸化剂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及对玉米磷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石灰性土壤的磷素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对照及两种酸化剂(磷酸脲,硫酸铵+氯甲基吡啶),酸化剂投入量相当于P2O5=6... 以滴灌方式通过少量多次向土壤施用酸化剂,研究不同酸化剂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及对玉米磷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石灰性土壤的磷素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对照及两种酸化剂(磷酸脲,硫酸铵+氯甲基吡啶),酸化剂投入量相当于P2O5=60或120 kg/hm^2的等价酸,共计5个处理。施用酸化剂显著降低局部土壤pH值,磷酸脲的作用最佳,土壤pH值最大降幅为0.11个单位,同时也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等养分投入和管理水平下,施用酸化剂能增加玉米植株的生物量,提高植株的磷素累积量,且与对照相比,120 kg/hm^2的硫酸铵+氯甲基吡啶处理的玉米产量提高了8.3%。滴灌条件硫酸铵+氯甲基吡啶的酸化效果优于磷酸脲,且高酸化剂量土壤酸化强度较大。滴灌条件下施用酸化剂或酸性肥料是提高石灰性土壤养分有效性和作物增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酸化剂 酸化效果 土壤PH值 有效磷含量
下载PDF
新疆北疆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候建伟 张新疆 +3 位作者 张君 孟超然 张皓禹 危常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目的】膜下滴灌栽培水稻技术具有显著节水稳产效果,研究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在中国北方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田间设置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90%、80%、70%三种灌溉下限小区试验,通过连续监测水稻全... 【目的】膜下滴灌栽培水稻技术具有显著节水稳产效果,研究膜下滴灌水稻耗水规律。在中国北方灌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田间设置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90%、80%、70%三种灌溉下限小区试验,通过连续监测水稻全生育期水分蒸发量、蒸腾量和渗漏量,分析膜下滴灌水稻各生育期的耗水规律,总结适合膜下滴灌水稻全生育期的最佳灌水制度。【结果】(1)三种灌溉下限的灌溉量分别为1 303.5、853.1和659.0 mm。滴灌水稻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在拔节孕穗期,日均耗水量和耗水模比系数最大的时期也在拔节孕穗期;(2)高灌溉量下水稻产量较高,但90%田持灌溉下限和80%灌溉下限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为处理80%>90%>70%。【结论】新疆膜下滴灌水稻各时期最佳灌溉量为:苗期82.7mm,分蘖期198.5 mm,拔节期213.3 mm,抽穗杨花期155.6 mm,灌浆期265.2 mm和成熟期111.1 mm,全生育期中灌水量为1 026.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膜下滴灌 耗水规律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甘油预处理蔗渣的木质素分离提取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诚 宋国杰 +3 位作者 孙海彦 郭书贤 孟超然 孙付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418-4426,共9页
以甘油分别对甘蔗渣进行常压甘油自催化(AGO)预处理和常压甘油碱催化(al-AGO)预处理。利用酸沉法分别从预处理液中得到自催化甘油木质素(AGOL)和碱催化甘油木质素(al-AGOL)。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木质素提取工艺为转速8000r... 以甘油分别对甘蔗渣进行常压甘油自催化(AGO)预处理和常压甘油碱催化(al-AGO)预处理。利用酸沉法分别从预处理液中得到自催化甘油木质素(AGOL)和碱催化甘油木质素(al-AGOL)。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木质素提取工艺为转速8000r/min、离心时间15min、甘油混合液pH为3、甘油混合液浓度10%,在该条件下木质素AGOL和al-AGOL提取率分别达到72%和76%。采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紫外光谱(UV)、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1H谱、热重分析以及抗氧化活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提取得到的木质素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从甘蔗渣中提取的球磨甘蔗木质素(MBL)、AGOL和al-AGOL主要呈现出球形特征;AGOL和al-AGOL具有相似的活性特点,与MBL相比,AGOL和al-AGOL的分子量更小、分布更窄、均一性更好,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更高,有望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预处理 木质素 组分分离 组成结构分析表征
下载PDF
突变T.fusca角质酶对涤纶织物表面水解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瑞娟 傅佳佳 +4 位作者 王艳萍 孟超然 Artur Cavaco-paulo 王鸿博 高卫东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4,共7页
本文研究突变T.fusca角质酶对涤纶织物表面水解作用,确定反应条件(酶质量浓度、时间、温度和pH值)、金属离子体积浓度对涤纶织物酶解产物释放量及其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突变T.fusca角质酶可以水解涤纶表面酯键,且主要的水... 本文研究突变T.fusca角质酶对涤纶织物表面水解作用,确定反应条件(酶质量浓度、时间、温度和pH值)、金属离子体积浓度对涤纶织物酶解产物释放量及其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突变T.fusca角质酶可以水解涤纶表面酯键,且主要的水解产物是对苯二甲酸。处理后的涤纶表面润湿性能得到改善,可实现由疏水到亲水的转变。突变T.fusca角质酶水解涤纶的适宜反应条件为:酶质量浓度20 U/g,反应时间48 h,反应温度60℃,pH值8。在此条件下,突变T.fusca角质酶与Ca^(2+)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水解产物释放量较单独用酶处理提高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突变T.fusca角质酶 助剂 反应条件 表面水解 润湿性能
下载PDF
汉麻二粗纤维氮氧自由基/电化学脱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文蕙 傅佳佳 孟超然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1,共7页
为降低汉麻二粗纤维提取的污染和成本,采用以电流作为共氧化剂激活的氮氧自由基体系进行脱胶。采用黏度法、束纤维强度测试、XRD、FTIR、SEM等技术分析脱胶后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3种氮氧自由基的电氧化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4-乙酰氨基... 为降低汉麻二粗纤维提取的污染和成本,采用以电流作为共氧化剂激活的氮氧自由基体系进行脱胶。采用黏度法、束纤维强度测试、XRD、FTIR、SEM等技术分析脱胶后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3种氮氧自由基的电氧化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4-乙酰氨基-TEMPO、TEMPO、4-OH-TEMPO;使用质子交换膜后纤维残余木质素含量率低了14.62%,且扫描速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较小;最佳反应条件为4-乙酰氨基-TEMPO 0.8 g/L,p H值11.0,时间80 min,温度80℃。该条件下制得纤维的失重率为17.83%,残余木质素质量分数为2.9%,白度为46.3,断裂强度为987 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酰氨基-TEMPO/电体系 汉麻 脱胶 木质素 断裂强度
原文传递
新疆塔城地区滴灌玉米施肥现状与减施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皓禹 孟超然 +4 位作者 白如霄 赵海蓓 吕小凡 危常州 张新疆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3,共8页
对新疆塔城地区滴灌玉米生产施肥现状进行3年的农户调研,分析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途径。调研结果表明,化肥平均施用量为N 378 kg/hm^(2),P2O5189 kg/hm^(2),K_(2)O_(5)6 kg/hm^(2),氮磷投入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氮... 对新疆塔城地区滴灌玉米生产施肥现状进行3年的农户调研,分析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途径。调研结果表明,化肥平均施用量为N 378 kg/hm^(2),P2O5189 kg/hm^(2),K_(2)O_(5)6 kg/hm^(2),氮磷投入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氮肥偏生产力44.2 k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磷肥基施农户平均占比54.0%,滴灌水肥一体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存在肥料种类单一、有机肥施用比例低等问题。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和水溶肥、降低磷肥作基肥比例、降低氮磷比、提高有机肥施肥比例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户调研 施肥 化肥减量 对策
原文传递
新疆北疆地区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滴灌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皓禹 孟超然 +2 位作者 张凤麟 刘地 危常州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滴灌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滴灌玉米高效施磷提供技术依据。磷肥用量各处理相同,设5个处理[Pb100:磷肥100%用作基肥;Pb50:磷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追肥;Pb25:磷肥25%用作基肥,75%用作追肥...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滴灌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滴灌玉米高效施磷提供技术依据。磷肥用量各处理相同,设5个处理[Pb100:磷肥100%用作基肥;Pb50:磷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追肥;Pb25:磷肥25%用作基肥,75%用作追肥;Pb0:磷肥100%用作追肥;不施磷肥(P0)为对照]。等施磷量条件下,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滴灌玉米的养分吸收、产量和磷肥利用率影响不同,以磷肥25%用作基肥、75%用作追肥处理效果最佳,玉米生育中后期磷素吸收量均高于其他4个处理,较全部基施产量提高18.05%,磷肥利用率为23.90%。滴灌玉米氮素和磷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育中后期(吐丝至灌浆期),且在吐丝期和灌浆期玉米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2),说明加大后期施磷比例有利于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滴灌条件下,新疆北疆磷肥25%用作基肥、75%用作追肥处理较为适合本地区施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滴灌 磷肥 基追比例 产量 磷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