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CR-DGGE技术解析白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24
1
作者 孟镇 熊正河 +1 位作者 钟其顶 白志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应用DGGE技术分析不同批次的大曲细菌群落结构,采用SDS+酶法提取大曲基因组DNA,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rRNA基因V3高变异区PCR扩增,将产物进行DGGE分离,获得表征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DG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批次的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 应用DGGE技术分析不同批次的大曲细菌群落结构,采用SDS+酶法提取大曲基因组DNA,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rRNA基因V3高变异区PCR扩增,将产物进行DGGE分离,获得表征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DG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批次的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类似,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大曲中细菌主要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包括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和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等。另外在大曲中除了存在酒醅中多有发现的细菌外,还存在着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变性凝胶电泳 大曲 群落 细菌
下载PDF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在白酒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孟镇 徐泽江 +2 位作者 钟其顶 熊正河 盛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2期97-100,共4页
白酒微生物在白酒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白酒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于指导中国传统白酒的生产、实现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目前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使用的现代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并且阐述了白酒微生物群落多样... 白酒微生物在白酒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白酒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于指导中国传统白酒的生产、实现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目前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使用的现代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并且阐述了白酒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多样性 白酒
下载PDF
无弧有载自动调容配电变压器切换策略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孟镇 朴在林 王冬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8-165,共8页
通过对有载调容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分析,阐述了一种计算临界经济容量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由数据采集模块、负荷预测模块、切换策略以及晶闸管触发模块等组成的无弧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的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负荷预测模型的... 通过对有载调容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分析,阐述了一种计算临界经济容量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由数据采集模块、负荷预测模块、切换策略以及晶闸管触发模块等组成的无弧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的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负荷预测模型的切换策略。该切换策略克服了仅凭经验确定有载调容变压器临界经济容量的非科学性与不合理性等缺点,避免了负荷由于短时波动而引起调容开关频繁切换,延长了调容开关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某单班制企业的实际数据的负荷预测与切换过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分析可知,SZ11-M-T-315(100)型调容变压器年综合损耗电量节约1821kW·h,节电率达1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控制系统分析 数学模型 有载调容 配电变压器 切换策略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浮子式波浪发电系统的转速滑模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孟镇 梁浩 +3 位作者 白洋 曲国强 母锐 方红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针对浮子式波浪发电系统输入机械转矩波动对电机稳定运行的影响,以及浮子运动速度(电机转速)的快速调节对波浪能跟踪捕获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方法的机侧PWM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策略。在双闭环控制策略中,内环电流控制器采用PI控制... 针对浮子式波浪发电系统输入机械转矩波动对电机稳定运行的影响,以及浮子运动速度(电机转速)的快速调节对波浪能跟踪捕获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方法的机侧PWM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策略。在双闭环控制策略中,内环电流控制器采用PI控制,外环转速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利用滑模控制方法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实现电机转速的快速稳定调节与跟踪。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发电 浮子式 转速控制 滑模控制 PWM变换器
下载PDF
不同品种酿酒葡萄表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世伟 陈曦 +5 位作者 钟其顶 黄占斌 孟镇 罗金学 石玲 白志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葡萄酒酿造是多种微生物参与代谢的过程,其中的微生物在没有外源接种的情况下通常认为源自酿酒葡萄本身。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沙城地区不同品种酿酒葡萄表皮的微生物群落,旨在从源头上了解葡萄酒酿造原料的品质,为研究酿酒葡萄微生... 葡萄酒酿造是多种微生物参与代谢的过程,其中的微生物在没有外源接种的情况下通常认为源自酿酒葡萄本身。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沙城地区不同品种酿酒葡萄表皮的微生物群落,旨在从源头上了解葡萄酒酿造原料的品质,为研究酿酒葡萄微生物对酿酒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无论细菌还是真菌丰富度最大的均为雷司令,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8个门,优势细菌主要是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6个属。真菌仅分布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3个门,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镰孢属(Fusarium)等9个主要的属。细菌中心OTU最相似菌种分别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等,真菌为枝孢菌(Cladosporiumsp.)、茎点霉(Phoma s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以及大量未知种属的OTU。研究表明,葡萄品种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的因素,推测酿酒葡萄上的一些微生物会对葡萄植株的健康、葡萄果实的品质以及葡萄酒酿造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葡萄酒品质 细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栾同青 李志军 +4 位作者 钟其顶 孟镇 熊正河 李艺 李敬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细菌通用引物扩增16SrDNA基因V3高变异区,扩增产物进行DGGE,获得表征细菌群落结构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浸米水、麦曲和酒母的细菌群落结构各不相...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细菌通用引物扩增16SrDNA基因V3高变异区,扩增产物进行DGGE,获得表征细菌群落结构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浸米水、麦曲和酒母的细菌群落结构各不相同,其中麦曲的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为丰富;前酵和后酵阶段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同一阶段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类似。测序结果显示,存在于黄酒酿造过程中的细菌主要有乳杆菌(Lactobacill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布丘氏菌(Buttiauxella)等种类,同时,黄酒酿造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可培养(Uncultured bacterium)的优势细菌。PCR-DGGE技术是研究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黄酒 酿造过程 细菌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发酵型饮料酒中生物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志军 栾同青 +2 位作者 钟其顶 孟镇 熊正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生物胺是一类含氮低分子量碱性有机化合物。摄入过量生物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对葡萄酒、啤酒和黄酒等发酵型饮料酒中生物胺的来源、种类及含量水平、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提高发酵型饮料酒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 生物胺是一类含氮低分子量碱性有机化合物。摄入过量生物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对葡萄酒、啤酒和黄酒等发酵型饮料酒中生物胺的来源、种类及含量水平、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提高发酵型饮料酒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型饮料酒 葡萄酒 啤酒 黄酒 生物胺 HPLC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黄酒发酵液中产生物胺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韩玲 杜丽平 +4 位作者 孟镇 钟其顶 熊正河 邹慧君 肖冬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0,共4页
从黄酒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株乳酸菌,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R1、R4、R5、R8、R20为Lactobacillus rossiae,菌株R2为Lactobacillus casei。采用平板检测法对6株乳酸菌产生物胺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只有乳酸菌R1... 从黄酒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株乳酸菌,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R1、R4、R5、R8、R20为Lactobacillus rossiae,菌株R2为Lactobacillus casei。采用平板检测法对6株乳酸菌产生物胺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只有乳酸菌R1具有产生物胺的能力。利用HPLC检测对平板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乳酸菌R1能产598.61 mg/L的腐胺,其他菌株不具有产生物胺的能力。平板检测与HPLC检测结果相一致,表明平板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效、操作简单、费用低的定性评价乳酸菌产生物胺能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生物胺 腐胺 乳酸菌 L-鸟氨酸
下载PDF
有机溶剂稀释与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质谱(GC-C-IRMS)联用测定食醋中乙酸的δ^(13)C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其顶 王道兵 +2 位作者 孟镇 熊正河 王敏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2-377,共6页
食醋中乙酸的碳-13比值(δ13 C)与食醋原料有密切关联,通过测定乙酸中δ13 C可对食醋原料进行溯源。本工作建立了有机溶剂稀释法与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联用法测定食醋中乙酸的δ13 C。在乙酸浓度为2%~99.9%的... 食醋中乙酸的碳-13比值(δ13 C)与食醋原料有密切关联,通过测定乙酸中δ13 C可对食醋原料进行溯源。本工作建立了有机溶剂稀释法与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联用法测定食醋中乙酸的δ13 C。在乙酸浓度为2%~99.9%的模拟样品测试中获得了稳定的检测结果;同一样品中乙酸的δ13 C重复测定16次的标准偏差小于0.15‰;参与欧盟同位素实验室间能力测试时,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其中5个国际实验室测定平均值差异为0.17‰。该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适合在食醋真实性技术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乙酸 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 碳-13 稳定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酵母菌多相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静静 孟镇 +4 位作者 钟其顶 熊正河 周韩玲 潘勤春 栾兴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0,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各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来进行酵母菌的分类和鉴定。核酸杂交技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脉冲电泳核型分析(PFGE)、rDNA序列分析、单链...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各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来进行酵母菌的分类和鉴定。核酸杂交技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脉冲电泳核型分析(PFGE)、rDNA序列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等技术的应用为酵母菌的多相鉴定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多相鉴定体系将成为酵母菌分类鉴定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类 鉴定
下载PDF
芝麻香型白酒堆积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PLFA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泽江 孟镇 +2 位作者 钟其顶 熊正河 盛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4,共5页
应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PLFA)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堆积过程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堆积过程,PLFA的种类和数量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反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堆积过程中的优势PLFA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和偶数... 应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PLFA)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堆积过程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堆积过程,PLFA的种类和数量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反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堆积过程中的优势PLFA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和偶数碳不饱和脂肪酸。堆积的时间和温度对生物量的含量影响显著。同时,细菌是整个堆积过程的优势微生物菌群,革兰氏阴性菌是细菌中的优势菌群。而厌氧菌和好氧菌在不同的样品中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香型白酒 磷脂脂肪酸 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白酒产品关键感官特征与质量性价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明 刘传贺 +7 位作者 吕志远 路江浩 孟镇 高红波 张梦梦 刘玉涛 钟其顶 李秀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102-1108,共7页
目的研究某品牌不同价位白酒产品感官特征质量及其与定价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感官剖面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产品感官特征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影响质量的关键感官特征,通过拟合回归分析评价产品的性价比。结果 6款白酒的窖香、... 目的研究某品牌不同价位白酒产品感官特征质量及其与定价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感官剖面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产品感官特征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影响质量的关键感官特征,通过拟合回归分析评价产品的性价比。结果 6款白酒的窖香、粮香、柔和度、丰满度、谐调度和纯净度特征差异显著,陈香、持久度的差异较小。产品酒体香味设计均衡合理,感官特征符合其产品的质量档次。其中窖香与甜度是影响品酒师的风格质量评价的关键特征。根据性价比指数,大部分产品的价位设置合理。结论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可为白酒感官质量与价位评价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特征 性价比指数
原文传递
感官定量描述分析对芝麻香型白酒典型感官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传贺 刘明 +5 位作者 钟其顶 熊正河 孟镇 刘莉 吕志远 李秀华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5,共6页
在白酒"风味轮"感官术语的基础上,将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方法与传统评分方法相结合,对12款具代表性芝麻香型白酒进行感官评价。统计筛选出芝麻香型白酒的感官特征描述语,包括8个香气描述语、3个口味描述语和5个口感描述语。相关... 在白酒"风味轮"感官术语的基础上,将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方法与传统评分方法相结合,对12款具代表性芝麻香型白酒进行感官评价。统计筛选出芝麻香型白酒的感官特征描述语,包括8个香气描述语、3个口味描述语和5个口感描述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芝麻香、焦香、陈香等香气特征,浓厚、绵柔、协调、爽净等口感特征与产品质量评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苦味与质量评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芝麻香型白酒香气进行风格区分和定位,将之划分为纯粹芝麻香型以及偏浓、偏清、偏酱4种风格类型,并通过风味剖面图清晰、直观地表达不同风格产品的质量差异。最后,以评分较高的产品为标准构建风味剖面图,建立芝麻香型白酒可视化感官特征标准。结果验证了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研究白酒感官特征的一项有效技术手段,为建立白酒感官质量标准提供了理论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芝麻香型白酒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特征
下载PDF
用DGGE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艺 孟镇 +4 位作者 钟其顶 仇凯 熊正河 栾同青 张泽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7-330,334,共5页
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失调菌群微生态的影响。选用昆明雌性小鼠建立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灌服植物乳杆菌菌液(109CFU/mL)5d,分离提取小鼠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DNA,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调节过程... 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肠道失调菌群微生态的影响。选用昆明雌性小鼠建立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灌服植物乳杆菌菌液(109CFU/mL)5d,分离提取小鼠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DNA,通过PCR-DGGE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调节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PCR-DGGE图谱显示,随着植物乳杆菌饲喂时间的延长,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演替过程。植物乳杆菌灌胃第4d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指数(18)与多样性指数(2.75)与正常小鼠基本一致,DGGE图谱的测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选择性地增加有益菌如Bacteroides stercoris、Bacteroides uniformis strain等的量;抑制致病菌如Clostridium clostridioforme、Pseudomonas stutzeri等的生长。说明植物乳杆菌对头孢地尼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建立PCR-DGGE法监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肠道菌群失调 植物乳杆菌 昆明小鼠
原文传递
单股流布水改性碳钢表面的润湿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纯燕 常景彩 +3 位作者 孟镇 王翔 崔琳 马春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9-677,共9页
湿式静电除尘技术收尘极表面的易腐蚀和水膜均布问题是影响该技术连续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对碳素钢冷轧成型板进行了抗腐蚀保护层和在保护层基础上黏附不同附加亲水层的改性。使用称重法和平面成像法进行了单股流布水不... 湿式静电除尘技术收尘极表面的易腐蚀和水膜均布问题是影响该技术连续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对碳素钢冷轧成型板进行了抗腐蚀保护层和在保护层基础上黏附不同附加亲水层的改性。使用称重法和平面成像法进行了单股流布水不同Reynolds数下不同改性表面持液量、表面流量、成膜率、水膜平均厚度等润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腐蚀保护层降低基材的润湿特性,附加亲水层中台丽碳纤维布的持液量较基材碳钢表面增加1.0-2.2倍,细沙粒成膜率比基材碳钢增加50%-60%,水膜厚度均在0.3-0.7 mm之间(最大达1.4 mm);玻璃纤维布黏附在环氧树脂表面的疏松程度直接影响表面的润湿特性,涂刷第3层环氧树脂后自然晾晒12 h,120℃加热1 h后敷设玻纤布,自然冷却至固化得到的表面润湿特性最佳,其持液量可达0.014-0.021 g·cm-2,临界饱和时间〈3 min,实现完全润湿,成膜率较基材增加34-40倍;改性材料表面布水参数:喷水孔间距≥10 cm、Reynolds数超过2000,此时表面液膜为波动层流,可获得理想冲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静电除尘 腐蚀 水膜 润湿特性 布水
下载PDF
黄酒生产中酵母菌多相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静静 孟镇 +5 位作者 钟其顶 栾兴社 熊正河 邹慧君 谢广发 周建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3-56,共4页
采用包括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生理生化方法的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对18株黄酒生产中的酵母菌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8株酵母分别属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和Pichia ... 采用包括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生理生化方法的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对18株黄酒生产中的酵母菌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8株酵母分别属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和Pichia anomala 3个种,采用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可以高效、准确的实现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酵母菌的快速鉴定,为优化黄酒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分类 鉴定
下载PDF
罐头涂料铁罐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文 仇凯 +4 位作者 钟其顶 吴刚 孟镇 高红波 肖冬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96,共6页
研究了罐头涂料铁罐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在特定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采用50%(v/v)乙醇溶液为食品模拟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应用基于Fick扩散第二定律的D.Chung... 研究了罐头涂料铁罐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在特定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采用50%(v/v)乙醇溶液为食品模拟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应用基于Fick扩散第二定律的D.Chung模型和基于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的Weibull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贮存条件对迁移总量变化影响显著,温度越高越快达到平衡,迁移平衡值为1.28 mg/kg;D.Chung模型中扩散系数D与贮存温度符合阿伦尼乌斯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拟合优度(R^2)小于0.23,而Weibull模型拟合优度(R^2)能达到0.90以上。因此,Weibull模型比D.Chung模型更接近实际迁移结果,为评估涂料铁罐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铁罐 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迁移 模型
原文传递
猪肉类罐头食品中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彤晖 孟镇 +3 位作者 钟其顶 仇凯 安丽艳 李志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7,共6页
以7种猪肉类罐头食品为研究对象,比较了EE101-02 DNA提取试剂盒、SDS法、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法对猪肉罐头食品DNA的提取效果。以4种方法提取的总DNA为模板,根据猪线粒体基因组(mt DNA)16s r RNA基因和Cyt b基因,利用3对通用引物分别扩... 以7种猪肉类罐头食品为研究对象,比较了EE101-02 DNA提取试剂盒、SDS法、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法对猪肉罐头食品DNA的提取效果。以4种方法提取的总DNA为模板,根据猪线粒体基因组(mt DNA)16s r RNA基因和Cyt b基因,利用3对通用引物分别扩增片段大小为244 bp(16s r RNA)、376 bp(Cyt b)、472 bp(Cyt b)的目的片段,以评价不同方法提取的总DNA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效果差异明显——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效果最好,其提取的7种罐头的总DNA均可利用16s r RNA和Cyt b通用引物分别有效扩增出244bp、376 bp目的 DNA片段,CTAB法和SDS法次之,EE101-02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效果最差。另外绝大多数猪肉类罐头样品中未能扩增获得472 bp大小的目的片段,表明猪肉类罐头产品中DNA降解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类罐头 DNA提取 方法比较 动物源鉴别
下载PDF
汾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PCR-DGGE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潘勤春 孟镇 +3 位作者 钟其顶 熊正河 张玉彬 雷振河 《酿酒科技》 2011年第6期95-99,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PCR-DGGE技术快速有效地评价汾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品温最低的清茬曲含有的条带最多(10条),后火曲次之,品温最高的红心曲含有的条带最少。清茬曲和红心曲间迁移位置不一致的条带达8条。在培养... 建立了一种利用PCR-DGGE技术快速有效地评价汾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品温最低的清茬曲含有的条带最多(10条),后火曲次之,品温最高的红心曲含有的条带最少。清茬曲和红心曲间迁移位置不一致的条带达8条。在培养工艺中,品温控制的高低对3种汾酒大曲中细菌的种类多少和数量大小的影响较大。通过优势条带切胶鉴定,得知汾酒大曲中的细菌组成包括Enterococcus、Bacillus、Lactobacillus、Acinetobacter、Agrococcus,其中Enterococcus和Bacillus为优势类群。同时,还发现了5个不可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bacteri-um),丰富了酿酒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酒大曲 细菌群落 PCR—DGGE 16S RDNA
下载PDF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大曲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勤春 孟镇 +3 位作者 钟其顶 熊正河 张玉彬 吴兆征 《酿酒科技》 2011年第3期87-93,共7页
利用分子生态技术手段对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解析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DGGE、SSCP、TRFLP、Real-timeQ-PCR、LH-PCR、元基因组等6种常用的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优缺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探讨分子生态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态技术手段对大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解析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DGGE、SSCP、TRFLP、Real-timeQ-PCR、LH-PCR、元基因组等6种常用的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优缺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探讨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大曲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揭示大曲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规律、鉴定大曲和酒醅中优势菌群、发现和确定大曲功能微生物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大曲 群落多样性 分子生态学 PCR 优势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