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光注射联合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 被引量:1
1
作者 季孙平 赵一栋 +2 位作者 许芳 陈银雪 徐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水光注射透明质酸钠、氨甲环酸、谷胱甘肽联合Q开关1064 nm激光对黄褐斑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水光注射透明质酸钠、氨甲环酸、谷胱甘肽联合Q开关1064 nm激光对黄褐斑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水光注射透明质酸钠、氨甲环酸、谷胱甘肽联合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每4周1次,疗程共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1年后复发率,比较治疗3、6个月后的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Chinesemelasma quality of life scale,Ch-MELASQOL)评分、黄褐斑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量表(MASI)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7.89%。随访1年,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10.53%(6/57)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3、6个月后,研究组的Ch-MELASQOL评分、MA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光注射透明质酸钠、氨甲环酸、谷胱甘肽联合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水光注射 Q开关1064 nm激光 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一栋 陈银雪 +2 位作者 季孙平 龚家豪 陈怡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00,412,共5页
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 目的:评价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疗程为3次,间隔5周治疗1次,期间用新型复合酸治疗1次。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按痤疮瘢痕临床亚型(V型、W型和U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共有7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0,P>0.05),瘢痕亚型疗效比较中发现治疗组V型瘢痕的疗效较好(t=2.070,P<0.05),而两组W型和U型瘢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0,P>0.05;t=0.020,P>0.05)。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新型复合酸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痤疮瘢痕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复合酸 果酸
原文传递
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季孙平 赵一栋 +2 位作者 徐文 陈银雪 石学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女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1%吡美莫司软膏外用,并联合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口服,外涂尿素乳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女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1%吡美莫司软膏外用,并联合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口服,外涂尿素乳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第1、2、3周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起效较快,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美莫司 依巴斯汀 女阴湿疹 疗效
下载PDF
不典型梅毒性脑树胶肿2例并影像学分析
4
作者 季孙平 刘润秋 +3 位作者 施辛 凌昕 闫志华 孙晓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7-718,共2页
梅毒性脑树胶肿的实质是梅毒性肉芽肿,是梅毒不同阶段的表现之一。梅毒性肉芽肿是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同炎的基础上,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因同时存在免疫反应,致坏死明显,病灶扩大。梅毒性脑树胶肿临床卜少见,随... 梅毒性脑树胶肿的实质是梅毒性肉芽肿,是梅毒不同阶段的表现之一。梅毒性肉芽肿是在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同炎的基础上,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因同时存在免疫反应,致坏死明显,病灶扩大。梅毒性脑树胶肿临床卜少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使其出现一些不典型的表现,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闰志华等报告本病误诊率达68%。现报告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树胶肿 梅毒性 影像学
下载PDF
女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种疗法比较
5
作者 季孙平 赵一栋 施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9期616-617,共2页
由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我科分别应用胶原蛋白敷料面膜、皮肤止痒脱敏膜(商品名蓝科肤宁)和肝素钠乳膏(商品名海普林)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 由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我科分别应用胶原蛋白敷料面膜、皮肤止痒脱敏膜(商品名蓝科肤宁)和肝素钠乳膏(商品名海普林)联合口服左西替利嗪(商品名迪皿)治疗女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综合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女性 疗法 糖皮质激素 左西替利嗪 肝素钠乳膏 商品名 胶原蛋白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和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玲玲 季孙平 +4 位作者 施辛 蔡美红 陈小建 谢立夏 吴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4-546,共3页
目的了解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抑郁情绪和评估其生活质量。方法入选已确诊的47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医患双方确信患者能准确理解调查内容后,由患者独自回答自评抑郁量表、抑郁状态问卷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所包含问题的内容。结果 59.52%... 目的了解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抑郁情绪和评估其生活质量。方法入选已确诊的47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医患双方确信患者能准确理解调查内容后,由患者独自回答自评抑郁量表、抑郁状态问卷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所包含问题的内容。结果 59.52%患者会产生抑郁情绪,28.57%可以产生重度抑郁情绪。血清固定对梅毒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显著的是人际关系,其次为工作和学习及休闲娱乐。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易产生抑郁情绪,且对其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梅毒血清固定与神经梅毒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16
7
作者 凌昕 刘润秋 +3 位作者 施辛 季孙平 孙晓东 季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及20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CD... 目的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及20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分别为29.79±5.47,31.79±6.72,33.84±8.81)、CD4/CD8比值(分别为1.34±0.46,1.54±0.70,1.62±0.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50±8.93,2.20±0.43)(P<0.01);治疗有效组患者B细胞(CD19,12.26±3.43)显著高于对照组(9.00±2.04)(P<0.01),NK细胞(16.81±6.95)显著低于对照组(26.35±9.93,P<0.05);血清固定组患者NK细胞(15.82±8.4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血清固定和发展成神经梅毒推断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神经梅毒 血清固定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一栋 陈银雪 +2 位作者 季孙平 徐文 陆晓逸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复发性C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CO_(2)激光治疗。治疗结束...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复发性C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CO_(2)激光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75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8%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中单发组(疣体数量为1个者)和多发组(疣体数量超过1个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单发组和多发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63±4.14)d,短于对照组[(16.59±4.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复发性CA,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加快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复发性
原文传递
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一栋 陈银雪 +3 位作者 周仁恩 石学波 季孙平 徐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联合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B组单用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C组仅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3组患... 目的:观察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联合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B组单用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C组仅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3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疗效。结果:共97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12周后,A、B、C各组患者靶皮损有效率分别为84.55%、51.51%和50.00%。A组与B、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是治疗白癜风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中波高能紫外线 复方卡力孜然酊
原文传递
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晖 季孙平 +1 位作者 张尧 赵宗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血浆RPR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乏力4例,认知障碍2例,意识障碍2例,排尿障碍2例,头昏1例,视物重影1例,肢... 目的探讨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血浆RPR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乏力4例,认知障碍2例,意识障碍2例,排尿障碍2例,头昏1例,视物重影1例,肢体抽搐1例,步态不稳1例,口齿欠清1例。5例患者进行腰穿CSF检查,RPR均阴性,4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头颅MRI示陈旧性缺血灶及脑萎缩6例,新发脑梗死病灶3例;头颅MRA示大血管严重病变2例。结论血浆RPR阴性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于血清学试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神经梅毒的MRI特点及SPECT脑灌注成像的表现三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晖 季孙平 尤年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的MRI特点的认识,并探讨SPE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包括头颅MRI和SPECT脑灌注成像的资料。结果3例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各有特点:...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的MRI特点的认识,并探讨SPE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包括头颅MRI和SPECT脑灌注成像的资料。结果3例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各有特点:1例患者表现为右顶叶占位病变,另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多发性斑点状缺血性改变,其中麻痹性痴呆患者伴有脑萎缩。SPECT检查3例患者的脑血流,都表现出局部脑血流降低。结论头颅MRI是神经梅毒患者影像学检查首选技术,对血清学复发和治疗后随访的神经梅毒患者可进行SPECT脑血流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磁共振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
下载PDF
国内二期梅毒皮疹的变迁:30年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润秋 凌昕 +1 位作者 施辛 季孙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32-334,共3页
检索1979-2008年国内有关二期梅毒皮疹的文献;以1994年为界分为两组进行各种疹型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的分析比较。1979-1993年与1994-2008年二期梅毒各种类型皮疹中斑疹、丘疹、斑丘疹、黏膜疹、掌跖梅毒疹及扁平湿疣的发生率前者较后者... 检索1979-2008年国内有关二期梅毒皮疹的文献;以1994年为界分为两组进行各种疹型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的分析比较。1979-1993年与1994-2008年二期梅毒各种类型皮疹中斑疹、丘疹、斑丘疹、黏膜疹、掌跖梅毒疹及扁平湿疣的发生率前者较后者高,而脓疱疹前者的发生率较后者低,两者间脱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979-1993年与1994-2008年皮疹类型构成比不同,但两者皮疹类型构成比由大到小的顺序相同,依次为丘疹、斑疹、扁平湿疣、斑丘疹、黏膜疹、脱发、脓疱疹。近30年来国内二期显性梅毒各种类型皮疹的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皮疹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抑郁情绪调查和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玲玲 季孙平 +4 位作者 施辛 蔡美红 陈小建 谢立夏 吴磊 《苏州医学》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调查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评估生活质量。方法入选确诊的47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医患双方确信患者已经能准确理解,由患者独自回答自评抑郁量表、抑郁状态问卷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所包含问题的内容。结果约60%患者会产... 目的调查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评估生活质量。方法入选确诊的47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医患双方确信患者已经能准确理解,由患者独自回答自评抑郁量表、抑郁状态问卷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所包含问题的内容。结果约60%患者会产生抑郁情绪,近30%可以产生重度抑郁情绪。血清固定对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最显著的是人际关系,其次为工作和学习,再次为休闲娱乐。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易产生抑郁情绪,且对其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甲氨喋呤过敏2例
14
作者 施辛 刘润秋 +1 位作者 凌昕 季孙平 《苏州医学》 2009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甲氨喋呤其化学结构与叶酸相似,是叶酸分子4位羟基和N10位上的H分别由-NH2和-CH3所取代,对二氢叶酸还原酶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可以影响核酸的生物合成。作为免疫抑制剂,皮肤科临床常用于严重的银屑病、红斑狼疮、天疱疮等疾... 甲氨喋呤其化学结构与叶酸相似,是叶酸分子4位羟基和N10位上的H分别由-NH2和-CH3所取代,对二氢叶酸还原酶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可以影响核酸的生物合成。作为免疫抑制剂,皮肤科临床常用于严重的银屑病、红斑狼疮、天疱疮等疾病。我们于1999-2008年诊治甲氨喋呤过敏患者2例,现报告于下,以引起同行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 过敏 二氢叶酸还原酶 免疫抑制剂 化学结构 抑制作用 生物合成 红斑狼疮
下载PDF
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接触过敏78例分析
15
作者 施辛 孙晓东 +1 位作者 季孙平 闫志华 《苏州医学》 2008年第1期24-26,11,共4页
目的探讨国内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过敏情况。方法选择适宜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疗效欠佳的患者,按照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的规定做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皮肤斑贴试验。结果1822例患者中78例阳性(4.28%;男:女构成比为33:45;... 目的探讨国内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过敏情况。方法选择适宜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疗效欠佳的患者,按照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的规定做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皮肤斑贴试验。结果1822例患者中78例阳性(4.28%;男:女构成比为33:45;青壮年居多;中、晚期判读阳性结果33例;氢化可的松丁酸酯、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醋酸曲安奈德等发生过敏较多。74例被检阳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临床使用的药物存在关联。结论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接触过敏并不罕见,在外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肤炎症时,应注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过敏 外用 斑贴试验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与神经梅毒患者淋巴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16
作者 凌昕 刘润秋 +3 位作者 施辛 季孙平 孙晓东 季江 《苏州医学》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结果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组患者B细胞(CD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固定组患者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血清固定和发展成神经梅毒有密切关系。体液免疫对梅毒螺旋体亦有一定的辅助防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国内二期显性梅毒皮疹的变迁(30年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刘润秋 凌昕 +1 位作者 施辛 季孙平 《苏州医学》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近30年来国内二期显性梅毒各种类型皮疹的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lP),对1979-2008年国内有关二期梅毒皮疹... 目的调查并分析近30年来国内二期显性梅毒各种类型皮疹的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lP),对1979-2008年国内有关二期梅毒皮疹的文献按1994年为界分为两组进行各种疹型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的比较分析。结果1979-1993年与1994-2008年二期梅毒各种类型皮疹发生率的比较中,斑疹、丘疹、斑丘疹、黏膜疹、掌跖梅毒疹及扁平湿疣的发生率前者较后者高,而脓疱疹前者的发生率较后者低,两者间脱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979-1993年与1994-2008年皮疹类型构成比不同,但两者皮疹类型构成比由大到小的顺序相同,依次为丘疹、斑疹、扁平湿疣、斑丘疹、黏膜疹、脱发、脓疱疹,最常见的皮疹类型依次为丘疹、斑疹、扁平湿疣。结论近30年来国内二期显性梅毒各种类型皮疹的发生率和总的构成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可能为抗生素的广泛和不规则使用、合并HIV的感染、老年患者比例有所上升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皮疹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甲氨喋呤药疹2例
18
作者 施辛 刘润秋 +1 位作者 凌昕 季孙平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甲氨喋呤 药疹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瘙痒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孙平 赵一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瘙痒程度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2020年6月收治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瘙痒程度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2020年6月收治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4周后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12项目瘙痒严重程度量表(12-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皮肤瘙痒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老年皮肤瘙痒症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肛周尖锐湿疣7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石学波 赵一栋 +3 位作者 季孙平 陈银雪 徐文 周仁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及肛周增生性损害,如皮损仅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及肛管者称之为肛周尖锐湿疣[1]。现将本科室2007-2012年诊治的76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资料收集分析,现报告如...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及肛周增生性损害,如皮损仅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及肛管者称之为肛周尖锐湿疣[1]。现将本科室2007-2012年诊治的76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资料收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2],且皮损位于肛周(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皮肤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