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季尚玮 郭宏华 王江滨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对消化系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国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消化系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胰腺癌、原发性肝癌等)的发病率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诱发消化系统肿... 近年来,随着对消化系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国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消化系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胰腺癌、原发性肝癌等)的发病率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诱发消化系统肿瘤的可能机制包括:(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作用;(2)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3)宿主免疫功能紊乱;(4)长期高血糖的作用;(5)遗传因素和致癌因素长期作用及微量元素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消化系肿瘤 相关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及HP特异性基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季尚玮 王江滨 张永贵 《肝脏》 2009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及幽门螺杆菌(HP)特异性基因检测,探讨螺杆菌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应用针对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及幽门螺杆菌(HP)特异性基因检测,探讨螺杆菌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应用针对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及微需氧分离培养,并对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阳性者进一步应用HPcagA、vacA和glm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对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DNA应用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共有35例患者的肝组织中发现了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其中肝硬化组(72.7%)和原发性肝癌组(87.5%)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42.3%,P<0.05),而慢性肝炎组中随着炎症评分的增加,检出率亦增加。对这35例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阳性的肝组织DNA进一步应用HPcagA、vacA和glmM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证实有21例为HPDNA。所有肝组织经微需氧分离培养均未发现可疑菌落生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除存在HPDNA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螺杆菌DNA。螺杆菌在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中可能发挥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 幽门螺杆菌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季尚玮 张永贵 王江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 pylori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检测血清anti-H pylori-IgG,来判定是否存在H pylori感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聚合酶链反应-微板...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 pylori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检测血清anti-H pylori-IgG,来判定是否存在H pylori感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聚合酶链反应-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HCV基因型.结果:H pylori感染率在慢性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5.5%、76.5%、78.6%vs 43.4%,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 pylori感染率增加.不同HCV载量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 pylori感染率均增加.基因1a型、1b型、2a型和2b型患者H pylori感染率分别为59.5%、66.7%、65.0%和59.2%,各基因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茵感染率明显增加,H pylori在慢性丙型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与HCV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季尚玮 王江滨 张永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nti-HP-IgG和HBV DNA定量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59.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7.1%)及合并肝癌组(80.6%)HP感染率均明...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nti-HP-IgG和HBV DNA定量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59.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7.1%)及合并肝癌组(80.6%)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均高于HBV DNA(-)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HBV基因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DNA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季尚玮 王江滨 《肝脏》 2007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明确糖尿病是否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原发性肝癌848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析糖尿病对原发性肝癌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患原发性肝癌的OR值为11.78,女性患者OR值为8.... 目的明确糖尿病是否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原发性肝癌848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析糖尿病对原发性肝癌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患原发性肝癌的OR值为11.78,女性患者OR值为8.21,男女性别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者患原发性肝癌的OR值为3.42,病程5~10年者OR值为13.83,病程大于10年者OR值为17.80。有糖尿病史但不嗜酒且无病毒性肝炎者患原发性肝癌的OR值为2.61,有糖尿病史合并病毒性肝炎但不嗜酒者OR值为11.84,有糖尿病史、嗜酒但无病毒性肝炎者OR值为5.51,有糖尿病史、嗜酒且合并病毒性肝炎者OR值为14.91,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OR值为2.38。结论患糖尿病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随着糖尿病病程增加,患病危险性增加,但在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是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病毒性肝炎、嗜酒、肝硬化等因素之间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原发性肝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季尚玮 王江滨 张永贵 《肝脏》 2008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HP-Ig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9.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7.1%)及合并肝癌组(...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HP-Ig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9.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7.1%)及合并肝癌组(80.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HBV DNA阳性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01),但不同病毒载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HBV基因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者HP感染率较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p抗体检测及抗Hp抗体与HBV载量和HBV基因型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永贵 王江滨 季尚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对3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并发肝癌组)的Hp感染状况与HBV DNA定量、HBV DNA分型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胃炎组进行对比。结果: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对3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并发肝癌组)的Hp感染状况与HBV DNA定量、HBV DNA分型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胃炎组进行对比。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56.2%)、乙型肝炎肝硬化组(69.9%)和乙型肝炎并发肝癌组(75.0%)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并发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C和D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61.3%、63.3%和50.0%,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脏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肝炎 乙型 慢性 HBV DNA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8
作者 季尚玮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2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幽门螺杆菌 进食 反复发作 NUD X线钡餐检查 病变 症状 溃疡病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
9
作者 季尚玮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2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幽门螺杆菌(Hp) HP感染 发病率 感染率 发现 研究热点 上升 下降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屈昊 何学学 +1 位作者 秦岩 季尚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9-212,共4页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其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除心脑血管疾病、肾性贫血、细菌感染、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外,消化道并发症也十分常见,包括慢性胃炎、消...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其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除心脑血管疾病、肾性贫血、细菌感染、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外,消化道并发症也十分常见,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十二指肠并发症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有密切关联。虽然部分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甚至可出现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自发转阴现象,但对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仍建议进行根除治疗,序贯治疗和混合方案较标准三联疗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不仅可提高其根除率,还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早期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本文作者分别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感染状况、根除治疗的必要性和根除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肝螺杆菌血清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红艳 张永贵 +3 位作者 王静 季尚玮 斯庆图娜拉 王江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螺杆菌抗体(抗H.hepaticus-IgG)相对抗体活性(RAA)以及螺杆菌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方法随机选取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患者(CLD)7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2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病25例、自身免疫性...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螺杆菌抗体(抗H.hepaticus-IgG)相对抗体活性(RAA)以及螺杆菌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方法随机选取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患者(CLD)7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2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病2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8例和慢性酒精性肝病16例)、健康献血者80名以及体检人群80名,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吸收试验前后血清中抗H.hepaticus-IgG相对抗体活性。结果 CLD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RAA明显高于献血者和普通人群组(P<0.001);CLD患者和普通体检人群抗H.pylori-IgG抗体的RAA平均值明显高于献血者(P<0.001);CLD患者中除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丙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病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相对抗体活性反应均明显增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RAA值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01),吸收试验前后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RAA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H.hepaticus和H.pylori的细胞表面蛋白具有较高的交叉反应,慢性肝病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反应在吸收试验后仍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患者 肝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 抗体相对活性 吸收试验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严 张永贵 +1 位作者 季尚玮 王江滨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83例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对应用恩替卡韦及聚乙二醇干扰素浕-2a抗病毒治疗不同基因型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83例慢性乙肝患者以C基因型为主,占5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83例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对应用恩替卡韦及聚乙二醇干扰素浕-2a抗病毒治疗不同基因型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83例慢性乙肝患者以C基因型为主,占53.6%,其次为B基因型(35.5%),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69.4%)明显高于B基因型患者(47.7%),两者比较P<0.05。肝硬化患者C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67.4%)。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C基因型患者HBV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率相似。聚乙二醇干扰素浕-2a组抗病毒治疗48周B基因型患者持久应答率(75%)明显高于C基因型患者(45.5%),两者比较P<0.05。结论C基因型患者疾病进展比例高,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浕-2a抗病毒治疗疗效较差。而基因型对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结肠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左刚 孙昱 +3 位作者 季尚玮 荆涛 万泰虎 柳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3期562-566,共5页
金属自膨支架(SEMS)对于解除结肠梗阻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已被推荐用于不可切除结肠癌或肠外恶性肿瘤所致肠道梗阻的姑息治疗,也可用于手术风险较高患者的过渡治疗。没有梗阻症状患者预防性的SEMS置入则不... 金属自膨支架(SEMS)对于解除结肠梗阻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最新的研究证据表明,已被推荐用于不可切除结肠癌或肠外恶性肿瘤所致肠道梗阻的姑息治疗,也可用于手术风险较高患者的过渡治疗。没有梗阻症状患者预防性的SEMS置入则不被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 CRC 姑息治疗 结肠支架 结肠梗阻 置入技术 近端结肠 内镜下 支架置入 腹膜转移瘤 支架释放
下载PDF
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宏宇 王江滨 季尚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6-398,共3页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明确糖尿病是否为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66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 573例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危险性分析。结果:有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于非糖...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明确糖尿病是否为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66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 573例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危险性分析。结果:有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于非糖尿病患者(OR=4.01,P〈0.01);糖尿病病程〈5年、5-10年及10年以上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OR值分别为2.20、3.14和7.20,P〈0.05、P〈0.01和P〈0.0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于无家族史者(OR=2.08,P〈0.05),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于无家族史者(OR=2.85,P〈0.01);结直肠癌并发糖尿病患者发生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的危险性高于未并发糖尿病患者(OR=2.26,P〈0.01)。结论:糖尿病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病程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均增加;糖尿病家族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与糖尿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结直肠癌并发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结直肠肿瘤 相对危险度 比值比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P抗体检测及其与年龄变化、病毒载量和病毒基因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永贵 王江滨 季尚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3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和分型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3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和分型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6.2%)、乙型肝炎肝硬化组(69.9%)、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75.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C基因型和D基因型HP感染率分别为61.3%、63.3%和50.0%,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病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吉利 季尚玮 +2 位作者 张永贵 李红艳 王江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内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检测,分析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组织应用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及微需氧分离培养。结果 36...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内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检测,分析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组织应用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及微需氧分离培养。结果 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DNA中,有25例发现了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 rRNA基因,而23例正常肝组织仅有3例阳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对两组患者肝组织微需氧分离培养均未发现可疑菌落生长。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组织中存在螺杆菌感染。螺杆菌在原发性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16S RRNA 原发性肝癌 肝组织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p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贵 王江滨 季尚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变化、HCV RNA载量和HCV RNA分型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变化、HCV RNA载量和HCV RNA分型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慢性丙型肝炎组(55.6%)、丙型肝炎肝硬化组(76.5%)和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78.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均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1a型、1b型、2a型和2b型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60.0%、64.8%、61.0%和62.7%,各基因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病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丙型肝炎 HCV RNA
下载PDF
应用简便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腮腺炎病毒核酸
18
作者 李宏宇 王爽 +2 位作者 周剑惠 陈超 季尚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4期555-556,共2页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高发,人类是该病毒的惟一宿主,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是一种在全球流行的急性传...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高发,人类是该病毒的惟一宿主,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是一种在全球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2004-2006年我国的腮腺炎爆发占公共卫生事件的20%左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病毒 病毒核酸 急性传染 等温扩增 呼吸道传染病 飞沫传播 公共卫生 麻疹病毒 逆转录酶 腮腺炎患者
下载PDF
肝脏活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学学 屈昊 +1 位作者 孙昱 季尚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55-2557,共3页
肝脏活检已成为临床肝脏病学领域最常用的检查技术,是临床急、慢性肝病患者鉴别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肝脏活检不仅有助于各种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还可用于肝脏疾病临床疗效的评价。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活检 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 经腹腔镜下肝穿刺活检
下载PDF
肝脏活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学学 孙昱 +4 位作者 屈昊 荆涛 万泰虎 左刚 季尚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882-3885,共4页
近年来肝脏活检已成为临床肝脏病学领域最常用的检查技术,是临床急、慢性肝病患者诊断、鉴别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是多种肝脏疾病诊断及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为各种肝脏疾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信息。肝脏活检可用... 近年来肝脏活检已成为临床肝脏病学领域最常用的检查技术,是临床急、慢性肝病患者诊断、鉴别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是多种肝脏疾病诊断及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为各种肝脏疾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信息。肝脏活检可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及急性肝衰竭(ALF)、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等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活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