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首次发现真正会飞的“恐龙”——中华神州鸟(新属新种) 被引量:22
1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5 位作者 尤海鲁 张建平 袁崇喜 季鑫鑫 李景路 李印先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63-369,共7页
记述了辽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件初鸟类(Avialae)化石,其嘴里无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由20多节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各种特征表明,新发现的初鸟类真正具有了飞行能力,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 记述了辽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件初鸟类(Avialae)化石,其嘴里无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由20多节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各种特征表明,新发现的初鸟类真正具有了飞行能力,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中间环节。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sinensisgen.et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华神州鸟 辽宁义县 早白垩世 九佛堂组 恐龙 初鸟类化石
下载PDF
再论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 被引量:22
2
作者 季强 柳永清 +4 位作者 陈文 姬书安 吕君昌 尤海鲁 袁崇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9-612,共4页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晚中生代地层十分发育,产状平缓,主要为一套产有丰富动、植物化石的凝灰质泥岩和粉砂岩,并夹有数层火山岩。从区域上来看,在西台子一带主要为早白垩世义县组的地层,产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常见者有鱼类Lycop...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晚中生代地层十分发育,产状平缓,主要为一套产有丰富动、植物化石的凝灰质泥岩和粉砂岩,并夹有数层火山岩。从区域上来看,在西台子一带主要为早白垩世义县组的地层,产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常见者有鱼类Lycoptera davidi,Peipiaosteus pani,Yanosteus longidorsalis,Protopsephurus liui和鸟类Confuciusornis sanctus;但在道虎沟—小西沟一带主要为中—晚侏罗世髫髻山组的地层,产有丰富的道虎沟生物群的化石,常见者有蝾螈Jeholotriton paradoxus和Chunerpeton tianyiensis,翼龙Jeholopterus ningchengensis和Pterorhynchus wellnhoferi,手盗龙类Scansoriopteryx heilmanni和(?)Pedopennadao hugouensis[本文对Xu等(2005)描述的道虎沟足羽龙(Pedopenna daohugouensis)的原始产地存有疑义],昆虫Meso baetis sibirica,Mesone taantiqua,Rhipidoblattina(Cana liblatta)hebeiensis,Brunneus haifanggouensis,Palaeontinodes haifanggouensis等,叶肢介Euestheria ziliujingensis,E.haifanggouensis,E.jingyuanensis和E.luanpingensis,植物Cladophlebis(Osmunda?)sp.,Anomozamites angulatus,A.(Trymia?) sp.,Cycadolepissp.,Ginkgoites sp.,Pityospermus sp.,Pityocladussp.,Zamites gigas,Yanliaoia sinensis和Coniopteris burejensis等。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生物群特征和地质年代学资料分析,笔者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时代为中—晚侏罗世(卡洛夫阶—牛津阶),根本不可能将其归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虎沟生物群 中—晚侏罗世 内蒙古 化石 区域地质构造 地层分布
下载PDF
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被引量:17
3
作者 季强 柳永清 +4 位作者 姬书安 陈文 吕君昌 尤海鲁 袁崇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介绍了中国学者近几年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讨论了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认为在建立中国陆相中生界区域年代系统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界线必须与国际接轨,时... 介绍了中国学者近几年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讨论了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认为在建立中国陆相中生界区域年代系统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界线必须与国际接轨,时间上应与国际系、统界线相一致。如果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国际地层委员会最终采用135Ma作为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值,那么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推测应在张家口组底部,与区域不整合面相一致,表明热河生物群的时代肯定为早白垩世。如果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值将来确定为145Ma,那么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推测位于土城子组的上部,意味着冀北地区缺失凡兰吟阶的地层,辽西地区可能缺失凡兰吟阶和欧特里沃阶的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冀北 辽西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发现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华美金凤鸟(新属、新种) 被引量:9
4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4 位作者 吕君昌 尤海鲁 陈文 柳永清 刘燕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7-210,共14页
始祖鸟的发现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迄今为止共发现了7枚保存骨骼、羽毛印痕的化石标本和1枚单根羽毛化石标本。由于始祖鸟既显示了明显的爬行动物的特征又保存了精美的羽毛,140多年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介于恐龙与鸟类之... 始祖鸟的发现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迄今为止共发现了7枚保存骨骼、羽毛印痕的化石标本和1枚单根羽毛化石标本。由于始祖鸟既显示了明显的爬行动物的特征又保存了精美的羽毛,140多年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介于恐龙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missinglink”),但更倾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或鸟类的始祖。由于始祖鸟化石稀少,加之地理分布十分局限,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围绕鸟类起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西晚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有力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学术观点,使赫胥黎140多年前提出的“假说”成为当今国际科学界占主流地位的学说和理论,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科学界的鸟类起源问题。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一直没有发现与德国始祖鸟十分接近,或与德国始祖鸟处于同样进化水平的原始鸟类化石。这种缺憾使我们难以对鸟类定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002年,笔者等在中国辽西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2种初鸟类化石,即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和支序分析,这2种初鸟类要比始祖鸟略微进步一些,在研究鸟类的早期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难以对鸟类定义问题作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鸟类 鸟类定义 桥头组 丰宁 冀北 中国
下载PDF
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具胚胎的软壳蛋化石 被引量:8
5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3 位作者 程延年 尤海鲁 吕君昌 袁崇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 ,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 ,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 ,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 ,而且为软壳蛋。翼龙...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 ,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 ,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 ,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 ,而且为软壳蛋。翼龙类蛋化石没有显示硬壳结构 ,很可能同样为软壳蛋。这些蛋化石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这两类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演化历史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化石 离龙类 热河生物群 翼龙类 胚胎 软壳 晚中生代
下载PDF
辽宁北票首次发现初鸟类化石-东方吉祥鸟 被引量:9
6
作者 季强 季鑫鑫 +5 位作者 尤海鲁 姬书安 张鸿斌 张建平 袁崇喜 王丽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3-736,共14页
本文记述了辽宁北票义县组一件新的初鸟类(Avialae)化石,这是继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 sinensis Ji et al,2002)之后初鸟类化石的又一发现.它以上下颌无齿而具角质喙、胸骨发达且具龙骨突、前肢显著长于后肢等特征与始祖鸟(Archaeop... 本文记述了辽宁北票义县组一件新的初鸟类(Avialae)化石,这是继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 sinensis Ji et al,2002)之后初鸟类化石的又一发现.它以上下颌无齿而具角质喙、胸骨发达且具龙骨突、前肢显著长于后肢等特征与始祖鸟(Archaeopteryx)不同,以后肢第Ⅰ趾爪已反转而与其它3趾对握等特征与神州鸟相区别,该化石被命名为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Jixiangornis orientalisgen.et sp.nov.)中国辽西新近发现的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新属、新种)目前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真正具有角质喙和飞行能力的原始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化石 东方吉祥鸟 辽宁北票 早白垩世 义县组 初鸟类 鸟类起源
下载PDF
新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 被引量:19
7
作者 季强 李志祥 +1 位作者 徐仁武 周昭茂 《电力需求侧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结合我国当前能源供需实际,论述了新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及其当前工作重点;提出了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激励政策及融资建议:结合江苏能效电厂项目,提出了DSM长效机制建设问题。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用电设备效率 负荷管理 节电措施 能效电厂 价格杠杆
下载PDF
辽西凌源全身长有羽毛奔龙化石的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1 位作者 袁崇喜 季鑫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7-63,共7页
对辽西凌源发现的全身长有羽毛的奔龙化石 (NGMC91) (Ji等 ,2 0 0 1)进行了再研究。根据头颅和头后骨骼的特征 ,其应归于中国鸟龙属 (SinornithosaurusXuetal.,1999)。由于研究的材料是一块处于非成年期的标本 ,虽然其有些特征明显与千... 对辽西凌源发现的全身长有羽毛的奔龙化石 (NGMC91) (Ji等 ,2 0 0 1)进行了再研究。根据头颅和头后骨骼的特征 ,其应归于中国鸟龙属 (SinornithosaurusXuetal.,1999)。由于研究的材料是一块处于非成年期的标本 ,虽然其有些特征明显与千禧中国鸟龙有别 ,但仍难以确定这些差异是否受个体发育的影响。因此 ,文中仍将其作为未定种 ,置于中国鸟龙属中。此外 ,文章还简要讨论了羽毛的发生和早期演化 ,认为羽毛出现的初始功能就是为了保持体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龙化石 早白垩世义县组 飞行功能 羽毛 辽宁
下载PDF
宁城中生代道虎沟生物群中两类具原始羽毛翼龙的发现及其地层学和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40
9
作者 季强 袁崇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1-224,T001-T003,共7页
本文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道虎沟生物群的组成及相关地层的岩性,并根据长尾型嘴口龙类(Rhamphorhynchoidea)翼龙与短尾型翼手龙类(Pterodactyloidea)翼龙同期共生的特点,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道虎沟生... 本文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道虎沟生物群的组成及相关地层的岩性,并根据长尾型嘴口龙类(Rhamphorhynchoidea)翼龙与短尾型翼手龙类(Pterodactyloidea)翼龙同期共生的特点,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道虎沟生物群中翼龙身上发育的皮肤衍生物,初步认为它们是原始羽毛(protofeathers),至少是与羽毛同源的(feather-homologous),这对于了解羽毛(广义)的演化历史和早期的形态结构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道虎沟生物群 翼龙 原始羽毛 内蒙古 生物学 地层学 形态结构 地质时代
下载PDF
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 被引量:55
10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30-33,共4页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生命发展史中若干有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始终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尤其是古生物学家,密切关注及研究的热点。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晚侏罗世灰岩中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建立,...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生命发展史中若干有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始终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尤其是古生物学家,密切关注及研究的热点。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晚侏罗世灰岩中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建立,不仅为鸟类起源于爬行类提供了化石依据,而且一直被作为鸟类的祖先而倍受重视。9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化石 鸟类 起源 古动物 侏罗世
下载PDF
粘结层中Co与Ni元素含量对热障涂层组织及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季强 宋鹏 +2 位作者 王逸群 廖红星 陆建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78,共5页
高温服役过程中热障涂层的MCrAlY粘结层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层,从而提高了涂层和基体的抗氧化性能。利用等离子喷涂制备的热障涂层,其粘结层中的Co与Ni的含量和界面微观结构是影响氧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在Ni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利用低压等离子... 高温服役过程中热障涂层的MCrAlY粘结层形成致密的氧化铝层,从而提高了涂层和基体的抗氧化性能。利用等离子喷涂制备的热障涂层,其粘结层中的Co与Ni的含量和界面微观结构是影响氧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在Ni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利用低压等离子喷涂(LPPS)分别制备粘结层为CoNiCrAlY和NiCoCrAlY的热障涂层进行高温循环氧化实验,比较研究了这两种热障涂层在1 050℃下的循环氧化寿命和失效特征。研究表明粘结层表面形貌对氧化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CoNiCrAlY粘结层更易在TGO层中形成尖晶石氧化物,最终无法形成连续的Al_2O_3层,导致涂层失效,而NiCoCrAlY粘结层表现出不同的失效方式。同时,粘结层和基体中Ni、Co等元素在氧化过程中存在强烈的互扩散,Co与Ni含量对两种涂层BC/基体界面处宏观空洞的生长产生了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CONICRALY NICOCRALY 热循环 扩散 寿命
下载PDF
用外包钢筋混凝土法加固RC柱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季强 苏三庆 张心斌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45-947,共3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重点讨论了初始应力水平指标对加固柱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应力水平指标和外包混凝土对核心混凝土约束作用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加固 二次受力 承载力
下载PDF
从层序地层学研究试论华北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 被引量:18
13
作者 季强 章雨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1-248,共8页
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过渡沉积可划分为三个层序:凤山层序、两河口-红花园层序和大湾层序,凤山层序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之间的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SB2),而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与大湾层序之间的界面为Ⅰ型层序界面(SB1)。华北地区寒武系-... 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过渡沉积可划分为三个层序:凤山层序、两河口-红花园层序和大湾层序,凤山层序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之间的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SB2),而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与大湾层序之间的界面为Ⅰ型层序界面(SB1)。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应置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的下界面,在徐州地区为三山子组(狭义)与韩家组之间,在北京西山为韭园组微晶丘与冶里组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奥陶系 层序地导 地层界线 华北地区
下载PDF
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14
作者 季强 周昭茂 +1 位作者 徐仁武 张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615-618,共4页
本文论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概况,从单纯发展供电能力到对电力需求方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供需双方有机配合,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一次能源,达到提高电能的利用率,降低需方的电费支出,保护环境。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利国利民、促进我国经济、... 本文论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概况,从单纯发展供电能力到对电力需求方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供需双方有机配合,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一次能源,达到提高电能的利用率,降低需方的电费支出,保护环境。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利国利民、促进我国经济、技术长期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国外发展国家经验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本文着重论述我国开展需求侧管理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侧管理 供方资源 需方资源
下载PDF
汽车喇叭膜片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季强 蒋伟康 戚方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4,共3页
喇叭膜片碎裂是喇叭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也是行业内技术攻关的重要课题。建立了包括喇叭膜片、动铁芯和压紧边在内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喇叭的振动特性,分析了汽车电喇叭膜片破裂的原因和机理,研究了喇叭的部分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 喇叭膜片碎裂是喇叭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也是行业内技术攻关的重要课题。建立了包括喇叭膜片、动铁芯和压紧边在内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喇叭的振动特性,分析了汽车电喇叭膜片破裂的原因和机理,研究了喇叭的部分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对膜片应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影响膜片寿命的多个因素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了优化膜片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方法,分析表明在喇叭声级不变的条件下,参数优化的膜片的最大应力可以减小15%以上,可以显著提高喇叭膜片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叭膜片 寿命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中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大型霸王龙类化石的发现(英文)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张立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9-1374,共6页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 一件包括部分头骨、下颌、肠骨等的不完整兽脚类恐龙骨架发现于辽宁喀左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估计身体全长可达9-10m。其前颌骨主体部分高、肠骨外侧面具显著的直立的嵴等特征表明该化石应归霸王龙类。它以外鼻孔大、上颌骨背缘前部略内凹、上颌骨孔向前达眶前窝前缘、腹缘与眶前窝腹缘存在较大距离等特征不同于晚白垩世的霸王龙科分子,故被命名为一新属种——喀左中国暴龙(Sinotyrannus kazuoensis gen.etsp.nov.),或许代表了最早的霸王龙科类型。该属种是已知个体最大的前晚白垩世霸王龙类,也是辽西及周边地区热河生物群中个体最大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发现不仅表明东亚是霸王龙类最主要的演化地区之一,而且为探讨霸王龙科的起源、热河生物群的组成与生态系统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霸王龙类 九佛堂组 早白垩世 辽宁喀左
下载PDF
论鸟类飞行的起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季强 袁崇喜 +1 位作者 季鑫鑫 邱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笔者简要介绍了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两种假说,即“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和“飞行的奔跑起源”假说。并根据近几年中国辽西发现的化石材料,对两种假说的立论依据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初步认为两种可能性均存在,但因奔跑而飞行的机制更... 笔者简要介绍了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两种假说,即“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和“飞行的奔跑起源”假说。并根据近几年中国辽西发现的化石材料,对两种假说的立论依据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初步认为两种可能性均存在,但因奔跑而飞行的机制更为普遍合理。“上树”是一种可能的条件,但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飞行 起源 树栖起源说 奔跑起源说 化石
下载PDF
江苏省能效资源潜力及能效电厂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季强 李强 +1 位作者 宋宏坤 菲利普.莫森索 《电力需求侧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2,共4页
介绍了江苏省能效资源潜力分析方法和工业电机等8类挖掘能效资源的DSM方案,并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10年后江苏省能效资源可实现年累计节电量42373GWh,削减高峰负荷15335MW,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能... 介绍了江苏省能效资源潜力分析方法和工业电机等8类挖掘能效资源的DSM方案,并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10年后江苏省能效资源可实现年累计节电量42373GWh,削减高峰负荷15335MW,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能效电厂的概念,并设计了江苏省第1个能效电厂的组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能效 成本效益 能效电厂
下载PDF
中国辽西建昌义县组一新的窃蛋龙(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强 吕君昌 +1 位作者 魏雪芳 王旭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02-2107,共6页
根据一具有头骨和下颌的完整骨架,建立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王氏宁远龙。它具有以下特征:至少具有10对上颌和14对下颌牙齿;股骨长于肠骨;远端尾椎体加长。具有牙齿的加长的头骨和下颌(比其他任何已报道的窃蛋龙类均原始)显示它是目前最... 根据一具有头骨和下颌的完整骨架,建立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王氏宁远龙。它具有以下特征:至少具有10对上颌和14对下颌牙齿;股骨长于肠骨;远端尾椎体加长。具有牙齿的加长的头骨和下颌(比其他任何已报道的窃蛋龙类均原始)显示它是目前最原始的窃蛋龙类。在其体腔内发现的种子为其食种子的行为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蛋龙类 宁远龙(新属) 义县组 辽宁省
下载PDF
中国中侏罗世哺乳动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季强 袁崇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4,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发现的几种中侏罗世哺乳动物:纤细辽兽、獭形狸尾兽、远古翔兽和粗壮假碾磨齿兽,除纤细辽兽发现于辽宁凌源房身九龙山组外,其他3种哺乳动物化石均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髫髻山组。这些哺乳动物化石的... 本文介绍了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发现的几种中侏罗世哺乳动物:纤细辽兽、獭形狸尾兽、远古翔兽和粗壮假碾磨齿兽,除纤细辽兽发现于辽宁凌源房身九龙山组外,其他3种哺乳动物化石均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的髫髻山组。这些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中侏罗世生物群的组成,加深了人们对于中侏罗世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为解决我国北方东部地区晚中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世 道虎沟生物群 哺乳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