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杨 季恺悦 +1 位作者 齐雅丽 季杨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12期83-83,共1页
土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土壤受到来自工业、农业等多方面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本文从我国土壤现状,土壤污染源及危害、土壤防治及修复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土壤修复 污染防治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污灌区特征污染物因子的比选
2
作者 赵杨 季杨 +1 位作者 王毅 季恺悦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10期87-87,共1页
土壤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污水灌溉在我国已有较长历史。本文对污灌区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确定特征污染物,并对其提出污染防控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污灌区 土壤修复 生态保护 农业灌溉
下载PDF
白洋淀典型水域COD的组成及各组分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琦 张超 +3 位作者 张文强 温胜芳 单保庆 季恺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15-4926,共12页
化学需氧量(COD)是我国评估有机耗氧污染的关键指标,为探究白洋淀湖心区和沼泽区天然水体COD构成组分,通过物理连续分级和三维荧光等方法揭示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质主要组成、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洋淀COD主要由类蛋白质和类腐殖... 化学需氧量(COD)是我国评估有机耗氧污染的关键指标,为探究白洋淀湖心区和沼泽区天然水体COD构成组分,通过物理连续分级和三维荧光等方法揭示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质主要组成、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洋淀COD主要由类蛋白质和类腐殖质溶解性有机物质贡献(59%~93%),无机物(如Cl^(-)和NO^(-)_(3)等)对COD产生的贡献甚微,可忽略不计;上覆水有机物主要受内生植被降解、沉积物释放[TOC释放通量1.55~2.28 mg·(m^(2)·d)^(-1)]等内源[生物源指数(BIX)>0.8]和人为污染、芦苇台田等陆源的共同影响(1.4<荧光指数(FI)<1.9),沉积物有机质以陆源(芦苇台田)为主.研究水域COD的组分主要受难生化降解有机物质(RDOC)控制,RDOC在天然环境中降解周期较长,重铬酸钾法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氧化大部分RDOC,因此高估了水体的有机耗氧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化学需氧量(COD) 三维荧光光谱 有机物质 组分贡献率
原文传递
白洋淀沼泽区与开阔水域区颗粒物组分特征与沉降通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季恺悦 李琦 +1 位作者 单保庆 张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1-281,共11页
选取白洋淀的沼泽区(烧车淀)与开阔水域区(采蒲台)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水体中新生沉降颗粒物组分组成、沉降通量及其来源.结果表明,两种典型水域中水体颗粒物组分差异显著,其中,烧车淀水域颗粒物成分以有机质(OM)为主,质量占比达到49.59%~... 选取白洋淀的沼泽区(烧车淀)与开阔水域区(采蒲台)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水体中新生沉降颗粒物组分组成、沉降通量及其来源.结果表明,两种典型水域中水体颗粒物组分差异显著,其中,烧车淀水域颗粒物成分以有机质(OM)为主,质量占比达到49.59%~74.14%;而采蒲台水域颗粒物以无机组分为主,占比为54.52%~79.27%.烧车淀沉降颗粒物中总碳(TC)、总氮(TN)含量分别为(221.16±39.73)g·kg^(-1)和(21.10±1.67)g·kg^(-1);采蒲台沉降颗粒物中TC和TN的含量分别为(172.28±91.22)g·kg^(-1)和(15.72±8.12)g·kg^(-1).由固相^(13)C CP/MASNMR光谱结果分析出白洋淀沉降颗粒物中碳组分以烷基碳、烷氧基碳为主,其中,烧车淀淀面水域颗粒物中以易分解碳烷氧基碳为主(65.65%),采蒲台淀面水域颗粒物中以较稳定烷基碳为主(50.76%).开阔水域区颗粒物沉降通量高于沼泽化区,均值分别为10.63 g·m^(-2)·d^(-1)和6.07 g·m^(-2)·d^(-1);开阔水域区不同水域类型颗粒物沉降通量排序为水道((19.91±8.87)g·m^(-2)·d^(-1))>沟壕((7.06±2.94)g·m^(-2)·d^(-1))>淀面((4.92±3.48)g·m^(-2)·d^(-1)).沉降颗粒物的C/N和C/P比值结果表明,白洋淀沉降颗粒物中有机质主要来源可能为维管束植物和浮游植物.颗粒物沉降通量与组分特征研究有利于剖析白洋淀典型区域湖泊沉积和物质转化过程,为白洋淀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颗粒物 组分特征 沉降通量 ^(13)C CP/MAS NM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