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季星岑 朱煌 +3 位作者 冯婕妤 赵立全 吴琦嵘 王洁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按屈光度分为2组:组Ⅰ74只眼(等效球镜-2.375~-6 D)及组Ⅱ65只眼(等效球镜-6.25 D~-11.75 D),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日本NIDEK公司ARK-1000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按屈光度分为2组:组Ⅰ74只眼(等效球镜-2.375~-6 D)及组Ⅱ65只眼(等效球镜-6.25 D~-11.75 D),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日本NIDEK公司ARK-10000对患者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合综合验光结果、眼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SEK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9.28%,裸眼视力≥1.0者占95.62%。组Ⅰ和组Ⅱ中分别有4只眼(5.4%)、6只眼(9.2%)的术后裸眼视力(UCVA)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而组Ⅱ中仅有1只眼(1.5%)下降2行,组Ⅰ和组Ⅱ视力改善无显著差异(χ2=1.37,P>0.05)。LASEK术后眼压稳定,而模拟角膜镜读数(S im K)、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 I)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均较术前变化显著(P<0.05)。结论 LASEK是手术治疗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定量测量角膜密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洁 朱煌 +4 位作者 冯婕妤 赵立全 田琳璐 季星岑 吴琦嵘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1-653,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正常人群的角膜密度值,探讨角膜密度与年龄及角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对224眼健康眼按年龄段和角膜厚度进行分组,利用OCULUS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获取三维图像,测量角膜顶点垂直轴线上角膜的最大密度值。观察各个年龄段及不... 目的定量分析正常人群的角膜密度值,探讨角膜密度与年龄及角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对224眼健康眼按年龄段和角膜厚度进行分组,利用OCULUS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获取三维图像,测量角膜顶点垂直轴线上角膜的最大密度值。观察各个年龄段及不同角膜厚度受检者的角膜密度值,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224眼健康眼角膜平均密度值为21.91±3.34,年龄和角膜厚度均与角膜密度呈正相关(r=0.5643,P<0.0001;r=0.2004,P=0.0026)。角膜密度(Y)与年龄(X1)和角膜厚度(X2)的回归方程为:Y=18.9420+0.0882X1,Y=500.78+1.8801X2;进行多元相关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2.3424+0.0943X1+0.0303X2(R2=0.3972,F=72.87,P<0.0001)。结论 角膜密度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并且角膜越厚,角膜密度值越大。可以根据年龄、角膜厚度估算角膜密度,客观评估角膜的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系统 角膜密度 角膜混浊 角膜厚度
下载PDF
23-G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谢阳 卢国华 +2 位作者 毛平安 孙新成 季星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71-2372,共2页
目的:观察23-G高速玻璃体切割技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采用23-G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6mo。结果: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均顺利完成... 目的:观察23-G高速玻璃体切割技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采用23-G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6mo。结果:26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23-G高速玻璃体切割术可广泛适用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玻璃体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LASEK对近视患者前房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琦嵘 朱煌 +3 位作者 赵立全 冯婕妤 季星岑 王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LASEK对近视眼前房形态的影响。方法将78例(154眼)近视患者按屈光度≤-6.00D及≥-6.25D分为中低度近视组和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利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观察2组LASEK术前和术后半年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角膜容积、瞳... 目的探讨LASEK对近视眼前房形态的影响。方法将78例(154眼)近视患者按屈光度≤-6.00D及≥-6.25D分为中低度近视组和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利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观察2组LASEK术前和术后半年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角膜容积、瞳孔直径及平均前房角度数及不同部位(上方90°、下方270°、鼻侧360°和颞侧180°)前房角度数的变化,以评估LASEK对前房形态是否存在影响。结果 LASEK术后半年,中低度和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前房深度分别为(3.12±0.30)mm、(3.07±0.28)mm,均较术前变浅(均为P<0.05),前房容积、角膜容积、瞳孔直径、平均前房角及不同部位前房角度数均比术前减小(均为P<0.05)。结论 LAESK术后半年,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角膜容积、瞳孔直径、平均前房角及各部位前房角均较术前降低,可能是LASEK术后患者视近时眼调节改变以及术后患者角膜变薄、晶状体虹膜隔在眼压影响下前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LASEK PENTACAM 前房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对晶状体密度的影响
5
作者 王洁 朱煌 +3 位作者 赵立全 冯婕妤 吴琦嵘 季星岑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激光切削时间、激光切削深度和患者术前屈光度数对晶状体密度的影响。方法 83例患者154只眼行LASEK手术,分为高、中、低3个年龄组,利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患者双眼LASEK术前1 d和术...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激光切削时间、激光切削深度和患者术前屈光度数对晶状体密度的影响。方法 83例患者154只眼行LASEK手术,分为高、中、低3个年龄组,利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患者双眼LASEK术前1 d和术后6个月晶状体密度,并测量患者术前屈光度数、激光切削时间和切削深度,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晶状体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低、中年龄组患者激光切削时间、切削深度和屈光度数与晶状体密度改变相关,尤其是低年龄组患者激光切削时间和激光切削深度与晶状体密度改变相关呈显著正相关(P<0.01),低、中年龄组术前屈光度数与晶状体密度改变呈负相关(P<0.05)。而高年龄组患者激光切削时间、深度和术前屈光度与晶状体密度改变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虽然激光切削时间、切削深度和屈光度数与晶状体密度存在高度相关性,但LASEK术后短期内对晶状体密度影响不大,说明LASEK手术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手术,但术后的长期安全性仍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晶状体密度 激光切削时间 激光切削深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