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3 位作者 张键 杨齐 王国庆 林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影响。方法45例Ⅱ、Ⅲ期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根据体检、B超及钼靶像计数腋窝淋巴结总数和阳性、阴性淋巴结数,与未行新辅助化疗直接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影响。方法45例Ⅱ、Ⅲ期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根据体检、B超及钼靶像计数腋窝淋巴结总数和阳性、阴性淋巴结数,与未行新辅助化疗直接手术治疗的79例乳腺癌(直接手术组)比较,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检出腋窝总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为(16.9±5.9)枚和(2.5±2.2)枚,显著低于直接手术组的(20.8±8.0)枚和(3.9±3.0)枚(t=-2.856,P=0.005;t=2.790,P=0.006),2组阴性淋巴结分别为(14.4±5.4)枚和(16.7±7.0)枚,无统计学差异(t=-1.904,P=0.055)。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40例随访6—19个月,平均10个月;直接手术组67例随访7—21个月,平均12个月,2组各有4例复发。结论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检出的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下载PDF
腔镜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微创腔镜手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疼痛 ,缩短恢复时间 ,而且切口位于隐蔽部位 ,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微创腔镜手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疼痛 ,缩短恢复时间 ,而且切口位于隐蔽部位 ,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通过乳腺腔镜可以进行细微的止血和解剖 ,并安全地完成乳房切除术和乳房即时重建、哨兵淋巴结活检以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还可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以及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的手术治疗 ;纤维乳管镜可用于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通过腔镜手术既可使乳腺疾病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又保持术后良好的乳房外形与功能 ,而不遗留明显的瘢痕 ,从而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技术 乳腺疾病 诊断 治疗 乳腺切除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增强MRI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士淮 石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增强MRI用于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1年11月乳腺癌63例,Ⅱ期45例,Ⅲ期18例。接受2~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CEF或ET,分别在新辅助化疗前和新辅助化疗后即手术前接受2次增强MRI检... 目的研究增强MRI用于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1年11月乳腺癌63例,Ⅱ期45例,Ⅲ期18例。接受2~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CEF或ET,分别在新辅助化疗前和新辅助化疗后即手术前接受2次增强MRI检查,全部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3~6周手术,术后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评估肿瘤大小。结果新辅助化疗后经增强MRI评估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49例,疾病稳定(SD)5例,无疾病进展(PD)者,总有效率92.1%(58/6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93.7%(59/63)。MRI评价的敏感性为93.2%(55/59),特异性为25.0%(1/4),阳性预测值94.8%(55/58),阴性预测值20.0%(1/5),准确率88.9%(56/63)。除CR 9例外,54例增强MRI测量肿瘤残存病变最大径线0.6~5.1 cm,病理镜下残余肿瘤最大径线0.5~4.8 cm,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呈高度相关性(r=0.834,P=0.001)。结论增强MRI可以准确反映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组织的变化,在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MRI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季晓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甲亢 甲状腺癌 诊断 治疗进展 并发症
下载PDF
微重力反应器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季晓昕 李非 李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86-188,共3页
目的:微重力培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培养技术,可用于组织工程、细胞培养等多个领域。介绍微重力反应器模拟微重力环境用于细胞培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01/2002-06的文章,检索词为“microgravity,simulatedmicrogravity,b... 目的:微重力培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培养技术,可用于组织工程、细胞培养等多个领域。介绍微重力反应器模拟微重力环境用于细胞培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01/2002-06的文章,检索词为“microgravity,simulatedmicrogravity,bioreactor,tissueengineering,cellculture,Rotatingcellculturesystem”,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模拟微重力下细胞培养的研究。②微重力组织工程学的研究。③随机对照实验研究。④微重力环境的创建。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88篇与脊髓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献,其中19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69篇文章系同一类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①模拟微重力培养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实用性:避免湍流形成的过大剪切力;培养液通过旋转逐渐混合;零顶空间;贴壁依赖性细胞可在载体上生长;提供充分氧合作用。②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的生长:细胞易于聚集,产生更高的细胞密度。③微重力反应器可以建立动物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达到满足器官替代物,或体外研究的要求。④通过微重力反应器所构建的三维组织结构中可产生血管样管状结构,用于产生组织工程学的血管管道。⑤需要解决的问题:微重力反应器所构建的三维结构一旦离开微重力环境,其功能能否长期保持,或移植整合到宿主组织后仍保持不变,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模拟微重力培养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培养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建立动物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可以为多种细胞和组织块的生长和代谢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组织培养,并保持所培养细胞的组织分化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失重模拟 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肝硬化晚期顽固性腹水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腹水 肝硬化 治疗
原文传递
微重力反应器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季晓昕 李铎 李非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模拟微重力培养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培养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建立动物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在近10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微重力反应器源自美国航空航天局,是一种水平旋转的、无泡的旋转培养仪,可以提供模拟微重力环境,具有充分的氧和营养物质的... 模拟微重力培养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培养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建立动物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在近10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微重力反应器源自美国航空航天局,是一种水平旋转的、无泡的旋转培养仪,可以提供模拟微重力环境,具有充分的氧和营养物质的交换、三维立体结构、低剪切力和独特的流体力学特征等优点。这种悬浮培养技术为多种细胞和组织块的生长和代谢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组织培养,并保持所培养细胞的组织分化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胰腺癌生长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季晓昕 李非 孙家邦 《胰腺病学》 200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关键词 胰腺癌 生长 转移机制 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胰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季晓昕 李非 孙家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15-217,共3页
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引起的转移性疾病.调控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细胞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近年来,有关胰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转移 研究进展 分子机制 细胞生物学特性 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4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周永桥 段煜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6.9±20.7)min显著短于开腹组(133.6±20.0)min(t=-3.456,P=0.000),术中出血量(84.4±27.6)ml显著少于开腹组(145.7±34.0)ml(t=-8.34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4.0±1.0)d(t=-5.89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2±3.0)枚vs.(12.3±2.6)枚(t=-0.127,P=0.899)]。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3.3%(30/36)vs.60.0%(21/35),χ2=4.775,P=0.029]。71例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2组局部复发各1例,远处转移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乳腔镜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结病理改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骆成玉 季晓昕 +4 位作者 林华 杨齐 张键 刘宝胤 关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 目的研究乳腔镜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的病理改变。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例乳腔镜和常规各100例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收获的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比例、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平均淋巴结大小以及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乳腔镜组和常规组在收获淋巴结总数(1 781枚和1 737枚)、转移淋巴结比例(11.9%和13.4%)、平均每例收获淋巴结数(17.8±5.8和17.4±4.9)以及平均淋巴结大小(0.33和0.38 cm)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总共3518枚淋巴结病理形态变化(包括淋巴结膜破裂、淋巴结内出血、淋巴结囊分离和淋巴结碎裂)的分析,乳腔镜组和常规组中淋巴结出现病理形态改变分别占6.8%和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不影响淋巴结的整体病理性质,不会对淋巴结造成更多的损伤,没有增加淋巴结病理形态改变的可能性。脂肪抽吸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增加手术的危险,具有肿瘤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 病理改变
下载PDF
局麻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乳腺癌切除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骆成玉 张键 +2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局部麻醉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进行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因为不同原因不便或不愿意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或加静脉强化麻醉(氟芬合剂)实施乳房局部手术+乳腔镜腋窝淋巴... 目的分析局部麻醉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进行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因为不同原因不便或不愿意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或加静脉强化麻醉(氟芬合剂)实施乳房局部手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对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切口均1期良好愈合,未出现皮下积液、积血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全组病例术后随访6—59个月,术后患者短期恢复佳,无1例因手术麻醉致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随访期间未发现乳腺癌在乳房和腋窝局部复发。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或配合静脉强化麻醉对某些特殊患者方便、可行,提高了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好,为以后开展乳腺癌当日手术(day operation)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麻醉 手术
下载PDF
保乳手术治疗多灶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煜飞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键 季晓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73-1074,共2页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 多灶性 恶性肿瘤 Ⅱ期乳腺癌 西方国家
下载PDF
乳腺密度与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宝胤 骆成玉 +1 位作者 张键 季晓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60-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X密度等级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7月,18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在术后5~8年(平均6.1年)进行随访,对术前X线乳腺钼靶像按照BI-RADS标准,以乳腺百分密度分为<25%、25%~50%、51%~75%... 目的探讨乳腺X密度等级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7月,180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在术后5~8年(平均6.1年)进行随访,对术前X线乳腺钼靶像按照BI-RADS标准,以乳腺百分密度分为<25%、25%~50%、51%~75%、>75%4个等级,以包含乳腺密度在内的11个相关因素做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价乳腺密度与乳癌保乳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和乳腺密度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Waldχ2=9.429,P=0.002;Waldχ2=9.346,P=0.002);4个密度组的复发率依次为6.2%(3/48)、12.0%(6/50)、11.6%(5/43)、28.2%(11/39),乳腺密度越高,局部复发风险越大。乳腺密度不是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Waldχ2=2.944,P=0.400),各密度组间远处转移率依次为16.7%(8/48)、14.0%(7/50)、7.0%(3/43)、7.7%(3/39),远处转移风险不随乳腺密度增高而加大。术后化疗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Waldχ2=4.334,P=0.037;Waldχ2=4.417,P=0.036)。结论乳腺密度与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有相关性,但不是术后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密度 乳腺癌 局部复发 保乳手术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骆成玉 林华 +5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张键 丁毅 薛镭 张勇智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乳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其中采用新辅助内分泌者9例,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12例,CEFi方案治疗102例。新辅助治疗结束1周后,实施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总的临床缓解率(CR+PR)为87.9%(116/1... 目的评价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乳腺癌进行新辅助治疗,其中采用新辅助内分泌者9例,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12例,CEFi方案治疗102例。新辅助治疗结束1周后,实施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总的临床缓解率(CR+PR)为87.9%(116/132)。肿瘤对不同方案的新辅助治疗反应存在差异,内分泌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仅22.2%,显著小于其余二组(CEFi92.2%、紫杉醇+表阿霉素联合95.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Fi和联合使用紫杉醇和表阿霉素方案临床效果较好。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缓解率较低,反应缓慢,不推荐用内分泌治疗进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后距离手术日一般至少1周;新辅助化疗3~4个周期后外科手术,术后再补足2~3个周期化疗;兼顾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生物学和患者心理三方面,放射治疗最好放在化疗结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评价
原文传递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晓昕 高彦彦 李莉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中筛选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分类,确定了自我实现、心理感受、社会环境和工作特征等四类因子。以四类因子作为重点解释变量,研究了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探讨... 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中筛选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分类,确定了自我实现、心理感受、社会环境和工作特征等四类因子。以四类因子作为重点解释变量,研究了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探讨可能的原因,提出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自我实现程度、构建基层人际网、改善社会环境因素和工作特征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崔智淼 骆成玉 +6 位作者 杨齐 林华 季晓昕 刘宝胤 李鑫 石岩 赵兴飞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34-37,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乳腔镜辅助改良根治术患者413例,其中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127例,作为实验组,乳...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乳腔镜辅助改良根治术患者413例,其中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127例,作为实验组,乳腔镜辅助传统改良根治术286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最匹配的12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术后满意度和总体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乳头乳晕复合体 满意度
原文传递
多灶性乳腺导管腺瘤1例报告
18
作者 崔智淼 林华 +5 位作者 骆成玉 石岩 张恩宇 季晓昕 刘宝胤 李鑫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90-1190,F0003,共2页
患者女,58岁,因“发现左乳兀痛性肿物2月余”于2016年6月27日入院。查体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2个直径约2cm肿块,质韧,边界欠清,可活动,无压痛。
关键词 乳腺导管 多灶性 腺瘤
原文传递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虹 王春晖 +1 位作者 季晓昕 宗国杰 《商业会计》 2020年第10期76-78,共3页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关键环节,对于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力度的决定性因素,不仅能够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还能够进一步盘活资金。文章对高...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关键环节,对于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力度的决定性因素,不仅能够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还能够进一步盘活资金。文章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针对目前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与改进建议,以促进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 财务管理模式 必要性 创新
下载PDF
基于管理会计的高校财务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20
作者 曹越 季晓昕 王春晖 《商业会计》 2022年第22期93-95,119,共4页
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后,很多高校从微观层面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了调整;而宏观层面,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队伍建设方面也相应面临着长期的挑战,由“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高校财务的必然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高... 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后,很多高校从微观层面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了调整;而宏观层面,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队伍建设方面也相应面临着长期的挑战,由“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高校财务的必然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队伍在深化管理会计应用中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归纳制度、管理、信息化、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结合高校财务队伍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设计问卷开展调研。以《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为指引,提出政策改革背景下创新高校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用人机制、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管理会计 财务队伍 职业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