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化瘀解毒法对结肠癌裸鼠模型癌及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表达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宁康文 简小兰 +5 位作者 曾普华 邝婉婷 杨家翔 周婉双 刘伟 兰东强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研究健脾化瘀解毒法对结肠癌原位种植瘤癌及癌旁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结肠癌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益气组、化... 目的研究健脾化瘀解毒法对结肠癌原位种植瘤癌及癌旁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结肠癌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益气组、化瘀解毒组、健脾化瘀解毒组、雷帕霉素组及5-氟尿嘧啶组,每组5只。干预各组4周后,检测各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KT1、mTOR、p-4EBP1的表达均上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KT、mTOR、p-4EBP1的表达水平均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肠黏膜组织。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化瘀解毒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益气法、化瘀解毒法均能下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KT、mTOR、p-4EBP1蛋白,但其降低水平不如健脾化瘀解毒法。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法能够降低AKT、mTOR、p-4EBP1蛋白的表达,健脾益气法与化瘀解毒法协同增效,以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瘀解毒法 结直肠癌 AKT MTOR p-4EBP1
下载PDF
健脾消癌方对结肠癌HCT116/5-Fu耐药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邝婉婷 曾普华 +3 位作者 宁康文 杨家翔 兰东强 简小兰 《湖南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74-179,共6页
目的:研究健脾消癌方对HCT116/5-Fu耐药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5-Fu浓度递增间断刺激法诱导建立HCT116/5-Fu细胞,制备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设立10%、15%、20%含药血清组,设立相同浓度无药血清对照组及10%胎牛血清组。采用... 目的:研究健脾消癌方对HCT116/5-Fu耐药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5-Fu浓度递增间断刺激法诱导建立HCT116/5-Fu细胞,制备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设立10%、15%、20%含药血清组,设立相同浓度无药血清对照组及10%胎牛血清组。采用CellTiter GLO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细胞抑制率,采用PI-FACS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Annexin V-APC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对HCT116/5-Fu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而抑制作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HCT116/5-Fu细胞凋亡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含药血清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提高幅度增大;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均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消癌方可抑制HCT116/5-Fu细胞的增殖,促进HCT116/5-Fu细胞的凋亡,阻滞其细胞周期进程,且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具有改善结直肠癌耐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消癌方 HCT116/5-Fu细胞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