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宁更献 李力 +3 位作者 侯军良 孙梅花 戎君 郑欢伟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诱因、病因、性别、年龄、生化学指标、凝血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病因为乙肝...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诱因、病因、性别、年龄、生化学指标、凝血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病因为乙肝相关84例(70%);发病有明确诱因109例(90.83%);死亡组与存活组间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血清钠、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2个以上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发病前多有明确的诱因,对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有重要意义,并且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与实验室指标、并发症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病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宁更献 侯军良 +2 位作者 张新元 戴二黑 陈翠英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重症患者肝功的改善作用。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慢性重症患者8例,分离其自体骨髓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于移植后1、2、4、8周进行肝功能等检测,并观察其移...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重症患者肝功的改善作用。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慢性重症患者8例,分离其自体骨髓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于移植后1、2、4、8周进行肝功能等检测,并观察其移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移植1、4、8周后,37例(92.9%)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逐渐降低,由平均(112.3±25.10)U/L降至(62.45±18.4)U/L;34例(85%)患者总胆红素(TBIL)逐渐下降,由平均(86.2±23.1)μmol/L降至(50.12±18.4)μmol/L;35例(87.5%)患者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平均(28.5±9.3)g/L升至(33.56±12.8)g/L。移植后37例(92.5%)患者凝血酶原治动度(PTA)不同程度升高,由治疗前平均(37.8±11.9)%上升至治疗8周后的(64.2±21.3)%;37例(92.9%)患者胆碱脂酶活力逐渐升高,由平均(3425.24±36.41)U/L上升至治疗8周后的(4635.2±52.4)U/L;34例(85%)患者胆固醇逐渐升高,由平均(2.7±1.2)mmol/L上升至治疗8周后的(3.8±1.4)mmol/L;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轻32例(80%),食欲改善34例(85%),乏力好转37例(92.5%);腹胀减轻34例(85%);在40例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移植 慢性肝衰竭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宁更献 孝奇 +1 位作者 马春华 杜瑞清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5期2091-2093,共3页
肝癌是世界第五大常见肿瘤,每年死于HCC患者超过60万例[1]。手术切除是有望治愈肝癌的惟一治疗手段,但由于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且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病死率较高,总体预后差。能切除的... 肝癌是世界第五大常见肿瘤,每年死于HCC患者超过60万例[1]。手术切除是有望治愈肝癌的惟一治疗手段,但由于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且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病死率较高,总体预后差。能切除的肝癌只占整个肝癌病例数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宁更献 李力 +3 位作者 杜婧 王立静 郑欢伟 许尊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7期42-46,共5页
肝衰竭是一组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严重损害的临床症候群,预后极差。其发病机制因病因的不同而异,而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学者与专家的重视,国内外对于细胞因子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肝衰竭... 肝衰竭是一组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严重损害的临床症候群,预后极差。其发病机制因病因的不同而异,而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学者与专家的重视,国内外对于细胞因子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及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并且提出了肝衰竭治疗的相关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细胞因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宁更献 孝奇 +4 位作者 马春华 孙梅花 王立静 王月彩 杜瑞清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4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WE7568-2射频仪和12电极射频针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30例大肝癌患者43个病灶,RFA前后联合TACE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RFA操作...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WE7568-2射频仪和12电极射频针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30例大肝癌患者43个病灶,RFA前后联合TACE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RFA操作均顺利完成。并发症6.67%(2/30),包括腹腔出血1例,血气胸1例。TACE无并发症。随访6~36个月,随访率96.7%,患者血清AFP下降85.7%,缓解率93.3%(28/30),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0/30)、80.0%(24/30)和41.7%(10/24)。结论 RFA联合TACE能发挥互补增益作用,是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麻疹1例
6
作者 宁更献 陈翠英 曹来福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甲型 麻疹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40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宁更献 耿建章 +1 位作者 唐亚芳 陈翠英 《河北中医》 2008年第6期625-625,共1页
关键词 破伤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立静 苗同国 +2 位作者 宁更献 张建集 蔡丽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翠英 刘晓平 +5 位作者 戴二黑 孙杏丽 宁更献 王素平 曹来福 王美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拉米夫定 10 0mg/d口服 ,连用 2 4个月 ,设立对照组。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 6个月、12个月和 2 4个月分别记录Child Pugh得分 ...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拉米夫定 10 0mg/d口服 ,连用 2 4个月 ,设立对照组。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 6个月、12个月和 2 4个月分别记录Child Pugh得分 ,并进行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HBV血清标志物以及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2 8例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 ,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明显降低 ,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厚、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血清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Child Pugh计分平均降低 2 .5 ,5 4.2 %患者提高了分级 (12例从B到A ,1例从C到B) ,而对照组仅有10 .5 %的患者Child Pugh分级得到了改善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3 2 .1% (9/2 8)。结论 拉米夫定能使HBV复制指标阳性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肝功能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降低 ,病情缓解。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患者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前 拉米夫定 对照组 乙型肝炎肝硬化 患者 失代偿期 CHILD-PUGH DNA 记录 水平
下载PDF
我国输入性疟疾流行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力 侯桂英 +4 位作者 孙梅花 王立静 宁更献 范彦军 郑欢伟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目前随着中非贸易增加,输入性疟疾病例有增加趋势,输入性疟疾是当前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我国近年来输入性疟疾的疫情资料、临床特征、防治情况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输入性疟疾 临床特征 防治 输入性恶性疟疾
下载PDF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检测Treg细胞、TH17细胞、TGF-β、IL-17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蔡莉芬 孙梅花 +4 位作者 王立静 高慧萍 宁更献 李树娟 侯桂英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1143-1144,共2页
目的研究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IL-17A,分析其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 目的研究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IL-17A,分析其在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 Foxp3highTreg细胞、TH17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TGF-β、IL-17A的水平。结果显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CD4+CD2+5 Foxp3high Treg细胞百分率和血清中TGF-β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H17细胞百分率和血清中IL-17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71 手足口病 外周血、CD4+CD25+Foxp3highTreg细胞 TH17细胞 TGF-Β IL-17A
下载PDF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莉芬 孙梅花 +4 位作者 王立静 高慧萍 宁更献 李树娟 侯桂英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1055-1057,共3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婴幼儿为易感人群,易于幼托机构流行。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流行在我国地区呈...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婴幼儿为易感人群,易于幼托机构流行。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流行在我国地区呈上升趋势,该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71 手足口病 小儿 免疫功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新元 宁更献 +2 位作者 彭霞 侯军良 王惠芳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慢性HBV携带者 肝脏病理改变 临床意义 组织病理检查 病理特点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序贯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素平 陈翠英 +4 位作者 耿建章 孙杏丽 唐亚芳 宁更献 曹来福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681-1682,共2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序贯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寻求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随机入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功能中度以上受损,HBV DNA>1×104拷贝/ml、HBeA...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序贯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寻求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最佳治疗途径。方法随机入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功能中度以上受损,HBV DNA>1×104拷贝/ml、HBeAg阳性/阴性患者。除常规保肝治疗外,按抗病毒药物应用的不同平均分为3组:A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B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C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序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24个月时,3组患者HBV DNA持续阴转率分别为70.0%(28/40)、95%(38/40)、100%(40/40)。C组患者在改善症状、稳定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满意,二者联合耐药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夫韦酯 联合/序贯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硬化
下载PDF
输入性恶性疟疾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力 宁更献 +2 位作者 王立静 刘洋 郑欢伟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1期3290-3292,3295,共4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为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临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石家庄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为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临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石家庄地区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等,实验室检查主要为白细胞升高,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肝功能、肾功能异常。单用蒿甲醚治疗40例,联合应用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伯氨喹治疗26例,66例患者除1例死亡,3例遗留有慢性肾衰竭外,均治愈(治愈率93.9%),疗程8~28 d,治疗后再燃1例。结论输入性恶性疟疾临床表现各异,及早确诊,及时给予抗疟原虫为主的对症支持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对提高输入性恶性疟疾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疾 临床症状 蒿甲醚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肝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军良 张新元 +2 位作者 贾彦生 宁更献 刘先锻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硬化 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
下载PDF
Gilbert综合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金国 陈翠英 宁更献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诊断 鉴别 治疗
下载PDF
PSE和EVS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新元 张振福 +6 位作者 宁更献 黄艳 彭霞 刘晓平 董正洪 刘恒军 王惠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PSE和EVS联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9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PSE+EVS组)和对照组(EVS组)各45例,观察静脉曲张和消化退出血以及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联合治疗... 目的:研究PSE和EVS联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9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PSE+EVS组)和对照组(EVS组)各45例,观察静脉曲张和消化退出血以及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曲张消失率、静脉曲张复发率、1年内再出血率和2年内再出血率分别为91.11%和71.11%(P>0.05)、25%和51.35%、4.65%和20.51%、12.5%和35.14%(P<0.05)。联合治疗组门脉血流量明显降低,BPC和WBC明显上升。结论:PSE和EVS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 EVS 联合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整合素α_5β_1及黏着斑激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耿建章 甄真 +2 位作者 陈翠英 王素平 宁更献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44-34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5β1及黏着斑激酶(FAK)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慢性乙肝患者100例,其中S0期20例,S1期21例,S2期22例,S3期19例,S4期18例。均行肝组织穿刺,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整合素α5β1、FAK的表达... 目的探讨整合素α5β1及黏着斑激酶(FAK)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慢性乙肝患者100例,其中S0期20例,S1期21例,S2期22例,S3期19例,S4期18例。均行肝组织穿刺,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整合素α5β1、FAK的表达分布,并采用HPIAS-1000型多媒体真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测定。其含量以表达阳性区域占全视野面积的百分比(面密度)平均数表示。结果肝组织整合素α5β1、FAK染色阳性物质呈棕黄色,其含量随着纤维化程度(S0~S4)的加重而逐渐增加(F值分别为58.87、59.14,P<0.05);整合素α5β1与FAK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11,P<0.01)。结论整合素α5β1及FAK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整合素Α5Β1 黏着斑激酶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生化及病理改变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立静 孙梅花 +3 位作者 李静 范景芳 宁更献 叶立红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生化及肝脏病理特征。方法对母婴传播慢性乙肝患者107例按年龄划分,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生化及肝脏病理特征。方法对母婴传播慢性乙肝患者107例按年龄划分,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等,统计分析年龄、血液生化指标、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随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肝组织炎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31,P<0.01),肝纤维化亦随年龄增加呈加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84,P<0.01),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结论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传播 病毒性肝炎 乙型 年龄 组织学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