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耿二冬 宁涓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0-63,76,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住院的97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和临床特征确定抗...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型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住院的97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和临床特征确定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n=724)和替格瑞洛组(n=247)。氯吡格雷组患者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口服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观察两组中不同基因型患者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的出血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中,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的MACEs总发生率高于快速代谢型及缓慢代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替格瑞洛组中,快速代谢型患者的出血总发生率高于缓慢代谢型及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PCI后预防MACEs发生方面效果相当。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CYP2C19基因非常缓慢代谢型患者,其预防MACEs发生的效用较低;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CYP2C19基因快速代谢型患者,其出血发生率较高。临床可以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采取个体化治疗,以优化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CYP2C19基因型 抗血小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宁涓 刘启发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诱导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动物骨髓移植模型中证实Treg细胞可以促进移植物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诱导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动物骨髓移植模型中证实Treg细胞可以促进移植物植入,减少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度,但并没有消除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作用。在人体有关Treg细胞对GVHD的影响因研究者分析Treg细胞采用的表型不同,其结论存在不一致性。本文就新近Treg细胞生物学特性,Treg细胞与GVHD和GVL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
下载PDF
胸腔内注药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燕 王华敏 宁涓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2期153-154,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联合静脉化疗治疗60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合并恶性胸水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胸水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60例恶性胸水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 目的通过观察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联合静脉化疗治疗60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合并恶性胸水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胸水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60例恶性胸水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管,间断引流胸水后,胸腔注入顺铂,对于KPS评分≥70分的同时给予静脉GP方案化疗。结果完全有效(CR)9例,部分有效(PR)35例,有效率73.3%(44/60),治疗后患者的胸闷、气短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4例KPS评分增加了10~20分。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胸腔注药联合静脉化疗是最有效、能为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所致恶性胸水以胸腔局部治疗为主,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远期疗效欠佳,只有二者联合效果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水 胸腔内注药 静脉化疗
下载PDF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宁涓 高桂华 魏华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怀柔医院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63例ⅢB期至Ⅳ期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观察6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怀柔医院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63例ⅢB期至Ⅳ期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观察6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分析近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病理类型是否为腺癌将63例患者分为腺癌组(51例)与非腺癌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及生存曲线。结果63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12例,疾病稳定(SD)30例,疾病进展(PD)21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9.0%,DCR为6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7.41±3.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23例(36.5%),腹泻14例(22.2%),皮疹及腹泻的发生以Ⅰ度和Ⅱ度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是DCR的影响因素(P<0.05)。腺癌组6个月DCR高于非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生存曲线优于非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肯定,尤其对腺癌患者疗效较好,且应用后不良反应发生轻微,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埃克替尼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易瑞沙治疗36例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宁涓 高桂华 王晓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4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3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口服易瑞沙治疗,250 mg/d,直至病情进展。结果 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3例... 目的观察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3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口服易瑞沙治疗,250 mg/d,直至病情进展。结果 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3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为38.8%,疾病控制率为75.0%。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轻度腹泻。结论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易瑞沙 疗效
下载PDF
中国人群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耿二冬 宁涓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人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在Pubmed、Medline、Ovid、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等中检索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影响因素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纳入有关...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人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在Pubmed、Medline、Ovid、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等中检索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影响因素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纳入有关中国人的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6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高龄(本研究指年龄>75岁)(OR=1.89,95%CI:1.65~2.16,P<0.0001,I2=0%)、患有高血压(OR=1.93,95%CI:1.35~2.75,P=0.0003,I2=66%)、患有冠心病(OR=1.36,95%CI:1.18~1.57,P<0.0001,I2=28%)、心房颤动病程长(OR=1.86,95%CI:1.01~3.41,P=0.05,I2=29%)、有心力衰竭病史(OR=3.25,95%CI:1.62~6.50],P=0.00009)及其他部位栓塞(OR=6.52,95%CI:2.30~18.52,P=0.0004)是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病程、心力衰竭和栓塞都是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未发现保护因素。但因纳入研究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而缺乏高质量的队列研究,且受纳入文献的质量限制,上述结论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肠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及营养水平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胡立娟 宁涓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3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及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怀柔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癌且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肠外营...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及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怀柔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癌且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腹胀轻度率、重度率及灌肠满意率。根据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等指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营养水平变化。根据免疫球蛋白A、G、M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根据CD_(3)^(+)、CD_(4)^(+)、CD_(8)^(+)、CD_(4)^(+)/CD_(8)^(+)等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水平。应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体健康等。结果观察组轻度腹胀、灌肠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重度腹胀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ALB、HGB、PA、TRF等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IgM等水平及CD_(3)^(+)、CD_(4)^(+)、CD_(8)^(+)、CD_(4)^(+)/CD_(8)^(+)等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营养水平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撤离免疫抑制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宁涓 刘启发 +3 位作者 罗晓丹 范志平 张钰 孙竞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0-481,共2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当今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手段,但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严重影响其疗效,对allo-HSCT复发患者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但对于非血缘关系供者移植复发患者因受供者来源的限制,...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当今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手段,但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严重影响其疗效,对allo-HSCT复发患者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但对于非血缘关系供者移植复发患者因受供者来源的限制,不能使所有患者受益。我们报道7例allo-HSCT复发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停用或减量,给予IL-2方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复发 免疫抑制剂 疗效观察 方案治疗 白细胞介素2 ALLO-HSCT
原文传递
FOLFOX4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宁涓 高桂华 +1 位作者 胡立娟 王建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FOLFOX4)28例:奥沙利铂(OXA)85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亚叶酸钙(LV)200mg/m2静脉滴注2h,第1~2...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4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FOLFOX4)28例:奥沙利铂(OXA)85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亚叶酸钙(LV)200mg/m2静脉滴注2h,第1~2天;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注射,随后600mg/m2持续静脉滴入24h。14d为1个周期,4个周期评价疗效。B组(XELOX)26例: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早晚各1次,第1~14天,21d或28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两组均至少连用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54例均可评价疗效,A组、B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46.4%(13/28)和42.3%(11/26),A组有效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791)。不良反应方面:两组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相近(χ2=0.552、0.108,P=0.550、0.787)。B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A组(χ2=9.495、4.862、6.273,P=0.003、0.033、0.108)。手足综合征在B组发生率高(χ2=13.389,P=0.000),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度。结论FOLFOX4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相近,但XELOX方案具有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好等优点,值得临床一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培美曲塞治疗一线失败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宁涓 高桂华 +1 位作者 胡立娟 王建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15期2339-2342,共4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一线失败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34例晚期非鳞 NSCLC 患者,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而采用培美曲塞化疗。其中培美曲塞单药治疗14例,培美曲塞联合...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一线失败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34例晚期非鳞 NSCLC 患者,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而采用培美曲塞化疗。其中培美曲塞单药治疗14例,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治疗20例,21 d 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4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16例,客观缓解率(ORR)为8.8%(3/34),疾病控制率(DCR)为52.9%(18/34),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MPFS)为2.7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一线失败的晚期非鳞 NSCLC 可使部分患者生存期延长,且毒副作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培美曲塞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aGVHD在allo-HSCT后小鼠早期弥漫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涓 刘启发 +2 位作者 罗晓丹 范志平 张钰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了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在早期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本研究构建C57BL/6→BALA/C小鼠allo-HSCT aGVHD模型,动态对移植后小鼠的肺脏进行CT、肺组织病理和肺组织内TNFα和IFNγ检测.单纯照射(A... 为了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在早期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本研究构建C57BL/6→BALA/C小鼠allo-HSCT aGVHD模型,动态对移植后小鼠的肺脏进行CT、肺组织病理和肺组织内TNFα和IFNγ检测.单纯照射(A组)、同基因移植(B组)和异基因移植(C组)小鼠aGVHD发生率分别为0%,0%和100%.移植后+3,+7天3组小鼠肺部未见影像学异常,A组+12天(濒死前)10只小鼠有两只出现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渗出影,B组+12,+14天小鼠未出现影像学异常,C组+14天(aGVHD后3天)10只小鼠有6只出现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渗出影.3组小鼠移植后+3天肺组织病理病变类似:轻度间质性肺炎.A组:+7天肺上皮细胞水肿、增生;+12天肺泡上皮细胞坏死,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出血、蛋白物渗出.B组:+7天病变较+3天减轻,+14天恢复正常.C组:+7天肺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14天肺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浸润与巨噬细胞浸润,蛋白物渗出,血管周围性炎症.肺组织内TNFα组内比较:A组+7天低于+3天;B组+3天达高峰,+7和+14天呈下降趋势;C组+7天达高峰,+7与+14天比较无差异(P=0.816).IFNγ组内比较:A组+7天高于+3天;B组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但不同时间比较没有差异(P值分别为0.521,0.118,0.340);C组+7天达高峰,+14天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aGVHD是allo-HSCT后造成早期非感染性肺损伤的原因之一,淋巴细胞和TNFα参与aGVHD肺损伤的发病机理,IFNγ在aGVHD发生后水平下降可能与晚期非感染性弥漫性肺损伤中肺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培美曲塞二钠在晚期肺腺癌患者同药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宁涓 胡立娟 +1 位作者 王晓燕 龚浩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化疗后应用培美曲塞二钠同药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怀柔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经过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后疾病获得控制的Ⅳ期肺腺癌患者35...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化疗后应用培美曲塞二钠同药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怀柔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经过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后疾病获得控制的Ⅳ期肺腺癌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联合化疗结束后开始应用培美曲塞二钠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对3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DS)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效果上,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22例,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ORR)为31.4%,疾病控制率(DCR)为94.3%,中位无进展时间(MPFS)为9.5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18.21个月,1年生存率为68.6%,2年生存率为31.4%,3年生存率为11.4%。不同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培美曲塞一线或二线治疗线数基线特征均未对PFS有影响(均 P > 0.05),基因突变阳性、接受4个及4个以上化疗周期对PFS有保护作用(均 P < 0.05)。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转氨酶升高、肾脏毒性。主要不良反应为轻症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 结论:培美曲塞二钠在晚期肺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疗效突出且安全性好。该研究成果具备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维持化疗 叶酸拮抗剂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安全 精准医学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晓丹 刘启发 +4 位作者 宁涓 魏永强 范志平 张钰 孙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6期3280-3283,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疗体会及转归,分析可能的致病因素。方法2001年2月至2006年8月 allo-HSCT后生存期大于3个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67例,对迟发性 NS 患者的临床表...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疗体会及转归,分析可能的致病因素。方法2001年2月至2006年8月 allo-HSCT后生存期大于3个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67例,对迟发性 NS 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移植方式、预处理方案、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供受者关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和巨细胞病毒抗原(CMV-Ag)定性与发生迟发性 NS 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1.0统计学软件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结果167例 allo-HSCT 患者中5例发生迟发性 NS 患者,发病率为2.99%,其中膜性肾病(MGN)4例,微小病变型肾病(MCD)1例,肾脏免疫球蛋白(Ig)免疫组化3例为 IgG,1例 IgM,1例为为 IgG 和 IgM 同时存在;2例血清 ANA 阳性,1例 IgG 升高、1例 IgM 升高。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为主的治疗方案效果较理想,1例完全有效、3例部分有效、1例稳定。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后迟发性 NS 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移植方式、预处理方案、HLA 配型、供受者关系、aGVHD、cGVHD 和 CMV-Ag 定性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o-HSCT 后迟发性 NS 病理以 MGN 为主,其次为 MCD。其发病机理可能与体液免疫异常有关,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为主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移植物抗宿主病 肾病综合征
原文传递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aGVHD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宁涓 《首都医药》 2013年第14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的建立。方法将小鼠分为单纯照射组(A组)、同基因移植组(B组)、异基因移植组(C组),观察三组小鼠的造血重建、aGVHD的发生。结果 B组和C组WBC>1.0×109/L的时间分别... 目的探讨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的建立。方法将小鼠分为单纯照射组(A组)、同基因移植组(B组)、异基因移植组(C组),观察三组小鼠的造血重建、aGVHD的发生。结果 B组和C组WBC>1.0×109/L的时间分别为9.33±2.31d、10.33±1.65d(P=0.501);三组小鼠照射后前6d变化类似:体重进行性下降,伴活动减少,嗜睡,皱毛,弓背但无腹泻。A组小鼠于第6d开始死亡,死亡高峰在移植后9~12d,第12d全部死亡;B组小鼠第7d起体重逐渐增加,至移植后3w时体重恢复正常并继续增加,该组小鼠未出现aGVHD的症状,全部存活时间>60d;C组小鼠第7~10d体重略回升,11d后体重再度开始下降,并在11d左右再次出现活动减少,嗜睡,弓背,脱毛,腹泻等典型的aGVHD表现,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15~17d,第17d全部死亡,三组小鼠生存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对各组小鼠的肝脏、脾脏标本作常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三组小鼠肝脏、脾脏第3d、第7d未见病变,单纯照射组小鼠第12d(濒死前)肝脏病变:肝脏部分肝细胞轻度水肿,出现空泡;脾脏髓质脾小体明显消失,大量红细胞坏死,含铁血黄素沉积。同基因骨髓移植组小鼠肝脏第14d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脾脏可见脾小体缩小,髓质淋巴细胞未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异基因骨髓移植组小鼠第14d(发生aGVHD后3d)肝脏病变:肝脏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嗜酸性变,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脾脏髓质脾小体消失,脾窦扩张、瘀血、纤维组织增生,组织细胞增生典型;单纯照射组小鼠照射后6~12d全部死亡,同基因移植组小鼠全部长期生存,无GVHD征象,异基因移植组小鼠出现aGVHD征象;aGVHD的发病率为100%。结论 C57BL/6→BALB/C作为MHC不相合异基因移植动物模型,具有重复性好,发病率高,aGVHD表现典型,可作为aGVHD研究的理想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模型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启发 罗晓丹 +6 位作者 范志平 宁涓 徐丹 孙竞 张钰 徐兵 魏永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8-542,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CT影像学特征和aGVHD诱导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7例Ⅱ~Ⅳ度aGVHD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及aGVHD发生时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分析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CT影像学特征和aGVHD诱导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7例Ⅱ~Ⅳ度aGVHD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及aGVHD发生时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4例抗aGVHD治疗后肺损伤疗效不佳患者进行肺组织活检,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定期肺功能和CT检查。结果47例患者在aGVHD后3d内CT显示20例异常,其中17例疑诊为aGVHD诱导肺损伤(5例弥漫性间质渗出、7例弥漫性间质和肺泡渗出、5例弥漫性间质和部分小叶肺泡渗出);此外,9例患者有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4例伴心肌肥厚。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在有肺损伤和无肺损伤患者分别为:(6.9±1.8)μg/L、(400±102)μg/L和(6.34±1.2)μg/L、(428±83)μ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组织结构破坏、上皮细胞损伤、间质纤维化和以T细胞或巨噬细胞为主的浸润。aGVHD治疗与肺损伤治疗有效率呈正相关(r=0.771,P=0.01)。结论肺是aGVHD作用的靶器官之一,T细胞、巨噬细胞和IFN-γ、TNF—α与aGVHD造成肺损伤有关,aGVHD肺损伤可迁延为晚期非感染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肺损伤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环孢素A相关神经毒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晓丹 刘启发 +3 位作者 宁涓 范志平 徐丹 魏永强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严重环孢素A(CsA)相关神经毒性(SNCT)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统计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164例接受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调查内容包括:S... 目的分析严重环孢素A(CsA)相关神经毒性(SNCT)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统计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164例接受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调查内容包括:SNCT的前驱症状、临床特征,SNCT与CsA血浓度、年龄、移植方式、HIJA配型、预处理方案、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应用及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时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的关系。结果7.93%(13/164)患者出现SNCT,其中癫痫8例,瘫痪6例,昏迷2例,小脑共济失调3例,类线粒体脑肌病1例。13例患者在出现SNCT前均有前驱症状,其中8例表现为头痛,4例烦躁,6例血压升高。行头颅MRI检查的患者中91,67%(11/12)发现皮层或皮层下白质异常信号;6例行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CsA减量或停药后,10例获得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1例死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A血浓度、HLA配型、移植方式、应用ATG和治疗急性GVHD时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与SNCT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CsA血浓度和ATG与SNCT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度分别为(1.007,OR=1.007.P=0.006)和(6.727,OR=6.727,P=0.030)。结论allo—HSCT后91.67%SNCT患者存在头颅MRI异常,高CsA血浓度和防治GVHD时ATG使用能增加SNCT发生的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环孢菌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药物去势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胸腺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罗晓丹 刘启发 +3 位作者 宁涓 吴秀丽 张钰 范志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去势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小鼠胸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C57BL/6→BALB/c小鼠MHC不相合allo—HSCT模型;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严重程度评分;采用蛋白液相芯片技... 目的探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去势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小鼠胸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C57BL/6→BALB/c小鼠MHC不相合allo—HSCT模型;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严重程度评分;采用蛋白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胸腺细胞内IFNγ、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分析小鼠外周血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sjTREC)水平。结果单纯allo—HSCT组(A组)、LHRH处理allo—HSCT组(B组)、同基因移植组(C组)三组小鼠均获得造血重建,WBC〉1.0×10^9/L时间分别为(11.2±1.4)、(9.8±0.6)和(9.7±0.7)d(P=0.003)。A、B两组aGVHD出现时间分别为(11.4±1.2)d和(14.1±0.7)d(P=0.000),C组未发生aGVHD,A、B组aGVHD发生率为100%。A组和B组aGVHD评分分别为(9.1±0.7)和(5.1±1.0)分(P=0.000)。正常受鼠胸腺细胞内IFNγ、TNFα和IL-1β水平分别为(2.3±2.5)、(1.7±1.1)和(1.8±1.2)pg/ml。A、B、C三组IFNγ水平分别为(10.5±2.1)、(6.7±2.1)和(5.2±3.3)ng/ml;TNFα水平分别为(7.0±2.6)、(4.3±0.8)和(3.0±1.8)pg/ml;IL-1β水平分别为(24.9±9.0)、(17.4±3.9)和(10.8±3.1)pg/ml。A、B组IFM、TNFd和IL-1β水平比正常受鼠组明显升高(P值均〈0.01);C组IFNγ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5,0.013)。A组IFNγ、TNFα和IL-1β水平比B组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2、0.002、0.004);A组IFNγ、TNFα和IL-1β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值均为0.000)。Linear Regression分析提示,IFNγ和TNFα水平越高,aGVHD评分越高(r2=0.359,P=0.05;r2=0.228,P=0.019)。正常受鼠1000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jTREC拷贝数为(39.4±44.7)。A、B和C组小鼠分别为(12.3±13.0)、(58.0±71.8)和(19.6±14.6),与正常受鼠组sjTREC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β参与了aGVHD对胸腺的损伤过程;LHRH药物去势能减轻aGVHD对胸腺的损伤,并通过保护胸腺减轻aGVHD的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胸腺细胞内IFNγ、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胸腺 促黄体激素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继华 宁涓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21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R-CHOP方案化疗6~8疗程。结果完全缓解(CR)24例(75%),部分缓解(PR)7例(22%),进展(PD)...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R-CHOP方案化疗6~8疗程。结果完全缓解(CR)24例(75%),部分缓解(PR)7例(22%),进展(PD)1例,总有效率97%,2年无病生存(DFS)28例(88%)。无严重及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结论R-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治疗
原文传递
阿替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耿二冬 宁涓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阿替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住院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阿替洛尔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阿替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住院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阿替洛尔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各100例,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hs CRP、IL-6、TNF-α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血脂、hs CRP、IL-6、TNF-α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分级中III级和IV级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不仅具有降脂作用,而且可以明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洛尔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耿二冬 宁涓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100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 目的探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100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肾功能减退、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负荷剂量、全球急性冠脉事件登记(GRACE)评分高危、用药时间、联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胃肠病史等资料,探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9.0%(3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P<0.01);出血患者的年龄(>70岁)(30.0%)、肾功能减退(30.0%)、用药时间超过3个月(29.0%)、Hp感染(29.0%)、负荷剂量(28.0%)、联合口服PPI(26.0%)、胃肠病史(31.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26、6.326、5.689、6.124、6.054、5.365、6.985,均P<0.05);而出血患者与未出血患者性别、GRACE评分高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肾功能减退、Hp感染、负荷剂量、用药时间超过3个月、联合口服PPI、胃肠病史是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r=9.646、7.435、6.435、11.769、3.052、4.199、8.511,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而且年龄>70岁、患有肾功能不全、用负荷剂量、Hp感染等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药物疗法 联合 胃肠出血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