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鸢尾素对感染大肠埃希菌小鼠组织损伤及细菌清除的影响
1
作者 安一娜 谭姝瑜 +4 位作者 冯岚迪 鲍明悦 刘梦晗 尹勤昊 董彦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67-5277,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鸢尾素(irisin)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感染小鼠的组织损伤及巨噬细胞清除细菌和诱发炎症的影响。按半数致死剂量经腹腔感染E.coli建立小鼠模型,通过体温、临床评分、生存率、器官组织损伤程度、组织中细... 本研究旨在探究鸢尾素(irisin)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感染小鼠的组织损伤及巨噬细胞清除细菌和诱发炎症的影响。按半数致死剂量经腹腔感染E.coli建立小鼠模型,通过体温、临床评分、生存率、器官组织损伤程度、组织中细菌载量和炎症水平对鸢尾素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估;在体外将不同浓度鸢尾素与E.coli孵育,利用酶标仪检测菌液OD_(600 nm),评价鸢尾素是否具有抑菌效果;鸢尾素预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后,使用E.coli感染细胞,收集细胞裂解液和mRNA评价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细菌的能力以及M1极化水平。结果表明,鸢尾素能够明显提高细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降低临床评分,促进体温恢复,减轻肝、肺和肾的损伤(P<0.0001),降低心(P<0.05)、肝(P<0.01)、脾(P<0.01)、肺(P<0.01)和肾(P>0.05)的细菌载量,降低肝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P<0.0001)和IL-6(P<0.001)mRNA水平及肾脏炎症因子IL-1β(P<0.05)和IL-6(P<0.01)mRNA水平;在体外鸢尾素对E.coli不具有抑菌效果,但可以促进RAW 264.7吞噬(P<0.001)和清除E.coli,还能降低RAW 264.7的炎症标志物IL-1β(P<0.0001)、IL-6(P<0.0001)和iNOS(P<0.001)mRNA水平。鸢尾素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细菌,降低细菌感染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反应,减轻细菌感染小鼠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巨噬细胞 炎症 细菌感染
下载PDF
SGK通过下调抑癌基因p27蛋白促进小鼠肿瘤生长
2
作者 安一娜 谭姝瑜 +2 位作者 刘天龙 许建海 董彦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肿瘤已成为老年动物常见疾病。多种恶性肿瘤高表达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SGK),但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机理还未完全解析。为了探究SGK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通过小干扰RNA(siRNA)敲... 肿瘤已成为老年动物常见疾病。多种恶性肿瘤高表达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SGK),但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机理还未完全解析。为了探究SGK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通过小干扰RNA(siRNA)敲低SGK,使用二甲氧唑黄(XTT)、溴脱氧尿苷(Brdu)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检测SGK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转化的影响;利用过表达系统构建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NIH3T3/HER2/SGK和NIH3T3/HER2/SGK/p27,通过XTT、Brdu、流式细胞术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探究SGK是否通过抑癌基因p27蛋白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化和细胞周期;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B)和免疫荧光(IF)技术分析SGK调控p27的机制;利用裸鼠构建体内肿瘤模型,通过计算形成肿瘤的体积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分析SGK调控肿瘤生长的机制。结果显示,敲低SGK能够显著下调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化(P<0.05);过表达p27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化(P<0.05),且G0-G1期的细胞数量增多,而过表达SGK能够逆转这些现象;此外,过表达SGK能够诱导p27定位于细胞质。在小鼠肿瘤模型中也显示,SGK能够降低p27蛋白水平,促进肿瘤生长。结果表明,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SGK均能够通过抑制p27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提示SGK可以作为动物肿瘤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指标,是肿瘤相关药物研发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肿瘤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 P27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蛋白功能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安一娜 杨静静 +1 位作者 高敏 董彦君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10期107-114,共8页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猪类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需要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性疾病。自1921年首发...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猪类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需要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性疾病。自1921年首发于非洲,ASF给疫情暴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ASFV基因组巨大、编码蛋白众多、大量蛋白功能尚不清楚,这严重制约了疫苗的研发。2018年ASFV传入中国,促使政府对非洲猪瘟研究投入加大,推进了相关的研究。近期通过查阅ASFV基因文库,发现ASFV编码的蛋白有159种,其中已知功能的有91种,预测功能的有9种,未知功能的有59种。因此,本文对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蛋白功能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更新,为揭示ASFV致病机制及ASF疫苗开发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蛋白 蛋白功能 感染过程 非洲猪瘟疫苗
下载PDF
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及药物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臧江华 安一娜 +7 位作者 王婧 王科智 杨静静 高敏 冯岚迪 谭姝瑜 胡艳欣 董彦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61-3569,共9页
本研究旨在调查规模化养鸡场内鸡源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并评价阿维拉霉素和磷酸泰乐菌素预防CP感染鸡群发生坏死性肠炎(necrotizing enteritis,NE)的效果,为鸡NE的防治提供指导。在河北、山西两... 本研究旨在调查规模化养鸡场内鸡源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并评价阿维拉霉素和磷酸泰乐菌素预防CP感染鸡群发生坏死性肠炎(necrotizing enteritis,NE)的效果,为鸡NE的防治提供指导。在河北、山西两地选择有CP引起NE发病史的规模化养鸡场,随机采集新鲜粪便,分离CP,并通过多重PCR测定其毒素型。选定3个不同养殖场分离到的A型CP,以109 CFU·只^(-1)的剂量,连续5 d经灌胃的方式感染14日龄SPF鸡,观察肠道病变和NE发生情况,评价分离菌株的致病力。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到的CP对阿维拉霉素、林可霉素和磷酸泰乐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根据MIC结果,选择药物敏感性较好的两种药物对因CP引起NE发病的鸡群中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鸡进行预防试验,观察精神食欲、腹泻症状、肠道病变情况,统计CP检出率和NE发生率,评价两种药物预防效果。结果显示:自753份鸡粪便样品分离到91株CP,且毒素型全部为A型。攻毒试验结果显示:A、B、C组攻毒组NE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攻毒组D组(P<0.05),攻毒组肠道病变评分均显著高于未攻毒组(P<0.05)。与未攻毒组相比,攻毒组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和肠道病变,差异显著(P<0.05),3株CP都可以引起鸡NE。MIC结果表明:阿维拉霉素、林可霉素和磷酸泰乐菌素的MIC范围分别是0.25~4、0.125~128和0.25~32μg·mL^(-1)。药物疗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拌料连续21 d给予阿维拉霉素预混剂,给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可保护鸡群,防止出现NE症状或防止病变恶化,显著降低NE发生率、NE病变评分以及CP检出率(P<0.05)。通过拌料连续7 d给予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效果与阿维拉霉素预混剂相当,但停药14 d后,6只鸡(6/11)又出现NE症状。目前,河北、山西省部分规模化鸡养殖场内流行的CP多为A型,并且可以引起NE,同时,A型CP对阿维拉霉素和磷酸泰乐菌素仍较敏感,其预混剂用于发病鸡群的预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鸡坏死性肠炎 毒素型 最小抑菌浓度 动物模型 药物疗效
下载PDF
重组猪源CD40L体外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IL-1β和TNF-α的分泌 被引量:1
5
作者 安一娜 原慧 +4 位作者 范阔海 尹伟 孙娜 姜俊兵 李宏全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23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重组猪源CD40L蛋白(recombinant porcine CD40L,rpCD40L)的生物学活性。利用Alexa Fluor 488标记rpCD40L后,在体外与CD40+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s)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pCD40L与PAMs的结合... 本试验旨在研究重组猪源CD40L蛋白(recombinant porcine CD40L,rpCD40L)的生物学活性。利用Alexa Fluor 488标记rpCD40L后,在体外与CD40+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s)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rpCD40L与PAMs的结合,并通过qPCR、ELISA检测作用12 h和24 h后PAMs IL-1β和TNF-αm RNA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荧光标记的rpCD40L与CD40+PAMs作用后,PAMs呈现绿色荧光,rpCD40L与PAMs作用后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促进了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果表明,课题组前期获得的rpCD40L能够与CD40+PAMs结合,且诱导PAMs IL-1β和TNF-α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猪源CD40L 猪肺泡巨噬细胞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